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耕云导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7:06
安祥是佛出世的本怀
~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日讲于南投
目  录
一、唱禅歌就是修行
二、佛为使众生免除烦恼、苦痛和灾难,才出来说法
三、唯求心安,其次要自求多福、自我主宰
四、认识真正的自己
五、真正的禅只是一种觉受──安祥
六、安祥禅的力量是亲和力和同化力
七、佛出世的本怀是让众生享用安祥
八、学安祥禅必须先反省忏悔
九、修行最高的法门、秘诀
十、安祥的主要内涵与觉受
十一、佛是无上正等正觉
十二、人的尊严以夫妇为起点
一、唱禅歌就是修行
首先我对各位表示问候之意。南投合唱团成立才不久,有这么好的成绩,大家应该对最发心的张团长、萧老师表示敬意。各位团员的努力学习,这表示各位对修学安祥禅有很高的兴趣。
我时常讲:唱禅歌就是修行。各位今天唱的《心经》,功德很大。《心经》后面有个咒,这个咒在密宗叫做《佛母般若咒》。《佛母般若咒》不是佛的母亲念的咒,而是说:“般若是成佛的母亲,所有的佛都是从般若里面出生的;没有般若,就没有佛。”所以这个咒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在密宗念咒,讲求“三业相应”,三业就是身、口、意。所以我们唱禅歌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端庄、自然、放松,“口”不要有杂言,“意识”要集中,保持安祥。这样子唱禅歌就会有无比的感应力,产生很大的放射性,就可以把安祥散播出去供养大众、供养众生。
安祥禅是“不二法门”,所谓“不二法门”,就是没有二元的东西,二元的都是一元,换一句话说:“修行就是不修行,不修行就是修行。”安祥禅不必去拜什么,也不必烧香,也不要吃斋,也不要打坐,只有一件事──求心安。我们每天做任何事都求心安无愧,而又保持安祥的心态,这就是修行了。
什么是安祥的心态?可不可以检验?是可以的。平常我们想叫自己念头停止、压下去不想,有的时候可以,但是你东边压下去,西边又抬头,左边压下去,右边又出来,所以念头停止不想是不可能的。但是此刻我不讲话,你们看看你们心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若能保持目前这种心态,这叫安祥。安祥又可以说话,安祥也可以唱歌,安祥还可以吃饭……,这就是“体用不二”──体安祥、用安祥。
我们以安祥的心唱出来的歌,就是安祥的歌。这种安祥的歌声,就跟经典上讲的一样,“一入耳根,便成道种”,别人听进耳朵去,等于播下了成道的种子,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大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简单的,大凡是极高明的东西都是极普通的。凡是不具备普遍性的东西,它绝对不是真理,真理是普遍如此的。既然是普遍的,就是很平常的,所以“真实的东西”都很平常。真正的佛法没有任何神秘性,都能通得过生活的检验。如果不能通过检验,那是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
我们为什么要成立安祥合唱团?为了反哺社会,我们要用安祥的歌声来净化大众的心灵、净化社会,同时要用唱歌来做自己的修行。
我刚才讲“三业清净”,如果我们的脑筋没有妄想,唱歌时身体保持端正,没有妄为,那么唱禅歌就是最上乘的修行。这可不可以验证?可以验证。参加合唱团的人,照着我这个要领去唱歌的人,身体会越来越健康,精神越来越好,人越来越漂亮,真的、假的?你们自己去检验。
真正的法是不离开日常生活的,离开生活就没有真正的法。佛当初说法,是为了救度众生,不是为了救他自己,不是为了供给有闲阶级的人吃饱了没事做游戏。佛法既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功利主义,它是一种回馈、反哺的报恩行。
返回目录
二、佛为使众生免除烦恼、苦痛和灾难,才出来说法
佛为什么要出家?因为他看到大众从生到老,人总会生病,乃至老了以后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苦痛和灾难。佛说我们这个地球叫瞻部洲,瞻部洲用中国话来说,就叫“缺陷的世界”,它是充满了缺陷。不要说世界那么大,就拿台湾来说,台湾既不是替你安排的,也不是为我安排的,因此不会合我们的意。不合我们的意,我们势必要活在不如意的环境里,所以人人都有烦恼。佛为了使大家免除烦恼,活得自在,才出来弘法。佛法是很难讲的,语言文字是法吗?不是。那么离开语言文字又如何表达法呢?所以佛法是很难讲的──讲道理不对,不讲道理也不行,因此佛就告诉我们要“正信因果”。当我们从生活中体验到“烦恼的原因是错误”,你若能够跟错误绝缘,你就跟烦恼绝缘了;“罪恶的结果是毁灭”,你能够免于罪恶,就可以免于毁灭。这是佛一再告诉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三、唯求心安,其次要自求多福、自我主宰
