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较官校佳的经济学分析 林行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8:18
教育的重要性已不必再啰嗦,如何提高教育素质,是普遍面对的难题,非一地独有。美国和加拿大政府近年慎重考虑采用“学券制”(voucher system),便是认为通过市场机制改革教育制度,是提高教育素质的好办法,可惜这种把消费主权交还消费者即让消费者有选择自由的理念,由于来自建制的阻挠,迄今无法落实——加拿大安大略省在无法正式落实“学券制”后,去夏推出税务优惠(tax credits)新例,家长若把子女送读私校,学费可获税务减免,虽然家长最终的支出仍远远大于基本上免费的公(官)校,但此法大受家长欢迎。他们所以愿意舍免费而付费,原因很简单,私校必须讲究效益,令家长觉得物有所值才会替子女报读!
斯坦福商学院的拉施亚教授,在2001年8月出版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题为《教育的生产》一文,以经济学的实证方法,从每班人数多寡(classroom size),剖析学校怎样才能提高教育素质。
传统观念认为每班学生人数,即教师与学生比率,是决定教育素质高下的关键因素。课室容纳学生愈少,教师与学生比率愈高,教育素质愈佳。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若非如此,学校便不会分班,因为班数减少,聘用的教师人数相应下降,而学校便可省却大笔开支。学校不作此图,反证了每班学生人数多少的重要性。
可是,上述理论并非放诸天下而皆准。日本学校的每班人数通常比欧美国家的多二三成,但日本学生,以考试成绩为准绳,却走在其他国家之前。日本的例子说明每班人数多寡对教育素质不具决定性影响,这便是经济学家所称的“课室的迷惑”(classsize puzzle) 。
为了澄清这种“迷惑”,拉施亚从公共财(public good)的性质入手。他认为和道路一样,教学进程亦因“阻塞”(congestion)而受阻。一辆车开太慢或多车连环相撞,均会导致“无法前进”的大塞车——所有汽车的进度都被拖慢;在课室内,有一名学生行为不检——经常做出妨碍他人的动作,分散其他学生听课注意力,便足以降低教师的生产力,换句读者早已耳熟能详的经济学术语,那名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负面界外利益”(negative externality,亦即“外部不经济”)。当然,这种可归纳为“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结论,已是老生常谈,但拉施亚的研究具体地显示,一个有25名学生的课室,只要每名学生有2%上课时间有“异动”,教师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便减40%;如果每名学生有5%上课时间“不规矩”,教师的有效性便跌至只有28%。在他的论证中,课室学生愈多,“坏学生”的破坏力愈大。相反而言,日本学生由于大都“行为良好”,因此每班人数虽多却能获好成绩。
在此情形下,是否根据学生操行优劣分班就可达致较佳“教育效益”?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操行分班的教育效益显然较把良莠融于一炉高。不过,从另一角度看,“隔离政策”把行为良好和行为不检或资质优及资质劣的学生分班,对“好学生”没有影响,但却无助“坏学生”的进步,因为他们相互间有坏影响,结果荒疏学业,在社会阶梯上更难有寸进。由于这类学生大多来自低下收入家庭,等于从学校开始已形成另类社会不公平!
拉施亚指出为什么私办学校远比公立学校“严”,这是因为私校必须求利,因此不能容忍会“带坏”同学的“坏学生”混杂其间。亦是由于这点理由,私校收生比较挑剔。另一方面,在严格挑选学生和收费昂贵之下,家长仍趋 之若鹜,则是因为这是避免子女受“不良界外利益”影响的惟一方法。“好学生”(操行好资质优)于是“物”以类聚,结果遂出现私校学生行为及学业成绩较公立学校为佳的现象。
至于学生操行,拉施亚认为教师的教导比家教更不容忽视,而这涉及师资问题。学校为了吸引较佳师资,惟有提高薪津聘请优才。拉施亚的研究显示以倍于市场平均薪金便能招聘到比较优秀的教师,结果令“行为不检率由3%下降至1%”,换句话说,学生行为良好,相互间有好的影响,每班人数便可增加,等于提高教师生产力,学生成绩因而较佳(日本的例子值得参考),抵消了薪金较高的损耗。
拉施亚的理论建基于“阻塞”对教育进度及“同辈效应”(peer effects)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这有如道路交通顺畅与否和是否有汽车“死火”或意外有关;缓解交通的办法是加阔道路,这不易办到,较有效和可行性较高的办法是划分快、慢车线,这种早已实施的交通规例,在学校亦行得通。即是说,根据操行、资质分班,不失为无法可想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素质的次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