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浅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8:09
新闻信息浅论黄世永
新闻是一种信息,新闻属于信息。新闻信息必须是:最新发生的,读者不知道的,读者想知道的信息。新闻活动,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活动。文学艺术也是一种信息传播,但是,新闻信息和文学信息又不一样。文学信息是以审美为目的,表达和传播美的信息、艺术的信息,可以是虚构的信息、心理梦幻的信息;新闻信息是以获得本质真相为目的,表达传播真实的准确的信息,必须是现实存在的真实的信息,来自现场的有源头的信息,有前因后果的信息……
信息地图的制作者
整个社会、自然都是一个信息产生和汇聚之地,是一个最大的信息源。在某一个时间的某一个地点、某一个事物也是一个信息源,这许许多多的小的信息源构成了世界这个大的信息源。因此,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信息极为庞杂的信息社会。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人们容易迷失方向,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们迫切需要一张“信息地图”。新闻报道就类似于制作“信息地图”。作为制作者的编辑、记者、通讯员,自己首先必须有一个大方位的认识,并能从林林总总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信息。
任何一件事情所涉及的信息是复杂的,涉及各个方面。新闻信息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线性的。梁衡把新闻信息分为三个层次:主信息、次信息、外围信息(梁衡《新闻绿叶的脉络》,第150页,人民出版社)。主信息是新闻事件最主要的基本的特征信息,次信息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特征信息,外围信息是事件本身产生的辐射影响。直接对事件的报道,直接反映事件的本质原貌,一般是传播主信息。但是,次信息也很重要,如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活动之外的一个花絮、花边新闻,通过这些信息间接地反映事件的本质。外围信息也有一定作用,新闻事件发生了,信息场会产生一种类似磁场的力量,吸引并影响人们,在信息中心之外产生新的事件,这就是辐射作用。比如,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远离首都的边疆也会受到影响,并出现各种各样的新事件。《人民日报》在两会报道的时候,重点是对会议内容进行报道,但是也不会忽视各地人民对两会召开所产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人大会议通过了成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这一决定传到重庆市的时候,重庆市发生的事情、重庆人民的表现属于外围信息,也值得报道。
是不是只有传播主信息、次信息,才能写出好稿件?传播外围信息就很难写出好新闻?不是。传播外围信息的新闻比较难以写作,但是照样可以成为好新闻。为了使报道生动,使事件全面清晰,我们就要把握信息的多种多样性,经常采用次信息和外围信息作为材料,通过不同层面的信息来折射、反映事件的全貌。当然,更多的次信息是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的。背景材料的巧妙使用,大大增加了信息量。背景材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善于运用背景材料是增加新闻信息量和提高可读性的关键之一。有经验的记者总是极为重视新闻背景的写作,他们把新闻背景与新闻主题的关系比做绿叶与红花,相互映衬。新闻之所以需要次信息,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新闻又不能反映全过程,只能截取其中最有价值的那一段,它是事物发展全过程链条中的一环。再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新闻的社会意义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来,这种社会环境就是背景信息。综观每一篇有深度的报道,无不与次要信息运用得当有关。如背景信息运用得巧妙,读起来就不感到累赘和多余,反而觉得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深度,增加了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这对突出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增加新闻的客观性,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在后面单独探讨背景材料在新闻中的运用。
作为“信息地图”的制作者,记者、通讯员应该掌握丰富的信息。记者、通讯员本身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要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去收集,靠自己的腿脚到处去收集,也要靠别人的提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人活动的范围毕竟有限。记者、通讯员必须重视建立自己的通讯联系网络,在各行各业特别是与自己的新闻报道有关的行业应该有联系人(线人),多结交能为自己提供信息的朋友。我们寻找线索捕捉信息,就好比在河流里钓鱼。我们要发挥主动性,不能被动地等待,不能类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虽然信息的发生不能由我们所左右,犹如河流里的鱼儿不能由我们所左右,但是我们要主动去发现、去寻找,不能守株待兔。
