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看北青是怎么做新闻的--北青报新闻培训纪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6:54
宋燕
我编了一段时间大家的稿子,对大家的稿子有一些感觉,我想就大家的问题说说咱们做深度报道时几个该注意的地方。
做深度报道,有几个步骤。
准备中的问题
■对事件中提出疑问,是发现报道角度的办法
第一步是解析选题。
在我们选择一个题材做深度报道时,这个题材一般已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收集这些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兴趣点——所谓兴趣点就是这件事有什么让你特别有兴趣,特别关注。兴趣点不是对这个事情有什么评判,说谁对谁错,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去想有什么是媒体没能报道出来、而我特别想知道的。
比如这两天本报报道的“滴水茶事件”,说的是这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
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
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
让我们首先分析这些资料:
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
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得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
另有一件事情是可可西里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知道,在可可西里,和盗猎者的斗争非常惨烈,著名的野牦牛队也曾经伤亡惨重。这次居然来大城市招募志愿者,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从来没有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生活过,无疑很难去与那些盗猎分子都斗争——这肯定是作秀。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这种做秀?
找到了这一角度,就可以由此进行深度报道了。
■不同的问题,找最有能力回答的人回答
在采访之前,应当分析选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即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和他们合适回答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把一些不该由某个采访者回答的问题问给这个人,比如采访一个什么事,就找到当地政府负责人,然后什么都问他,就出来一篇稿子。并不是一个主管领导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
比如去年咱们的记者报道那个反腐扑克的事,这件事情至少应该采访发明者、使用者和针对者,可以据此列出他们各自合适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采访。但是那次做这篇稿子的记者就只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就做了稿子。
采访中的问题
关于采访,我想说3个关键问题,是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有混淆的问题。
■记者的任务是了解事实,不是难倒别人
记者不能做被采访者的传声筒,也不是被采访者的敌人,而应当作事件的记录者。你的任务是想要了解事实,你得到的结果是对事实的解答。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好记者就是能难倒别人的记者,问的问题让别人尴尬,无话可说,就表示你有水平。事实上记者的责任是去了解事实,你和这个被采访人既没有交情,也没有仇,你也不是要去表现自己。你的任务是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仅此而已。比如当初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中,那个情况说明会我参加了,当时的现场乱作一团,很多记者不是去采访,而是像去吵架,问的都是些概念性的、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们是不是在侮辱中国人”,这明显不是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人家会怎么说?说我是?那不可能,说我不是?他又不信。这样的采访是对峙,不是采访,你问的问题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在采访中,记者自己要判断什么是有用信息,比如企业政府都在回避缺点宣扬优点,你自己要判断一下哪些是夸大的,哪些是有用的。要明白我想了解什么,我必须得出答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
通常采访的情况是:列出很多问题,找人回答。
其实在问和听之外,看、观察现场的情况,及问问题得到回答时对方的反应都是采访时获得的极好的新闻细节。采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问,还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等等。比如国航空难,记者到了现场,看到救援者们都在做些什么,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遇难者的遗体在什么位置等等,听到的现场的声音,这都是采访。我当初B股开放的时候,到深圳采访,我注意到,在深圳的大街上挂着关于券商挂出的B股开户的条幅,报摊上有许多教人怎么炒b股的印刷品;在深交所,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听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十分生动的细节;
在外地采访还应当读当地的报纸,当地的报道会有很多细节,即使是服务性信息,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细节。
■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追问
采访时要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信息要进行追问。
比如这次陈洁报道的台州中学生殴打路人致死的事,陈洁的报道写得很详细,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对事件的描述很清晰。但是在报道中,采访到当事的一个中学生,向他了解当时现场情况及此后情况,学生说他表示后悔,说,“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自己以后的升学找工作”。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点疑问:这些学生居然只担心自己以后升学找工作,他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居然不去考虑死者家人的情况,不去想想人家的苦难,还是只关心自己。就这个细节追问下去,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就此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那比目前的报道要好得多。
如果一则报道只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有细节,只是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那其实不是深度报道,变成了密度报道。
写作中的问题
■写文章之前先定结构
目前的很多东西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长消息——按部就班的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发展。新记者们往往驾驭不了长文章,他以为长文章就是把短文章抻长,于是就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地方详加描述。
长文章有个结构的问题,在你写作之前,你应该想好你要说什么,分几步说,每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结构。这个结构非常重要,你把结构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往里边填东西,就很简单了。
■文章要有信息量
我还想说一个信息量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报道很长,但是常常是些无效信息,是注水。在一则报道中,要注意有效信息量:要确定文章中每个地方都有内容要说,没有可删的多余的内容。文章必须精炼才有节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的报道。