我为什么要讲安祥禅?就是要大家追求至高的真理,因为佛法的本质是无为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要追求无为法。无为法是什么呢?就是说人生基本的取向是“唯求心安”。换句话说,我们人生唯一的取向就是要求自己做事、想念、所做所为都是心安无愧,其次就是努力“自求多福”、“自我主宰”。什么叫“自求多福”?你有福气,不是上帝给你的,上帝不会给你福气;你有灾难,也不要抱怨上帝,上帝不会给你灾难。你有福气,是你自已求的,你自己种的因;你有灾难,也是你自己种的因、享的果,所以一定要自求多福。要自求多福,就要“自我主宰”──自己当家作主。这跟开车一样,自己要抓好方向盘。
如何“自我主宰”呢?“不该看的”不要去看,“没有必要想的”不要去想,“不该听的”不要去听,“不该说的”不要去说,“会让心不安的事”不要去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做一个正常的人、好人,都应该做得到的。我们“自我主宰”了以后,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这个就是真修行。
返回目录
四、认识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说“我们修行是要求长生不老”,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打破“长生不老”的这种迷信,就要彻底认识自己。佛在《楞严经》讲四大(地、水、火、风)、五阴(色、受、想、行、识),那不是你,那是你这一趟人生所借用的工具。你要利用这个工具来充实你的人生、完成你人生的使命,而不是说为了保护你这个工具而活下去,那就失掉意义了。
我们在人生当中,要真正认识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什么?佛经(《楞严经》、《圆觉经》)都是叫我们认识自己,不要做了五阴、四大的奴隶。如果做了五阴、四大的奴隶,那它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它来支配你,不是你支配它,结果工具变成了主人,像那些外国的电影一样,机器人来指挥我们人类,那真是十分荒谬的事。
什么是我们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必定是“原本的”,真理是“原本如此的”。我们生命的原貌、生命的原态(原本的状态)是主客不二、能所不二的,是主观与客观没有分开以前的自己,那就是我们真实的自己。那个自己是永恒的,不需要修练,也不需要吃灵丹妙药,只有轮回,没有死亡,这是我们必须确实认知的。认识了自己以后,要珍惜自己。我们要学真正的佛法,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要爱护真正的自己,先要认识真正的自己。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禅?有很多人不太了解禅,认为“机锋”是禅,“棒喝”是禅,那只是禅的手段,那不是禅的本身。
返回目录
五、真正的禅只是一种觉受──安祥
大家读《六祖坛经》,都忽略了好几个重要的地方。
第一段是五祖要传法了,那么多人究竟要传给谁比较好?他要每个人写一首偈(也就是四言八句),把心得和修行的境界写出来,哪一个及格,就把法传给他。
五祖有两个大徒弟,一个是很有社会地位,退役的将军惠明;一个是两榜进士,就是现在高考及格的神秀。另外一个是只来了几个月、来帮忙的、没有出家的俗人,也不认识字的惠能,他是做杂务的工人。神秀心想:“我为了得到祖师的地位来写这个偈,好像是贪心。如果我不写偈,又得不到师父的大法。”伤脑筋伤了好几天,最后决定为了得法而写偈。他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写在墙上,大家都围着看,都赞叹。六祖也去看,他要大家念给他听。他说:“这个东西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大家都说:“你这个打杂工人,你懂什么?”六祖就找了一个别驾(管文书的人)帮他写,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天,五祖看了以后,说“也不好”,就把它擦掉了。他这首偈好不好?很好。为什么擦掉呢?因为哪怕是出家,哪怕是庙里,哪怕是一千多年以前,人还是很嫉妒、很自私,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不见得不比现在的人可怕,古人也是很可怕的,师父为了保护他,所以把它擦掉了,但是五祖很赞成他。