捕捉、采集信息不能盲目,如果不能选准方向,不明确自己的定位,漫无边际的信息的汪洋大海,会让你迷失,甚至可能会把你淹没掉。我们要有目的有预见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有的人撒大网,东一下西一下,蜻蜓点水,心中没有方向,就没有多少收获。另一种情况是,许多记者、通讯员主动性不强,习惯于等待,等待时节、气候、日程。实际上在某项工作开展以前,我们就可以追问目前的进展怎么样,当然有些日程必须等,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记者也必须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获取材料,提早介入捕捉信息,必须对未来的信息发展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
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新鲜性、真实性、丰富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的本质区别。要获得间接信息很容易,但很可能是不真实的信息,由于间接传递失去了新鲜性,也损失了一定的信息量。有的人仅仅依靠别人的报告材料、工作总结、事后回忆,获得的这点信息是不足的,大量的信息他是无法获得的,如背景信息、现场信息、关键细节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到现场亲自去发现和采集更丰富的信息,充实材料,验证关键问题。到了现场捕捉信息,还必须全身心投入,必须身入和心入,不仅搜集听觉信息,也注意视觉信息甚至还需要注意味觉信息。
新闻的信息量
信息有数量特征,我们叫做信息量。从信息科学来说,信息量就是减少不确定性的多少。我们平常谈到的信息量,是个模糊性极强的概念,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信息量。比如一个人说了一大段话、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是我们需要的内容只是很少几句话,我们就说信息量小。一篇新闻稿,也有信息量的大小。同样的一个新闻,不同的人采写,信息量也不一样。高质量的稿件,应该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不讲空话废话,每一句话都有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信息量大了,是不是就显得凌乱无中心?不是,我们追求信息量大,并不是要零乱的信息,而是有中心有主题的信息,或者把主要信息放在导语里或者标题里。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广播电视节目要提高信息量。但是,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分析。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比大脑的认知系统能处理的信息要多得多,而一切信息渠道运载的容量也总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地传播、接受一定的信息。由于渠道容量的限制,全部传播、全部接受是不可能的。比如《新闻联播》节目播了30条消息,这30条消息只是最近发生事实的一小部分;收看了这30条消息之后我们又记得住几条?有几条是我们感兴趣的?且不管节目是否吸引人,我们全部接受这些信息是很困难的。香农曾发表一个著名定理:如果把信息流量限定在一个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最大限度之内,那么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在噪音(意即互相干扰和混乱的信号)最少的条件下通过。假如你要试图传送超过渠道的实际容量的信息,那么噪音量和错误就会迅速增加。据传播学家分析,“在一个节目中大约可以把20条新闻讲得清楚并很少错误。如果把每条消息缩短以增加条数,听众能记住的条数很少增加,如果播出的消息超过40条,实际上比播送40条以下的消息传送的信息要少”。(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245页,新华出版社)显然一味追求扩充版面和节目的信息量是不科学的。
广播电视传播是单向传播,传播渠道容量小,所能承载的信息有一个极限;相反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传播,是一种双向传播,传播渠道容量大,可以传递大量信息。因此,两人久别重逢可以交流几个小时乃至彻夜交流,而收看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显然难以连续达几个小时,尤其是当节目不好的时候,人们就会改变频道或者关上收音机电视机。在都市报中,一度流行厚报,一张日报版面多达三四十个版,信息量太多,结果读者难以接受,甚至根本没有精力慢慢地翻阅,反而不喜欢读厚报了。
要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从传播学来看,关键是提高单一新闻的有效信息量,优化信息结构。实践表明,只求新闻的数量,不求质量(信息量),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推想:如果一个版面刊登了30篇新闻稿件,但是单篇稿件都没有什么实在的信息,这样的一版新闻还不如只有15篇新闻但每篇新闻都有实在信息的版面好。
新闻中的信息大体可以根据使用程度分为几类:社会时政信息、服务性信息、知识性信息、日常生活信息、思想观点性信息、突发变异性信息。
社会时政信息:如国际国内时事、本地区社会生活变化等。这样的信息,综合报纸、电台、电视台关注较多,而行业媒体关注较少。