如果到后来由于广告等因素,版面太大,文章字数不够,可以考虑加入背景资料,多加一些图片,而并不是把文章里边注水让他变长。读者读长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耐心,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没有信息量,那他就更读不下去了。
问:采访之前的提纲,有没有通用的模式
答:没有通用的模式。不过有规律可循:
在台州中学生打死路人的事件中,肇事学生、公安局、死者家属、教育部门,每个部门可以回答问题。
应当去各个现场(学生议论,事件发生地什么样的面貌,事件发生地,来往的人,环境)观察。
剩下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分析被采访人的回答,并且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下去,然后再在其他采访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赵维补充:
一些最近版面文章中的问题:
在采访之前,选点——角度是最重要的
要带着观点去采访,所有第一消息是快讯,告诉你事情发生了;我们做的是第二落点,要有追问的精神,比如最近又有事故发生,要追问为什么接二连三掉飞机。
在采访之后,采访事实可能验证或推翻观点,但这更有益于新闻的制作,有利于文章主题的延伸。
应当力图进行纵深,穿插性的报道,发掘消息背后的价值。
宋燕:
这一点我补充一下:的确是要带着观点去采访,但不能让采访事实服务于观点。
比如我曾经采访过面的淘汰的新闻,当时政府有个新规定,淘汰的面的只能卖往外地,我感觉这个规定会引起面的的跌价。事先有了这个观点,我去采访,采访了几个人,有和我的想法吻合的,也有不吻合的,我就按照这个观点硬写了篇文章。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但实际上面的并没有跌价。这是个教训,你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问:什么样的是好的深度报道,什么是长消息
答:咱们的记者一来就做长文章,没有消息的写作,这是个欠缺。
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切入点就可以。在对消息和既有事实进行判断,有什么蹊跷,如“滴水茶”爱心报道中的疑问。
赵维补充:
带着观点,实际上是疑问,你在消息中未能得到的解答,没有足够的事实,自己不要跳出来议论。缺乏事实支撑,观点就会站不住脚。
一万字的文章,要有十万字的材料,采访量要够。
对平时的要求就是对工作特别敬重,自己要特别“厚”。注重日常的积累,不要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前,努力是最重要的。
如何判断选题的价值及如何避免由文章引发的纠纷
杨文健
我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判断选题,一个是怎么防备稿件“惹事”。
以下的观点纯属个人,来源于我个人的新闻体验,是否妥当和全面,请大家商榷。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
这里讲的选题,当然仅指的是我们日常操作的深度报道的选题。
首先,我将选题分为日报类(指的是最近发生的、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拼快速和细节的)和周刊类(这类我把它的范畴定在是在已有的新闻事实基础上挖深度、找角度、立观点,具有较强的策划和个性色彩而时效较弱化的)。
日报类选题当然受局限较大,有点看天吃饭的意思,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有突发的事情进入我们的视角。我想,对于这类选题,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在它来了的时候不能漏掉错过,尽量在追时效的同时做出想法来,做出特点来。
而周刊类深度报道选题是我觉得可以有较大发挥余地的。这类选题应该是耐嚼的,是编辑记者深思熟虑的结果。有些新闻事实,如果没有好的角度和着眼点,也许是容易被放过去的,而一旦有好的策划和立意做出来了,也许会有这样的效果:哦,原来还可以做成这样……所以,我想,在这类题材选取上我们需要下工夫。
一个好的选题,我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质(当然不是同时全部具有,有时具备其中一、二就可能是个好的题材):
1.时效性;2.重大性;3.典型性;4.延续性;5.贴近性;6.独家性。
前两者比较容易判断,这两类也是我们在做日报类选题时紧追的方向。重大性,即它所关联的事物是否有知名度,或是否会成为一段时期内的热点;报道时尤其要注重结合报道主体自身;
而典型性则是周刊类选题的必备项,即具有深刻的内涵,能对某个领域产生标杆性的意义,但有时这样的内涵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挖掘;
贴近性,指的是与读者的距离,即心理上的亲近感,能关系到自身或引发兴趣的,这里有地域性因素,也有职业性因素,还有年龄因素、知识层次因素等等。 选题会上常有记者会提出一些纯农村题材的选题,但这与北青报都市报的定位不符,不太切合读者口味。
说到贴近性,我这里正好有一份今天的《晨报》,姑且拿它做个例子。在它的头版的导读里,有这么一条:“孕妇惨死警察车轮下”,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翻到那一版想看个究竟,可是一看之下,很是失望,原来文里讲的是一件发生在美国的事情。我的失望是因为这样的一则美国社会新闻离我实在是太远了,如果这是一起发生在国内的事件,或者哪怕是“中国孕妇惨死美国警察车轮下”,可能我会耐心地读个究竟。我想编者有意隐去地点,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再说延续性。一些新闻事件是不断发展着的,可能会持续进展一段时间。一般报道都是连续性报道的滚动消息。等到事件告一段落,有了个结局,就可以用将零散小消息组合而成一道全面完整的新闻深度报道大餐。
在这方面,读者是很有需求的。这里有一封发表在今年第16、17合刊的〈三联生活周刊〉上的读者来信,题目叫做〈我不需要“更多”〉。说的是国航飞机失事后,“我”想上网上了解详情,但只看到了上百条的后续消息和间接信息。这位读者写道:“我并不想知道波音767的发动机和起落架长什么样,我只是想看到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只能从几百条信息里“猜”。由此看来,这类深度报道题材也是我们不该忽视的。
最后是独家性,这一条对于选题来说是很可宝贵的,但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独家的题材往往是一些偏离主流视点的所谓“冰点”,需要对其进行塑造开掘。
每个选题当然不可能完全包含着六个特质,只要符合两三条也许就有了做的价值。但还需要对当时同样题材的新闻频率有所注意,频度太密,有时应该有所舍弃——我相信读者不会喜欢今天看“小兰”被残害,明天看“小芳”受虐待,后天又出来一个“小兰第二”,这样谁也受不了。
还有我们总在说角度,其实有一种办法也简单,就是对一个新闻事件,只要有质疑的态度,心存别人没有觉察的疑问,这个找到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
另外还可以加入(参与、策动)到新闻事件中去,使之有贴近性,与读者互动;但要注意在策划事件的同时要做到顺其自然。
素材加工:
我最近看了一篇新闻研究文章,是关于如何加工素材形成选题的,觉得有所启发,以下把我所注意到的几个观点介绍给大家。
客观素材与主观加工,大致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追踪新闻事实偶然性和意外性背后的内涵;
2、把缺乏外部联系的几个素材建构联系起来(大背景之下把几个新闻事实组合起来,事件不是雷同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相距时间不长的事件);
3、需要逆向思维,发现有不同的角度——一般人看到半杯水,只是认为杯子里有半杯水,逆向思维则可以认为,还有半杯空着;
4、追问质疑的态度(你觉得不合理的,但就是发生了,多问几个为什么);
5、与当前时下流行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这是助力讨巧的办法,可借助时下敏感热点将新闻升值;
6、与历史相联接,新旧之间建立连接,做出时代感和历史感,如“新闻回访”的计划生育十周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
7、可以整理零碎的消息,组合而成新闻大餐。
二,防范稿件漏洞
我觉得,在稿件中容易引发问题的有六大杀手,现在提出来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1,形容词
我个人不太喜欢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大量的形容词。不喜欢的原因很多,一者是主观色彩太重,冲淡了新闻的真实感,二者是传达信息模糊,容易造成误解,三者还可能误用。比如有人在想表达人或物很少时常常要用到“寥寥无几”这个词,既是没几个,那一定就可以数得清,为什么放着可以明确表达的信息不写,而要用一个虚幻的词呢?
