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评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52:51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清光绪三年丁丑十月二十九日)辰时生于浙江海宁州盐官镇双仁巷。

海宁是著名的观看钱塘江潮的胜地,历代文人多有吟咏。孟浩然说“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刘禹锡诗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宋代米芾说:“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苏轼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宋代周密《观潮》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传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王国维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他不只一次歌咏过钱塘江潮。
王国维《蝶恋花》:“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两岸越山澒洞里,可能销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
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在另一首《虞美人》里写道:“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
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但王国维的祖籍并不是浙江海宁,王氏家族的先世祖籍开封。《宋史》有王氏先世王圭、王光祖传,远祖王圭、王光祖、王禀、王荀四世,均以战功显赫。史料记载他的远祖王禀曾任宋朝河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靖康元年(1126年)率领太原军民抗击金兵,守城250天。太原城破,王禀怀抱宋太祖画像,携长子王荀投汾河自杀。《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七记载王禀太原抗金的英雄事迹:王禀与太原知府张孝纯同守太原,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屡遣人招谕,不从。至是,并力攻城,列炮三十座,凡举一炮,听鼓声齐发,炮石入城者大于斗,楼橹中炮,无不坏者。禀乃先设虚栅,下又置糠布袋在楼橹上,虽为所坏,即时复成。宗翰又为填濠之法,先用洞子,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人在其内,推而行之,节次以续,凡五十馀辆,皆运土木紫薪于其中。其填濠,先用大枝薪柴,次以荐覆,然后置土在上,增覆如初。禀预穿壁为窍,致火鞲在内,俟其薪多,即放灯于水,其灯下水寻木,能燃湿薪,火既渐盛,令人鼓鞲,其焰亘天,焚之立尽。宗翰又为车如鹅形,下亦用车轮,冠以皮铁,使数百人推行,欲上城楼。禀于城中设跳楼,亦如鹅形,使人在内迎敌,先以索络巨石,置彼鹅车上,又令人在下以搭钩及绳拽之,其车前倒不能进。然人众粮乏,三军先食牛马骡,次烹弓弩皮甲,百姓煮萍实、糠籺、草茭以充腹,既而人相食。城破,禀犹率羸卒巷战,突围出,金兵追之急,遂负太原庙中太宗御容赴汾水死,子閤门祗候荀殉之。”殉难之日靖康元年九月丙寅(1126年9月21日)。王国维对远祖王禀的气节引以为荣,赞曰:“呜呼,处无望之地,用必死之兵,当蚩尤之攻,为墨翟之守,粮尽援绝,父子殉之,公之忠,可谓盛矣”。

赵构南渡建都临安是为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追封王禀为安化郡王,赐谥号“忠壮”。追封王荀为右武大夫、恩州刺史。并赐封王禀次子王庄任枢密院属官,幼子王嶷后来官至浙西总辖。并恩准王禀长孙王沆“袭封前爵”,并谕旨在直隶临安府海昌城建造安化坊作为朝廷恩赐的宅院,供其居住。王氏家族遂定居海宁。不过宋代以后王氏家族就逐渐衰落了,一直到王氏第32世孙王国维父亲王乃誉。王国维说:“自宋之亡,我王氏失其职,世为农商,以迄于府君。”

王国维少年时期父亲王乃誉对他的培育和影响极大。王国维回忆说:“府君少贫甚,又遭‘粤匪’之乱,年十三,随先本生曾祖父、先大父避兵于上海。既而先曾祖父,先大父相继物故,君号咷呼吁,丐于亲故以敛。后益转徒,无聊,遂习贾于茶漆肆。‘粤匪’既平,其肆自上海迁于宁之硖石镇,君始得于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诗古文辞。”王国维不足四岁丧母,与九岁的姐姐一起靠叔祖母照料。王乃誉当时为谋生在溧阳县衙做幕僚。但是王乃誉对儿子的成长和教育却非常重视。王氏家族每年到“宋安化王祠”祭奠远祖王禀以及列祖列宗。王乃誉自然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然而宋代王氏风光不再,老祖宗在海宁修建的王氏花园,也早已易主,为陈元龙家的园林。陈元龙在康熙、雍正、乾隆朝都官居吏部侍郎。广西巡抚。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乾隆下江南曾“驻跸园内”,并赐名“安澜园”。在清代陈家出过三个阁老、五个尚书、三十二位进士、一百零三名举人,“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这等的荣光对于王乃誉必然是极为艳羡的。他为王国维安排的人生之路当然是历代沿袭下来的十年寒窗、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