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的信息,能的新闻——新闻本质续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7:25
“降魔”的信息,能动的新闻
——新闻本质续论
把信息概念引入新闻学,在我国还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本来人们只是把信息看作是消息的同义词,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可是由于"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传入,以及《第三次浪潮》等书的鼓吹,人们对它便“刮目相看”了,并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热”."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词之一.搞新闻的人也在考虑新闻和信息的关系: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在研究如何扩大版面、节目的信息量;不少从事理论新闻学研究的同志在研究新闻定义时,干脆把信息看做是新闻的属概念,认为新闻就是一种信息.看来,要研究新闻,得先把"信息"研究一番.因为新闻和信息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抓住了信息的本质,也就抓住了新闻本质的核心.
笔者曾写了一篇题为《新闻本质论》的文章,文中试对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是经选择\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为了深入地阐述我的观点,现在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进一步说一说为什么要给新闻下这样的定义.因此可以说,此篇是《新闻本质论》的续篇.不过那篇文章是从内部结构方面谈新闻本质的,而这篇文章则是从外部功能方面展开论述.
我认为,从新闻工作的角度看信息,不能只满足于知道信息是什么,更要进一步弄明白信息有什么用处,怎样使用信息:而在"老三论"中,在谈到怎样使用信息时,是非常突出地显示出主体的能动作用的.掌握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新闻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明确地认识到,作为一种信息的新闻,同样是必须积极地能动地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能仅仅是消极、受动的反映.这样,在新闻学研究中才能有广阔的天地.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都研究信息.信息是这“三论”共同的最基本的概念.不过这“三论”在研究信息时各有分工:信息论主要是研究信息是什么,控制论、系统论则主要是研究怎样使用信息.在研究怎样使用信息中,控制论和系统论各自的侧重点又不同:控制论主要是研究怎样使用信息来实现有目的的控制,系统论则是研究怎样使用信息实现系统优化或自组织问题.
紧紧地扣住"老三论"的基本理论,着重发掘它蕴含的哲学意义,以便我们在研究理论新闻学时在方法论方面能获得启迪.我认为有如下三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一、信息从一开始就是以“降魔”的面目出现的,信息又称为“负熵”.
人们在研究信息概念产生的缘由时,常常上溯到物理学上的热力学第二定律(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原理.按照这个原理,客观世界中任何一个可能孤立的系统,其中的运动总是从有规律的取向运动走向混乱运动,从不均衡走向均衡,从层次分明走向一片混沌,总是从有序走无序.所谓“熵”,就是指的这种混乱、均衡、混沌、无序.它就像一头降灾的恶魔.因为如果宇宙真的完全按照熵增原理所说的那个规律发展,那么最后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将停止,宇宙将陷入“热寂”状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后,特别是根据这个定律得出的“宇宙热寂”学说发表后,立即引起科学家们的强烈反响,科学家们在肯定它比牛顿物理学进步的同时,又指出它与生命发展史的事实不符.客观世界中一方面存在着熵增现象,如扩散、对流、传导、溶化、混合、熔解、生命个体衰老死亡等,但另一方面无疑还存在着与熵增运动相反的运动,如大自然生物种的繁衍_——从原生质到单细胞的细菌、到多细胞的生物;动物从蠕虫、昆虫、两栖类、爬虫、鸟类、低等哺乳动物,到灵长类、类人猿,直到人类。人类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等等,无一不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自组织程度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为什么能消除或减少自发的熵增现象?其中的奥秘何在?经过科学们近百年的研究探索,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出现后,人们才弄明白,原来客观世界各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质量、交换能量、交换信息.其中交换信息是相互作用的直接标志,信息是交换内容的表征.特别是人类社会出现后,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接收信息的一方只要获得信息,便能掌握发出信息一方的情况,从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相应地作出调节和控制(即系统论所说的“自组织”).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说:“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人有人的用处》)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说:“信息就是那个清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通讯的数学原理》)不定性也是熵,是引向无序、混乱的东西,而信息则是消除不定性的,并且在数值上和熵是相等的,因而被称为“负熵”.维纳和申农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得出“信息就是负熵”的结论,并且确认“负熵是人类的智慧之源”.
这些道理提醒我们,对“信息”这个概念,不能理解为“接受者欲知又未知的事物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其表述”(20所大学联编最新教材《当代新闻学》对信息所下的定义),而且应该把它和消除熵增联系在一起.对于消除熵增,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消除认识上的不定性,还应认识它有提高系统的自组织程度的含义.它是紧密地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在接收和使用信息时,不仅是为了说明世界,而且是为了改变世界.维纳说:“接收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环境的偶然性变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人有人的用处》)我想也是这个意思.只有辩证地看问题,对信息概念内涵的理解才能更全面一些更深刻一些.
二、没有目的,也就无所谓控制;正是为了实现目的,才有控制行为.——信息的功能是和实现目的紧密相连的.