再如我在大家的文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描写被采访者“痛心疾首”、“悲愤”、“无奈”等等的词,可是如何判断这种情绪呢?我就处理过一起被采访者对记者写他“无奈”提出抗议的事情。
对有着强烈情绪语感的形容词一定要慎用,如果希望传达给读者一些关于被采访者当时的状态的信息,可以抓住一些微妙的细节来表达。
2、采访中的文学化处理
在处理一些稿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记者会发挥一些文学想像,描写一些记者无法到达的现场中的情景。对于这种想象,我觉得不应该一概封杀,但要十分注意,对特定场景的想象是否合理、是否有代表性、权威性。
另外,在人物众多的事件中,有时为了简化线索,往往会选取核心人物,通过他之口汇聚代表意见发言,这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选取的这个人是否足以代表你想要他代表的那些人,即使是同一群体中,是否也会有不同意见?或是你“让”他说的那些话,是否真的让人能想象会从他的口里出来?
这些文学化处理手法可能会让文章生动流畅,但是往往误差由此而生,所以要慎之又慎。
3.结论性语言
在一些报道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结论性的语言,比如“这是一起xxxx”。我觉得,对于一些有争议的事情,结论本来就不好下,何况,许多结论也不应该由记者来下。
在采访之前的结论尤其不可,带着结论去采访,难免一开始就有偏向,会给你的采访带来局限。结论性观点可以出现在结尾(但不要由记者来“宣判”),或最后记者手记之中——那是记者的个人判断。另外,对有关案件的报道,在案件审结之前,媒体不宜先下结论。暗示性细节也应该慎用。
4.报道比例
对于某些报道,尤其是纠纷报道,在报道篇幅上,对纠纷双方和利益双方,即使是合作双方也应该各有相应比例,不可让一方占尽发言权。在报道中还要处处意识到双方利益的冲突,不可偏重一方,对另一方使用区别性语言。
对报道对象的过激反应和言语,不能照搬实录,免得从客观上对另一方造成伤害。
5.采访对象身份模糊化
一些事后造成麻烦的报道,常常在对被采访者身份和话语资格的确定上,犯有相似的错误。即在采访现场找了不具有发言和解释资格的人员来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评说,甚至在对方身份都不明了的情况下,就对其提供信息如获至宝。
在进行采访尤其是进行负面报道采访时,要向对方索要名片等获得身份确认后方能采信对方,并选择那些有效话语(事实和细节)。
6.负面报道中与采访者关系的认定
记者要采访踏实,明确自己与被采访方的关系,既不要搞的很紧张,也不要以放弃自主采访为代价,换来一些采访方便。应当坚持采访,用各种技巧,比如对稿子的审核、对话语的修正的承诺,以获得机会。如果答应对方审稿条件的,一定要信守对对方审稿的承诺。
另外,外出采访的记者还要注意跟后方编辑的沟通,将各种情况告知,请编辑考虑对文章的处理:
我想这样至少有三个好处:1.记者尽到了责任;2.编辑对文中材料取舍分寸更好;3.标题定夺更容易,可以巧妙地避开敏感点。
关于科学报道: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科学报道的文章相继出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下面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位学者把媒体在科学报道上摔的跟斗解释为“媒体对科学的误读”,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首先是因为科学报道涉及相应领域比较深奥,非专业人士在正确认识上存在难度,这就造成记者没有自信,信奉权威,专家云我亦云。这是一种客观性误读。
其二是媒体过于急功近利,过分偏重科学的应用性和轰动性,夸大某些科学事实及意义,这是一种人为地误读。
其三,在语言上,为达到传播,以新闻的语言来表述科学的语言、科学的语境,改造了科学语言,这本来就不够严谨,容易造成叙述上的偏差。
因此,我觉得,在遇上自己不懂的科学问题时,不要将为求轰动而极力往轰动效应上靠;在讲完事实后,再用专家,也不能迷信一位专家的一家之言,要正确理解正常的学术争鸣和反常的学术攻击;为文章添彩才要用专家,而不要做成套路,把专家当作了鸡尾酒上的樱桃。
采访事件类新闻的实战技巧
郑直
做好深度报道,让自己的稿件有独家的角度或经得起检验的立论,关键在于你对新闻的作用、对记者的作用的认识。
如果你以为记者就是为民请愿的,新闻就是揭露丑恶监督一切的,你的思维就会囿于既定模式,你可能因此把丑的东西归结于腐败,把美的东西都视为崇高,在单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下,你不可能找到独家的角度,你的采访不可能有多角度的质疑。
我经常在反思新闻的功用,经常困惑,但我还是在主观上要求我的文章淡化舆论监督的色彩,我以为新闻就是要尽可能地厘清事实真相,尽可能地把记者所了解的真相告诉读者,而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监督什么。同样,我不认可记者的“无冕之王”之称,记者就是一个职业,记者就是“记”之者,就是调查和记录一个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的工作者,而过分夸大记者的作用会使记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让记者和媒体承担过重的监督责任,也是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的体现。
所以,不把丑放大到尽丑,也不把善夸大到至善,用一种职业的平和的心态做新闻,才可能做出非情绪化的、较为客观扎实有分量的新闻。
关于角度
同题竞争,贵在选取好的角度。同一事件,都按时间顺序或采访顺序罗列你说我说她说,不是好的深度报道。好的深度报道,在把事实告诉读者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因此角度是影响我选题确定的最大难题。
选取角度没有窍门,全在你平时思想的积累,在你对这个事件的认识所能达到的深度。平时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想法,做新闻就很难找到自己的角度。
角度有时是采访前确定的,有的是在采访中确定的。但所有的角度都需有事实的支持,对于采访前确定的角度,若采访获取的事实不支持,就只能另换角度。
1.有些新闻,事实比较简单,媒体的前期报道把基本事实反映的比较清楚,但我对媒体在报道中反映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观点,在确认媒体前期事实报道无误的情况下,可以初步依据自己的观点确定自己的角度
比如去年做“郑直报道”的第一篇,是关注一名17岁少年状告烟草公司侵权的事。当时很多媒体包括本报都在宣传这事的意义,就是出售香烟的柜台和烟盒上不标注“吸烟有害健康”,损害了青少年的知情权,导致很多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缺乏警惕。
