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中成长的风水业/07120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6:02
混乱中成长的风水业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欧阳海燕
风水业没有行业标准,混迹其中难免真假难辨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一间大概15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北京风水9981”的总经理王剑和风水师胜己被请去看风水。
办公室分为里外两间。
外面一间正在装修,空空荡荡的,里面一间,聚集了十几个工作人员,他们对于眼前的这位拿着罗盘、卷尺走来走去的风水师非常好奇。
风水师胜己仔细观察了中介公司周围的环境。从里间屋子的一扇窗户望出去,他发现不远处有三个垃圾箱,于是建议中介公司经理陈放(化名)“和小区物业商量一下,把垃圾箱搬走。”陈放有些为难地问:“如果物业不同意怎么办?”
对于经理陈放来说,他最看重的是“财位”。可是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公司的财位竟然是卫生间的位置。他有些尴尬地打开卫生间的门,一股味道扑出来。胜己说,快关上吧,让员工把里面打扫干净。陈放叫一名员工跟在胜己身后,要求她把风水师说的话“记下来,给我详详细细地记下来!”
接下来,胜己对外面一间屋子的布置,包括墙和棚顶的颜色提出了建议。又指着门口的一个位置说,这个位置是管理者的位置,最好你坐在此位置上。陈放忙问:“那接待客户总可以吧。”
风水市场的分布
十一期间,“北京风水9981”的风水师们赶场似的给人看风水。“忙晕了!”公司总经理王剑说。陈放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北京风水9981”的风水师的。王剑介绍说,他们的客户都是通过朋友介绍的,“因为我们没有广告。中国内地也不像香港,可以大张旗鼓地打风水广告”,“但是我们的回头客很多”。她说,有些客户还在慢慢试探,他们的客户群体有待成熟。
对客户的具体情况,王剑不肯透露。“公司尊重客户的意见,在他们没有说‘可以把我的案例加以宣传’前,我们是不会透露他的任何消息的”。不过她补充说,他们的客户一般都是高学历、事业有成的高知人士,其中“不乏社会名流”。
北大资源学院易学教授王济权,同时也担任着国内外多家房地产公司长期顾问的职务。他说,整体看,风水在中国内地有很大市场。从地域上看,南方的风水市场较北方发达。南方的风水市场又集中在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湖南的风水市场也很热。“但各个区域的风水市场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广东和湖南。”他说,“广东对风水可以说是‘明着信’,而在湖南则多‘暗箱操作’”。
风水在北方不像南方那么流行,王济权以北京为例,“在北京,一些地产商请风水师看风水不与他签合同。”曾经有一位北京的地产商在请他看风水时说,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就行了。然而,在广东、湖南,看风水签合同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国内的风水师,南方人多些,“北方也出风水师,但不像南方那么多”。风水在港澳深入人心,尤其在香港,更是大行其道,于是很多人都有一种认识,认为好的风水师都在香港,“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过去的,”王济权说,“风水高手都在内地”。
风水源于中国,17世纪后,开始走向世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风水甚至有席卷全球之势。外国人对于风水的热情不逊于国人。德国奔驰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曾经致电王济权,向他咨询风水。王济权对德国人信中国的风水感到奇怪,对方告诉他:“我们德国人有三四千人都在研究中国的风水。”
王济权介绍,在世界范围内,风水盛行的地方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此外,俄罗斯、英国、德国、美国,尤其是华人居住区也盛行风水。
王济权曾经接待过一位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易学大师”。《易经》在很多中国人眼里都是天书。这本天书翻译成俄文,王济权觉得相当有趣,“他们把天干地支采用了类似于计算机二进制法的译法。自然,阅读者不容易理解原书的深意。”
前景看好
“风水业在中国内地发展得比较混乱,目前没有行业标准,一旦走偏,就容易变成招摇撞骗的假风水、假风水师。”“北京风水9981”的总经理王剑说。
有消息称,2004年,中国内地共有风水公司180余家,但两年后,只剩下80余家。王济权解释说,风水是靠技术吃饭的,真真假假,一试便知。“经过市场的筛选和淘汰,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王济权认为,在目前的风水师中,真通风水者数量稀少。何谓“真通”?王济权说,“比如拿来一张户型图,让风水师来说说此宅过去的经历,说得对,即为‘真通者’,说得不对,即为‘冒充者’。”“这是一个最笨拙的办法,但也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办法。”
作为一家风水公司的经营者,王剑对风水业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前景看好,“可能过个两三年,内地风水业也能达到像香港一样的繁荣”。
而对于北大资源学院易学教授王济权来说,他更是亲身感受到了二十几年来风水在中国内地的复苏。上大学时,他读的是城市规划专业,那时他对风水就已经很着迷了,但是“不敢明着学,只能偷偷地看书”。当时他梦想,“有朝一日在大学里,风水也能够明正言顺地走进课堂。”三年前,他的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国家没有大力提倡风水,但实际上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把门关死,现在开课允许了,逐渐地在放宽。”他说,“这是因为有这个需求。任何东西都是先有了市场才做的。”
王济权认为,风水的发展前景“绝对非常好”。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扼杀风水易学,都未能根除,“可以说风水易学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风水的源与流
风水又曾称堪舆、卜宅 、图宅 、青乌、青囊、形法、阴阳、地理、山水之术等等。探其概念的渊源,据说在伏羲氏时期就有了萌芽,在《诗经》、《仪礼》、《周礼》、《孝经》里,以及选择住宅和墓地的卜筮术与相地术中可以看到。周朝时,风水术大为发展,但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而到了六朝时代,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风水书,是晋代郭璞写的《葬经》。这本书的主题是“得水藏风”,“风水”一词即源于此。唐代的高官杨筠松,为了打败蛮人,写了一部有关风水的《灭蛮经》,当时广为留传。后来,他的弟子又写了一部名为《龙水经》(青囊经)的风水书。而以《葬经》为首的这三部书,则是后世研究风水的鼻祖。
汉代重视孝道,墓葬讲求奢华,所以风水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扩展至其他类型建筑的选址和建造方面。两宋至元明,文化中心南移,从而使得这种观察地形的学问有了实际意义。明清时期,风水理论的应用就更广泛了,北京紫禁城和天坛,以及整个北京都城的建设,都很明显地运用了风水理论。
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翻开任何一部明清时期的府志、州志和县志,都不难找到与这座城市有关的风水记载。从某种角度看,古代中国大多数城市的位置都可以说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选定的,风水理论可以说就是古代的一种聚落区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