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和根本方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05:30
关于[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和根本方法(一)]的字幕:
  • 好 我们今天要讲为政之道 ,就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他的这方面的思想 。关于孔子治国为政的思想,它的核心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呢,我过去一直认为,他这个为政的思想的核心,就是 为政以德。以前在我写的书里边,在我的文章里边,都这么讲的。一直到去年,应该是去年下半年出版了我们编的那本《论语初级读本》里边,也还是这样一个观点。在那以后,就最近这一段时间里边,我对这个问题有一点新的认识 。就认为,孔子为政治国思想的核心,不应该是 为政以德,而应该是叫做 政者正也。当然为政以德也是孔子的为政思想,属于它的基本的一个原则。但是把政者正也和为政以德比较而言,应该说政者正也更加根本。它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政者正也。为什么这么说?
  • 我想可以这么来理解。政者正也 就是说,就是当时季康子问孔子了,应该怎么来治国?这个政应该怎么来为政?那么孔子回答“政者正也”。这个政者正也回答的是,政治或者讲治国是什么,这个是什么的问题。而这个为政以德呢,它回答的什么问题呢?就是你为政要怎么做,它是个怎么做的问题。一个是是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么做的问题。那么显然这个是什么的问题,政者正也这个认识,是更根本的。因为他认为政者正也 ,所以他要采取为政以德的这样一种治国的方法。所以说为政以德,应该是在政者正也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就为政就是要解决个正的问题,这是一个对为政的一个性质、本质的一个认识 。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 ,那么怎么来达到这个正呢?那么就是要用德。所以它是在政者正也的基础上 ,为了实现体现这个政者正也(政治就是要正)这么一个理念 ,而采取的治国的为政的一个基本的或者根本的方法。所以这两者是这么个关系,所以我想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政者正也。
  • 下面我们先讲一讲政者正也什么意思,包含着一些什么内容。
  • 这个问题就刚才说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你为政、你治国,就是要解决个正的问题。那么怎么正,这个正的含义呢,就是子帅以正。这个子就是指他是跟季康子说的,就是你季康子你治国,你带头能够很正,你自己人做得很端正,那么孰敢不正?那么下面人、其他的人、你的官员、你的臣子、你的老百姓,谁敢不正呢?那么这个正是指的人要正,就是正人 。
  • 这方面《论语》里边,还有几段也是谈这个问题。就是说 你当权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得正。然后呢 所有人都也就会跟着就会正了。
  • 比如说 这一章,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个其身正这个 其,就是指的当权的人、统治者。那么就是说你统治者的,自己的身能够正 不令而行。你要推行起什么事情,你不用发号施令,就可以自然的可以推行。其身不正如果你自己不正,自己是歪门邪道,那么虽令不行。尽管你三令五申 ,虽令不从。尽管你三令五申,人家也不听你的。那么就是说你要能够,把你的号令、你的政策能够推行,关键在统治者自己身要正。你这样你才有威信,人家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甚至于可以不令而行。
  • 还有一段叫做“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如果你能够,这还是对国君和大臣,这些人来讲的了。就是当权的人,如果你能够正其身,你把自己做好了、很正,那么“于从政乎何有?”那么对于你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就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了。“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你不能自己不能正自己的身,如何去正人呢?
  • 那么这里边我们看,就可以看到,就是他所理解的政治。从政、为政,就是要正人 ,就要使老百姓能够走上正道,提高他们的道德的素质,让他们能够走上正道。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首先一个条件,就是自己要正,当权人自己要正。所以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你如果自己都正不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来正呢?这是他理解的治国为政的最重要的问题。
  • 还有一段季康子患盗。季康子就是当时鲁国的当权的人,患盗意思就是当时大概盗贼比较多,那么季康子觉得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为此而很忧虑,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 虽赏之不窃”。孔子说,很简单嘛,就是如果你自己没有那么多贪欲,你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么你虽然你要奖赏他,你就人家谁要偷东西,你能给他奖赏,他都不会去偷东西。那么他这个意思就是也是说,关键是在老百姓要有一个好的、良好的道德,有了良好的道德以后,尽管你说你偷了东西,我可以给你赏金,他也不会去偷。而能够让老百姓做到这一点,条件在你当权者你要不要贪。如果你当权者也贪,那么老百姓他也贪。他要贪,他得不到他就会去偷、去抢。
  • 那么这几条我们可以看,他都讲的是正人。就是政者正也,首先一个含义就是正人 ,要提高人们的道德的素质,要能够大家都能够自觉地去走上正道 。而正人的中间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老百姓,让老百姓能够正;一部分就是说,比如说像他跟季康子讲的,怎么减少这个盗窃的问题,一部分还有这个当权者、国君、大臣这些人自己的要正。而这两方面,一个是正人 一个是正己,这两方面关键是在正己。他几段话呢 ,就讲这个“帅以正 孰敢不正?”“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等等等等。都是讲的关键是在于正己,所以这是对正的一个含义。
  • 还有一段,也要说一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还是季康子问这个孔子。他问什么呢,他说“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当时有很多人在这个,不是当时盗贼很多嘛 ,尤其这个坏人。那么季康子说,如果我把这些无道之辈、这些坏人,我把他杀了,这样子来以就有道,就是这样子来保护这些,让这些有道的人能够正常的生活,怎么样?那么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回答说“子为政 焉用杀?”你治国家、你搞政治,何必用杀呢?根本用不着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只要你自己想要善,你朝着善的方面去做,老百姓也就善了。“子欲善而民善矣”。然后说“君子之德 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 ”。他做了比喻,他说君子,就在上位的、占统治地位的、有权的、治国的君子,他们的德,他们的道德的情况就好比是风。而小人的,就普通老百姓的,他的道德,就是社会的风气,就好比是草。然后“草上之风必偃”。这个 上 是一个动词,就草上之风,就是这个草你把这个风吹上去。必偃,就是风一吹,吹到草上面,草就一定会倒下去。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一个常识。那么风朝哪边吹,草就朝哪边倒。对吧?所以他就说,君子的德就好比是风,你君子的风,你影响到老百姓,吹到老百姓上面去,那么他必然也会顺着你这风朝那边去。也就叫做“子欲善而民善矣”。你只要统治者欲善,老百姓也会善。当然反过来他没有讲那个话,就是你没有,你如果统治者要恶的话,老百姓也会跟着恶。这句话后来是经常地被我们历代的一些文人、一些当官的来引用。这说明了这样一个思想,就是社会风气问题,关键的问题不在老百姓,关键的问题是在上位的君子,就是你有权的、 你治国的国君、大臣什么等等。按现在来讲,就是领导者、各级的领导。社会风气好坏关键,是在在上位的 ,而不在老百姓。只要真正的掌握权力在治国的人做好了,他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思想。
  • 那么讲正的一个含义,就是要正人。这个正人中间,包括了正人和正己两个方面。而正人的关键是在正己。社会风气的要好关键在于当权的、当官的,你自己要好,那就能正。 这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