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23:18

踏平坎坷成大道

——记艰苦创业的中江县山泉纸业有限公司

 

 

本报讯 几年前,中江县广福纸厂是资不抵债而濒临倒闭的一家乡镇企业。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实被视为“包袱”的乡镇企业。1995年实行资产重组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奇迹般地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中江县个体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之一;四川省中江县山泉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刘正山被当选为中江县第十四届县人大代表。

四川省中江县山泉纸业有限公司的前身中江县中江县广福纸厂,始建于1979年乡镇企业第一次发展高潮,由于经营不善,连续三年亏损,1984年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后,该厂是全省唯一一家能生产拷贝纸的乡镇企业,产品远销省内外,曾轰动全川、仍至全国。1988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生产滑坡,至1991年累计亏损额达600多万元,再加之资金不到位,市场白执化,更把它推向风雨飘摇的境地。1993年被迫停产,而债权单位和个人纷纷追债,只好向法院申请破产还债。该厂破产事件引起了县、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使企业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与法院研究制定了解决方案:一是拍卖设备;二是联合办厂;三是整体拍卖。县法院引荐了一家县外企业前来联办,但因税要交外县而告吹。然后,准备以190万元整体拍卖给绵竹东北镇纸厂。当刘正山听到这一消息后,心里很不是之味,广福的企业为什么外地人来买,广福人为什么不能买呢?刘正山认为:本地人买不仅天时、地理、人和,而且本村(地)有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还有资源优势。这个憨厚朴实的农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亲朋好友,得到了余世全等15位农民兄弟的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县人民法院的工作,终于如愿以偿买下了中江县广福纸厂。刘正山从普通农民被15个股东推举为中江县山泉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企业的命运便和他拴在一起了。

由于原广福纸厂亏损严重,最后负债清偿率只有1.84%,已完全丧失了信誉,刘正山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而银行、信用社不予贷款,企业要运转怎么办?他,首先将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全部压在企业,并组织发动股东们以私人的名义和财产抵押向亲朋好友借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筹措资金162万元,于1995年4月正式签订购买广福纸厂的协议。同年7月、9月第一、第二条生产线先后恢复生产。

着手恢复生产后,他实行“行为管理”的办法,当年就创税收7万多元。1996年5月15个股东因经营管理发生分歧意见,要求变动法人代表,并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但几个朋运转下来仍亏损40多万元,部分股民纷纷要求退股。当企业面临重重危机时,刘正山再次挺身在而出,提出了解决企业困难的“承包经营”方案,但没有一个股东敢承包,而刘正山又以高出标底15.9%的价格中标。同时,收购了大部分股东的股份。他本人的股份已占整个公司的80%,流动资金占90%。为了使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和扭亏为盈,白天他要四处组织资金、搞交易、抓生产管理,晚上还要亲自到车间督促检查到深夜1至3点,很快便生产、经营走向了正常化。

中江县山泉纸业有限公司为什么能在困境中崛起呢?他们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憨厚朴实,大胆探索,靠质量求生存,讲信誉求发展。”刘正山常说:“做生意靠信誉,搞企业仍然需要信誉。没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谋取就没无法赢得顾客的信赖和满意。”为此,他们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以质量和价格参与市场竞争,严格做好计量管理和售后服务,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同时,严把进出关,严格产品检查验收制度,凡是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出厂,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查哪个环节的责任,并加强“情感管理”,从而使公司的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他们以质量取胜,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刘正山还时常告诫自己:“先有国,才有家。首先要保证国家的税收,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纳税。”近两年来共向国家纳税7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多人。在抓企业发展的同时,刘正山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近几年来,他多次向广福场镇建设等捐款3万多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原载《四川经济日报》《德阳日报》1998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