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仇和说出了高房价公开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52:43
2010年01月20日 08:15新京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333条
作者:马光远
时下正是地方“两会”召开之际,关于高房价自然属于绕不开的民生热点话题。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与人大代表座谈时指出:“昆明的土地价格比周边(省会)城市都低,但是房价不低,为什么?原因是钱到了老板的包里。这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为什么?因为部分官员当了老板的保护神。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下一步会对这些官员进行查处。”
从仇和的话里,我们尚且不知道仇和所指“巨大的贪污腐败”具体是什么,钱又怎样就到了“老板的包里”,部分官员又是如何“当了老板的保护神”。仇和讲这番话是针对人大代表黄焰谈昆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昆明市不少建设项目,拆迁前说是用于公共性质,等街道办事处给村民做好工作、征完地、拆迁完毕以后,项目又变成房地产项目了。
很显然,这种一开始打着为公众谋利旗号,等用低价补偿把村民打发了,就通过变更规划,公然搞房地产开发的行为,不仅昆明有,全国更不少见。在这背后,则更是少不了权钱交易和种种腐败行为。
但是,仇和所指的“巨大的腐败”显然并不仅仅指这种“暗度陈仓”的土地违法行为,还有着更多的“潜规则”,但与腐败现实对应的是,因为房地产腐败问题而被直接绳之以法的官员并不很多,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折射当下土地市场违法行为猖獗,市场秩序混乱的现实。
纵观近年土地市场种种违法奇观,除了拍得土地之后“做工作”修改规划之外,最为千夫所指的莫过于“炒地皮”,也就是潘石屹所讲的“只炒面粉,不做面包”的行为。开发商高价拍得土地之后,却迟迟不开发,以至于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数年荒芜的地王。央视《经济半小时》曾披露,我国房地产商囤积、倒卖土地严重,有三分之一根本不盖房,而专司倒卖土地,诸多“地王”数年荒芜的事实,便成为这些倒地事件的最典型的写照。这说明,中国土地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上自某些官员、下至开发商一体的违法产业链,在他们集体腐败的逻辑面前,土地法成了可怜的摆设。
特别是,2009年,土地管理部门掀起了所谓的“执法风暴”,可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没有看到令国人振奋的大案要案。一些公然没有开发、长期荒芜的土地,在地方某些官员的保护下,竟然需要通过公开挂牌督办的模式来推进,土地违法之猖狂,可见一斑,而在这背后,要没有保护伞,是不可想象的。
抛开昆明的“巨大的腐败”不论,笔者一直认为,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疯狂,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违法操作导致,银行违法放贷,开发商违法操纵市场,而某些地方官员违法救市,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制造了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违法泡沫”。
治理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其实无需用“经济手段”,因为这本身是个法律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仇和说出了真话,希望这不只是“说说而已”,要有实质行动,我更希望中央政府拿出勇气和魄力,挥出重拳打击违法行为,查出后面的保护伞,让房价理性回归、法治不再蒙羞。
邓海建:高房价中的猫腻非得市委书记说吗
仇和坦陈高房价的腐败成本,约等于那个发现皇帝新衣真相的小孩第一声惊呼,勇气和胆识值得叫好,但对终结高房价难题未必有多大裨益。
1 月19日《齐鲁晚报》报道,谈起昆明过高的房价,市委书记仇和称,“昆明的土地价格比周边(省会)城市都低,但是房价不低,为什么?原因是钱到了老板的包里。这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为什么?因为部分官员当了老板的保护神。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下一步会对这些官员进行查处。”
一些地方这种公开的秘密之所以少有人说,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一者,说这话容易激起公愤,万一有群众“不明真相”,将楼市上的问题一股脑儿推给政府,那么,推心置腹就等于作茧自缚;二者,说这话要掂量掂量,万一立错了牌坊,难免有引火烧身之虞——这恐怕恰恰是很多人宁可鼓噪“丈母娘说”、“二奶说”、“准新娘说”、“富人太多说”等奇谈怪论,而不敢言及房价中腐败成本的主因。
一些地方高房价中的腐败成本是不言而明的事情。早些年,就有开发商坦言,“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开发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由此,“腐败成本 ”第一次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民间数据。此后,形形色色的“房官”落马,且多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让我们对“房腐”有了连绵观感。1月6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说,2009年全年,浙江检方立案侦查的该省国土系统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已达61件67人——诸如此类,窝案绵延、数字惊人,尽管舆论告诉公众这些都是“个人问题”,但是,为这些天价“个人问题”埋单的,最终还是那些省吃俭用的业主。房价成本上的谜题,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腐败成本,听起来敏感刺激,实质上却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因此,仇和坦陈高房价的腐败成本,约等于那个发现皇帝新衣真相的小孩第一声惊呼,勇气和胆识值得叫好,但对终结高房价难题未必有多大裨益。理论上说,打击了楼市上的腐败行为,开发商成本下去了,房价自然也就会跳水了——但是,这纯粹是一厢情愿。首先,楼市上的腐败症结不在于“案发后”,而在于“事发前”,掌握了线索的腐败,基本就是司法问题了,如果没有常态的制度改良跟进,这样的打击只会启发那些官商勾结更为隐蔽而已;其次,我们与“房腐”作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了,成果也不少,但是,追讨出来的赃款,与我们已然埋单的高房价之间,并无直接关联,换句话说,即便楼市腐败天下大白,为腐败所累的业主得到了一丝补偿吗?