从这两首偈来看,神秀的偈好不好?很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他没有看到法的本体,没有到究竟处。六祖一句“本来无一物”──原本什么都没有,这句话把一切都看透了、看穿了,所以五祖就决心把法传给他。这个人真是了不起!没念过书,又没有出家。五祖就到厨房去看六祖,看他正在舂米。那时候舂米不是用电动机器打,是用脚去踩那个石碓。五祖用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六祖福至心灵就知道五祖叫他三更去。去了以后,五祖就用袈裟把他围起来,为他讲解《金刚经》,当讲解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大彻大悟。五祖就把法传给他了,讲《金刚经》,传了法了。
我记得新竹有一个会友写信问我,说:“有人要印《六祖金刚经口诀》,要募捐,我应不应该捐钱?”我说:“你若有钱没地方花,你就捐;如果你不是很有钱,你就不要捐。”因为《六祖坛经》就是《金刚经》的口诀,离开《六祖坛经》,有什么《金刚经口诀》?《金刚经》一部经的整个主旨只有六个字:“无念、无住、无相”。《六祖坛经》一开头就说:“我此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把《金刚经》都讲了。
六祖得法以后,五祖送他,为他摇船。六祖说:“迷的时候师父度,悟了以后自己度自己。”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人应该自己度自己,不要希望别人来度你。
六祖走了以后,五祖几天也不上堂说法了,别人问:“为什么不说法?”他说:“佛法南行──已经到南边去了。”“谁得到的?”“能者得之。”大家都说:“惠能这个人不见了,大概是他得的。”大家就去追,要抢回袈裟──佛传下来的袈裟,表示祖师的信物,大家都去追。
刚才讲到惠明是将军出身,虽然退伍了,还是老当益壮,他跑得快,先追到了六祖。六祖就把袈裟摆在石头上,说:“这个东西是表示信用的,是信物,难道可以用力气来抢夺吗?你要,你拿去!”
惠明来拿,可是拿不动,提不起来。袈裟虽然很轻,可是他拿不动。这个人很聪明,马上翻供改口说:“我不是来抢袈裟的,是来求法的。”
六祖说:“是这样的话,你善恶都莫思量,什么都不要想,你把心搞空。”
六祖在旁边观察,看他的心空了,就跟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六祖就给他传心了。惠明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一段非常重要,是禅的第一公案。但是以后很少人参这个公案,很少人提这个公案。
第二个故事,六祖惠能有一个大弟子──南岳怀让。
南岳怀让就是马祖道一的师父,也是黄檗希运的师祖,也就是现在台湾禅宗临济宗的第一代祖师。有一次他去见六祖,六祖说:“什么物?怎么来?”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问他:“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他说:“不管说什么,都不对。”
这个公案,大家看了以后,都没有人留意,这个没有什么意思嘛!“什么物?怎么来?”打哑谜,是什么呢?他究竟讲的是什么呢?
第三段,六祖座下有一个小徒弟,年纪最小的,叫神会,很聪明。有一次六祖说:“我有一个东西,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无名无字,是个什么?”各位想一想,六祖是一代宗师,他为什么打这个哑谜?他目的何在?神会很聪明,就说:“这个是神会的佛性!”答对了没有?答对了。六祖有没有夸奖他?没有夸奖他,而且还骂他:“日后你纵然有把茅盖头,也只是个知解宗徒。”也就是说纵然你将来当个方丈,主持一个寺庙,也只是个讲道理的人。“讲道理”不是佛法,道理跟佛法是两回事。
我今天为什么跟各位讲这三段呢?一个是“冷暖自知”,一个是“说它是什么,都不对”,再一个是“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无名无字”。这是告诉各位历来讲解《六祖坛经》、古往今来禅宗的典籍当中,很少人谈论这三个公案,这个才是真正禅的血脉所在。把这三段综合起来就知道什么是禅。
“冷暖自知”,“说它是什么都不对,是有那么一个东西,但是说它是什么东西都不对”,“是佛性,但是佛性是一个名词;你若把它当做佛性,就变成一种知解;那么它不是知解,但是又是佛性。 ”这三段综合起来,给我们一个印象——“它是一种觉受”。“冷暖自知”不是觉受吗?有个东西,又说“它是什么”都不对,因为它没有形状。第三段说得更明白,“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无名无字”,你说“它是佛性”,六祖却说:“我跟你讲没有名字,你反而说它是佛性?”
