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的考察与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6:24
对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的考察与分析吴坤志
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个体,它的壮大、发展,必然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市场的繁荣,必然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文化企业的壮大,文化市场的繁荣,将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笔者专门对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进行了考察,并作了分析。
一、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发展概况
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门类繁多、数量较大、范围宽广。为能真实地反映我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我们选择了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紧密,市场化程度高的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发行放映、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广告会展、印刷包装等门类的文化企业进行了考察。
(一)文化企业现状
2007年,太原市拥有文化企业单位5176个,其中广播电视单位3个,新闻报刊出版发行的单位56个,广告会展单位952个,印刷、包装单位480个,电影发行放映单位26个,文化娱乐演出单位2057个,图书贸易销售单位53个,音像放映销售租赁单位434个,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77个,旅行社222个,文化艺术品收藏单位30个,动漫设计经营单位22个,文教办公用品销售经营单位312个,文娱、乐器、演出器材经营单位108个,工艺美术、字画制作销售单位126个,礼品制作销售单位232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130亿元。
重点类别的文化企业基本情况为:
1、新闻报刊出版发行单位主要有太原日报社的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太原广播电视报社、都市生活周刊社、烹调知识杂志社等56家拥有全国刊号和内部资料出版的发行单位。拥有全国刊号报刊期发行量己达53.79万份,年主营收入为19647万元,其中发行收入2505.07万元,广告收益6453万元,其它收入1905万元。其中,太原日报社的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发行量达30万份,营业总收入近两亿元,固定资产2.73亿元,总资产3.82亿元,广告收益6673.92万元。
2、广播电视主要有3家,有固定资产41155万元,主营收入25599万元。以太原市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为主,是集广播、电视、报纸、有线电视网络和科技开发、物业管理、文艺演出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太原人民广播电台开办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生活广播和音乐广播4个频道。太原电视台开办新闻综合、经济生活、社教法制、影视、文体、家庭消费、玩具益智7个频道。总资产为7019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4647万元,固定资产为55552万元。经营创收总量为24368万元,其中广告收入11578万元,收视费、初装费等14362万元,其它创收481万元。
3、广告会展(文博信息)共有经营单位952个。广告宣传种类涉及到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酒类、招生招聘、房地产、农资、服务业、信息产业、金融保险、汽车、家用电器、服装服饰等18个大类。经营形式有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广告,还有大型灯箱、霓虹灯、擎天柱、电子显示屏、流动车体等户外广告。其中,国有企业44家,占总数的4.62%;个体、私营企业908家,占总数的95.38%。当中,专营广告公司568家,全部为有限责任公司,占总数的59.66%;兼营广告企业242家,占总数的25.42%;电视台7家,占总数的0.74%;广播电台1家,占总数的0.1%;报社13家,占总数的1.37%;杂志18家,占总数的1.89%;其它103家,占总数的10.82%。本行业共有从业人员5756人,其中,管理人员1659人,业务人员3097人,其他人员1000人。全年经营总额为42607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单位经营额为21535万元,占总额的50.54%;个体、私营企业单位经营额为21072万元,占总额的49.46%。
4、印刷包装类企业有480家,完成主营收入10亿元。其中,市属出版物印刷企业80家,占全市印刷企业的18%,主营收入6亿元,占全市印刷企业主营收入的60%;有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上档次、上规模大型印刷企业11家,占全市千万元以上大型印刷企业的91%。包装印刷企业79家,占印刷企业的16.4%,主营收入4.2亿,占全市印刷企业主营收入的39.4%。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9家,其它印刷品企业83家。
(二)文化市场现状
2007年,我市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电影发行放映、音像零售租赁、网络文化(网吧)、图书报刊经营、艺术品收藏七大类文化市场共有经营单位3271个,从业人员31867人,年产值10亿元。
1、娱乐市场。文化娱乐单位有2000个,其中歌厅1000个、舞厅43个、音乐茶座32个,其他等,从业人员15411名,收入7.2亿元。规模较大的有金昌盛娱乐有限公司、金海马娱乐有限公司、美特好五一广场歌城、影都亮点唱歌广场等。
2、演出市场。演出单位57个,有专业剧团10个,民营职业剧团8个,民间剧团39个,从业人员1380名,演出1482场,观众557.1万人次,收入4056.5万元。其中国有演出团体有太原市实验晋剧院、豫剧团、话剧团、歌舞团、杂技团等,民营有太原梨园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西美锦贯中艺术团、嫦娥晋剧团等。
3、电影市场。电影发行放映单位26个,有专业发行放映单位17个,社会放映单位9个,其中全主要有太原影都、宽银幕电影院、解放数码影城、星美美特好电影城、山西剧院、长风剧场6家单位,共有银幕数42块,分别加入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河南奥斯卡三条院线,从业人员212名,全年放映影片700余部,放映场次27454场,观众近100万人次,收入1700余万元,名列全省第一。
4、音像市场。音像放映零售租赁单位434个,从业人员2869名,收入7237万元。其中录像放映6个,放映场次17204场,观众25.9万人次;音像零售单位305个,音像租赁单位123个。较大规模的有太原市新华书店音像部、美特好超高音像部、尔雅书店音像部、金镭音像、华宇购物广场音像等。
5、网络市场。有网吧600个,从业人员3366名,收入1.7亿元。其中较大的连锁店有太原市芭比网通家园、太原同舟网通家园、自由空间、捷杰数字网吧等,
6、图书市场。图书贸易销售单位共有73个,市属图书报刊经营单位47家,从业人员7944人,主营收入9394万元,固定资产3829.49万元。市属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77家,从业人员197人,主营收入84.8万元,固定资产314万元。其中大型的图书销售单位有太原市新华书店、太原市华拓发展有限公司、太原尔雅书店有限公司、太原二十一世纪锦秀图书有限公司、太原得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
7、艺术品收藏市场。艺术品收藏单位有30个,从业人员100余人,多集中在文庙、南宫一带,涉及邮品、钱币、古玩、字画等领域。规模都不是很大,有方元阁、古缘堂、助友邮币社、芳草书画行等。
二、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发展的欠缺问题
(一)集约化程度还不高,规模还不大
太原市文化企业的发展不均衡、集约化程度低。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不少,但产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较低,大型文化企业少,集团更少。如印刷企业480家。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上档次、上规模大型印刷企业只有12家,占全部的2.5%,投资规模仍不达《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要求的有20%之多。文化娱乐场所2000余处,总体经营项目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成规模的集约化经营。