但我在各媒体的报道中发现一点,就是状告烟草公司的少年是因一些律师的征集而成为该案原告的,而动员他应征当原告的又是他父亲------一个热衷于公益诉讼的人,我开始怀疑,在这样一起所谓的知情权官司中,这名少年拥有多少对案件的知情权。在律师们为维护少年知情权而挑起诉讼的时候,是否也侵犯了他的知情权?如此,这样的诉讼不仅会模糊青少年对知情权的认识,也会影响他对法律的认识。
角度因此而生。
采访结果支持了我的猜测,在整个诉讼的启动和运作过程中,少年几乎都是被排斥在外的、不知情的,而且少年并非因未标“吸烟有害健康”而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样,我只需用事实证实我的判断,文章的写作就顺理成章了。
2.还有一种角度的选取,是在采访中提炼的。
比如去年做湖北钟祥4教师投毒案的后续报道。因为涉及百余名学生中毒,那个案子成为全国瞩目大案,全国很多媒体做了报道,警方宣布破案后我曾约发了当地警方的一篇侦破纪实。
后来嫌疑人反映该案另有隐情,希望我去听庭审,我就去了。庭审令我深感震惊,因为公诉方的证据没有一个能直接或间接证明是4名教师投毒,而4名教师全部翻供,说他们被警察屈打成招。
听完庭审,再从什么角度进行采访?先是发现律师对媒体不负责任表示不满,律师们搜集了一些报纸,上面的大标题赫然就是《凶手原是四匹狼》、《为谋校长之职,四“狼师”毒倒百余名师生》等等,很明显的媒体审判的痕迹,我觉得有一点思路了。
后来在去学校采访的长途车上和认识被告关注该案的司机聊该案的前景,他说:公安都立功发奖了,报纸都登了,要是翻了案,公安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呢。
这话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角度,就是在法院宣判之前发布很明确的案件告破新闻和警方立功受奖新闻,是否是另一种媒体审判,是否会对审判结果带来不利影响。
再如万载爆炸案,因为媒体所报死亡数字的变化多端使我想弄清真相因此去了万载。采访中发现死亡数字尽管都是媒体发布的,但有的是记者亲自调查的,有的是媒体替官方发布的,于是确定角度,就是媒体出于调查不细致而发布了不实数字,被官方指认为严重失实,但另有媒体替欲盖弥彰的官方发布了同样不实的死亡数字,是否也算严重失实?这个责任该由谁负?
怎么培养自己的角度敏感?平时要多思想,多看书,多看各报的新闻评论栏目,多看观点版,掌握基本的法律准则,注重新锐的法律视角,以此拓展自己的眼界,开阔思维空间。思想敏锐,角度才会独到。
关于采访
我在采访中把握几点
独立采访。尽量不和其他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尽量谢绝当地媒体记者陪同采访。
关注的角度不同,工作方式和节奏不同,共同采访会互相牵制,影响效果。对于一些恶性事件,共同采访目标太大,不易深入。
2.不让当事人陪同采访,尽可能对每个当事人的采访都是没有第三者在场的独立采访。
采访过程中尽量不让当事人(哪怕是向你反映线索的人)掌握你的准确行程,一竿子扎到最基层,从下到上进行采访,一是可以看到原始的东西,二是避免当地主管部门掌握你的信息进而给你的采访设障碍。在我的一次采访中,提供线索的人得知我到当地的时间后好心通知了省级媒体,省级媒体又以监督的姿态通知了当地政府部门,结果该部门派车一路追我到县乡,进而又使县乡获知我的采访消息,一路设障,给采访造成被动。
反复采访。很多事件都有对立方,在不可能让对立方同场辩驳的时候,需要记者反复验证,因此可能形成对一个采访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采访。
深度报道基本上是第二落点的报道,采访前,记者的所有问题只是在现有报道基础上形成的,比如采访甲,提完了现有问题和在对话中发现的新问题,再采访甲的对立方乙,乙会对甲所述提出新的事实和不同意见。如不能发现乙所述的明显纰漏,记者就需带着疑问再采访甲,当然中间还会有丙、丁等的介入。如此反复,尽量使采访所得一步步趋近真相。
有些记者在采访时,觉得把几方当事人都采访到了、他们或多或少都说了话,这样就算完成任务,其实这不是扎实的新闻采访,当然很多时候记者是无力让一个事件真相水落石出的,但要尽力去做,以在最后的成文中,把事实的分歧减到最小。
平等对待采访对象,不要带有过于鲜明的感情色彩,不要以打抱不平的姿态去采访。不管是平常概念中的好人还是坏人,都把他们平等地看作采访对象,都在采访中给予他们人格上的足够尊重。
公开采访。让被采访者知道他在面对记者面对采访,这样他可以选择说与不说,可以选择趋利避害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更严谨更负责任的表达。道听途说的东西,朋友间的悄悄话,或者非正式场合说的话,绝不能冠在某个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公开发表,这是对采访对象的也是对人的尊重。当然,有些现场的东西,有些公开的演讲或议论,负责任地引用应是没问题的。
我以为,记者的功力、记者的成绩不在于以隐身的方式“骗”取当事人的只言片语,而在于能说服当事人公开接受你的采访。
采访不急功近利,不要让被采访对象感觉你就为套他一句话,而不是想耐心地听他的说法。有时候采访就是聊天,要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你会充分为他做表达的诚意。
民间有权决定是否接受采访,但在很多重大的关系民生的问题上,政府机构有向公众述职的义务,所以,采访政府机关不必心虚,要理直气壮,当然也要讲究一些策略。
比如我在某地采访垮桥,被三推两推推到市委宣传部,宣传部对央视采访极为重视,有求必应,对我却置之不理,称该说的都说了,上网看就行。我说我想知道的网上没有,比如该桥设计承载和流量之类的基本数据。对方说这些东西都在柜子里锁着。我问事法五天还没找出来?那怎么做事故原因分析?对方说哪那么容易找。我说,假如您能确定刚才说的话,那么这条消息可能明天就会出现在北京的报纸上,就是据某某市委宣传部某某某称:在垮桥的第五天上,分析事故原因最重要的原始设计资料还锁在柜子里。
对方当时无话。冷场片刻,他收回刚才所说,然后改变了态度,接受了采访。
有质疑精神。不仅问题事件里有可质疑之处,所谓的正面报道中也会有,要靠自己把事件从头上搞清。
关于写作
写作开始要有明确的主线,并依次对采访素材进行取舍,深度报道忌无主次罗列采访素材,力争让读者看到你欲通过报道想表达的东西。
用事实说话,通过你的采访挖掘出的事实来表达你的观点,记者自己不要跳出来,不要在叙述事实时夹带评议,更不要在文章中做主观的总结。
每一句对事实的叙述都要有出处,忌捕风捉影,当然更不能有丝毫的杜撰。
平等体现矛盾双方的看法,让对立观点在文字的分配上权重平衡。你赞成他的观点不要锦上填花,不赞成他的观点也不要落井下石,让各方观点的精华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样,被采访对象或许不赞同你整个文章的立意,但会对你没有隐瞒或歪曲他的思想表示认可。这也是新闻减少诉讼的重要环节。