把这三段一综合,我们就知道“真正的禅只是一种觉受”。这个觉受是什么呢?我觉得“说它是什么”都不恰当,不如说“它叫安祥”。
安祥有没有涵义?有,“心安则祥”。我们做个心安无愧的人,而且保持这种觉受,人生就很通畅,没有障碍,做什么事都很顺利。
返回目录
六、安祥禅的力量是亲和力和同化力
有人问我:“安祥禅的力量何在?”我说:“安祥禅的力量能消千灾、能解百难,它的功德说之不尽、赞叹难穷,但是最简单的、马上可以检验求证的就是:它可以提高人的亲和力和同化力。”什么叫“亲和力”?就是说你保持安祥的心态,你的人际关系会改善。多少年不理你、不跟你来往的人,见了你的面,会主动跟你打招呼;过去你提什么意见,大家都反对,现在大家都赞成你了,这叫“亲和力”。什么叫“同化力”?满脑子妄想、满怀烦恼的人,见了你以后,跟你聊聊天,烦恼不见了!烟消云散了!因为你不烦恼,把他同化了,他也不烦恼了,这叫“同化力”。所以佛说“堪报不报之恩”,你并没有念咒,也没有画符,却能替他赶烦恼,他就没有烦恼了。
人从生到死这个过程充满了烦恼、充满了缺陷,处处都不如意。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只替你一个人安排的,它不能合你的意,那是在所必然。但是一切的烦恼主要的来源,还是来自于人。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生活,你也活不下去,《鲁宾逊漂流记》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小说,真的让你一个人自己去生活,你会活不下去。那么人多了,你就会烦恼,他不合你的意,他不赞成你的意,他不同意你的意,都会造成你的烦恼。如果你有了安祥,你就有了包容力;有了包容力,你就有了亲和力;有了亲和力,你的烦恼就减少了。
返回目录
七、佛出世的本怀是让众生享用安祥
所以我讲:“佛出世的本怀在于使众生活得好,活得不烦恼。”而佛真正的救济法门,就是佛法,佛法的最大功能在于改变人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同化力”。你们随时可以做自我检验,你平常能够说我不想,妄想把它停止,停得住吗?不可能。那现在我停止不讲,给你一些时间去检验一下,你脑筋会有念头吗?你现在脑筋有没有念头?据我的猜想,你们各位脑子现在是“空空的”。那么我讲话你又听得很清楚,这个叫“空而灵”、“寂而照”,这个就是“佛法现前”,这个叫“现证”,又叫“现量”。佛法有两种,一种是“比量”,是讲道理的,一种是“现量”,使你马上体验到不同的觉受,和盘托出,当时享用。所以真正的法是立竿见影的,是通得过检验的。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佛出世的本怀,不是叫人“修行成佛”,是叫人不要迷失了“自己本来是佛”。人原本就是佛,不用修,修而成的佛,修成还会坏。“成住坏空”是一个体系,有成必有坏,不修而成的佛就不坏。因为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的”就是“永恒的”,只要你不被五阴六尘埋葬,从六尘五阴里面翻出来、跳出来,打个洞钻出来,那你当下就成佛了。
返回目录
八、学安祥禅必须先反省忏悔
我的法(安祥禅)是很简单的,“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想的不要想”,非常简单。若是做不到的、太玄的,会玄死人的。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你做不做。所以安祥禅的修行,不是要你去敲木鱼、打坐、念经、吃斋,只要你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为什么把想念摆在前面?因为人是万物之灵,跟动物不同;动物有下意识、有无意识的动作,但人都是“认识指导行为,思想决定方向”。你的观念错,你的行为就错,所以你一定要用认识指导行为,你必须修正你的认识,因此“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和你的行为。
