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国际视野中的文化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7:37
文化报道是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按通常理解,教育、出版、考古、演出、影视、戏曲、艺术、休闲、旅游,都属于文化报道范畴。从报纸板块设置看,类似副刊、娱乐板块都可纳入到“文化报道”内容。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其板块(尤其是周日版)同样设置“艺术”(Arts)板块,其中包括书评、影视、歌剧、娱乐等众多子内容。
这里所指的“文化报道”,是指对新闻事件报道进行的文化解读,其本质上类似《纽约时报》要闻板块的“深度报道”,反映了《纽约时报》这张严肃大报独特的选题与视角。本文也是对《纽约时报》国际视野中的文化报道做简要概括。其实,该报“国内新闻”“大都市新闻”板块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题材。
重视“传统文化”选题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以硬新闻著称的《纽约时报》也在逐渐改变思路,强化可读性与启示性。
经常关注或浏览《纽约时报》的读者会发现,它有时不把时效强的突发新闻(除非类似“9.11”这样的重大事件)置前,反而将一些国内外文化传统现象、富含文化内核的深度报道,置于突发性新闻或政治新闻之前,给予重要的版面与篇幅,配合一张大照片刊出,显示了《纽约时报》选题的独特性。单从国际选题上看,《纽约时报》对深刻反映各国文化传统的题材关注度很高,不时在版面上得到体现。
比如,《纽约时报》曾刊出题为《威尼斯的悲哀:观光者批量涌入》(2004年6月10日)刊登于“国际新闻”板块,放在了A4版(随后才是动态的国际新闻)。文章中提到,旅游城、水上威尼斯“人满为患”造成的拥挤、污染等现实,正严重威胁威尼斯传统的保持,迫使威尼斯试图做出“限游”举措,此举引发激烈争议。再比如,《服务员,我的寿司是鹿肉》(2007年6月25日)刊登于“世界商业”板块,文中提到日本作为一个寿司美食著名的国度,寿司原料—金枪鱼的供应不断出现缺口,很多日本餐厅厨师考虑用“极端”方式拯救寿司美食—尝试用马肉或鹿肉替代金枪鱼。
再比如,《日本裔美国青年:以日本传统为荣》(2004年8月2日),刊登于“国内新闻”板块,文中提到日本裔的美国年轻人热衷学习日本柔道、日本礼仪的最新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日本传统文化在美国的吸引力;《泰国发现女拳击手》(2007年9月16日),刊登于“世界”板块,文中提到越来越多的泰国年轻女孩逐渐打破传统,参与到男性为主的拳击运动中来,为此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世界是扁平的:瑞士巧克力想“覆盖”世界》(2007年11月17日)刊登于“世界”板块,文中提到作为传统巧克力消费大国的瑞士,试图将其巧克力品牌的市场开拓到俄罗斯、印度与中国等全球市场。
类似包含传统文化内核的报道题材,散见于各新闻板块中,还配合大照片、以重要版面进行报道,彰显了报道的深度与可读性的结合。
新闻中突出“文化视角”
对《纽约时报》这张具有“档案记录报”美誉的大报来说,与《今日美国》等强调篇幅短小、简洁与直接的要求不同,该报新闻报道的详尽、篇幅长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日常的新闻报道,它多数不仅仅是报道一则新闻而已,常常结合新闻事件报道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对这种现象有相当深入的分析,这也是精英们钟爱《纽约时报》的重要因素。
深挖“硬新闻”背后蕴涵的前因后果、社会变化与思潮动向,反映重大新闻幕后的东西,是《纽约时报》继续强化其深度报道的重要特色,显示了该报强调独家报道的社会文化视角,并给予了自己深刻的价值判断(尽管这种价值判断有时偏激甚至存在错误之处),这都充分体现了一种理性与建设性的严肃媒体基调。
比如,该报曾在头版一栏位置(共分六栏,刊出开头部分文字链接到内页)、内页整版加半版大篇幅刊出题为《冲突与绝望:巴勒斯坦年轻人生活的伤疤》(2007年3月12日),该文统计了受巴以战乱影响的巴勒斯坦年轻人人数,深刻分析了战乱给年轻人思想的改变,把7年来战乱成长起来的一代称为“迷茫的一代”,深刻指出战争与暴力给巴年轻人乃至孩子造成的思想改变与心理创伤,读后让人发省。
《纽约时报》多年来也多次聚焦中国的变化,从新闻报道中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发生。比如,该报曾在周末杂志以15页篇幅,以《新教育》为题(2007年4月1日),历时1年中全程跟踪采访了上海女生玫捷在哈佛的生活,展示了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中国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出色学生。再比如,该报以人才为题(2007年12月4日),揭示了中国是“痴迷人才”的社会。
《纽约时报》对亚洲新崛起国家的报道往往带有深刻而独特的社会文化视角特点。比如,对印度的报道中,《纽约时报》一贯强调具体新闻与独特视角的结合。一篇《印度发展模式》(2006年7月25日)中,提到印度经济创造的奇迹,并深刻分析了印度发展的文化背景,提到它与亚洲许多国家选择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印度走的是一条扩大内需和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道路,并触及到印度独特的国家政策。
来自《纽约时报》的启示
通过以上可看出,除《纽约时报》的传统“艺术”板块外,其日常新闻报道也包含大量深度反映文化内核的报道选题,并把其作为重要的深度报道推出。我国传媒视野下的文化报道,容易走入两个“误区”:1.类似“副刊”板块的娱乐新闻、名人专访才是文化报道;2.抛弃具体新闻事实的文化政策反思才是文化报道。仅就《纽约时报》国际视野下的文化报道看,就对我国传媒如何做好文化报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深刻反映我国各领域的深度文化报道,应该是日常“深度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只是“副刊”板块承载的一些“软性新闻”。强化文化报道,需要改变对文化报道观念的片面认识,从“认识实践、反映实践”的高度认识文化或传统文化报道,摆脱文化报道“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局面,真实反映复杂的社会变革,让文化报道落到实处。
其次,必须拓展文化报道题材,转化文化报道的写作视角与方法,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折射新闻事件的深刻文化内涵。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文化报道往往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其题材往往是宏观性的(比如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其写作视角与方法也是抽象与思辨性的结合,缺乏足够新闻事实支撑。而从《纽约时报》的写作视角与方法看,该报往往从具体的人(事件)写起,叙述中能够“以小见大”,从中体现出报道中独特的文化价值内涵。
再次,要做到文化题材报道的深刻,就必须做到三个结合:时效性与趋势性的结合、主题性与现象性的结合、可读性与深度性的结合。从以上提及的《纽约时报》注重文化传统的案例看,该报往往能从各国具体的新闻事实中“洞察”出事实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从而形成不可复制的独家性深度报道,并备受其他媒体转载与引用。实际上,以记者独特的洞察力与敏感性,从繁杂的社会现象中洞察到最新的潮流、发展趋势、思想变化等,才能做好深度文化报道,才能形成不可复制的文化报道品牌。(作者单位:《广州日报》国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