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2:14
新闻本体论
——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
作者 陈坚
本体,系借用哲学上的一个术语,有本原、本性的意思。新闻本体,从新闻哲学角度提出问题,意指新闻最一般的始基的内容。纵观新闻理论界对新闻本体的理解,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它理解为事实;另一类则把它理解为信息。把信息看作是新闻本体,是我国新闻理论界近年在对新闻定义研究中的一种新的趋向。据1988年出版的陈力丹同志编著的《新闻学小辞典》的归纳,我国学者对新闻所下的定义基本上可分为三派。这三派是:"一、事实说.如‘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新闻就是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兴趣的最新事实‘.二、报道说或信息说.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三、手段说.如‘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其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保留各自看法的前提下被大体接受。”(《新闻学小辞典》,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第1页)《新闻学小辞典》所列新闻定义三派,对新闻本质的理解虽然有所不同,但对新闻本体的理解则几乎是共同的,即把事实看作是新闻的本体。其中虽然也提到了"信息说",但由于所举例证尚未摆脱"报道说"和"事实说"的影响,因而仍把它和"报道说"归为一类,还未把"信息"看作是可以替代"事实"的概念。
什么是事实(小标题)
我国新闻理论界历来对新闻真实性问题十分重视,认为新闻报道不仅在总体上,而且在细节上都必须严格地符合事实。至于究竟什么是事实,几乎所有的新闻学研究者都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事实是最顽强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胜于雄辩"、"要摆事实,讲道理"、"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用事实来讲话"、"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等表层的描述上,或者只是把它解释为"事物(事件)不附加任何主观想象的本来面目"。
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对"事实"概念在不同场合常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彭漪涟同志的《论事实》一文(《新华文摘》1992年第2期转载)中,曾转述了前苏联哲学家柯普宁的概括:"第一、现象.事物和事件本身被称之为事实;第二、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感觉和知觉也被认为是事实;第三、事实也指我们想用它们来论证或反驳某种东西的不容置辩的理论原理。"在新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人们对"事实"概念的运用同样也存在上述的三种情形.如"报道要符合事实"中的"事实",就是指的"现象",即第一种事实;"文中所列的事实"中的"事实",指的是第二种事实,即"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感觉和知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中的"人所共知的事实",实际上是"不容置辩的理论原理",相当于柯普宁所说的第三种事实。
本来在语言(包括我们汉语)的运用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其具体涵义应把该词置于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考察。对"事实"一词也应如此。但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都应该是确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彭漪涟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不符合"事实"一词的本意的,只有第二种"显然是适当的"。因为所谓"事实","乃是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及其情况),为概念所接受,并由主体作出判断而被知觉到的"\"是关于感性经验的一种知识形式"、"一般地说,所谓事实,就是经验事实。"
彭漪涟所说的"事实",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显现,是突破了以往把事实看作是纯客观事物的观点的,因而是有新意的。但我认为,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出现,是和出现这一科学概念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概念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科学概念的"事实",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出现并被广泛使用的。它与近代科学相适应,强调的是人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现象及其本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实"。在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客观事物为"主",人的认识为"从",这是"事实"的本性,我们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尽管这个概念可能已不太适应现时代的要求,但我们只能用新的概念去替代它,而不能随意地用新概念的外延、内涵去解释它。彭文对"事实"的解释,实际上是以人的认识为"主",客观事物为"从",这是不符合历史地形成的事实概念的本义的。
正如彭文所正确地指出的那样,"事实总是特殊的、个别的、处于特殊的时空关系之中的。"何谓"处于特殊的时空关系之中"?据我的理解,它是不以人是否对它进行认识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它是独立的。这就说明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先于意识,既可以为意识所反映,也可以不为意识所反映的。这是普柯宁所说的第一种事实,也就是我们新闻学学者作为新闻本源的那种事实.客观性、实有性、独立性(先于意识)特殊性、具体性,这"五性"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说是事实的本性;离开这"五性",所谓的"事实"也就不成为事实。
至于柯普宁所说的第二种事实,也就是彭漪涟认为"显然是适当的"那种事实,它是由第一种事实所派生出来的,是人们头脑对第一种事实的反映。这种"事实"已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而是观念形态的。由于它是被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为概念所接受,并由主体作出判断而被知觉到的知识形式"、"是经验事实",因而它不是所有的第一种事实即普遍事实的反映,而只是其中一部分事实的反映。同时由于第二种事实是作为客体对象的第一种事实与作为主体的人的头脑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它就不再是纯客体的(以往我们称之为纯客观的),而是打上了主体的烙印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客体被主体所反映的时候,是必然要被主体选择的.(据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不仅有七情六欲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有选择信息的能力,而且无生命的物体也有选择信息的能力.)这就必然要舍弃相当数量的第一种事实.因此第二种事实实际上只是第一种事实的一部分的映象.对照新闻学理论,这种"第二种事实"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事实".