楼市上的反腐只是救火,要杜绝那些燎原的星星之火,仍须对相关权力严加看管,杜绝其卖身当房产老板保护神的可能。
魏英杰:仇和的狠话有多少实际杀伤力
“昆明的土地价格比周边(省会)城市都低,但是房价不低,为什么?原因是钱到了老板的包里。这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为什么?因为部分官员当了老板的保护神。”这句掷地有声的狠话出自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之口,并且是在市人代会这种公开场合大声道出的。
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国内房价不断走高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以前似乎没有官员能像仇和这般直接大胆地指出来,也少见有地方领导将这个权力和资本勾结的黑幕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这番大实话,再次印证了以敢说敢做闻名的“仇和式”施政风格。
可是看完报道全文(1月18日《生活新报》),感觉就不如一开始那么美妙了。在这里,仇和虽然指出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大弊端,但对于问题的根源,他却没有触及。原来,他这番话的意思仅在于批评当地的土地收益落入老板和个别官员口袋,政府却未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反倒还要“为钱发愁”。所以,他接着指出,昆明一定要形成完全竞争的土地市场,每一亩土地都要“敲锤子”拍卖。
这真是让人不知从何说起。很明显,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乱象不仅和地方官员从中渔利有关,更和一些地方政府搞“土地财政”密切关联。仇和所谓的“敲锤子”,其实就是一些地方搞的土地公开拍卖这一套。问题是,在许多大中城市,土地拍卖的负面后果也已严重显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财政收入,任由土地价格一路狂飙,天价地王此起彼伏,结果土地收入占政府财政的比重越来越大——政府确实越来越有钱了,可房价越来越高,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搞得怨声载道,非议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仇和书记却还让“大家一定要转变观念”,学习其他城市把土地拿来“敲锤子”——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官员腐败问题,还可能产生更多更大的腐败?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这些年来有多少贪官因此而落马,就不难明白了。远的不说,近来被外界称为“许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案,个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可不就是与多宗土地出让密切相关?
当然,土地出让的招拍挂等方式也不过是一种手段,当前地价、房价畸高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的问题。也就是说,倘若未能解决好权力监督的问题,像昆明这样不走公开程序,而是由个别官员说了算,或者为了招商引资而搞捆绑“销售”,自然难免给寻租行为留下漏洞;同样地,即便采取招拍挂等方式公开出让土地,也依然会存在极大的腐败空间。就此而言,仇和有勇气直陈当地官场黑幕固然值得佩服,可他提出的思路和解决办法,却令人不敢高估其对房地产市场积弊的实际杀伤力。(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杨于泽:厘清高房价中的腐败成本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颇受金融危机拖累,全国住房均价却逆势疯涨。任志强们自然要说,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广东房协会长蔡穗声日前更是断言,“30年内大趋势是往上走”。他们的意思是,房价上涨是必然的,大家只能认命。
个中逻辑似是而非,就算承认涨价必然性,也不是每涨一块钱都合理,购房者都得接受。需求旺盛带来房价上涨,这是市场使然;温州游资把海南房价炒到每平方米7万元,所谓需求只是伪需求,政府可以对炒房游资进行适当监管。钢筋水泥涨价了,房价水涨船高;但官员把住关口“吃拿卡要”,带来开发成本上升,这样的价格上涨就不合情理。
这几天,昆明正在开人代会。据云南《新生活报》1月18日报道,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会上公开讲,“昆明房价不低”,原因是存在“巨大的贪污腐败”,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下一步会对腐败官员进行查处。这种表态,很可能是国内高官第一次公开承认官员腐败与高房价的部分因果联系,较权威地证实了高房价中腐败成本的存在。
现在有些人士肯定高房价,他们眺望着房价上涨的“大趋势”,论证涨价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从长远看,中国各类资产必然增值,所以房价上涨是合理的,疯涨也正常。但他们恰恰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中国人多,城市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城市住房产生“可持续”需要,“大趋势”看涨。但涨可以是大涨也可以是小涨,还可以是疯涨。具体涨多少合理,涨幅中有没有不合理因而应该被剔除的部分,确实需要认真研究。
其实,所谓“大趋势”只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房价疯涨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还有政治因素。有些因素起作用是合理的,有些则未必合理;有些是客观因素,有些则是人为的;有些属于中性,有些却是不道德甚至邪恶的。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决不可稀里糊涂地全盘“笑纳”。
现在谈论房价,带有太多先入之见,很多是利益之争,缺乏理性精神。业内人士,喜谈“大趋势”,“丈母娘刚性需求论”、“离婚推高房价论”也出来了。地方官员,喜欢横向比较,县城看省城,武汉看上海,上海看纽约。学界拍脑袋的多,少有人对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进行“分类学”研究,至今连房价成本也说不清。学者没研究,官员更是稀里糊涂,调控政策自然大而化之。
一个当务之急,是把构成房价的诸因素清理出来,把它们在房价中各自的占比弄清楚,使之成为“公共知识”。成本是多少,利润有多少,要有一本明白账。地价占多大比例,原材料占多大比例,政府税费占多少,官员腐败带来多大成本,不能永远稀里糊涂。没有这种“分类学”研究,大家对房价疯涨的根源没谱,于是政府调控缺乏精准性,开发商无法自我辩护,老百姓心有不甘,大家都只能一起生闷气。
仇和公开承认,高房价中有腐败成本,那么我们不妨运用社会科学手段,调查调查腐败成本在房价中的占比。现在抓了一批向房地产开发伸手的贪官,但腐败在宏观层面对房价有何影响,还不清楚。调查研究有两个直接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遏制房价疯涨;二是有利于反腐大计,有关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审计与会计制度,反腐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