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教育中对人卓越的异化及归因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8:17
现实教育中对人之卓越的异化及归因分析  【字体: 最大 大 中 小】 (右键暂停)   发布日期:【2010-10-11】 人气:4

现实教育中对人之卓越的异化及归因分析

王秋歌

(平顶山学院,平顶山 467000)

摘要:人的卓越是人与教育的共同诉求。但教育中存在的过度功利化情结、规训化教育活动和行为以及对于权威、标准等过于崇拜的课程设置等,却使得受教育者处于被“工具化”、“模式化”的危险,使得受教育者得不到精神上的丰满、创造性的激发、德性的践行和审美自由的获得。

关键词:卓越 ;异化; 规训

中国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人之卓越体现的是人在正视自身有限性的基础上,充分的张扬和实现生命的种种潜能、可能性;人之卓越的显现,表明了生命勇往直前、忘我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勇气和决心;另外,人的卓越永远是一个不断发掘和创造的过程,绝非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人之卓越往往表现为真善美等美好品质在个体生命身上的集中体现。人之卓越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它体现了教育永不满足、不断成就人性朝向更好发展的秉性。

  一、生命的猥琐和平庸——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卓越的异化

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卓越的异化突出表现在学生创造精神的消解、学生价值和理想的功利化、学生德性的工具化和儿童世界的遮蔽等几个方面。

(一)学生创造精神的桎梏:超越之维的消解

创造精神是人之卓越的重要表现之维,它体现了人永不满足现状、勇于不断超越的秉性。生命中种种可能性的凸现正是在“无中生有”的创造性中得以展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要靠人的创造性地发挥,创造性是人之价值的源泉。然而一系列的事实在遗憾的告诉我们,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的创造力似乎不但未有发掘,反而有逐渐萎缩之虞!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体现着人的生命创造的事业,它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来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品质的人,并不断生成与人的生命同步发展的崭新文化。”[①]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正在一步步地远离生命的创造性,正在一步步地扼杀人的生命的创新本质和无限可能性,正在使丰美、充实的生命变得单一、僵化、压抑和萎缩。”[②]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形:小时候我们的学生是灵光闪闪,各级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一大堆,越大越表现出学习与生活的平庸和无奈。只有极少数天资较高的人,能在成人后有效地去除所受教育的不利影响而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的品格,大多数人往往都变得平庸,生活中恪守常规,无所创造。

  (二)学生价值理想的功利化:人格的萎缩

人的卓越诉求人性的提升、精神的升华、至真至善之理想的追求及其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生活的意义是生命存在的根基和源泉,然而,如今的学生,他们的价值理想却处处充满了欲望和功利,他们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认同金钱、权势可以主宰人生。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0年的调查,有14.2%青年崇尚“有钱就有一切”的人生信条,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挣到钱就是好样的”青年占6.6%,另有 9.3%的青年认为“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青年为5.2% 。[③]另一方面,许多青少年的人生理想和心目中的榜样也逐渐金钱化、功利化,他们所崇拜的榜样也更多的趋向于有名有利的明星或者企业家。这种过渡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价值观,“由于它过于关注物质享受、金钱追求和感官满足,又使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忘却了理想的追求、精神的提升和对自己灵魂的关注,使人处于一种物质与精神、灵与肉二难选择的矛盾、焦虑状态。”[④]同时,这种过渡势利化、物质化、世俗化的价值观标志着学生理想和现实的同质化,而理想和现实的同质化也就意味着理想的丧失和泯灭,意味着人成为了自然本能和情欲的奴隶,意味着精神之超越的缺席,意味着人性之卓越的凋敝。

(三)学生德性的工具化:人性的迷失

德性指的是人们追求善的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德和品质。德性的价值除了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之外,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上;人际关系是体现德性的重要表现。然而,如今的青少年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利益关系,“人情冷漠、权钱交易”也给青少年心中留下了阴影。

首先,在义利观方面,研究者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传统的义利观的调查显示:中山大学的大学生中有18.2%表示完全赞成,25.1%表示基本赞同,保持中立的占23.6%,而有18.55%与14.40%表示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⑤]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许多青少年传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和诚信缺失。如一些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身边出现的如考试作弊和毕业求职材料造假,造成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和关心。再者,在正义感方面,当今学生的德性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应作为人性之最高成就的德性在当今物质利益和金钱至上的冲击下,也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领地,逐渐成为了金钱的奴仆,善良人、老实人、见义勇为之人往往被耻笑为“傻瓜”。总之,侈谈崇高和高尚的不良社会风气也浸染了学生的心灵,也使学生们的心灵被“金钱铁壁”牢牢锁住,而卓越德性之光芒则愈来愈微,怎能不令我们教育者深思?

(四)儿童世界的遮蔽:生命灵性的淹没

儿童世界是一个色彩缤纷、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世界。正是在儿童世界中,生命的灵性得以充分展示,生命的可能性可以尽情的张扬,生命的优秀和卓越得以成长。儿童正是各种潜能得以成长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种种感性的觉解是生命之卓越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标准、规范来限定儿童的思想,甚至用成人的理想和意愿来代替儿童对生活的憧憬和谋划。 “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的弊端是按照成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来为青少年设计人格类型和价值标准,却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旨趣、才能、特长,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人生目的、价值理想和生命追求,没有考虑到儿童文化本身。”[⑥]成人世界的霸权消解了应属于儿童自己的天地,使人之卓越成为了奢想,造成了儿童“生命之花的萎缩,生命意蕴的干涸,生命价值的贬损,生命活力的匮乏,生命创造力的桎梏等。”[⑦]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后让一让,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视万物终生的灵感,体验一下绽放生命色彩、实现生命卓越的喜悦?!