控制论认为,任何控制系统都是信息系统.控制是通过使用信息实现的.那么什么是控制呢?控制论中的“控制”这个词,并不是《现代汉语辞典》所解释的“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的意思,而是有它的特殊含意的.前苏联控制论学者列尔涅尔在他的《控制论基础》一书中曾对“控制”下了定义:控制,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据我国《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一书(王雨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解释,列尔涅尔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一、控制是以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可能世界的存在为条件的;二、控制必须有目的,这个目的也就是预期的果;三、为了实现目的,必须从多种可能的因中选择出能实现目的的那个因;。"这一解释把控制和哲学上的因果范畴联系起来,并突出了目的范畴在控制过种中的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能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不以人们的主观需要、愿望以及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施控者是否利用它,它都是存在的.”“以它为条件”,说明它是控制的前提,是施加控制的现实可能性.这样就把控制安放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但在控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必须有目的".作为哲学范畴和目的,是表示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以观念的形式预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活动的结果,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对象的未来的理想模型,是主体对自身需要同客体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主观映象.这种反映主客体内在联系的“主观映象”、“理想模型”,和我们在新闻活动中首先在主观上应该做到价值和真理相结合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提醒我们,在新闻活动中也和使用信息的控制过程一样:“必须有目的”.
三、目的性行为不过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反馈行为的必然后果,“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
什么是反馈?就是在控制系统中施控主体把信息输入后,又把信息控制受控客体的信息输送回来.负反馈就是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又对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分析,并把它和自己所要达到的预定的目标值相比较,校正误差,把误差不断减少,使之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反馈和负反馈通常合称反馈,实际上是在控制过程中贯彻\落实目的的具体方法,其中主体能动作用是很明显的.在有维纳参加撰写的论文<行为\目的和目的论>中,列有一个行为分类表,表中把行为分为主动的和非主动的两大类;把主动的又分为有目的的和非有目的的两类;把有目的的又分为反馈(目的论的)和非反馈(非目的论的)两类;把反馈又分为预测的(外推的)和非预测的(非外推的)两类;把预测的又分为第一预测、第二预测等类.这个行为分类表明确地提出了控制论的基本理论——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在对行为进行二分法的过程中,注意的只是主动的、有目的的、目的论的这一分支,最后划出预测行为这个类.在该论文中,维纳等人认为:“该表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它提供了人们对于有机体行为所进行的越来越复杂的试验得以系统化的可能性,它强调了目的概念和目的论概念,虽然这些概念目前颇缺乏声誉,但它日趋重要.”在控制论中,控制概念逻辑地蕴含了目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把目的概念与行为概念联系起来。所谓目的,并不神秘,不过是负反馈的行为。“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
反馈与负反馈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它是正确的.反馈方法的精髓是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目的性行为保证了目的既符合主体需要,又随着实践进程紧密地结合客体对象运动变化的实际,使目的概念变为预测概念,也就是说目的必须是有实效的.这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也是有启发的,如何提高工作的科学预见性,特别是宏观决策的科学预见性是至关重要的.既要保证目的的实现,达到预定的目标,又要紧密地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采取灵活的策略,这就要我们采用反馈和负反馈的方法,不断地掌握新的情况(信息),分析研究,排除干扰,修正和完善原订的措施,然后及时地发出指令性的信息.
以上论述,分别考察了与信息概念紧密相关的的一些重要概念——负熵、控制、目的、反馈与负反馈——的内涵.它是属于信息科学的,也是可以引入到新闻学研究中来的,在方法论上对我们也是有理论指导价值的.
与一些把信息作为新闻属概念的新闻定义相比较,我在《新闻本质论》一文中所提出的新闻定义,更强调了作为一般概念新闻在构成上的主体能动作用.在种差方面,除"及时公开传播"外,还加上"有用"、"经选择加工"等定语.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说明新闻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直观的、仅仅是受动的,而是辩证的能动的."及时公开传播"规定了传播的方式和在时间上的要求,固然也很重要;但"有用"、"经选择加工"则规定了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和在"及时公开传播"之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不仅在形式上进一步提出了要求,而且在内容上也作出了规定.对于新闻活动中的主体,不仅要求它是及时、公开的传播者,而且同时也是信息的选择者、加工者.这样,选择-加工-传播三者连成一气,结为一体,便可以从总体上涵盖了实用新闻学中的各个方方面面,使理论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有机地、合逻辑地联系起来.
为了进一步论证新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的本质,我认为对"有用"概念的内涵,和"选择"、"加工"等体现主体能动作用的机制,有必要作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剖析:
一、有用.有用,是客体对象所固有的属性适应主体的需要,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或评价.作出这样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地取决于主体,而不是决定于客体;也就是说,"有用"是主体性的.能否、应该不应该把主体性概念引入新闻定义,一直是新闻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的新闻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的,这是无需争论的.但由于理解的不同,在运用到理论新闻学领域时往往出现了分歧.有些同志所理解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唯客体主义".他们对"主体性"则误解为"主观性"而加以排斥.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有用信息即可以用来实现目的的那种信息.从杂多的信息中选取出合目的的有用信息,是在使用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起始"工序".只有有用信息才能被输入信息传输系统,其余的与实现目的无关的信息都可以不加过问.这和我们新闻工作者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上一样."有用"是选择、加工的依据.