比如我去某市采访记者被害事件,该记者的家属非常希望我能为记者伸冤,采访却发现是记者的职业背景使记者被害的影响被放大了,在该案中,涉嫌雇凶杀记者的一方似乎也是受害方,因此我的文章没有落在为记者伸冤上,而是落在挖掘职业背景的作用上。文章发出后,记者的家属流露出失望,因为我没有象其他记者一样强调被害记者是职业被害,但他们对我文章的客观叙述表示了认可。而被一些媒体疑为雇凶杀人的一方(后被否定),也对我能唯一采访他们,听取和反映他们的说法表示感谢。
再如我采访“泼粪事件”的当事人,尽管我很不认同他的行为方式,但我觉得应该尊重他的思想。我到他的驻地很平等地和他做了两次长谈,我说我不会把你描述成民族英雄,但会用最强烈的质疑来挖掘你的思想,也会在写作时让你思想的精华得到体现。文章发出后,很多人攻击我替赵薇辩护,而我的当事人却对我的文章表示理解,因为把他想说的都表现出来了。听说也有人怀疑我的采访的真伪,他还两次主动打电话问我是否有麻烦,如有,他随时愿意为我作证。
5.在写作中,对于涉嫌人身攻击或未经核实与主题无关的揭人隐私的说法,或者一些粗口,不予转述
除非文章着重于观点的争辩,除非专家本身主动介入过该事件,在一般的事件报道中,尽量不把专家请出来说话。很多时候,记者觉得自己的文章不够分量,打电话给专家,把事实简述一遍,马上让专家发表看法。如果没有关注过该事件,匆忙中专家不可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看法,于是专家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其实,假如采访足够扎实,用事实来左右读者的评判比用专家来影响读者的评判更有力。
最后,我觉得记者应该审慎使用媒体提供给自己的话语权,注意到新闻的伤害问题。就我自己做记者的感觉来说,不是越来越驾轻就熟,而是越来越小心谨慎,越来越多禁忌,很多禁忌是我自己给自己所加的限制。比如当我意识到在我国目前冤假错案还很多的司法环境下,在法庭审理宣判之前发布的案件告破新闻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审判结果,并构成对嫌疑人的伤害时,我就要求自己,在不能直接采访到嫌疑人的情况下,不做单纯的案件侦破报道,不做以案件告破为基本事实的深度报道。
而且,我所理解的记者的正义感、记者的道德良心,不是体现在是否为民请愿、为民伸冤上,而是体现在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来左右采访,给所有的当事人以平等表达的机会,把采访到的事实公正地予以表述上。
深度报道记者要具备的几个素质
刘峰
其实让我来讲课我觉得挺为难的,因为我这个人不太擅长总结。一般我只是跟记者说具体选题的时候会具体地去说,所以让我坐这儿跟大家一二三四地讲,我觉得特为难。可能会给大家讲得非常杂,而且刘鹤也没有给我定一个主题,这样的话可能讲得又更泛了。所以大家多多原谅。
但是之所以答应来讲,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集体,大家现在叫专题部,在我的概念里它一直叫“新闻周刊”或“老周刊”,一直觉得这个集体特别好,而且这是我到北京青年报来,最早进的部门,在这儿呆的时间也最长,可以说是度过了上个世纪末。这个部门应该说给了我很多厚爱,我在这儿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有义务把我学到的这些东西跟大家分享。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非常“高兴”地得知刘鹤要去总编室值夜班了,这也鼓励我今天过来,因为我觉得那边的工作压力也会非常大的,如果大家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有些收获的话,我们实际上就帮他减轻了一些压力。
当然,因为没什么主题,随便说,所以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以其他各位讲的为准。
今天上午刘鹤让刘虹给我拿过来近期的报纸我看了看,就是咱们的三个刊,我总的觉得是挺棒的,可读性非常强,可以看得出来大家跑得也挺辛苦的,回来的活儿应该是说还比较细。但是给我的一个整体感觉,是总的看下来我们会觉得在新闻选题的方向和新闻的题材上,过于单纯、单一。我们看到很多类似于新闻特写、新闻故事这样的东西。而在选题方面,也比较集中在社会新闻上。我觉得这可能跟北青报整个部门分工有一定的关系,它给专题部、给深度报道的职责和分工是不是就提出了这样的导向。对于这一点我不太清楚,所以我强调一下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但是,为什么还要说这个问题呢?我是希望大家如果真想做一个职业的记者,可能需要大家有意识自己努力的去尝试不同题材和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报道,这样从长期看对于你自己的成长有利。而且在这些不同尝试中,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无论你做记者、做版面编辑,可能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有一种灵魂的东西,就像做人一样有性格,要让你的读者有一种期待,对你的报道。
像《青年时讯》,这张报纸可能一般,但是它的广告词有一句话说得挺好的:“新闻就这么多,看看时讯怎么说”。虽然它说得不怎么样,但是它提的这个理念我觉得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原来我在周刊呆过很长时间,后来也在总编室呆过一段,去年开始做英文周报,身份更客观和从容,所谓“旁观者清”吧。有时候感觉咱们的报纸新闻非常多,但是给人感觉是比较杂,就是觉得北青翻着很热闹,包括版面也很花哨,但是有时候的热闹是有内容、有东西的,但有时候的热闹就仅仅是热闹。所以我觉得做一张报纸,包括做一个记者,可能在你初期的时候你需要这种热闹,需要比较多的这种量吧。但我觉得可能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可能你需要确定自己的这种所谓的“魂”,叫灵魂也好,说自己的个性也好。我觉得可能这个是需要大家在一开始就把这个想法确立下来。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北京晚报》。《北京晚报》曾经是一张非常市民的报纸,非常老年化的报纸。后来肖培过去以后,我们会看到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说是达到了一种高峰。偶然拿出它的一期报纸你看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即便是它的热线版,它也跟其它报的是不一样的。它也有一些鸡零狗碎的热线,但是放在非常后的一个版面,而前面的热线版面,实际上开辟成一个“现场”版。而“现场”所选择的读者打来的热线,不是普通百姓的那种,不是比较低层次的那些东西,而是白领的新动向这类的东西。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性格”或者“灵魂”这种东西非常地重要,它通过每一条消息、甚至每一个标题的制作来体现。我觉得现在肖培走了以后,你会发现晚报有些东西在流失,在涣散下去。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
