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比假币还假的“币”(中国青年报 2007-4-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6:52
拍案惊奇
比假币还假的“币”
2007-04-25
本报记者 张伟
4月5日这天,北京西站公交车站附近,地上的烟头成了稀罕物。
几乎每一个角落的烟头都被捡了起来。各种牌子的烟头收集在一起一数,总共400多个。很快,400多个烟头被送去检验,结果,没有发现异常。
这个结果略显蹊跷。因为警方得到报警称:两名男子刚刚就在这个公交车站,“被人麻醉抢劫了20万元现金”。他们被“麻醉”的方式,是吸食了两男一女给的香烟后,意识消失。
侦破迅速展开。各方消息向专案组汇总过来:通过对现场周边15处监控录像进行排查,不但没有显示出嫌疑人,就连报案者的影像也没有出现;两名报案人的尿检、血检也没有查出任何麻醉剂成分。
报案男子一个姓徐,一个姓李,内蒙古人,在北京某建筑工地做包工头。讯问中,他们对受害过程、同嫌疑人的结识过程,以及20万元现金的来路等诸多问题,说法不一。
这一切让人疑窦丛生。见状,报案人又向民警提供了新的线索,三人是安徽口音,其中那名女子叫李丽,40岁左右。他们甚至把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码都背了出来。
两名民警立即奔赴安徽,先后走访了阜阳市、亳州市、太和县和利辛县查找线索,14个小时里,行程近千公里。
很快,“李丽”被锁定在利辛县。为确保万无一失,侦查队长带领5名侦查员和报案事主迅速赶往安徽。
接到报案后的第三天下午,在离“案发地点”1000多公里外的一个县城广场,李丽出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经两名报案人辨认后,她随即被捕。
多么顺利的侦破!可是,据参与抓捕的一名民警回忆,当时,报案事主徐某和李某却并没有应有的欣喜,脸上反倒“浮现出一丝阴云”。
而审讯结果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李丽交代,自己并没有实施麻醉抢劫,20万元现金是徐某和李某向其购买100万元假币的钱。
“受害人”一转眼变成了买卖假币的犯罪嫌疑人。两名包工头只好坦白:所谓麻醉抢劫,原来只是一场谎言。
原来,两个月前的一天中午,在长途车站候车的徐某和李某,结识了“全身珠光宝气”的李丽。闲谈之中,李丽的口气让两人觉得“不简单”,于是询问她“有什么发财的门路,也带兄弟一把”。
李丽二话不说,随手抽出几张50元的人民币,甩给了他们。两人横看竖看,钱都没问题。“看不出是假币?”李丽的话让两人吃了一惊。
“这几张你们拿着,看看能不能花出去,以后想做这生意了再来找我。”这个女人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转身离去。两人连忙拿这些钱在附近的商店买了点东西,果然未被识破。
一个月后,两人拨通了李丽留下的电话,约定购买假币。3月17日,他们来到了安徽阜阳,见到了李丽和另一名中年男子。
男子从衣服里掏出三沓用红色胶条封好的50元人民币,然后动作娴熟地用小刀片将每沓钱的红色胶条割开,从每沓里抽出一张,拿出来抖了两下,塞给他们:“这钱你们再拿去试试,用得好再说。”
这150元,吃饭,购买特产,仍然没有受到怀疑。两人不由“热血沸腾”,立即电话约定,按5∶1的比例,购买100万元假币。
4月4日一大早,筹到了20万元的徐某和李某再次来到阜阳。他们还特意给李丽带了一些内蒙古的土特产。在一家医院,他们见到了李丽和那名中年男子。下面的场景如同电影:几分钟后,一名黑衣男子提着两个箱子疾步走了过来,李丽一边不停地问“有人跟踪吗”,一边催促两人“快点验货”。徐某和李某也没有见过这架势,心里十分紧张,匆匆忙忙扫了一眼,提着箱子就走了。打车回宾馆的路上,两人还接到李丽发来的短信:当地警察正在找你们,千万小心!
两人回到宾馆后,拿出一沓假币割开红色胶条,一看,傻眼了,里面全是“碗筷专用纸”,只有最上面一张和最下面一张是人民币。随后又割开几沓,里面也都是“碗筷专用纸”。再拨李丽的电话,却已经停机了。
不甘上当的两人,于是策划上演了一出被“麻醉抢劫”的戏。
在看守所里,两人也终于明白了,那些“畅通无阻”花出去的“假币”,只不过是用来作为诱饵的真币。
“为什么购买假币?”预审员问徐、李二人。答案是,买来给手下干活的民工发工资。
“这样能节约成本。”
张伟:比假币还假的“币”(中国青年报 2007-4-25) 张伟:要证明自己还活着(中国青年报 2007-3-28) 张伟:要证明自己还活着(中国青年报 2007-3-28) 油价比美国还高,合不合理?(中国青年报 2009-7-4) 张伟:非理性比流感病毒更可怕(中国青年报 2009-5-20) 张伟:让舆论的归舆论,权力的归权力(中国青年报 2009-2-25) 张伟:黑与红、死和生、公与私、输和赢(中国青年报 2007-4-25) 张伟: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中国青年报 2008-4-30) 张伟:愿动荡的课桌尽快找到安稳的家(中国青年报 2009-4-8) 张伟:残存在人心里的三聚氰胺更可怕(中国青年报 2010-8-25) 张伟:胡先骕——碰壁的独立(中国青年报 2007-1-17) 张伟:胡先骕——碰壁的独立(中国青年报 2007-1-17) 张伟:费巩——民国年代的一盏油灯(中国青年报 2007-2-14) 张伟:吴稚晖——一个理性的疯子(中国青年报 2007-3-21) 张伟:吴稚晖——一个理性的疯子(中国青年报 2007-3-21) 张伟:官办文化节上的民营“大师”(中国青年报 2007-5-9) 张伟:走了官方路线的民间考察(中国青年报 2007-6-6) 张伟:这是一个救赎的机会(中国青年报 2007-12-12) 张伟:李健吾:“花团锦簇”的多面手(中国青年报 2007-9-12) 张伟:愤青思维的幽灵这样长大(中国青年报 2007-9-19) 张伟:方显廷:资料里的经济学(中国青年报 2007-9-26) 张伟:科长的身份问题和情感世界(中国青年报 2007-11-21) 张伟:剩饭里的鱼刺扎疼了自尊(中国青年报 2006-4-26) 张伟:中国多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中国青年报 2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