至于柯普宁所说的第三种事实,我同意彭文的观点.尽管理论原理是从大量的事实中抽象概括加工而成,但它已不是事实本身。道理是很清楚的,无需详加论述。
此外,还有一种"事实",那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中的那种"事实",这是在议论文中用来论证某一个论点的.这个"事实",实际上是第二种事实,因而也就无需单列.。
把事实当作是新闻的本体,由此派生出把对事实的报道看作是新闻的本质,这是传统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如此.只要比较一下1943年陆定一同志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1924年美国著名的新闻学学者卡斯柏·约斯特提出的"新闻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难发现,这两个具有相当权威性的新闻定义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有是把对事实的报道看作是新闻的本质。它反映了一个时代_——工业时代追求模拟和复制的精神.它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事实,这是把对事实的报道看作是新闻的本质、把事实看作是新闻的本体的时代背景。
我国的新闻理论最初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即使从陆定一同志的新闻定义和约斯特的新闻定义的比较中,亦可以发现引进的痕迹.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又是在革命斗争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因而我们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也就必然打上这一特殊时代的烙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工作常常和宣传工作没有严格的区别,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常常既把事实看作是新闻本体,同时也把舆论看作是新闻本体.新闻\事实\舆论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甘惜分教授在其<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的"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可以看作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表现.
"信息"与"事实"的同异(小标题)
把事实看作是新闻本体,一直被认为是无可辩驳的定理,只是"信息”概念出现后,我们才反观到把事实概念作为新闻本体的时代局限性。
在我国,把信息看作是新闻的本体只是最近十多年的事。"信息"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概念的出现,则是和20世纪4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是这"三论"的最基本的概念.。在新闻理论领域,随着信息概念的引入,分出了新的学科——传播学,在理论新闻学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_——系统理论新闻学.在传播学和系统理论新闻学中,信息是新闻的本体.目前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信息看作是新闻的属概念 ,把新闻定义为"及时公开传播的(文化)信息",不少有新意的理论新闻学论著把研究信息作为研究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
传统理论新闻学把事实当作新闻本体,现代理论新闻学把信息当作新闻的本体,那么"事实"与"信息"二者的同异何在呢?我认为,就其实指对象来说,二者是同一的。它们都是指先于意识并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的、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运动变化的客观存在.信息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化.根据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三种形态."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控制论奠基人维纳语)它是有独立意义的东西.物质、能量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实物,而信息则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交换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从而引起运动变化的表征。传统新闻学中所说的新闻本源——事实,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信息,而不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实物,更不是作为信息载体的物质和作为信息动力的能量。事实与信息一样,都具有非守恒的特性,即把它从实物中摄取出来以后,实物并不丧失物质、能量或其它什么东西.在"信息"概念中保留了"事实”概念的全部内涵。
"信息"作为一个词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用法.为了便于区别,可以给予它三种不同的名称::(1)自然信息(或称原始信息),即处于自然状态的,尚未成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客体对象的那种客观存在的信息;(2)人工信息,即经过人们选择加工过的信息,一般是观念形态的;(3)文化信息,即人们在处理信息时,把信息转化为语言、文字、图象等符号以便于传送的那种信息。文化信息是语义信息。人工信息、文化信息是由自然信息派生的。自然信息远比人工信息、文化信息丰富得多,是人工信息、文化信息的源泉。信息的客观性和事实的客观性是同一的,人工信息、文化信息必须符合它反映的对象的本来面貌。
"信息"概念与"事实”概念就其实指对象来说虽说是同一的,但它们毕竟是两个概念,有它不同的外延和内涵。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的涵义比后者要丰富得多。"事实"概念从本体论"有"或"无"的角度提出问题,强调的是"确有其事",侧重于实有、存在。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不管人是否在认识它,使用它,它都是存在的。它决定认识,至于认识为什么要反映它,与它是无关的。因而"事实"提出的要求是,主体(认识主体)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认识必须完全符合。主体对客体来说,完全是被动的、受动的.。而"信息概念则是从认识论,特别是从人的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所谓"信息",是指那个消除人们认识上不定性的东西。它不以回答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谁先谁后"为满足,也不限于具有"客观性"、"实有性"、"独立性"、"特殊性"、“具体性"这五个"性"上,而且进一步表明:
