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袁冀《藁城董氏述评》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56:37
二、风 范
  
   董氏一门通显,四世五公,其所以如此者,幼年给事宫廷,故为肇基之因,然尤要者,厥为忠勇垂训,廉正自励,与孝友传家所致。
  
   (一)忠勇垂训:世祖入滇,文炳率私士冒死追进,及抵行在,世祖大为激赏。
  
     元撰《家传》:“癸丑秋,奉宪宗命征南诏。公率义士四十六人……,后世祖军,人马道死亡,比至吐蕃,止两人能从,两人翼公徒行……,既至,世祖壮其忠,悯其劳……, 由是日亲贵用事。”
  
     准东之役,长子士元,身被十七创而卒,文炳闻之,一恸而止曰:真吾予也!
  
     王撰《文炳碑》:“淮东之役,士元陈兵扬子,夜出捣营,身受十七创而卒,公闻,一恸而止日:真吾子也!”
  
     至元十五年,西方未定,虽积劳成疾,犹请西行。
  
     王撰《文炳啤》:“以累岁南征驱驰,积劳成病……。戊寅岁夏,稍缓赴上都,以西方未定,恳请西行,上慰之曰:汉人中如卿忠孝者,不多见矣!卿且安居善调摄,八月授佥枢密院事。”
  
     迨病且革,顾谓文忠曰:“子弟但能上马,当以死报国。”
  
   王撰《文炳碑》:“语其弟文忠曰:主上恩隆厚我,恨不效死边陲,图报万一,……子弟辈,但能上马者当以死报国。”
  
     文炳十六岁,主家政,课子弟,诸弟事之若父?
  
   虞撰《行状》:“公性孝友,四时祭祖,辄思慕感怆,如将见之,事伯兄如事父,教子弟严而有礼。”
  
     故世祖驾崩,文用尝望宫墻哀恸,竟几致坠马。
  
   虞撰《行状》:“世祖皇升遐,公望宫墙哀恸,几坠马下,同列争持扶之。”
  
     后世子媳,亦能劝勇励忠,垂训子孙。
  
   王撰《士元夫人碑》:“至元三年,夫人竞以勤劬疾,既革,子守仁越千里来省,正容而谓曰:宿卫事重,何以我为………,比属纩,立诸子戒之:董氏一门,世笃忠贞,汝辈当效死报国,勿贻尔祖称羞,能然,吾目暝无憾矣!”
  
   (二)廉正自励:忠烈董俊,起自田伍,自奉俭朴,尝诫其诸子曰:廉慎不败。贪墨坏官者,非吾子。
  
   黄撰《守简碑》:“忠烈家庭之训曰:汝等当思廉慎不欺,以报国家,或以贪墨败官,则非吾子孙,死亦不得从葬先兆,宜慎识之。”
  
   李撰《董俊碑》:“军中金帛,慎委未尝妄取一发,屡诫诸子曰:吾本农家,因时变粗立门户,汝等当勤苦自食其力,毋贪非分以咎也。”
  
   故文炳卒时,廪无粟,库无财,吴文正澄许为真古之大丈夫也。
  
   吴撰《士选碑》:“比其(按:文炳)终,虞无粟,库无余财,呜呼!真古所谓大丈夫也!”
  
     文忠卒时,除图书外,别无积蓄。
  
   姚撰《文忠碑》:“知公图书外,无他积蓄,赙钱千万。”
  
     文用退休南返,亦贫卖居室,以偿所贷。
  
   吴撰《文用碑》:“时台臣有送公出境者,比还,同僚迓其来之迟,则具言公居廉,贫卖居室,以偿其称贷而去。”
  
     逮士珍卒时,竟贫下能葬,赖赙钞赐驿,方得首邱故里。
  
   欧阳撰《士珍碑》:“延佑元年……薨……家贫不能葬,上闻而悼之,赐钞两万五千缗,给驿马送其枢南还。”
  
     余若士选、守简等,无不以清廉正直著称于世。
  
   吴撰《士选碑》:“会御史中丞不忽木卒,朝议难其继,时相有所举用,成宗曰,廉洁公正,谁能出董士选之右,惟此人特授资德大夫御史中丞,领侍仪司事。
  
   虞撰《讲毕奏持加善城董氏封赠表》:“其孙故陕西平章士选,世笃忠贞,孤介刚毅,编历台省,号称正人。”
  
   黄撰《守简碑》:“居官以清白著闻,家无余赀,仅蓄书数万卷。”
  
     语云:廉者刚正,故董氏累世,向称敢言。至元元年,文用除西夏中兴行省郎中,以只必铁木儿纵属侵暴,省僚束手,独文用辄坐幕痛折其属。
  
     虞撰《行状》:“只必铁木儿者镇西方,其下纵横……不可会计,省臣不能支,公坐幕府,鲰面折以国法。其徒积忿潜公,贵人怒……,公曰,我汉人,生死不足计……,即公谢之。”
  
