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路奋进一路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54:54

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路奋进一路歌

          ——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典型经验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启动的东风,新课程有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广大师生的生活,也走进了信阳市五中这所充满着朝气、同样对改革创新充满着渴求的学校。

新课程的历程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历程;是学校特色与文化形成的历程,更是研究与实践教育问题的历程。几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信阳市五中全体教师抓住契机,发扬传统,强化学习,潜心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一、未雨绸缪,先入为主。

    早在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前,校长张立富同志就以其敏锐的眼光,确立了五中特色的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们根据他发出的“狼要来了”的警号,及早动手,未雨绸缪,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迷惘,不断加强研究学习,想办法走出困惑。强化学习先进理念,“充电”、“加油”,接受洗礼;练精湛教学技艺,狠抓基本功,如“字”、“话”训练,多媒体的熟练操作等;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提倡“导入新、启发精、训练巧”,要求“堂堂有新意、课课有特色”;重学法指导和激发求知欲,变“学会”为“会学”。有了这样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如今“狼”真的来了,怎么办?他又给出极其明确的答案:与狼共舞竞风流。

二、转变观念,培训先行。

教师观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学行为的先导。面对新课程,如何把教师观念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提升办学品位?惟有以培训促观念更新,以新理念迎接新课程。

1、学校利用每年假期开学前的半个月时间,对教师严格开展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全员参加,严格考勤,遵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使教师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做好参与和实施新课程的准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考察先期课改实验区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观看专家讲座和优质观摩课,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等教程并展开讨论,撰写培训学习心得,为实施新课程指明了方向。

2、集中开展各学科新教材培训,解读新的课程标准,开展通悉新教材的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及时熟悉并领会新教材,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3、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同时,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坚持启发诱导式教学,鼓励大胆创新,重视开发学生潜能。

三、建章立制,严密组织。

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保证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市五中成立了以校长张立富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等处室领导、各教研及备课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各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构建以师生主动发展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了教师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制度;同时又建立了教研组研究课改的制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坚持说课、听课、评课、反思的实验流程。

学校制定出详实的课改方案,并成立了相关组织,明确新课改的实施目标和方向。如制定了《市五中课改实施方案》、《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等,建立起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具体负责各科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并定期向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汇报课改进行情况,存在问题和具体建设,及时调整方按,采取措施,使课改顺利进行。

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市五中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和充实方案,确保课改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大力开展校本课改研究。

1、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课题牵动方式,形成以课题带教学,以科研促教育的态势,牢牢遵循科研植根于教学又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几年来,他们始终以教学改革为主题,各有侧重地展开研究课题,逐步构建出“一个坚持、两个健全、三个增强、四个结合”的教育科研框架,即:坚持教科研为教改服务的思想;健全教科研队伍,健全教科研工作制度;增强超前意识,借鉴意识和品牌意识;坚持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与争创名校相结合。学校的总课题——“开展分层次教学,推进素质教育”顺利结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课研,结合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及困惑,确立自己的课题,教学时则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展开,要求期末写出课题总结报告,学校评比并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两年来,市五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新课改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所撰写的实验报告或经验体会有100多篇在评比中获奖,有近30篇教改论文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

科研工作需“静思”,科研文化需“学习”。学校每年的“四大节”活动(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有效推进校园科研文化的构建,让读书成为全校教师的一种文化自觉,增强教师人文底蕴,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让校园成为养育教师精神文化的家园。特别是读书节,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著作,写一篇读后感,并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畅谈自己的感受,以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提升每一位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2、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毋庸置疑,市五中超前的办学理念,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平等的师生关系,幽美的校园环境,厚实的文化积淀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课程资源。为配合新课改,经过调研并结合自身资源,选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设立基础道德建设课程,如《我是五中人》、《五中的骄傲》等;在校园文化课程中开设《社交口语》、《书法》、《艺体特长》等;同时,各教研组开发选定各自的校本课程,如英语组的《口语训练营》,史地组的《信阳历史名人》,政治组的《法在身边》等。最为典型的社交口语课的设立,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心态,掌握了社交口语艺术,展示了自我,学生敢说,甚至要说了。同学们通过开展交谈、三分钟故事、即兴演讲、辩论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收到极为显著的成效。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要求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学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扩展。为此,学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整体把握和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加强对书报等资源的收集利用,向同行、同事和学生学习,自行开发活动性的教具,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深入工厂、车间参观学习,通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和优化各种课程资源。

4、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扎扎实实地开展“三课”活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花满园”。老教师上课改示范课,中年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课改汇报达标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得到锻炼提高并迅速成为骨干和中坚。坚持骨干教师上引领课,建立预备首席教师制度,将那些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认定为预备首席教师,由他们引领全校的课改向纵深发展。

5、开展全校性优质课大赛活动,每学期各课任教师人人登台上公开课。教研组、备课组定期开展活动,坚持集体备课,建立中心发言人制度,力争每堂课都以最佳方案实施教学。

五、构建新课改下的和谐课堂氛围。

在几年的实验和探索中,市五中初步归纳出课堂教学改革的“四性”要求,即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教学设计具有动态性,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实效性,教学策略具有多维性。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们则努力地变知识给予为“教育交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积极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激情饱满,依靠自身的能力、魅力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切实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构建师生间民主和融洽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4、评价方式努力体现“人文”精神。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少责备、多鼓励,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点评、家长参与、考试测评等多种评价形式。

5、因材施教,分层优化,实施“量体裁衣”。实行“低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多层次”(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缓坡度”(有利于学生由低层向高层次跃进)、“翘尾巴”(让优等生吃得饱)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如今,走进五中课堂,随处可见感受到“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的霸气无人敌,快乐课堂我称帝”的课改氛围。“问题课前发现,疑惑当堂解决,课后轻松愉快,德智全面发展”的课改理念已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心中。如今的五中,老师都是班主任,学生都是科代表。

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由评教师为主变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是否是以各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尤其是时间分配);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是否真正钻进去了);由评教师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要亮出学习的结果);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不看教师写而看学生写);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六、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使五中迅速掘起,成为平桥区新课程改革的领头羊。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也变了,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已逐渐转向了现代的发展性教学,课堂“活”起来了,师生双方的潜能都得到了开发;同时,教师们感到自己也在变,观念变了,角色变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加快了。市五中三位老师在全市新课改研讨会上的典型发言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6名老师在全区新课改经验交流会上的经验介绍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誉。由于新课改的成绩显著,平桥区近五年的语、数、英三科新教材培训会、九年级复习研讨会、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也相继在市五中召开。

课程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使课改工作沿着良性发展轨道上健康向前发展。相信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信阳市五中人,必将继续高举新课改的旗帜,与时俱进,再接再厉,夺取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