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民 毕文昌:教育原来在清华(中国青年报 2008-7-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2:43
双城记
教育原来在清华
梁子民 毕文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6
梁:清华工科教授的后代们最近出了一本《家在清华》。客观地说,这些后代不是以写文章为职业的,他们大部分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美国去,从事电脑、会计、商业等工作。这本书有其意义,对清华大学的历史多点关注,对于了解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了解知识分子的状况有帮助。书中,作者们对父辈在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环境基本上是否定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父辈在这个年代的工作,与其起点比,不是特别相称,本该做出更大的成就,但事实上没有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高度。
毕:国内这几年出这样的书不止这一本。2000年的时候,熊秉明和宗璞编过一本《永远的清华园》,副标题是“清华子弟眼中的父辈”。那本书从做文章的角度来说,比这本书写得要好。《家在清华》的作者回忆的父辈是清华教授里比较晚的,大部分是1910年到1920年间出生,作者则基本是1945年~1950年之间出生的,是在新中国读完高中,改革开放后就去美国,所以他们的人文素养不好和他们的前辈相比。我自己的判断,中国人文素养比较好的人,是1920年前的人。这些人的经历比较完整,外语较好,不用说,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其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中国历史的知识,大部分都挺好的。《永远的清华园》里,有杨振宁和宗璞写的文章,他们基本是上世纪20年代生人,文章写得明显要高明。
梁:《永远的清华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家在清华》里回忆的教授要长一代,基本是1900年以前出生,清华早期的教授。两本书可以说是两代教授的风采。新的一代,虽然在1949年前还比较年轻,但基本延续了老清华的传统。不过他们的风采也不好和老清华比。
毕: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和一个国家现代大学的发展是同步的。现代大学的建立是一个现代国家起步时必然要伴随的文化事件和体制变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学起了很大作用。没有早期的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动力,比如人才资源会很贫乏。清华正好在中国近代向现代转型中承担了重要职能,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件幸运的事情。1928年建立国立清华大学以前,清华每个年度里都有放洋学生,当一个周期以后,这些学生都要回国服务。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感情很重,不回来服务是说不过去的。现在看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比如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基本是在清华奠定的,自然科学就更不要说了。
梁:1949年后,清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家在清华》的作者,虽然他们自己成长的时代是上世纪50、60、70年代,但在他们笔下所神往和推崇的,基本上跟新清华没有什么关系,是1949年前的清华。可以说,清华大学在新中国受到了重创。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清华成了一所工科大学。为什么要把清华拆开,完全搞成工科大学,现在有两种说法,有一种说法可以找到史料,另一种是推测。可以找到史料的说法是,院系调整主要的动机是向苏联学习,所以学制上要向苏联靠近,再有就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化要快速启动,但没有那么多人才,所以要把清华大学的一些系分出去办成大学。后来还有一种推测,把清华解散的动议,可能是考虑到清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过于集中,比较洋派,受美国影响很重。1950年朝鲜战争以后,中国和美国成了仇人,清华是受美国影响的大本营,对新意识形态的建立不太有利。这个推测从逻辑上说不无道理,但现在还找不到文献来支持。1952年以后,清华的自由主义传统确实是慢慢消失了。把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搞成工科大学,显然是一个退步。
毕:今天大家关注清华大学,更多还是关注它的传统。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清华有趣的现象很多。比如从文学上来说,好像有一种“北大开花,清华结果”的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清华是最出作家的,像朱自清、闻一多、汪曾祺、曹禺、钱锺书、王瑶、何其芳、李健吾、卞之琳、冯至等,九叶诗派有7个是清华的(西南联大)。王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学术上有一个清华传统,叫做“清华学派”。这样的事实提醒我们,观察清华近100年的历史,对了解中国的学科史很有帮助,清华确实是比较好地融合了中西学术传统的典范。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7/16/content_2266571.htm
梁子民 毕文昌:教育原来在清华(中国青年报 2008-7-16) 梁子民 毕文昌:胡适传统在北大(中国青年报 2008-7-23) 梁子民 毕文昌:且说大学教育中学化(中国青年报 2008-12-31) 梁子民 毕文昌:文化领袖为何缺位(中国青年报 2008-1-16) 梁子民 毕文昌:如此学术评价机制未免荒唐(中国青年报 2008-5-7) 梁子民 毕文昌:关于蒋介石日记的使用问题(中国青年报 2008-7-2) 梁子民 毕文昌:从周老虎说起(中国青年报 2008-7-9) 梁子民 毕文昌: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梁子民 毕文昌:学在民间 方兴未艾(中国青年报 2009-6-3) 梁子民 毕文昌:升学与移民(中国青年报 2008-1-23) 梁子民 毕文昌:社会应当鼓励青年做大事(中国青年报 2008-2-13) 梁子民 毕文昌:杂志书的发展空间(中国青年报 2008-2-27) 梁子民 毕文昌:思想解放要从具体事做起(中国青年报 2008-3-26)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要鼓励教授敢于批评(中国青年报 2008-4-9) 梁子民 毕文昌:建立公共财政需要民间推动(中国青年报 2008-4-23) 梁子民 毕文昌:竞选是个好东西(中国青年报 2008-6-4) 梁子民 毕文昌:关于教授治校(中国青年报 2008-9-10) 梁子民 毕文昌:反思是回忆的灵魂(中国青年报 2008-9-17) 梁子民 毕文昌:关于奥运冠军上大学(中国青年报 2008-9-24) 梁子民 毕文昌:国家图书馆的明智之举(中国青年报 2008-10-8) 梁子民 毕文昌:传记没必要都得到传主认可(中国青年报 2008-10-22) 梁子民 毕文昌:明引与暗袭(中国青年报 2008-11-5) 梁子民 毕文昌:调查研究如何返璞归真(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梁子民 毕文昌:大学校长来源的制度选择(中国青年报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