二、精神萎靡的背后——现实教育中人之卓越的异化之归因分析

上述的种种人之卓越被异化的表现值得我们深思,“应然”的教育在开掘人之种种可能性、教人求真、向善和尚美的过程中,必须而且一定能发光、发热,但是,我们在坚定求真、致善、崇美之教化理想的同时,返观现实的教育,教育中存在的过渡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使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现实中处处存在的对学生的强制、支配、压制和型塑等规训式的教育活动则造成了学生精神的贫瘠、理性和自主精神的消解等,而对标准教材和标准答案的过分迷信则泯灭了学生思想的丰富性、多面性。所有的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甚至禁锢了学生之卓越性的形成。

(一)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以上种种人之卓越被异化的现象,首先源于人们所持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工具理性的肆虐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化和物化,“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人之物、生命之机器、人想控制而竭力用力学解释的自然,都变成了随心所欲的操纵人的主人;‘物’日益聪明、强劲、美好、伟大,创造出物的人日益渺小、无关紧要,日益成为人自身机器中的一个齿轮。”[⑧]教育中,人们也就把教给学生“以何为生”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作为了首要任务,而教育引领学生对“何以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生命之可能性的舒展、引导人不断走向真善美和卓越的使命被忘却了。这样一来,教育培养的并非“人”,而是人力,是与机器职能相等价的工具。人之卓越诉求的是人性之中各种光彩的闪现,而陷入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往往仅仅把分数看成了学生的命根,把升入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看作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优秀与卓越与否的衡量标准被量化、狭隘化了。

(二)规训式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意应是培养人的自由心智,提升人的内在德性,而学校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场域。但是现在的学校越来越成为一个规训的场所,教育则沦落成一个代替强势进行规训的工具。这种异化现象已使得教育在偏离自己方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成为一种“制器”的工具而不再是一种“育人”的活动,这必然导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和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丧失。教育的规训导致的是教育的异化。教育活动从“育人”变成了“制器”。

现实教育中处处存在的规训现象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使人陷入被异化、被奴役的状态,人的种种可能性被封闭了,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被消解在重复式的训练中。“规训化教育远离了培育自由的、卓越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的教化理想,失去了教育生活的意义渊源和价值视野。”[⑨]在小学课堂上,到处可以看到那种“步调一致、整齐划一,齐刷刷地坐、齐刷刷地写、齐刷刷地举手”的景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往往用严明的纪律和行动的整齐、划一去管理、规范学生,这样的后果是,一方面,学生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们再也不敢去想、不愿去想,渐渐的失去了思维的自主和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独特性的愿望。这种动辄以思想、规范、高效的姿态来管束、改造、教训个体生命中无法抹平的伤害,也意味着对学生生命之细微、幽深之奥秘的敬畏感的缺失,也就意味着学生个性、理性和德性等卓越性的缺席。

(三)标准化的课程

人是一个有丰富个性、差异性的生命,人的卓越性之重要内涵就是要充分展现人性光辉和色彩。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单一的色彩了,若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成批的具有统一模式的“标准件”,那么人之卓越性就只能成为一种奢想了。教育,无论是从社会需要,还是从个人需要来讲,培养人性丰满、精神丰沛的卓越的人都是其永恒不变的追求;然而,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今天,由于受到现代化思想中那种标准化、统一化和效率化的影响,教育的目标似乎更多的是怎样更快更多地塑造社会这个大机器所需要的各种“螺丝钉”。统一的教材、模式化的教学程序、统一的考试、标准的答案,甚至在最丰富、最多彩的思想领域里也要求整齐划一,当然必要的价值引导是教育承载的使命之一,但不能简单粗暴的扼杀人的思想的灵性、批判性及其丰富性。

人之卓越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它体现了教育永不满足、不断成就人性朝向更好发展的秉性。一方面,教育,凭借着自身对受教育者的引领、启发和鼓舞,能够一次次的在学生攀登各种人性高峰的征途中为学生加油、助威;但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压抑个体生命之潜能充分释放的种种观念、行为等,却使得受教育者处于被“工具化”、“模式化”的危险,使得受教育者得不到精神上的丰满、创造性的激发、德性的践行和审美自由的获得,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形成追求美好人生的理想,无法追求精神品格的优秀和卓越,不再或不能寻找生活中更高的目的,不再也无意审视、不再也不会考虑什么是卓越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7.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7.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M].中国青年研究,2000,(4).

[4]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34.

 

[5]李萍 钟明华.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

[6]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1.

[7] [德]M·舍勒.价值的颠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61.

[8]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①] 朱小曼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7页。

[②] 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4期。

[④] 刘济良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⑤] 李萍 钟明华主编:《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⑥] 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⑦] 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⑧] [德]M·舍勒著,罗悌伦译:《价值的颠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1页。

[⑨] 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