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8课(齐红丽)--hongli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01:48
【集体备课】六上第8课(齐红丽) [ 2010-8-30 13:45:00 | By: 小齐 ]   0 推荐

第8课 大变革的时代

【课程标准】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战国时期铁农 具和牛耕广泛使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记住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提高分析能力;学会如何评价一场改革的成败。

3、情感目标:通过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三个子目的联系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板书设计】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土地私有封建经济产生          地主阶级变法,

和都江堰的兴修                                          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变革              社会制度变革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备注:先板书课本中基本知识点(铁农具、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然后在探究环节逐步补充完善,最后收尾于课堂小结(用线段、箭头勾勒出之间的关系)。注意总结时一定要结合第7课。

【教学过程】

课前故事会

由学生代表讲历史小故事,教师和学生认真倾听,先由学生评价,再由教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课下读书的习惯等。

前置补偿

1、东周开始于何时?分期?

2、春秋时三位著名的霸主?

3、“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4、发生在春秋、战国时的著名战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复习旧知的习惯。

导入新课

1、出示图例:周的划分。教师讲述: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我们今天通过第8课的学习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是如何推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化的。

设计意图:

2、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果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的话,那么,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这次变法带来秦国根本性的变化,写下中国古代的改革史上重要的一章。

 自主先学

一、自主预习

学生依据学案提示问题,自学本课,标划课本,初步感知、识记本课内容,准备基础闯关。

预习问题:

1、铁农具何时开始出现?何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何时已使用?何时进一步推广?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

3、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的原因?

4、何时、何国、何人、在哪里修建都江堰?请简介它的功能和作用?

5、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在位国君?变法内容?影响?

6、我国封建社会何时形成?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分别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标划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基础闯关

教师屏示问题(基础问题),学生抢答,记入小组考核,检测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的表现欲、团体意识是很强的,可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提问激发学习的愿望,进而初步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质疑探究

一、学生质疑

自主看书,找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组内交流,初步解决疑难问题;组内有争议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师生一起交流解决;教师总结点评,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中应建立这样的机制来培养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师质疑

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开动脑,思考探究。

 1、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水利工程的修建,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对于都江堰的作用,教师可播放视频帮助学生领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新式生产工具的运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面貌。

2、一个奴隶主的烦恼: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役使奴隶500个,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出谋划策1:我的私田越来越多,可得让这些奴隶抓紧干活。可是他们经常怠工、逃跑、还砸坏我的铁农具,影响了我的收入,怎么能让他们有生产的积极性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在春秋战国生产力提高的背景下,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与奴隶)是如何转变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地主与农民),突破本课的难点。

出谋划策2: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了,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背景、原因。

3、挑战自我:逐条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逐条分析商鞅变法带来的影响,理解秦国在战国后期雄霸东方六国的原因,进而理解适应时势的变法对一个国家、社会的推动作用。此环节可与第7课相联系(秦国在诸侯争雄中胜出,与商鞅变法有莫大的关系)

4、动脑筋: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方法,明确评价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历史知识?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都江堰、商鞅变法、封建社会建立等。)

这些事物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

(学生简单回答;然后教师补充完善。)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土地私有封建经济产生          地主阶级变法,

和都江堰的兴修                                          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变革              社会制度变革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由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达标训练,反馈矫正]

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师生共同矫正并释疑。

1、我国何时出现铁农具?(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地处在战国时的(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3、材料:“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①“李太守” 是谁?哪国人?有何贡献?

②“伯禹”是谁?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推荐作业]

准备一个有关第9课的历史小故事,限时3分钟。

要求:语言表述流畅、声音洪亮、故事情节吸引人

建议:在家把故事练习熟练,脱口而出;自己看表计算时间。

 

  阅读全文(65) | 回复(2)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上一篇:历史课堂之我见
  • 下一篇:9.9历史教研活动有感
  Re:【集体备课】六上第8课(齐红丽) [ 2010-9-27 21:30:00 | By: hongli ]   很好的建议。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集体备课】六上第8课(齐红丽) [ 2010-9-20 8:57:00 | By: marina ]   1.整体思路感觉很好,尤其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设计很有新意,使学生在活动、思考中突破难点。建议教师活动后对背景归纳总结,点明个中关系,且不要忘记水利工程——都江堰。
2.有几点商榷:
(1)导语激趣作用不大,放在开头太理性,可放在最后学生总结完后教师点拨。其实设计意图中就讲得很好“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果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的话,那么,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可由此尝试导入。
(2)最后一个环节“挑战自我:逐条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有什么作用”似乎是由学生来分析,有难度但不是不可行,教师可适度培养。
(3)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大变革,教学过程中未体现,教师可再斟酌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重点应突出一个“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