我们修安祥禅,首先必须要求自己以“唯求心安”作为人生的取向,而“唯求心安”的第一步,就是必须要彻底地反省。我要求每个人都做反省,有的人反省出来了,来找我,在我面前痛哭流涕说:“老师,前世我就当你的学生”;有的人说:“老师,我前世是只老虎,所以我这一世还是那么残忍凶暴”;有的人反省出“他前世是头牛”。是不是人人都做得到?不大容易;要反省到前世不大容易,但是起码你应该反省你今生,你自己做一次自我检查、自我检阅、自我批判。如果你不反省、你不检查、你不批判,你认为你是圣人,大家都是混蛋,就是你一个人对,别人都不对,结果你活得很苦。别人不对,别人又不会死;你对,你还是很烦恼。如果你做了反省,你就发现你有很多不可告人的事,你有很多对不起良心的事,有很多只能做不能说的事,你就会变得谦虚一点,你就不会那么厌恶别人,你就容易跟别人相处,你就可以找出自己修行的重点、修行的方向。所以我劝每个学安祥禅的人一定要先反省,反省以后是不是能够去掉?是去得掉的。
《大智度论》说:“你犯了什么错,要当着一千人以上公布、发露自己所做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洗掉,也可以不再受报。那么有些人或许会抬杠说:“当着这么多的人说了以后,就没有报应,这个人实在太占便宜了。”但是这些人不知道这个报应还是很厉害!因为他这么一说,大家原来很看得起他、很尊敬他,他说出来以后,大家说:“喔!原来你是这么一个人!”有很多度量小、没有修养的人还经常会在背后讽刺他,稍微不如意,就当面骂他:“你自己讲你是王八蛋,你做那些事,你还是人吗?你还在我面前讲什么话?”
当众发露忏悔有这么多后遗症,但是不要紧,《金刚经》说:“是人若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你受了大家的侮辱,你做的事情一笔勾销;你受了多余的侮辱,你可以成佛,所以这个划得来,这个还是很划算的事,所以要发露忏悔。但是这样子的发露忏悔很难实施,你做了不可告人的事,要你当着千人大众发露忏悔,很难找到一千人,找一百多人的场地都很难找到,到外面租场所太麻烦。但是我有个方便法门,你干脆把它写下来发露,就是“见天死”、“见光死”,就像打麻将,出了牌,再收回来,不行!“见光死”,见光就死了。你把它写出来,然后找个你信得过的长老,给他看,前面供着佛像,长老坐在旁边,你跪在他面前宣读,然后忏悔,长老给你做证明,长老就是年高德劭的人,忏毕,然后把它烧掉,你这个罪就忏掉了。是不是忏得掉?可不可以检验?可以。若是反省忏悔忏掉了的话,这个事以后你记不起来了,你想记,也记不起来了,它就是有这个妙用!既然记不起来,八识田中就没有这一段,将来接受阎罗王最后审判的时候,录像带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所以忏悔是有用的,一方面表示决心,一方面求个心安,一方面把存在八识田中坏的记录给去掉,然后你才能自我主宰。
返回目录
九、修行最高的法门、秘诀
那么修行最高的法门、秘诀有没有?有!我曾讲过四句话:“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觉”就是你真正的自己。“时时自觉”,真我就时时抬头,真我就时时都在。真我抬头,就大吉大利。假我抬头,邪魔当道,有倒楣的可能。你要“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你自己想什么,你都要知道。在我的讲词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说:“有很多人散步一个小时,问他:‘想什么?’他说:‘我什么都没想。’”其实他什么都想,他都不知道。“自己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典型的无明,这叫“无明”。无明的话,这个人就愚昧,愚昧将来就变成动物,物以类聚,你无明太厚重的话,将来就变成动物。所以要“念念自知”。
有人说:“想什么,都不对,我们修行要无念。”你搞错了!你没有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有念就是无念,无念就是有念”,比方说我现在在讲话,我说“我无念”,你说:“老师大概睁眼说瞎话,这话怎么讲呢?语言是思想的声音,你若没有意识,你会有语言吗?你在说话,你就是有念呀!”但是我要反问你们一句:“我若是有念,又如何能使你们无念呢?如果说我有同化力的话,那我有念的话,那你们脑子一定心乱如麻。我刚刚在讲话,现在不讲了,你们看看自己有没有念?如果我不讲话、你们就没有念的话,这证明我讲话也是无念。”换一句话说,有念和无念是一回事,“不二法门”没有两样、没有二元,无念就是有念,有念就是无念。谁进入不二法门?拥有安祥的人就进入了不二法门。你能够“时时自觉”,就像现在一样,现在不就是自觉吗?“念念自知”,你想什么都知道,想得对,继续想;不对,刹车;想到该做的事,马上做;若是灵感,把它记下来;想得莫名其妙,那是妄想,实在不象话,就自己打自己耳光!