对大家来说,我觉得有这么一种理念可能会更好,因为它会渗透到你具体的每一步操作当中,甚至包括选题的选择。比如按通常北青非常多的一种操作模式,只要是热点新闻我就上去扑,不管扑成什么样吧,不管扑出个什么态度来,只要是热点新闻我肯定做。我觉得,可能报纸崛起的初期需要这样做,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有些东西是需要舍弃的。如果你做到了一定的“份儿”,或者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你对某些事儿一字不提,根本不报它,本身就是一种表态。因为有时候,你非要去说一些什么东西,可能反倒适得其反。有的新闻很热闹很轰动,但是在我们看来它没有什么意义,或者你可能做不出什么新的意义来、新的东西来,那我们可能选择要放弃。实际上是为了维持,或者说打造你和你的报社的这种性格,或者灵魂。
当然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了。我先跟大家交流一下。而且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大家将来也会有自己的体会。也许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也不这么想了。我只是跟大家说一下我现在这种想法。作为一个记者最初需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说你应该是做一个有灵魂、有性格的记者。因为新闻就是易碎品,如果你自己再没有这种魂的东西的话,时间长了你会觉得非常倦。所以我觉得先确立这一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说一些基本的东西,按我的体会,我觉得应该是记者的基本素养:
质疑的精神。就是探究真相。我翻了一下报纸,觉得咱们有很多稿子做得挺好的,比如哈佛女孩,还有北大王斌斌,刚开始说他抄袭的时候,丁峰就一直跑到他家楼底下去堵他,当然还有“郑直报道”。因为是“周刊报道”或者叫“深度报道”,经常会碰到所谓做第二落点。我觉得在做第二落点的时候,最重要的,你除了要找到一个非常精到或者非常高妙的切入选题的这个第二落点之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核实你的第一落点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你做第二落点的基础。
比如说前一阵儿新华社发过一篇稿子,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地出现了几个厂长和经理都被人杀害的事件。新华社为此做了一篇报道,还得出一个结论“社会需要关注一些弱势群体”,这个课题非常新鲜,而且在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弱势群体”,这个概念非常热。很多媒体都转载了这篇稿子,如果我是当时的值班编辑,我也会认为新华社能够发这么一篇类似曝光、类似焦点访谈的稿子应该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做得非常细,还提炼出了一个新的点──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但是后来我看到中新社的《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就去调查这个
东西,他们刊首语写了两个字──“真相”。说他们志在独立和真相。他们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发现,这3个厂长经理的被杀,除了一个勉强可以跟新华社后来得出的那个结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导致了他们长期内心情绪的这种积压,以致于他们走上这条绝路”挂上钩以外,其他两人根本跟结论扯不上什么关系。像新华这种国家级通讯社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它出现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可能背景会比较复杂比较特殊,因为新华经常会事先得到一些中央的宣传要求,比如“下一阶段要重点宣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们可能在这个大主题之下找到了一些新鲜的素材,我们用这样的素材来说明这个主题,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附会”,因为“附会”它可能就会出现错误。)那么在这媒体和资讯都泛滥成灾的年代,真相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所以我们在做深度报道的时候,如果你不去核实第一落点的真实性,唐突推出后续报道,事后你回过头重新看,一旦你知道了真相的话,你会觉得非常脸红,至少成为你新闻从业史上的一个污点。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前一阵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刘永好10亿元打造桂林山水”。我也是让我们英文周刊的记者去做,我当时给她提的唯一的一点要求是,我说:“你要做这个题,你只有拿到协议,就是刘永好跟桂林哪怕是草签的协议的具体内容,你才能决定做不做。你如果没有拿到这个协议,我们不做这个选题。”因为不管是后面的那个论点多么地高,包括“法制周刊”做的非常有影响的“谁能买走桂林山水”,这样的一篇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做得非常好、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的报道,但实际上,如果你看完这篇稿子,你会发现它关于协议的整个内容,仍然是照抄第一篇报道的内容。我们在做这样的稿件的时候,你最后的论点虽然可能非常漂亮,第二落点做得非常好,但是第一落点你是不扎实的,别人当初签的协议可能根本没有涉及到“买卖桂林山水”这个问题的话,那你所有事后的结论都是错,在某种程度上,你的高明、你的漂亮最后变成一种可笑。
所以这种东西,我是觉得大家在做这个深度报道,因为它块头比较大,加之现在北青的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在这儿摆着呢,所以别说做深度报道,即使是一般的消息,影响可能都会非常大,所以报道出来的话就真是那句话“覆水难收”,你要做得不好的话,或者某种程度上是失实的话,真是你想拽都拽不回来了。