一、它是客观物质存在,但只是表征;;是实有,但不是实物。所谓"表征",就是如前所述的那个非守恒的特性,即从实物中摄取出来而可以不丧失任何物质、能量以及其它什么东西,但却显示出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正因为它仅仅是"表征",所以它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并且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通过文字、图象等符号长期地储存,而不需把实物搬去或把实物保存下来。正因为它有这个"表征性",所以才会有新闻,才会有知识,才会有文化和文化交流,使古今中外的信息能够汇聚、融合,从而使人对作为客体对象的客观世界,能更为方便地有更多的了解,使人更加"客体化",使人在从事某项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实践活动时,既能符合主体的需要,又能符合客体对象自身固有的特性和规律。
二、它不仅是特殊的,而且是差异的。差异的前提是多样。多样,才能显现出差异。差异是信息的基础。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一再强调:信息不属于单个事件,而属于整个可能事件集,亦即属于一个消息的集合。只有对于复杂系统,才存在多种演化的可能;而只有存在多种可能时,接收信息才有意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只是整体的一部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的各个系统(或单元)之间的关系,就是以信息为中介、为纽带,从而把它联结起来的。就这一点来说,所谓“信息”,它的着眼点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在于它与外界以及内部的关系;它是“事”,而不是“物”。正是由于有“事”,世界才联成整体,并生气勃勃地发展。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美国著名的系统论学者拉兹洛说:“信息是社会的混凝土。”控制论奠基人维纳说:“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界环境发生的一切偶然性事件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信息是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正是由于有了信息概念,系统才形成为整体,从而发挥出1+1大于2的整体效应,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组织能力。同样,也正是由于有了它,施控主体才能从多种多样的因果链中,找出那个可以达到预期的“果”的“因”,使其对受控的客体对象进行“控制”,使我们的行为是有目的、有预见的,并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信息概念是在对信息传输流程中产生的。信息传输流程分信源、信道、信宿三部分。信息转化为信号自信源发出,经过信道,为信宿所破译接受。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只有在被信宿接受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信息只有从随机性转化为确定性显示其消除不定性的特性之后,才成其为真正的信息。而信宿在接收或接受信息时是必然要经过选择的,因而所有的信息都是经过信宿选择的,否则就不成为信息,那只是被信息论奠基人申农称之为“消息”(或译为“讯息”)的东西。
信息与事实的不同之处,从“为我”的角度看,人对它的认识就不仅是被动的、受动的,而且是主动的、能动地。信息是客体对象的主体显现,从一开始就已经主体化。它和事实可能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意味着信息经过人的能动选择后的增殖。在处理信息的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对象的信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使这对立的双方有机地统一起来,而实践的过程则是不断地使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以一篇新闻作品的采写、编排、发表到在社会上发生影响的历程为例,某一组客观信息被确定为采写对象时,就已经被打上了主体的烙印。而采写过程中,更是一系列把客体对象主体化的过程。一旦成为公开发表的新闻作品,则成为主体性的东西,但它同时又是客体化的。对于读者来说,这篇新闻作品是他阅读的客体对象,在接收新闻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时,同样也是要进行选择的。从另一个侧面看,采写主体在采写了某一客体对象之后,有关客体对象的信息便储存到主体的信息库(包括记忆)中,从而使主体不断客体。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一般综合地运用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尺度。一种是内在需要的尺度,即价值的尺度。所谓“价值”,是客体对象适应主体需要的特性。价值尺度是衡量客体对象信息能否适合主体需要以及适合这种需要的程度大小的标准。另一种尺度是外在的认知的尺度,即真理的尺度。所谓“真理”,即是主体的认识要符合或接近客体对象所固有的特性和规律,以保证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正确,免遭失败和挫折。价值尺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搜集、选择信息的动力和目的所在;真理尺度则是这一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制约因素。人们在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和目的的时候,常常综合地自觉地运用着两把尺度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控制,不断地调整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取得最优化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自身的自组织水平。
信息是新闻的本体(小标题)
在《新闻本质论》一文中,我对新闻试下了如下的定义:“新闻,是经选择、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这一定义是把信息作为新闻本体的。这个信息并不是纯客观的,而是经过主体的选择和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也就是说,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信息”一词前面所有的限制词,如前段所述,都是符合信息本性的。其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个词是“有用”,平常我们所说的新闻真实性、党性(或倾向性)、重要性、时效性(包括时新性、时宜性)、接近性、显著性、可读性(或人情味)等都可以用“有用”一词统摄。所谓“有用”,不仅指对发布信息的主体有用,而且对接收信息的广大受众要有用。因为受众还要作第二次选择。如果把新闻媒体看作是信道,那么它就应该是一个通畅的、尽量减少"过滤"和干扰的信息通道,尽可能多地及时地提供受众需要的准确有用的信息。这是和1956 年刘少奇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要求相一致的。新闻必需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去,主要表现在它的实效性上。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这种实效性又主要表现在解放生产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上。对信息的有用性,也应如此理解。
