雷墨:别让“阴谋论”成为中国人看西方的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43:42
雷墨:别让“阴谋论”成为中国人看西方的方式
2010年10月28日08:03环球网雷墨我要评论(8)
字号:T|T

雷墨 环球网编辑
《环球时报》评论版前不久刊登了两篇关于“阴谋论”的文章。一位学者撰文劝“中国人心态要远离‘阴谋论’干扰”,称“民族精神要健康,不要在过去和未来的强者期待中隐瞒真实的国家状态”。另一位学者随后撰文批驳称“无视阴谋论是弱智者见识”,对最近数十年来被西方价值观“洗脑”的社会精英集体不识“阴谋论”发出“呜呼,哀哉”的感叹。两位学者刀光剑影、高手过招般的辩论也引起了网民的兴趣,在环球网所做的“你是否认为西方有针对中国的阴谋”话题调查中,逾九成参与网友投赞成票。“阴谋论”完胜!
“阴谋”,这个词的历史几乎与中国历史同步,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中有“阴谋逆德,好用凶器”一说;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在七律《题李卫公诗二首》中写道:“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将“阴谋”翻云覆雨的能量刻画得入木三分。不过,不论你如何看待“阴谋”在中国历史演绎中扮演的角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熏陶下的先辈们,在台面上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阴谋”是个“好”词。
在英语表述中,与我们所谈的“阴谋”相对应的应该是“conspiracy”,“阴谋论”一般译作“conspiracy theory”。从维基百科的解释可以看出,“阴谋论”这个词起初是一个“中性词”,用来描述“刑事犯罪”、“政治权谋”等,现在多作贬义词用,特指解释历史或当代事件、区别于主流理论的“边缘理论”(fringe theory)。可见,在西方人眼里,“阴谋论”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至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不知何时,“阴谋”这个词在中国社会变得“高端”起来,几乎可与“智慧”画上等号。能把人类那颗“邪恶的心”与追名逐利的动机联系起来,那你就成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单从语义解释来看,如果把英语中对“阴谋论”的解释放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与“正统”不“高度一致”的“边缘理论”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歪理邪说”的,再往下想,“张悟本”、“李一”等让整个中国社会尴尬的形象就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了。当然,如果西方人以他们理解的“阴谋论”来看待中国社会,他们不会联想到“张悟本们”,更有可能想到郎咸平教授的“华尔街控制中国的青椒肉丝价格”此类理论。这种理论在西方人看起来很奇怪也很“边缘”,不过以中国式“阴谋论”来解释却甚是贴切,因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就从没死过!
在“阴谋论”者看来,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可不是信口雌黄,而是铁证如山!比如有“阴谋论”者就认为全球化本来就是美国策划的一个阴谋:“今日世界全球化盛行,但全球化是美国人精心谋划的。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祭出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强化金融监管,为全球化设置障碍。然而,美国打开潘多拉匣子,放出了魔鬼,如今发现自己也无法驾驭,这正是谋的不确定性。”如果把正常的国家治理、国际博弈也看作是“阴谋”,那也太“神化”美国人的智慧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影响几乎遍及地球每个角落的全球化,居然是个叫美利坚的群体制造出的一个“魔鬼”!以此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导出:美利坚这个民族的诞生就是上帝针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地球人的“大阴谋”?这个民族诞生后就没少折腾地球人。
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在现有制度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勤奋苦读、职场拼搏跻身中产阶级甚至上流社会,不能否认在他的学习、工作中或许被“阴谋”陷害过,但谁都会承认“阴谋”不会在他改变命运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个人如此,国家发展何尝又不是?不能否认那些“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背后有着一颗颗不怀好意的“阴谋心”,但这些“阴谋心”有没有阻挡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些“阴谋论”有没有让中国崛起的势头转向?没有!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向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学习的过程,学习如何通过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也学习如何通过博弈防止自己的利益受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属于“谋”的范畴,与“阴谋”还是有差别的。当然,在“阴谋论”者看来,“谋”和“阴谋”是一回事。比如那位批中国社会精英“脑残”的学者认为,“‘谋’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隐蔽性,是谓‘阴谋’”。可见,在这位学者脑子里,“谋”=“阴谋”,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有“侮辱先辈”之嫌:沐浴在五千年文明里的我中华先辈,怎会在造字造词时犯这种多此一举的低级错误呢?
