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第六产业 增强农业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7:24:52
探索第六产业 增强农业活力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目前,“第六产业”是日本正着力推进的新型农业。 以金融业务著称的野村控股集团,近日投巨资1.5 亿日 元,设立从事农业经营的子公司栽培西红柿,成为日本众 多企业、资金、人才将触角伸到“第六产业”的杰出代表。 所谓“第六产业”,是指在传统第一产业农水产的基 础上,融合了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肥料生产等制造 业,以及作为第三产业的农产品流通、销售、信息服务等,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将三者相加,1+ 2+3=6,这便是“第六产业”,其核心就在于“一体化”和 “融合性”,即通过搞多种经营,获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 的更大利益,使农村和农业摆脱日益衰落的现状,实现跨 越式发展。 

  “第六产业”的概念,最先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 业专家今村奈良臣,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根据日本农林 水产省的统计,农水产占比从1960年的40%一直下降到1990 年的20%左右,而加工、流通、餐饮业比重不断提高,这成为传 统农业日益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今村奈良臣创造了 “第六产业”理念,旨在通过3个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 附加值,激发农业活力,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动力。 群马县的“野菜俱乐部”,在日本被称之为“第六产 业”的典例。“农业法人野菜俱乐部”是个实体,共有会员 53 名,业务范围从种植到加工到销售,可谓“一条龙服 务”。在寒冷的冬天,走进群马县内的“野菜俱乐部”大 棚,这里却有一股浓浓的秋意:西红柿还在往天井爬,每 株上差不多都结了十来个拳头大小的西红柿。负责栽培 管理的中国籍专家吴超峰说:“这里的西红柿能一直长到 12 月中旬,每棵产量能有40 公斤左右。”从5 月到12 月, 西红柿就在这间大棚里不断地结出果实。大棚内的湿 度、温度都由电脑控制。 从大棚出来,可以看到“野菜俱乐部”的加工中心, “野菜”(日本把“蔬菜”称之为“野菜”)拿到这里后,会根据 消费者的需要来装箱,一车一车的蔬菜从这里运出去,再 送到消费者那里。黄瓜略有些弯的、西红柿上长有疤瘌 的,这属于次品,在日本是卖不出价钱的。一时卖不出去 的,就装箱后存在冷库中,再加工成咸菜卖钱。 “石油涨价后,煤油的价格也跟着上涨,维持大棚很不 容易,很多农户会亏本。”吴超峰说。但“野菜俱乐部”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 响,“我们和消费者、厂家有一个约定的价格。

  蔬菜供不应求、其他地方涨价 时,我们不涨;但价格下跌时,我们也不让价。”正是靠这个方法,农户一年的总 收入在1 亿日元上下。从而吸引和留住了人才,吴超峰就是从中国来到这里 并最终定居的。 日本农业的出路,很大一部分要靠新概念、新模式来做。正是这“野菜俱 乐部”之类的“第六产业”,支撑着今天日本农村。

  今年3 月,日本政府制定了 《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这是为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 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包含不少创新性内容,诸如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 念,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计划到2015年在500个产地推广生产加工销售服务 战略,实现产地增收5%以上。其创新理念很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第六产业”属性的创意农业试验,在我国正渐成气 候。譬如,浙江成为全国各省区中农民收入超万元的第一个省后,更鼓励农 民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以油 菜、杨梅、柑橘等四时农产品为媒介,大力开发乡村农业景观项目,全省各类 休闲观光农业年总产值已突破63 亿元。

  上海市郊改革农业的生产经营方 式,农户不是组织了“家庭农场”就是参加了农业规模经营,新体制激发农民 加快走进农业“新天地”,使不少农户一年收入达到上万元,有的甚至十几万 元。看来,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借鉴包括发掘“第六产业”在内的各 国文明成果,认真总结和推广浙江、上海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新鲜经验,农 民才能专心农业,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农村也才能全面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