     《孙都思氏世勳之碑》:“大宗皇帝时,命太子一、端镇河西……,太子生子曰只必铁木尔王。”
  
     及卢世荣、桑哥用事,群臣箝口,亦唯文用,面折廷争不少挫。
  
   虞撰《行状》:“世荣……尝谓人曰:我不知何事忤董尚书,每折我不遗余力。”
  
    吴撰《文用碑》:“桑哥擅威权聚敛,虽台臣莫敢谁何?公为中丞……,与廷辩不少挫。”
  
     故《虞文靖集》尝于所撰文用《行状》中,誉之谓:
  
   “平居闻朝政有一未善,辄终夜不寐,依壁饮恨不置曰:祖宗艰难成立之天下,岂可使贼臣坏之,故每与朝议,即奋言不顾危祸,以片言折权奸,定国是者,不可胜计,朝廷赖之。”
  
     逮士珍任御史中丞,尝与仁宗论事忤旨,慨然进言曰:“生死至微,独不愿君有过举,国有阙政,直言无讳之瞻识,即仁宗亦大为动容。”
  
   欧阳撰《士珍碑》:“仁宗辄叹曰:董中丞直人也。尝一日论榻前,不合旨意,进曰:臣等死生至微,国家政事得失至重,若顾其至微,使君有过举,国有阙政,生何面目立于朝乎?”
  
     后士恭平章陕西,行省丞相阿剌罕,辱漫同僚,亦尝叱左右去其肩舆,斥为不敬殊甚!
  
   黄撰《士恭碑》:《太师阿剌罕,以丞相行省陕西,尝有旨命之迎接,便服不拜。俄一日诏下,扁舆登堂北面而坐。众皆恶其无礼,无敢以为言者,公厉声曰:天子怜公以足疾,赐坐便服不拜,今坐于堂上,使众官具公服,罗拜堂下,不敬殊甚!叱左右去其肩舆。
  
   (三)孝友传家:董氏孝友传家,一门敬让。售山之役,士表请战,文炳曰:吾弟仅汝一息,吾下忍也。
  
   元撰《家传》:“世杰等陈巨舰万艘,碇于焦山下江中,劲卒前左,公身犯前左,载士选别船,而弟子士表请从,公顾曰:吾弟仅汝一息,脱吾与士选不返,士元、士秀,犹足杀贼,吾不汝忍也!”
  
     及文直病卒,哀恸曰:家事一委是弟,劳苦数十年,今永负之矣。
  
   元撰《文直碑》:“昔者君之哀闻于忠献,忠献方留镇宋都,哭之恸,左右曰:奈国事何?收泪曰:身及诸弟子,出理皇家,委百口是弟,弟劳苦数十年,吾无内顾,今而后永负之矣,复大哭。”
  
   迨文用致仕,诏荫其子,乃请曰:忠烈死国,末蒙旌异,乞易封其父,世有忠孝两全之誉。
  
   吴撰《文用碑》:“其父忠勇死国,未蒙旌异,令请以荫其子者,易封其父,岂非忠孝两全之人!”
  
   至若叔侄兄弟,以官相让,犹累见不鲜。
  
   新元史《文蔚传》:“宪宗四年……,文炳以文蔚公勤,可委以事,解所佩符让之,帝嘉之,授藁城等处行军千户,镇邓州。”
  
     吴撰《士选碑》:“十六年,立前卫亲军进昭勇大将军,充都指挥使……。二十三年,佥湖广行枢密院事,移疾去官,以指挥使让其弟士秀。”
  
     揭撰《守中碑》:“父之泽,则以让其弟。大父之泽,则以让其叔父。”
  
     故李文正冶,论董氏家风,尝誉之曰:一门敬让,风动四表。
  
   李撰《董俊碑》:“当河南散破时,公闻先生者,文行高完,请归教其子孙。董氏家法,皆有素,重获善诱,是以一门敬让,风动四表。”
  
     欧阳文元,更赞之谓:身教之正,家法之严,举世无两。
  
   欧阳撰《士珍碑》:“董氏身教之正,家法之严,在汉人中为第一。”
  
     至阎文康复,元文敏明善,《虞文靖集》尤推崇倍至,认为清忠纯孝,光耀天下。
  
     阎撰《文用碑》:“世祖皇帝,尧日御天……,有若王文康公鹗,许文正公衡,张忠宣公文谦,风高懿范,无愧千古。若夫忠孝传家,风节矫矫颉顽,数公之后者,资德董公其人也。”
  
     元撰《文直碑》:“夫一门四世,若将若相,光辅累朝,清忠纯孝,照耀天下,世之谈者,必首董氏。”虞撰:《讲毕奏特加藁城董氏封赠表》:“窃照真定史氏,保定张氏,功业相望,而董氏清忠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