服务性信息: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法律信息,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如某小说出版,读者可能根据这一消息去购买小说;如关税调节,读者可能根据关税变动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
知识性信息:如科技成果、新事物介绍、问题解释性信息,包括背景信息,如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背景知识。
日常生活信息:如天气、吃、穿、住、行;市政通知、公告等等。
思想观点性信息:如新思想新观点的提出,符合某一观点的事实信息等。
突发变异信息:奇闻趣事,灾害,罕见现象等等。
这种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的需要而划定的,并不是理论上的划分。严格说来,这些不同种类的信息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割的,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比如某一服务性信息也可能是知识性信息,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信息。社会时政信息也可能是知识性信息,但不可能是日常生活信息。不同的分类是必要的。有些信息的性质不能模糊。如果性质模糊了,新闻报道就可能产生许多问题,如抓不到重点信息、没有发现更大的新闻价值、没有确立适合的读者对象等等。如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报道,其重点就是把对百姓生活最有影响的信息报道出来,并且在写作上要注意与市民的贴近性。
一条新闻包含很多信息。因此,对一条新闻的信息分类不太容易,要根据不同媒体的定位和性质来确定。如某线地铁开通,主要应报道车站的设置、票价、途经哪些道路等等;但是也包含着该地市政建设又取得进展之类的信息。这就要根据不同报纸的性质、读者对象等,来决定以报道哪类信息为主。如铁道报、建设报就不会报道车站设置、路线等等;而该市的日报晚报就会报道这些信息。
新闻传播中的信息冗余
有人说,我的稿件写了那么长的篇幅,为什么编辑还是说没有多少信息量,结果给删减到一条简讯。这样的稿件信息量少,而篇幅长,说明这篇稿件过于啰嗦,造成了不必要的信息冗余,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这样的信息冗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废话空话多。但是,在信息理论中,有一个积极意义的“信息冗余”的概念。在人类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冗余。所谓信息冗余,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如重复的强调、多余的解释使一定信息得到放大、强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接收效果。显然,信息冗余不是罗嗦的同义语,尽管信息冗余意味着信息量减少,但它们不是与提高信息量绝对对立。即便在大众传播中,信息冗余也有着特别的传播效用。有的人把这类信息称之为“效用信息”。这在电视传播中尤为明显,不妨以电视为例加以说明。
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指出:“在不超过8个字母的统计结构的条件下,普通英语的冗余度大约是50%。”传播(Communication )亦如通信一样,本质上都是信息交流。传播学家施拉姆和波特认为:“冗余度的数量是传播遇到的伟大战略决定之一;多长时间必须重复一次?应详尽解释到什么程度?任何语言或任何电码没有多余性将会是混乱;没有人能容易学会,错误就会开始。”(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243、244页,新华出版社)信息传播有一个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冗余信息有助于提高编码的精确度,有助于排除解码的错误。从技术角度看,信息冗余是克服噪声的一个途径,噪声的有效克服,相对地使传播过程中信息流的数量扩大了。
电视节目是一次性传播,是共时性传播,声画一逝而过,如果考虑观众的收视环境和收视状态,可以说电视观众的信息解码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将损耗大量信息;而且噪声增多,解码能力不足,信息传播就会产生大量错误或是接收到残缺不全的信息,这就大大影响电视传播的效果。所以,合理造成信息冗余,可以使这方面的问题有效缓解。在电视传播中,可以通过许多方式造成信息冗余。
在画面技巧上,合理使用定格、慢动作、特写等技巧,都可以造成信息冗余。这些画面技巧诚然是一种艺术语言,但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实质上也属于信息交流。艺术语言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话”,任何对话过程都是一种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定格画面的信息冗余量是很大的,从性质上说,它是对物理时间的延长,延长到无限大时呈凝固的状态,这就使其中的信息冗余成倍翻番。慢动作画面的性质与定格是一样的,只是它的信息冗余量不及定格画面。而特写就是时间的“慢动作”,它与定格、慢动作一样都使一定时间内平均信息量减少,而使信息冗余量增加。这些手法,通过造成信息冗余,就把最重要最有说服力的瞬间之内的信息,以鲜明的印象传递给观众。比如美国总统里根遇刺,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遭袭击,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体操小将石丽颖带伤拼搏等获奖新闻都合理地运用了定格、慢动作、特写技巧,造成信息冗余。信息冗余另外还有一个作用是提高观众的注意力。比如特写从理论上说2秒钟就足够接收到完全的信息,但是有意地延长特写镜头,造成信息冗余,就会吸引观众紧紧盯着画面的变化。在《望长城》中曾以特写的形式把镜头久久地停留在民歌手王向荣母亲的脸上,信息冗余度大,而王向荣的母亲在我们眼前活起来了,我们就并不感到特写时间太长。在日本首相中曾根第一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中,画面在中曾根的位置定格时间也特别长,这就吸引了观众注意力,播音员在此时播了一大段解说词转述了各国政府对此事件的态度,画面上的冗余使解说词与画面的作用没有互相抵消。