修行人要“自觉”,要“时时自觉”,然后就是“事事心安”,做每一件事都心安无愧,没有后遗症,不怕人知道,“不可告人的事”断然不做,“不能做的事”不要想,都不要去想它,那这样就活在责任义务里,死了以后见了阎罗王理直气壮。但铁定你见不到阎罗王,阎罗王是阴间,你充满了佛光,佛光普照,你的心就是一个太阳,阎罗王绝对不欢迎你,老远就会挡驾。
然后你才能够“秒秒安祥”。前三句(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是因,“因”就是条件,后面还有一句是“果”,“果”是什么?“秒秒安祥”──每一秒钟都很安祥。
返回目录
十、安祥的主要内涵与觉受
这个“安祥”不是个名词的安祥,安祥有很多的内涵,有很多的觉受,当中有很多的变化,但是一直到成佛,都只是安祥。
你们刚才唱了《安祥歌》──“安祥就是摩诃般若的发露,安祥就是实际理地、本地风光”,“实际理地”就是真理的体现,“本地风光”就是金刚界净土的风光。净土就是安祥,心净土净,“心安祥”就在净土。
安祥就是摩诃般若的发露,那是一点都没错的。摩诃般若是什么?就是大智慧。为什么不翻译为大智慧?因为大家会认为这个大智慧是跟小聪明相对的,其实它的涵意是不只于跟小聪明相对,它不只是大聪明,不只是有内涵,它是一个没有内涵的聪明。它是一张供你书写的白纸,所以其大无外,这叫摩诃般若。
大家从自我反省到实践,不是以知道为满足。大家实践了这四句话──“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你这一生若不成佛,我下地狱,你这一生绝对成佛。为什么说得这么轻松呢?因为众生本来是佛!只是你迷失了而已。
返回目录
十一、佛是无上正等正觉
佛是什么?佛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简单地说:“佛者,觉也。”众生都是因为它有知觉,它若没有知觉,那叫众死,不叫众生了。所以众生皆有佛性,就是众生皆有知觉。人为万物之灵,人可以成佛;但众生不一定能成佛,不是说它一定不成佛,而是说它不一定能成佛,这话怎么讲?一般众生虽然也是生命,与人的生命一样,无欠无余,既不多也不少,但是一般众生的表层意识结构不健全。第一我们的脑子有自律神经,自律神经训练以后,变成运动功能。什么叫运动功能?骑脚踏车我们本来不会,学一学,就会了;外国人拿筷子,很好笑,但是练一练,他也会拿,这就是运动功能。第二学习记忆,第三感情领域,第四理智领域,第五思维领域,这些,人都有。动物没有思维,没有理性,虽有感情,但很薄弱,它的感情不能够由小变大,发展成“慈悲”。但是人全部都有,人可以由小爱变成大爱,人可以由理性变成智性,由智慧产生思维,由思维产生抉择,由抉择产生决心、意志,决定人生奋斗的方向,所以人为万物之灵。
众生皆有佛性,唯独人能修成佛,而且人本来是佛,只要你把多余的去掉。因为我们不比佛缺少什么,而是比佛多了很多。佛没有我执,我们有;佛没有贪心,我们有;佛不讨厌别人,我们讨厌;佛能包容,我们不肯包容。所以说:“佛没有的,我们有;佛有的,我们却没有。”佛有的就是大慈悲。佛与我们不同的,不是佛的智慧聪明,而是佛的大慈悲、佛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我们学佛是学佛的方法、佛菩萨相传的解脱法门,我们要成佛,主要的是要学佛的慈悲,慈悲就是大爱。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