实际上当时在小消息的比较里面你也可以看到,同一天单发这条消息的时候,北青做得不如《京华时报》。《京华时报》的记者他至少打了一个电话给阳朔县委,问有没有签这个协议,所以在当天见报的这个消息里面,《京华时报》的标题是刘永好没有签成这个协议,北青的就还是《刘永好买走了桂林山水》。一个电话核实,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出来的结果最后会差得很远。
所以,我就觉得事实和真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我说的这种质疑,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客观地去探问一些事实,不是说“较劲”——非要跟人家说的不一样才是事实,要的是客观、真实。
刚做记者还可能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重视积累。我觉得所谓的深度报道,一方面可能是你事实探究得比较深入,你做得比较细,细节比较充实,还有一种是,可能你的立意本身是有深度的。这种立意的深度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积累。积累有几种含义,包括知识的积累,这个无论你从事哪一行可能都需要。但是新闻的积累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包括新闻的一些素材,包括一些新闻事件你可能都需要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笔记本里,在你的文件夹里,或者“我的文档”里。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互联网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我就是剪报纸。当时我做财经记者,跑金融的,我就把金融方面的报道我看见的、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我都铰下来,铰得非常费劲,贴在本上。有时候铰下来最后因为多了也没去整理,但是这种铰的过程本身就是记忆。这个办法很笨,但我到今天还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虽然互联网、网络链接、查寻什么的,你会搜到很多信息,但其实这种信息的摘编是一种机械化的,就是它不是经过你人为的、主观的这搜集。主观搜集的好处在于你自己可以强化记忆,事后可以迅速想到这个事情,而不用非要电脑提示之下。另外一点就是那种机械的搜集、整理,它可能遗漏一些东西,它不是按最好的原则去整理,它只要这里面有这两个关键字它都会给你收进来,但堆砌中很大程度上没有高下的选择。
我看咱们那个版面经常也会配一些资料,整体感觉实际上就是链接,现在经常用这个词儿,但这种链接,实际上就是一种堆积,不是一种有背景有总结的东西。主观地积累的好处还在于,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本身就能发现一些选题。就是由于你的积累,你能在一个大背景下去看问题,就比如一件事儿出来,即便你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你做得非常好,细节、事实挖掘得足够深入,采访足够到位的话,你这篇稿子会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比如说有一个老记者,他曾经经历过一次与这个同样的事情,他能够非常轻易地就击败你,他会告诉你,这件事跟上次有什么不同,而实际上这种不同恰恰可能是最大的新闻。而你可能因为根本不知道那件事,或者说不了解那件事,在做稿子的时候你可能非常轻易地就忽略了那些恰恰是跟上次不同的信息,而那些不同可能正是我们新闻最大的亮点。
所以做记者如果加强这种积累,可能更有助于你准确地把握事实。而且你会有一种眼光是发展的,就是,我不是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这一件事情。
还有我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提炼和归纳,就是你在做一个选题的时候要“找点”。这篇稿子你做什么点,找什么样的点来做,我觉得如果没有前面说的积累的话,你事实上做你的新闻价值的总结和判断有时候会发生偏差,你得不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和总结。也就是咱们刚才前面说到,我做一个新闻,我要问问自己,我做它有什么意义。有时候我看到我们做了很多很热门的报道,但是有时候我会想,它做出来有什么意义。
提炼是可以不在字里行间来表现的,因为记者应该是做调查者,他是做客观报道,但是理念性的东西有的时候更多地需要我们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当然有的时候是需要在标题中提炼出来,但是我觉得不管写不写出来这句话,但在你写稿的时候,心里要有这句话,要有这个谱儿。
刚才随便翻了几本杂志,看关于6C和中国DVD争专利权的事情,很多媒体就在这种层面上,就是说那天是大限,大限来了他们将会怎么样。但《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做的是《专利权剿杀中国企业》,说中国企业更多是在这种专利权上的一种无知,才导致了他们的这种紧张。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大限,6C对于中国企业要按知识产权的法律来讲,根本无权向中国企业发出这样的通牒。像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大家如果能象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的话,可能会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就不会怕跟别人的选题撞了。写新闻、看问题养成自己的眼光、思维模式的话,你就不怕跟人撞选题,因为你的报道立意是完全不同层面的东西。
包括这次“浙江表姐”那个案子一样,大家都在追踪这个事实,我觉得追踪事实本身无可厚非,这是应该的,必备的,但是我觉得在这之上你应该拎出一点来,我看有一个杂志它做的是“腐败托儿”——“腐败的新掩体”,它说反腐在逐步深入,很多人已经不会直接接受陌生人的贿赂,这时候需要有中间人来,腐败掮客来完成他们的行贿和受贿。这个结论就非常有意思,它把你报道的深度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它已经不再局限于在事实层面上的东西,做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一篇稿子。就是即便前面的某一天已经做了一个整版了,都无所谓了,人们对深度报道的期待可能恰恰在于这些东西上。就是你提炼出新的东西,帮助他们读新闻,或者说看到新闻的另一面。
