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和他的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1:04
姜文就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小屁孩,他跑到城市里生活。在农村野惯了,总想跟人拼命,可又怕打不过。突然有一天他不怕了,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军人啊!于是他就仗着军人有枪这个狗屁不通的逻辑,开始与城市里的孩子打架。有一天,一板砖下去了,姜文成一顽主了,这家伙觉得自己挺牛X,于是乎开始寻根问祖了:姜文到底是怎么牛X起来的。这是城市留给姜文的第一次记忆。姜文挺留恋这个的,因为这是他认为比较灿烂的日子。
灿烂顽主的光圈照耀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那个挨姜文一板砖的孩子告诉他挨姜文那一板砖的真正原因。
原来这个城市里的孩子不是打不过姜文,而是听说姜文拿着父亲手里的枪去打架啊。就个孩子道出了他挨板砖的原因,万一他真有枪呢?活着重要,所以才心甘情愿地挨了这一板砖。姜文听了这孩子的话,苦恼了,原来当年如此牛B不过是沾了点军人的光啊。这实在是丢脸!姜文最受不了这孩子给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没有枪,你丫就是一个农民!
姜文受了刺激,姜文开始了思考,想来想去,他得到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令他非常失望:无论他怎么地灿烂,他就是一个农村人!阳光没有了意义。如果不是父亲是个当兵的原因,他是根本打不过那些城里的孩子的。就算打得过,也被人看不起!这一点让已经懂事的姜文很惭愧,他要寻找农民的血性,不能让人觉得他是因为老子有枪儿好汉,这太不给面了,这太暴力了,不足以令人信服。再说当年那一板砖下去多少是出于害怕的原因。于是乎他努力地去寻找,终于姜文明白了,农民是不怕死的,农民是悲哀的也是善良的,但他一定要摆脱了曾经是农民的阴影!因为他觉得曾经当农民是他的耻辱,他要摆脱这个耻辱让自己变成纯粹的城市人。终于让姜文意识到他无法摆脱农民的影子,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农民是善良!他从伟大领袖那里得到启示,因为伟大领袖也是个农民,是个握紧枪的农民。姜文想明白了,彻底地明白了,难怪伟大领袖号要召广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呢,关键地就是让他们这一拨子人寻根啊。姜文也终于明白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意义,姜文兴奋极了,似乎也摆脱了一些烦恼。他要弄出一个农民,让城里人好好地瞧一瞧。后来姜文便逢人讲一个故事——《鬼子来了》。其实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农民来了!说鬼子来了能有更多的听众,这是姜文的一点机智。多少有点像进城的农民偷井盖卖钱的心理,即赚了钱,又看到别人倒楣,双赢啊。
中国有句古话:有一得必有一失。姜文在得到这个浅薄的真理时,他才意识到他的枪丢了。靠,虽然他从小靠枪给他壮胆,跟这个拼与那个打,虽然没开过一枪,但别人知道他有枪,甭管真的假的,就怕哪万一。所以姜文打架的时候时时占些便宜,但丢了枪总不是件好事,何况枪杆子里有权力。再说了,农民来了,农民没枪那怎么牛B?谁服你啊。就拿现在来说吧,没枪的农民所受的苦受的欺负还少么?进城打工连工钱都拿不到。姜文丢枪的意义非凡,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农民的问题。他要为农民找回那支枪。姜文请了不少帮手……找来找去,姜文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农民进了城是为了享受啊。虽然陆川没有让他满意,但农民进城是为了享受这个道理还是让他非常兴奋的,因为这是他找到了一个叫欲望的东西。这比枪牛B老大发了。
枪代表了人的欲望,枪代表了阿了傻,枪代表了一切利益。姜文在寻枪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了三块代的意义!姜文两脚脖子上各戴着一块表,手腕子上代一块!果然非比常人。这次寻枪事件让他醒悟了一个道理——城市人也是有欲望的。虽然不知道城市人的欲望与农民的欲望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还是知道男女寻欢总得光屁股。至于其他的一切,那都叫虚伪,那是反革命!那都是封建的糟粕!只有烂交才是最能体现革命的意义,老婆孩子热坑头,什么叫热坑头,喜欢思考的姜文比谁都清楚。这便是姜文的哲学!也是他苦寻出来的真理!——枪の欲。中国还有句老话,就是有一失必有一得,他不再去寻枪了,那没有意义,只要把革命的农民进城时所表现出来的欲望表现出来,那一定比枪有意义的多。
李自成进不了城市,不是因为他不想当皇帝而是他要拿金锄头垦地,这算什么欲望?那不过是一把锄头而矣,金的又如何?只有枪才能代表真正的欲望。毛主席担心有人会成为李自成,于是把城墙拆了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姜文受了毛主席的恩泽,他就这样生活在城市的边上,他太想往前再迈几步怎么招也得进城啊,于是乎他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城市人的身上,似乎这样他就变成了一个贵族了。这样谁还敢说他不城市?靠,咱们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有劲。这叫:取其上而得其中,至少这样多少也就沾了点城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