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评“红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1:53

    开栏的话

    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文化热议”专栏,旨在对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当下文化领域的热点现象、话题,展开观点鲜明、见仁见智、单刀直入式的分析评说,以期对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有所裨益。光明网推出同题专栏,欢迎各界读者和广大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一经播出,就在观众中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导演李少红营造的意境太过阴冷,有人对大段的文言旁白颇有微词,有人抱怨剧中的人物不合乎情理……本报就此刊发几篇文章,分别围绕新版《红楼梦》的得失各抒己见。

    ——本期话题主持人

    李春利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红楼人物

    孙 逊

    开始,围绕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争议,主要都集中在剧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诚然,新版《红楼梦》很多剧中人物的选择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仅仅是一个“黛玉丰满,宝钗清瘦”的问题。宝玉,智慧灵气不够,痴傻愚顽也不够;黛玉,少了一点“怯弱不胜”的病态美,和大观园内首屈一指的女诗人气质;宝钗,不仅不符合“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外貌特征,而且也少了“藏愚”、“守拙”的味儿;平儿、袭人、紫鹃……只怕也都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个模样儿。

    我们还可以找出剧中人物更多的不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我们对《红楼梦》太过热爱,因而总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妥;从另外一方面讲,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红楼梦》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我们不妨把新版《红楼梦》中的人物看作是李少红眼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至于剧中小姐和太太们的“铜钱头”,很多观众看了不习惯。据李少红介绍,这是有意追求昆曲的一种美学意趣。导演自有她的理由,但影视中的人物套用戏曲人物的装扮,给人的感觉会不够生活化。同时,按照小说的描写,如薛宝钗平时“穿着家常衣服”,“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可见贵族小姐的服饰装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定要与众不同。那种从装扮上就要区分人物身份的做法,其实是戏曲的程式化套路,于影视作品并不可取。

    云 志

    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它是“正说”,不是“戏说”、“歪说”,作者是抱着对原著敬畏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的。《红楼梦》的语言堪称我国古典小说之冠,其中精到入理的人物对白尤其生动传神。试想,倘若按照今天的语言习惯随意改动对白,不仅会让人啼笑皆非,而且从根本上失却了人物之神髓。按说,新版电视剧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语言,对小说中堪称经典的对白和词语,几乎都一个不漏地保留了下来,应该得到认可呀。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作为视觉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影视,理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充分发挥其影音独有的特点和长处。在这方面,新版《红楼梦》就显得不足。比如每5分钟出现的旁白解说着实令人烦不胜烦,连黛玉的心理活动、小姐闺房的描述、变换的场景等都直白地说出来。特别是一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戏,经旁白一说反而很别扭,也削弱了情节的感染力和画面的表现力。把电视剧当成广播剧做,用夸张的形式对小说进行图解,让观众觉得像吃了夹生饭。众说纷纭评“红楼” 阿 若 刊发时间:2010-10-09 16:00:15 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红楼梦”?“红楼梦魇”?

    阿 若

    为什么新版《红楼梦》不招绝大部分主流观众的待见?从根本上说,也许李少红根本就不是适合拍摄《红楼梦》的人选:过于先锋的艺术理念阻挡了她去诠释《红楼梦》这样一部妇孺皆知的文学作品。个性化的改编不是不可以,但当这个电视剧项目的制片方拿着巨额投资,经过一轮沸沸扬扬的选秀活动,力图要将新版电视剧拍成流芳后世的精品时,它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定下目标:超越此前深入人心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

    从《血色清晨》、《红粉》到《大明宫词》、《恋爱中的宝贝儿》和《门》,李少红总是喜欢自我突破,她的每一部戏都有与以往不同的气质,而越往后,她对幽暗神秘乃至恐怖的氛围越发情有独钟,从而逐渐确立起她的个人艺术风格。新版《红楼梦》若说有些贡献,也的确有赖于努力经营的形式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太虚幻境,无不借助现代科技之力,将景致铺陈得美轮美奂,然而,美则美矣,却总是鬼气森森,阴风惨惨,不像“梦”,倒像“梦魇”,这样小众口味的诠释无论如何都跟众所周知的《红楼梦》相去甚远。

    小说《红楼梦》以实写虚、以喜写悲,其悲剧本质透过繁华和富贵反衬出来,前80回越风光,后40回越苍凉。李少红显然没能参透这一美学真谛,她了解了“红楼”的乌托邦本质,却落入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红楼”圈套,非但没有着力营造乌托邦生活的真实感,反而试图用凄艳迷离的“哥特”式审美来直白地说明《红楼梦》的悲剧性,完全颠覆了原著的美学风格。

    有笔墨官司是好事

    史美圣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即使在抄本流传阶段,就已经出现“遍于海内,家家喜闻,处处争购”(梦痴学人《梦痴说梦》)的空前盛况。至于该书引发的种种争议,二百多年来好像也没有断过。如今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已蔚然成风,《红楼梦》也不例外。今年六月底,一些地方电视台开始播出李少红导演执导的51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因为1987年已有一部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电视剧,它被称为新版《红楼梦》。该剧一开播就引发了观众的热议。九月初,北京卫视、安徽卫视也播出了该剧,让全国各地电视观众都有机会一起欣赏,于是引起了更为广泛的争议。据说该剧还要向海外发行,可以想像,争议的范围势必还要扩大。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我认为文艺创作(包括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发的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如果一部作品发表后看不到任何评论,既没有人说好,也没有人说坏,我看这是作者的悲剧。健康的文艺批评有助于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批评者来说,批评要有理、有利、有节,要抱着互相探讨的态度,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而对被批评者来说,无论怎样尖锐的批评意见,都应虚怀若谷,多多益善。这次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引发的争议,我看其中有不少批评意见很中肯,如剧中的旁白处理得过于拘谨,其实不需要那样“忠于原著”,一些剧中人物的发型采用戏曲演员的装扮,也值得推敲,一些演员选得也不太到位,等等。而有些批评意见就很难说是与人为善了,说李少红导演上了红学家的当,甚至怀疑她没有看过《红楼梦》原著,这就不太好了。李少红是那么不敬业么?是那么容易被忽悠么?我看未必。再说,文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应该容许多样,切忌整齐划一,艺术家有自己的追求,应该鼓励,这样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还有一点我想说,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有多位专家充任顾问,不知他们在这个创作共同体中是如何发挥专家作用的?因为有些问题的处理,应该可以预见观众的反应。对于播出后观众提出的种种批评意见,我认为他们也应该参加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对观众的“拍砖”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