二、选择.首先从在认识活动中作为客体对象的信息本身来说,它既是需要被选择,也是可以被选择的.信源发出信息,表征着各种事物或各个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属性和运动规律,因而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混乱的、不确定的,只有从中选出一种或一部分被认为是可以实现目的的那种信息并被输入传输系统后才是有序的、确定的.所以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源发出的自然信息称之为"消息",而被输入传输系统的才被称之为"信息".他把信息定义为"那个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就蕴含了信息是从众多的消息中选择出来的意思.这说明了信息是必须被选择的.同时,由于信息一方面和它的实体紧密相连,表征实体运动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实体中分离开来、提取出来.所谓信息,实际上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特别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信号表现出来的.这就可以使它跨越尽可能大的时间和空间,而又不受某个与它相联系的具体时间、空间的限制,并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把它编排起来.而它一旦进入人的认识的范围,人们便可以排除无用的信息,把符合目的的有用信息输入传输系统,实现对受控对象的有效的控制.这说明了信息是可以被选择的.
其次,从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人来说,为实现目的的需要必须选择信息,同时也是有能力选择信息的.人对客体对象的反映和信宿接收、使用信息具有同样的结构.人类为了认识外部世界,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体等)来感知各种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通过信息感受器官从信源取得各种自然信息,然后通过导入神经系统,把这些信息传给思维器官——大脑,并在这里对这些信息进行贮存、变换、处理、比较和分析,排除各种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变为指令性信息(决策信息),通过导出神经系统,指挥和控制行动器官(手脚等),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把决策信息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事物.为了检验"认识"和"反作用"的效果,感觉器官还要把这种效果作为一种信息反馈给大脑.根据这种反馈的信息,思维器官再作出新的补充决策,从而修正行动器官的行动策略和方式.这就完成了第二个"循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这种"循环"常常是不断进行的.每次"循环"必然对客体对象的认识深入一步;同时认识主体也得到改造,即其决策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更切合实际,从而使取得的效果不断接近所要达到的目标.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人的思维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对信息的接收和使用,决不仅仅是受动的.这是由于人的思维器官同时也是一个信息贮存器.在接收到某一新的信息后,往往运用已贮存的信息结合主体的需要(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主体不光是个体的,更多的是群体的,如人类、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等),对新信息进行理解、鉴别、评价等.这样就可以使作为信宿、认识主体的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选择,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
选择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经过选择出来的信息已不是纯然的客体,而是主体化的客体,因而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运用这种经选择出来的信息,如公开传播出去也就会起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与宣传是有区别的,但又是可以结合的.选择符合目的的信息是新闻与宣传的结合部.这就是利用新闻也可以进行宣传的内在根据.
三、加工.加工也是主体性行为.它是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需要)和外在尺度(思维器官中贮存的与该信息有关的信息)所进行的加工.加工过程中,认识主体除对该信息认知外,还必然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原先贮存的信息(有关知识),分别从利、知(真)、义(善)、情(美)等方面综合地进行理解、评价、整合、解释,并转换成语言、文字等信号,或贮存,或传送或再进一步转换成决策信息,反作用于外部事物.这和新闻的制作过程大体上是相当的..
加工是选择的继续.为了体现该信息的有用性,在选择中常常结合加工,在加工中进一步选择.所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是不断地选择和加工的过程.
选择、加工的实质是控制.因为人对外部事物的特性、运动的反映(接收信息),是在为了实现目的的实践中进行的.一般首先根据主体的需要及有关客体的知识提出任务,并设计出干预客体的计划、方案、步骤、措施,形成选择、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观念模型.这样就使认识主体处于认知的临场状态.在临场状态,主体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活跃起来.这既是获取、选择、加工新信息的基础,也是获取、选择、加工新信息的"灵感".主体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常常决定吸收、选择、加工、处理新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在对新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中,认识主体的文化背景,一头搭在传统上,一头搭在理想上,.在此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观念模型,既对新接收的信息进行规范,又受新信息的检验和校正,常常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反馈的方法对原来的计划\方案等进行调整.经加工的信息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状态信息,相当于《实践论》中所说的认识的"感性阶段";另一种是方案信息,相当于《实践论》中所说的认识的"理性阶段".方案信息即指令性信息,但状态信息不等于非指令信息.因为状态信息的输出,如果是为了实现改善某种对象状况的控制目的,也应该看作是指令性信息.指令性信息并不是专指政府的政策、法令、法律、法规.
对信息加工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两条:一是可靠,二是有效.这和新闻写作中"真、短、快、活、强的要求是一致的.为了排除干扰(噪声),防止失真,一直是通信科学和通信技术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通信科学的角度看,信息每经过一次"过滤"(选择、加工),必然要丧失一部分信息量(信息不增原理).这就提示我们,为了保持一定的信息量,中间经过的环节和层次要尽量减少.——以上是在信息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对信息概念有多种解释,而作为新闻属概念的信息,我认为只能是那种"经选择加工的"、"有用"的信息,从而对信息的性质作了规定,加上"及时公开传播"等公认的种差,这样便构成了新闻的较全面明确的定义.
(全文完.写于1991年4月)
本文主要参考书: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第二版),王雨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信息的科学》,钟义信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控制与社会改》>黎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