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8:26
[摘要]:2005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据非权威机构统计今年报考人数约为170万。如果该项数据准确的话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当占100—130万。而与之相对应的2001年全国高考招生为240万。经济学一大原理就是人们面临选择,而选择必将引出对机会成本的考虑。那么如此火爆的考研风潮背后的个人和社会将为之支付多大的机会成本呢?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我国现阶段是不是研究生教育越普及越有益呢?怎样确定一个最佳的研究生培养数量?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考研 机会成本 边际效益
一:考生个人的经济学分析
以笔者自身为例,考研将首先面临一系列显性成本,即为了考研直接从考生口袋中拿出的成本。其中很大一笔支出就是考研辅导班。在做这篇论文之前笔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考研狂热者,一口气把数学、英语、政治三门公共课的辅导班都报了,但由于选的是不太著名的辅导班,并且是在其优惠期内报的名,共花费1170元;辅导班通常并不在本校上课,算上为上课而丢的一辆自行车再加上丢车后的交通费约为300元;其次笔者属于考研学子中勤奋的典型代表,辅导书是一本接一本地做,用于辅导书的花费以300元计并不为过;研究生考试由于其漫长的复习历程,考试的比较不仅体现在智力上,对身体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要进行营养的追加,以每月70元的额外营养支出计,共十个月约700元;最后别忘了加上考试报名费150元。
清晰起见,对考研各项显性成本列表如下:
项目 花费(元)
辅导班 1170
交通 300
辅导书 300
额外追加营养 700
考试报名 150
总计 2620
经济学不仅考虑各项显性成本,同时注重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分析如下:
仍以笔者为例,笔者不考研的同学大都从10月份就开始做兼职,以平均每月800元计,到考研结束的一月下旬,五个月约4000元。而到大四下学期除去约一个月的毕业设计外,大部分都开始正式工作,以每月1800原计四个月约7000元。也就是说如果笔者选择不考研将得到约11000元的收入。这里暂不考虑为考研而放弃的闲暇娱乐带来的机会成本。
综上,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到毕业典礼的那天,同一个宿舍不考研的同学的兜里将比考研的同学多出13000多元(2620元的直接投入+11000元的收入损失)。并且不难想象典礼上精神焕发的肯定是已经开始工作的同学,而面容憔悴的必为考研者。
以上分析仅以笔者作为一个在校考生为标准,然而考研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考生,他们或放弃原有的工作,或从家里搬出租房考研,其成本何止是在校生的两倍?因此笔者的成本(特别是直接投入成本)相对在校生或许偏高,但相对于整个考研团体的平均成本仍是具有代表性甚至偏低的。
二:社会财富影响分析
有人说依托考研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诚然,各大培训机构,名师辅导书,考研咨询等因素组成了这个体系的躯壳。以笔者为标准计每个考生支出约2000元,那么,2005年的考研将带动一个高达34亿元的产业!这似乎是个令人拍掌的好消息。但只是豹之一斑,这34亿元只是从考生口袋流向一少部分人的口袋(如辅导班),由于上完辅导班后对其有效性的怀疑,且辅导班本身就是一种暴利行为,笔者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只属于货币的流通,并没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已经看到不考研的同学在这期间能得到11000元的收入。这些都是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这170万考研的同学不去工作将导致180多亿元本应被创造出来的财富掩埋在政治、英语、数学书本中。也就是说社会将以180多亿的财富损失来承担考研这个风潮!不可谓不奢侈!
三:考后影响分析
现在让我们把时钟拨到2005年7月,考研结果公布。
研究生教育作为逐步取代大学本科教育的精英型教育,他的选拔录取注定是一个绿叶衬红花的局面。按报名及招生政策来看,可以预见下面一种情形:一个考生喜盈盈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将会有2—4个人不得不接受落榜的结局。
幸运者将开始2—3年的研究生课程,当然其中有将近半数的自费生要交纳1.5—3万元的学费。而大约100万的考生作为失意者将面临两个选择——找工作或来年继续考研。根据历年情况估计其中将有1/6左右的失利考生会选择第二年继续考研,另外5/6准备工作的仍可细分为两类:一类为对考研彻底绝望者将铁心工作并再不考虑考研;一类为勉强就业以待机会合适再考。考虑第二类人总计将有约1/4(约25—30万)失利者将走上第二次考研的征程,个人和社会又将面临前述同样的机会成本,不再赘述。对第一类找工作的失利考生可以做这样有趣的想象:当他第N次参加公司面试时或许会碰上一个熟悉的部门主管,那是他的一个从未打算考研并且大四就开始工作的同学,更偶然的也许该主管曾经就是他的上铺兄弟。
至此,暂不考虑研究生毕业后对继续读博或就业的抉择问题,做一个美好的假设就是研究生毕业的同学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得出的结论就是:2005年考研大军中将有大约40—60万的考生以他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社会为之付出的财富损失为机会成本,换得2—3年后的美好前程;25—30万考生在放弃所有机会成本后获得零收益甚至负的收益(所谓负收益主要指因考研带来的身体消瘦,失利带来的心情郁闷),并且将面临第二次机会成本的放弃;80—100万的考生放弃所有机会成本后得到零收益,对考研彻底绝望,开始出入各种招聘会。
四:深层次的思考
笔者作为2005年考研大军中的1/1700000,本身就表明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向往。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任何一种现象的过热终将导致对其本质的曲解。目前我们提倡的一种学习型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每个人一辈子窝在校园里只读圣贤书。
对于考生个人而言,考研的动机是纯学术追求还是学历追求?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一个近半数的本科毕业生放弃找工作而选择考研,却又无法避免最终大多数落榜者仍不得不被迫就业的局面。与其再考研落榜后病急乱投医般地勉强就业,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充分准备就业呢?再者即使成为那少数中的幸运者考上研究生,毕业后仍难免找工作这一步,到那时候就一定会有预期的收益吗?这些都是每个考生在报名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一大原理就是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同样,一个理性的社会也应该考虑对人才需求的边际量。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生产有极大的相似——经历一定的规模经济后必将走上规模不经济的道路。当高校培养出一批批高、精、专人才后,却因社会基础的空虚而不能才尽其能,这是一种人力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那么我们现行的社会到底需要多少数量的高等人才?社会如何调控个层次人才的培养?我想,借助于经济学的规律或许对我们的政策改革和制定有一定的帮助:根据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应该选择在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时进行生产。人才的培养也应如此,我们需要找到这个MC=MR的点来进行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盲目的“扩大再生产”。当然本文只能提供对这个最佳点寻找的方法,具体的寻找方式当由更具权威的相关机构协同合作,但相信有了上述理论指导后,寻找的工作便简化为对数据的分析,是具有可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