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陈水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1:09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科研室主任刘红

  陈水扁留下了些什么,大家都看到了,留下了失败。陈水扁执政8年,一个搞台独,一个无能,一个贪污,就这三样。他的政绩就是搞台独失败。经济民生也是失败。

  他毁掉了台湾的民主,毁掉了台湾的法治。我不知道民主法治在他任内有什么建设,从制度到行为,到具体的实施,都是破坏的。他本身是最大的破坏人权和法治的。对“二二八”的反思不是从他开始,国民党早就做了。他一直想竭力控制司法,操纵司法,但是他做不到,做不了。留下的主要的东西就是失败。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江岷钦

  陈水扁给台湾社会最大的启示是一个“典范的转移”。正规的政治人物、政治领袖,我们期待他有绝对的高度,在气质上足够的宽广,在眼光上有足够的深远,在为人处世上要有足够的宽厚。这是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政治人物,特别是领导人的一种期待。

  但陈水扁颠覆了这种期待的讲法与思维。近代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当中,他不是正规的典范,而是做了典范的转移。

  他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摧毁价值。就是对传统价值,好的坏的他统统都颠覆。

  二、社会正义的严重缺失。他从贫户出身,反而对于最支持他的台湾的劳苦基层人民,相对弱势的劳工人群,缺乏照顾。就像孙中山说的,彩券还没有得到,就把扁担丢了。

  三、采取封锁政策,忽略了世界潮流,让台湾的竞争力严重退后。

  对政治人物的评论只是负面的一厢情愿或者正面的歌功颂德,对历史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对时代不负责任的说法。

  陈水扁让多数的民众知道,只要你有实力,愿意努力,三级贫户的乡下佃农之子,一样可以成为领导人。他再次重复一个社会流动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在台湾社会阶级的观点几乎是不存在的。

  另外,陈水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颠覆了国民党原来高高在上的形象,让民众开始知道,领导人原来可以批评、质疑。陈水扁在言论自由方面我认为比国民党做的好很多。

  第三,他的用人。陈水扁很敢用人,论功行赏,赏罚分明。他有相当高的识人之明,每个阶段都有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转折,为台湾带来新生的力量。

  ◆《中国时报》执行副总编辑张景为

  回想陈水扁在台湾政坛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有三个场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我想也让人唏嘘感慨。第一是1996年他当选台北市长时,他诉求的是“快乐希望”,他在市政府出来,那种欢乐,天空飘满彩色气球的场景。第二个场景是2000年,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政党轮替,他在“总统府”前面,发表就职感言,喊出了“台湾人民万岁”,“民主万岁”。第三个场景,其实蛮无奈的。是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他在记者会上高喊出的是“阿扁错了吗?”“难道阿扁错了吗?”我觉得他在那里强辩高喊的样子恰恰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和不知悔改。这三个场景让人对照起来非常感慨。

  相信陈水扁也曾经有他的政治理想和理念,并试着去贯彻。但到头来他的理念和理想反倒成了他操纵竞选和政局的工具,就是说他本末倒置了。他为了要竞选,为了巩固权力,朝小野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有不安全感。

  他体现了台湾梦。一个三级贫户之子,在他从政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成为台湾民主政治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从小就靠个人拼搏上台,所以他不服输、斗争的精神都很强,所以他对胜负看得很重,对于权力和成功有高度的渴求和不安全感。导致这个人调试性很强,他很权变,也很善变。

  陈水扁8年执政爬到最高,再落下来。完整地来看他政治上的由起而落,完全是政治上的一个负面教材,令人痛心,而且应当引以为鉴。

  ◆东森电视亚洲新闻台总编辑林天琼

  我最初对陈水扁这个人有印象是他做台北市议员。那时候他给人的印象是敢于对抗国民党既有体制,辩才极好,充满了改革形象。然后他依靠这样的口才和形象一路从市议员做到“立法委员”、台北市长。那时的陈水扁给人的印象是年轻、进步、快乐。

  他第一次赢下“大选”时,他错过了他的历史。他成为台湾五六十年来第一个政党轮替的人,他绝对有机会在台湾历史上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笔。但8年后他离开,并没有留下很好的形象给历史。

  从民主法治来讲,民主是人类有史以来能想到的最好的一种政治机制——以数人头代替打破人头,每一个人票票等值的概念。台湾四五十年建立的选举的模式,并不是陈水扁建立的,民主的经验和涵养来说,陈水扁没有什么直接的功劳。也许负面来说,陈水扁让人理解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家所发生的事情让台湾人了解到,司法是有正义存在的。原来司法是这么强大的机关,可以对领导人及其亲属起诉、调查。这是从负面上陈水扁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