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象”折射心态变化(环球走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6:39

“新形象”折射心态变化(环球走笔)

孟莲庭《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27日   22 版)

  一位白人老翁在路上辛苦地跑着去领福利金,半路却被一群移民超过,当这位老翁气喘吁吁地跑到福利金发放处,那里早已人去楼空……此时画外音响起:“那些移民领走了他的福利金。”这是前不久,由极右翼的瑞典民主党制作的一条备受争议的竞选广告。

  尽管“反移民”主张遭到众多批评,但在9月刚结束的四年一度的大选中,瑞典民主党却在议会中取得了20个议席。这一结果震惊了瑞典,震动了整个欧洲。瑞典《快报》发表社论称:“包容的大旗已被拉倒,黑暗力量最终把瑞典民主挟为人质。”《瑞典日报》头版刊登文章《周一早晨,瑞典人换上新形象》,这个“新形象”就是“瑞典再也不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它很可能成为种族主义者的奴仆”。

  过去几十年,瑞典一直被称为欧洲“包容与开放精神的典范”。二战后以来,瑞典从南欧和亚非等地接收了大量移民,时至今日,每7个瑞典人就有1个出生在国外。瑞典经济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其高福利政策也始终如一。即使是在被认为欧洲已经“向右转”的最近20年,瑞典仍被认为是“极右翼政党的坟墓”。在去年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在荷兰等7国赢得超过10%的选票,在法国等6国得票率也跨过了5%的门槛。但瑞典民主党一直未成气候。在2006年举行的上一次大选中,该党得票率只有2.9%。以致一些瑞典政要自豪地称:“在对待移民问题上,瑞典是欧洲其他国家的样板。”这个“样板”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坍塌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瑞典的改变?

  有人说,移民问题让瑞典不堪重负。欧盟扩大之后,新入盟国家的移民大量涌入,给原本紧张的瑞典就业市场带来更大压力,福利金、住房等公共服务出现供不应求。同时,当地人出生率屡创新低,外来移民出生率居高不下,使得移民及移民后裔占瑞典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瑞典经济深受其害,失业率节节攀升,以致有一些瑞典人认为,移民已不再是他们需要的劳动力,而成了“瑞典的负担”。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以笔者在瑞典多年所见所闻,移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其实要远远大于“负担”。在码头货仓、大型超市等场所,大量移民从事着当地人不愿意干的重体力劳动;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移民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十分努力。瑞典民调机构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当地民众对移民持积极态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看来真正变化的不是外来移民,而是欧洲人的社会心态。从全球视角看,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今不如昔;在欧洲内部,由于制度设计、进取精神不足等一系列深层因素,多国经济增长乏力,不少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这就是“反移民”的保守思潮迅速蔓延的社会大背景。当欧洲包容与开放的典范也被这股思潮所裹胁,足以显示出这股思潮的强度。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此保守的欧洲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