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信息化的过程。随着信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化,我国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信息时代给人们存在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并把扩大信息量和提高新闻质量作为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李瑞环同志1990年3月在新闻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了信息社会,并多次谈到新闻报道要提供更多的信息。他说:“特别在当今社会,传播工具、通讯手段日益现代化,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又处在一个开放的条件下,信息四通八过,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洞察天下风云。”、“充分利用有限的版面、画面和时间,尽量多地提供一些广大群众所需要的信息。”“尽可能快地提供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先声夺人。”经济报道要“为经济的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广泛的信息。”报纸标题要“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等等。随着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十四大文件更明确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在《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发表于《中国记者》1992年第8期)一文中说:“在改革大潮面前,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各方面调查表明,就是希望我们多提供信息。”“一张报纸,或一家别的新闻媒体,占篇幅最大的应是新闻。哪张报信息越多、越及时、越丰富、越准确,就越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我认为,能否及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衡量报纸办得好坏的一个标准,也是测验报纸是否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标志。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也在这里。“
(另段)把信息作为新闻的本体,就为把扩大信息量作为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和转换思维方式。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沈世伟同志在《试论记者的思维特征及新时期思维方式的转换》(发表于1992年夏季号总第32期《新闻大学》)一文中提出,在新时期,记者除了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外,还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宏观思维即整体综合思维;灵感思维即顿悟思维;求异思维;超前思维;多向思维。为此,记者的思维方式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变革:一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二、从单一因果型到多因果型;三、从保守型到创新型;四、从单向型到多向型。新闻工作者思维方式的转换的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是确立”信息是新闻本体“的新观念。沈世伟同志所说的新的思维方式,可以说都是从“信息是新闻本体”这一基本观念派生出来的。那种把事实作为新闻本体的传统观念,是无法产生适应现代化时代要求的新的思维方式的。
为了把我们的理论新闻学建立在更可靠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把信息作为新闻本体,可以解决我们理论新闻学,特别是新闻学原理中观念陈旧、体系内部逻辑联系不紧甚至前后矛盾、理论色彩不浓、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等问题;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一些难点,例如新闻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新闻规律、新闻价值与新闻本质的关系是什么、新闻本质真实论可否成立等;可以把理论新闻学同宣传学、舆论学更明确地区别开来。
新闻学并不是“有术无学”的学科,问题在于我们过去对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太不够了。我们固然要重视我们自己的新闻实践经验,但我们的态度不是经验主义的,而是要努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要注意吸取人类在新闻研究领域中的共同成果,特别是西方新闻事业发达国家的最新成果,联系我国的国情,使我们的理论新闻学研究既有民族特色,又能和西方理论新闻学“接上轨”,使我们真正能“拿出东西来”。
我们的理论新闻学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的,但我们的研究又不是教条主义的,不是仅以划分“姓资姓无”、“唯物唯心”为满足的,而是应该以新闻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纵观它的全部历史,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理论概括。我们的研究应该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
现代理论著新闻学如果以信息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那么就应该把信息看作是新闻的本体。
(本文发表于1993年秋季号总第37期《新闻大学》,发表时被删去“什么是事实”这一部分,现根据原稿重新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