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从朱元璋废相看明初功臣群体的覆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14:34
绪  论
朱元璋废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从有限的历史实物和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了解、认识。八十年代初,关文先先生发表了《试论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废相的过程分为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洪武十一年命奏事毋关白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正月废丞相三个步骤。这一概括,为此后发表的多种出版物所采用。关文先还认为,废丞相是朱元璋有计划的行动。但是,后一观点却很少为史学界所接受。对于废相的原因,史学界多归之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对朱元璋废丞相过程的考察,我认为:丞相之废除,并非是明太祖当时面临相权极度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从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而是鉴于历史与元朝亡国的教训,经过深思熟虑和多年探索,充分利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借助更加成熟的官僚体制来维护、巩固和强化皇权的结果。同时,对废相过程的探讨,本文也有所补充。
一、朱元璋废相前的政治格局
朱元璋初称吴王,开始谋画建国的蓝图时,就非常注意总结元朝的教训。他曾对左相国徐达等人说:“卿等为生民计推戴予。然建国之初,当先立纪纲。元氏昏乱,纪刚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随之天下骚乱。”[1]可见,防止出现权臣是朱元璋建国伊始就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本的办法是削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洪武九年,他经历多年的探索后,概括政治改革的基本原则时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也。”这一原则,即是对此前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此后政治改革的指导。而废丞相,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bs.cn/dispbbs.asp?boardid=20&id=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