(二)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品牌还不多
太原市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目前太原市尚未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产业链体系,文化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仍显不足,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与此同时,文化企业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新信息的能力也比较薄弱,直接导致难以最终形成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具有强竞争力的品牌文化产品。
(三)地域资源挖掘还不够,特色还不明显。
太原市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挖掘太原地域文化资源还不全面、不充分,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三、太原文化企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提升文化竞争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企业除了继续承担宣传教育、公共服务的任务以外,也要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经济效益追求。因此 ,国有文化企业必须加快改革,转换体制,调整机制,提升竞争力。国有资本雄厚的文化企业在转企改制中以形成集团化、多元化、纵深化产业格局为目标,明确企业定位,控制集团规模,找准发展方向,完善激励机制,在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寻求价值创新。中小资本的文化企业单位要转变单一生产方式,多方融合资金,拓展产业链条,合作重组,重新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经营策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做好主业,涉足多元化经营,不断形成以主业及相关产业为链条的产业化市场,走出特色之路。
(二)挖掘太原市地域资源,建设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
太原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和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和代表性意义的文化概念的形成都与太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太原地理地貌独具特色,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传奇传说丰富。因此,要深入挖掘利用太原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吸引更多的文化投资者在太原市落户,引入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创新文化品牌,形成影视制作、动漫生产、文物信息复制等方面的产业集群。开发艺术品收藏市场,引入文物复制、文物仿制等产业,政府扶持、民间资本介入,通过举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等形式,广泛邀请国内国际的收藏爱好者参与,形成影响,扩大知名度,成为具有太原特色的艺术品收藏品牌,繁荣艺术品收藏市场。
(三)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
文化企业能否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归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国内外文化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文化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这就要求加大对文化创作、文化管理、文化经纪人三方面人才的培养,突出精英人才的引进和精品创作,畅通文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太原市创业。实施一系列吸引人才、鼓励创新的措施,逐步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围有影响,能够代表太原市文化形象的拔尖人才、优秀文化企业家和知名文化市场运营总监。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改革现行的文化外贸体制,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支持更多的文化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积极运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创建文化品牌,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组织我市学术研究团体和艺术表演团体等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举办有影响的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现代传媒手段,扩大太原市文化的知名度。积极开展与世界跨国媒体集团的合作,合资兴办娱乐、工艺美术、影像制作、装潢设计等项目,利用跨国集团的市场体系和网络系统,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五)发展现代文化服务业,繁荣文化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服务业就要求文化企业的经营者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因此我市的文化企业要突破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新的生产性服务业,要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实现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六)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绿色转型
倡导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必将使太原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转型驶入“快车道”。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绿色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太原市具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首要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创意源于文化积淀并高于文化积淀,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文化积淀和文化氛围高度思维化的结果,创意产业因为文化而变得有灵气、有品位,同时,建立在文化因素之上的创意产业,因文化的差异而变得特色鲜明,太原市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区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肥沃土壤。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身兼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我们倡导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从法律和制度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产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保护创意成果和创意人的积极性;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文化创意企业以财税等方面的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发表于2007年太原文化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