还有一个就是,像沙尘暴那天,大家都报得特别多,但我看《经济半小时》它算了一笔帐,所谓天气的商机,它还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说在日本,大概有多少企业的产值是通过气象的这个预报创造的,而这个产值在中国仍然是零。如果挖掘到这样的新闻的话,那即便事实层面跟别人没有区别,但最后你能给出这样的亮点的话,你还是高人一筹的报道。
还有像温州前一段儿打火机厂商去欧盟游说的报道。我让我们一个记者去做,回来记者就说这个情况是怎么着,而且采访对象抱怨政府不介入。后来我的看法就是,我说为什么让你做这个题,唯一的原因就在于,这是中国的民间姿态第一次出现在国际的贸易磨擦当中,你整个的主题,包括你的采访应该围绕这个东西去做,你不用在这篇文章里再给我指责政府怎么怎么着,好像没有帮他们,没有及时通知打火机厂商或者什么样的。这些东西都是次要的,不是我们这篇文章里所要探讨的。需要在这篇文章里力推的是所谓“民间姿态出现在国际贸易磨擦之中”这一点。
还有一点可能跟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因为做了一年的英文报,虽然本人的英文水平比较差,没有办法,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到了英文报。我发现除了学到一些英语,还学到了做新闻的一些东西。可能可以跟大家一块儿说说。
有一点非常有感慨的就是,去年北京大运会的时候我们做过16天的大运村报,就是大运村里发行的面对外国运动员的报纸。当时我们请了一个外专过来,给我们做润色和修饰,把语言关,就是记者用英语写完稿以后交给他来润色成老外能够读得懂的英文。在这当中我们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的摄影记者在前方拍回很多非常漂亮的照片,拿过来我们也非常想在版面上用。平时我们用这种照片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大运会青春友谊和平这么一个主题嘛,这些照片也能体现青春漂亮这么一个主题。我们觉得拿过来用非常顺理成章。但是到了晚上开始写图说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非常大的麻烦。我们的外专就说,你告诉我这个运动员是哪国的,几号,他叫什么名字,他参加的是哪场比赛,他最后的得分是多少。我们说你看那个中文报纸,它写小姑娘跳的绳操多漂亮啊,漂亮的弧线, 可能我们的标题就是这样的。就全是特别虚的概念。但他就不行,他就非要你具体内容,他说要不然我没法儿给你做这种润色,他说没有意义。后来最有意思的是逼得陈柏他们在现场拍片子的时候,实在记不下来,她们任务量也很大的,没办法,后来比赛开始了,她就先拍一张显示牌,下一个出场的该是谁,上面打着名字,英文的,第多少号。比赛的时候她再拍他的现场,比赛完了显示牌上会有得分,她再拍一张。她等于拍了一个新闻故事,所以你最后拿着照片你就能把图说给写出来了。
后来我就觉得非常有启发。有人开得比较恶毒的一个玩笑说,北青发的照片经常是,一个老头儿指着一个地方说:“这就是天下掉馅饼的地方”。就是固定的姿势和摆拍的那个方式,就是类似这样的照片,我们常常用。而我觉得外专对细节的关注,实际上是他们有一个一脉相承的新闻理念,从细节开始做起,让人认可新闻是真实的。有一个外专跟我们聊,他说北青报非常好。我说好在哪?他给我的一个理由我非常吃惊,他说北京青年报是他看到的第一份能把一个普通人的名字说得非常完整的中国报纸。他说我在别的中国报纸上看到的都是李大妈、张大爷,而在北京青年报上说的是张淑英这样的名字。他觉得这一点非常好。
还有几个例子就是,全国铁路价格听证会那次,一个记者做了一篇稿子,她那个稿子应该说做得很不错,一个打工仔,参加全国听证会的代表,他曾经参加过广东的价格听证会,我们做那个选题就主要以他的经历,写的是“肖的5分钟”,他发言5分钟。我们的记者做完这篇稿子后出差了。导语中记者写到肖晓松从听证会上回来后,他觉得没有充分阐述他搜集来的那些意见,因为5分钟太短了,所以他懊恼得在屋里抽了5支烟。这是我们做的导语。按我的理解,这个导语应该说做得很漂亮。但外专打电话给出差的记者,问了她一个问题,我觉得她可能差点儿晕过去:“能告诉我他抽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吗?”记者是一个女同志,她一愣:“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外专说:“重要,非常重要。”她说:“那好,我再给肖晓松打电话。”后来追出来香烟是中南海的。
实际上这种细节,他抽的什么牌子的香烟,可能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人物他的身份,他的那种生存状态,他的这种习惯,或者他的爱好。所以大家在做这种深度报道,或者说其他的这种层面上的报道,这种细节的搜集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前一段有一条社会新闻,宝洁的一个老外高级白领,回京顺路他的别墅的时候,在路上看见躺着一个老头,他救了这个老人。记者写得也特别细,包括他这个车已经开过去了,又退回来,司机还问他:“你真的要退回去吗?”,当时的对话,包括当时天气已暗,都注意得非常好。但写完之后,老外还是给她提了一个问题:那老人他住哪儿?他住哪个村儿,门牌号是多少?我们那个记者就非常愤怒,她来找我:“主任你说这个东西,它有必要说吗?上哪儿问去呀?”我说:“你问去吧,我觉得有必要。”这实际上就是进一步让人觉得你写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如果你这个细节添进去的话。你的这种细节越多的话,新闻的真实性越饱满,实际是这样一个成正比的关系。
所以对这种细节的关注,我觉得老外他们可能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们在做中国报纸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这种细节,包括,可能新闻的主角是谁,那么我们容易忽略那个配角,配角他具体的地址、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状态我们可能忽略。
所以跟老外的这种交流我有时候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能够给你从另外一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而且有可能对于大家做报道有好处。我记得咱们报纸发表过一篇文章,说中国新闻很多不能够跟世界接轨,可能更多是因为语言。我倒觉得语言是一方面,可能更多的还有这种新闻操作的模式和套路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东西,可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恰恰是你做新闻的安身立命之本,最应该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