中国人以挨打为代价磕磕碰碰地走出了以“奇技淫巧”眼光看待西方一切的历史,难道正在崛起、更加自信的中国反而要堕入了以“阴谋论”看西方的时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心态?如果我们把博弈过程中遭遇挫折、博弈结果的失败简单归结为西方的“阴谋”,除了能说明“我们没赢”,还能说明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阴谋论”是思维懒惰、是误国误民的表现。西方人不是普度众生的菩萨,也不是嗜血成性的怪兽。
-------------------------------------------------------------------------
沈洪溥:哪来的“货币战争”
2010年10月28日08:31南方网沈洪溥我要评论(7)
字号:T|T
沈洪溥 经济学博士
原题:是“以邻为壑”,不是“货币战争”
关于全球爆发“货币战争”的传言甚嚣尘上,使得这个因同名财经小说而大热的词语再次被过度引用。但笔者以为,当前媒体报道中屡屡述及的此“战争”或许并非彼“战争”。
客观地看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情势,笔者认为,或许更贴近“以邻为壑”——围绕汇率的争议、贸易的摩擦,更多反映的是“后危机时代”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内部麻烦,政府间的呛声则来自选民政治下争取支持的外部作态。在此认识基础上,继续以“战争”思维观照现实将可能引发重大误解。
按照昔日小说作者的描述,“货币战争”系300年间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的主调,是国际金融大鳄及代言人翻手云覆手雨的阴谋把戏。但现实中,自2007年肇始,2008年深化的金融危机,已极大地挫伤了美国、欧洲乃至日本等世界经济核心国家的元气,重创国际市场的信心,消灭了欧美国家的巨额财富。欧美各国至今未能从危机阴霾中彻底走出。而西方国家的经济低迷,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压缩了新兴市场国家外需水平。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虚弱无力的状态。
以“货币战争”论中反面主角美国为例,从美联储新近披露的褐皮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美失业率一直在9.5%-9.9%之间运行。失业和收入低迷,导致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2010财年美国预算赤字已连续第2年超1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位。历经数千亿美元经济刺激和纠结许久的减税计划,如今的美国政府除了量化宽松,也即更快印钞以刺激通胀预期之外,并没有刺激经济的更多办法。
从现实情况看,已没有国家有操弄“战争”、牟取利益的实力和优势。广受追捧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各国政府眼里,更被寄托了多重目的:恢复市场信心、阻止本币升值、拉动国内投资、刺激通胀预期……而作为“货币战争”最重要证据的汇率争弱,其实仅是量化宽松的副产品。
直观上,各国在自利逻辑支配下启动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在引发系列矛盾:一是可能南辕北辙,政策一力重新投放流动性,很可能无助于重构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可能过犹不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预知“适度”投放流动性的阈值在哪里,流动性的过度投放难以避免;三是可能引发持久“贸易战”,在出口已成为各国恢复经济命脉的情况下,汇率争弱中吃亏的一方将寄望于通过贸易壁垒找回优势……如此往复,从悲观视角看,全球经济似永无宁日。
更糟糕的是,从两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日本来看,此政策作用最多体现在稳定市场,而不是刺激经济。作为日本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也并没有成功退出量化宽松的经验。这或许意味着,如今被牵扯其中的国家即使在互相踩踏后,也将可能面临前后失据、走投无路的窘境。
从务实角度出发,对承受操纵汇率最多指责的我国而言,一味抱怨“被暗算”、“被阴谋”毫无意义。当前,有关部门除了需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波动节奏,严守货币投放纪律外,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环境下,内外部因素推动商品价格走高所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生活成本大幅提升会直接降低居民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生活成本的提升与紧缩政策叠加,可能引发社群民生剧痛,乃至带来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再回头看“货币战争”这个伪命题。众所周知,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取胜而后得利,挑起和参与战争的输家将一无所有。如今,既然各国元气大伤,自顾不暇,谁能有挑起“货币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把握呢?从此出发,实施量化宽松过程中的摩擦或者龃龉,属于各国在自救时的因慌不择路导致的相互踩踏,和玩弄阴谋、翻云覆雨的“货币战争”并不是一回事。但无论原因为何,我们都既不该对汇率争弱这件事进行“战争”般的戏剧化解读,也不该任性地把所有国际经济领域的争议都贴上耸动的“阴谋论”标签。
相关阅读:
·刘涛:不打“货币战争”的承诺管用吗? 2010.10.25
·东方早报:G20成员国不打“货币战争”的承诺管用吗? 2010.10.25
·广州日报:拨开“货币战争”的迷雾 2010.10.20
·张茉楠:全球货币战争是一场财富战争 2010.10.18
·刘晓忠:当前汇率之争难言“货币战争” 2010.10.13
·张立伟:货币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国内 2010.10.13
相关阅读:
·任剑涛:国人心态要远离“阴谋论”干扰 2010.10.14
·王兰:驳国美战争“阴谋论”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