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浩:感怀民国大学的底线(新京报 2008-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5:43
感怀民国大学的底线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23 9:12:02 · 来源: 新京报

最近发生了好几件关于大学的争议事件。我记得秦晖先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教育有问题,但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现在,我接着秦晖先生的意思说:中国大学有问题,但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其实哪国的大学没有问题呢?为什么单单中国大学问题这么严重?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我一直身处大学之中,可以说我是一个纯粹的大学人,因为,除了在大学任教,没有担任过其他领域的任何职务。所以,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有一个感同身受。眼看着中国大学富裕起来,眼看着大学里面涌现许多成功人士,眼看着今日大学乐观的发展趋势。由于看不懂大学,就特别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学,自己接着开始忙活,追寻中国大学的历史,分析中国大学的制度安排,梳理当代大学的问题,编了两本书《重建大学的尊严》、《北京大学改革:反省与更新》,总算是把中国大学的问题弄明白了。民国时期的大学,是我研究的一个参照系。现在看来,谢泳、陈平原、杨东平、智效民,这些研究大学史的先进,都有美化民国大学的冲动和倾向,我自己也未能免俗。为什么这些先进都存在美化民国时期的倾向呢?当代的中国大学实在不争气,民国时期的大学,就算再不怎么样,也还是有底线。
为什么我说民国时期的大学有底线,首先,大学校名不会像当代大学变来变去,院系名称也不像现在五花八门,涵盖的学科也不会飘忽不定。这些都是大学的皮毛,民国时期不学无术的党棍根本不可能在大学里面如鱼得水,横行无忌。那时候学生会是真正的“学生自治会”。那时候的校长,所服膺的大学理念,差不多都是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那时候大学没有校训则已,一旦有自己的校训,都具有典雅的文字和深厚的底蕴,哪像我们匮乏到只能想到“爱国、奉献、团结、创新”,而且就像得了传染病似的,互相克隆。
那时候,大学教授作为学术共同体,尽管有左中右派别之分,但是,在大学理念、学术操守方面,大家具有底线认同。最关键的是,那时候,大学的学术生态循环中,政治和经济绝对没有如此强大的控制大学的力量。尽管国立大学,经费是由政府来提供的,但是,政府干涉大学的事情,不能过度,因为大学具有独立的品格;那时候大学教授共同体的程度,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他们知道哪些教授做的是真正的学问,而且教授的意见政府必须重视。同时,大学奉行兼容并包,所包容的都是具有真性情的学者,根本不敢把退休官僚兼容到大学里面。所以,大学独立、教授治校、学术自由,都是当代中国大学的稀缺资源,而这些,民国时期的大学都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这一代:不敢向权势集团说不,有能耐向草根说不;向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的晚辈邀宠献媚,但是,对于自己的学生又打又骂;没有勇气传播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有能耐呼喊“美国炸平中国东部就可以进行西部大开发”;没有胸襟提拨真正的学者,但是经常聘请明星成为客座教授……
要我说实话,中国大学确实已经有太多问题,但是,穿过黑夜的我的手,还是能够触摸到一点光明,厦门大学不就把谢泳聘过去了吗?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既然,大学已经暴露了这么多弊端,通过望闻问切,就会清楚病灶在哪里,我是改良主义者,所以,我觉得宏大目标、点滴努力吧!
□谢志浩(河北 学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wenyu/1040/2008/01-23/018@091202.htm
谢志浩:感怀民国大学的底线(新京报 2008-1-23) 傅国涌:大学校长当坚守“说真话”的底线(新京报 2008-4-25) 新京报:容不下异见是大学的耻辱 新京报:纵容舞弊的大学无异于"文凭工厂" 王淦生:国外大学“开放课件”,我们却“回收讲义”?(新京报 2008-1-28) 社论:东莞童工现象:突破了公平正义底线(新京报 2008-4-29) 黄鸣:免费墓地:还逝者死的尊严(新京报 2008-1-23) 新京报:我们的大学需要对学生更多宽容(2005-12-6) 杨东平:两种大学制度的直接碰撞(新京报 2006-7-24) 王晓渔:大学培养的不是“优秀高中生”(新京报 2006-9-11) 顾登晨:责难大学评估别伤害小人物(新京报 2008-4-19) 新京报:首尔大学为何要公开道歉(2006-1-12) [转贴]谢泳:三十年代民国大学的故事 童大焕:从名校的光环中收回一点目光(新京报 2008-3-23) 法庭上演“全武行”,谁的尴尬(新京报 2008-4-23) 孙旭阳:“未来农业”非法集资的末路穷途(新京报 2008-7-23) 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新京报:“芝华士风波”的伪问题和真问题(2006-1-23) 杨春霞:亵渎法庭的法官,无法赢得尊重(新京报 2008-1-5) 徐贲:公共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新京报 2008-1-6) 社论:该重新思考城管的集中执法问题了(新京报 2008-1-11) 樊夫:“执法对象扩大化”是城管暴力的根源(新京报 2008-1-12) 熊培云:“权力通吃”下的“拆迁株连”(新京报 2008-1-13) 祥子:谢华安的“科学佳话”为何引起争议(新京报 20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