施拉姆等曾提到重复可以造成冗余,一般人认为信息重复是忌讳的,尤其是在新闻中。但是电视新闻中往往有对同一画面的重复,无论是因为拍摄的画面不够用而重复,还是有目的地造成信息冗余,只要恰当运用,都是可以的。比如《新闻联播》中的国际新闻就有许多重复画面,有的甚至把整个画面重复一次。这种信息冗余,对于国际新闻是适合的,因为大多数观众对国外情况是不熟悉的,感觉是新鲜的,他们想从画面上获取更多的更准确的信息。当然重复在艺术性较强的纪录片中用得更多了,虽然这其中艺术的意义较大,但还是可以分析其中的信息冗余在传播学上的意义。例如电视片《半个世纪的爱》,片头是秋天的树林里飘落的枝叶,在秋阳的照射下一片灿烂辉煌,这时推出片名《半个世纪的爱》,片头有一段精彩的解说:“入秋的一天,我们在郊外的树林里看到了满目金黄。其实,到处都有树,到了秋天都会显示出色彩,但我们并不会特别的在意。然而,秋霜过后,走进成片成片的林子,看到灿烂的树叶正在飘落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的美色,我们还感受了自然作用于生命的力量。”本片结尾就重复片头画面:树林下,满地落叶,一片灿烂辉煌。这个重复造成的信息冗余,增强了片头解说的力量,也使我们对此片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析在传播策略上的信息冗余现象。先看电视广告,几秒钟里画面层出不穷,而信息特别单纯。那故作“惊人之语”的广告词广告歌,重复几遍恰似街头商人叫卖,让人觉得好笑,于是把观众吸引过来。相反,如果一个电视广告信息冗余度不高,把产品的具体信息一二三四地说出来,信息量足够大了,观众倒难以接受。另外电视广告的连续重复播放,也大大增加了信息冗余度,使得广告内容已印在人们脑海中,虽然对某个产品的具体信息了解不多,但这产品的形象已占据我们的脑海,这将刺激我们对该产品的消费行为。
电视传播基本上是模拟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而人际交流的信息是高冗余量的。当某人宣布一个重要消息或想要提高对象的注意力时,他不会首先直接告知消息内容,他会首先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消息,它关系到……”这种预告性的话,虽然冗余,但将引起对象注意接收信息,使受众的接收通道按时进入开通状态,预告中的提示性信息还将有助于受众正确进行信息解码。电视节目预告就是这样的信息冗余,一方面它通过各类报刊预告节目,如电视报;一方面是设置固定栏目,如《下周节目预告》;还有叠现字幕预告。电视报和节目预告栏目中都有一些重点节目的介绍,观众会据此做出选择,这增强了观众收视的主动性,无疑就扩展了他们的接收渠道和解码能力。
重播也造成信息冗余,固然重播有弥补观众漏看节目的作用,但其信息冗余的作用更大。重播对漏看而补看的观众来说并不造成信息冗余,但是电视节目的“一次过”的局限需要信息冗余来弥补,所以我们不能排除重播时的重看现象。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2001年恐怖分子撞击纽约世贸大楼的“9·11”事件,观众为了了解真相,大都重看了一次或多次《新闻联播》。如果《新闻联播》只播一次这个新闻,不仅大量观众漏看,而且更多观众虽然看了,却无冗余信息供他细心分析,观众就很难弄清事情真相。重播有一种灵活的形式,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世界》、北京电视台的《一周综合报道》、广东电视台的《一周新闻综述》,这种一周重要新闻展播形式的节目。这种节目就是把本周的新闻节目精心编辑而成,展现本周的重要新闻事件。这些新闻在当天或第二天已有重播,使得信息冗余增强。在周末编在一周新闻里展播,使冗余量更提高了。“再次冗余” 与“初次冗余”又不同了,“初次冗余”即单纯重播,只是相同信息的重复;“再次冗余”即展播式,把各种冗余信息聚在一起,于是这种冗余信息之间就可以相互阐释、印证、深化,产生一种互补性作用,使得观众的信息解码更加精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世界》、《本周》,通过对一天、一周内重大新闻的回顾,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世界发展变化的整体印象。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这种信息冗余同样存在。比如,刊登在一版的导读、本月回顾记、每周浏览、一周精彩回放等栏目,包括版面语言,如文字稿件配照片、编者按语,甚至标题,也可以算是一种信息冗余。
综上所述,信息冗余在大众传播中,并不像它的字面意义那样纯属“多余”、“累赘”。冗余度高,意味着平均信息量小,但是它是为这一信息量的有效传播服务的。信息冗余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无论是在信息加工,还是在传播策略上,都是很有意义的。电视是目前最先进的大众传播工具,然而电视传播模拟的正是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所以电视传播中的信息冗余比报刊、广播传播中的信息冗余更明显,其传播效果也更大。关键是要合理地造成信息冗余,利用信息冗余的特殊作用,使传播效果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