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美国纽约的一道中国“名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42:37

 

 

            风靡美国纽约的一道中国“名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7日13:55   新浪上海

  前几日,有位年轻的朋友来看我,非要请我到外面酒店吃饭,我不愿意。虽说过去培养他做过酒店服务领班,但后来他自己也很争气,没几年就做到了大堂经理的位置。讲句心里话,我不太愿意让年轻人花钱,打工也不容易啊……

  三下五除二,我从冰箱里原有的原料即兴倒腾出一大锅杂烩。朋友问我这叫什么菜,我想了一下回道:“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的痞子菜——杂碎

  我女儿极力反对,说这明明是火锅嘛。我的道道是:中国所有的菜都有菜名,唯没有标准的杂烩可以统称“李鸿章杂碎”。说起“李鸿章杂碎”,这就和李鸿章本人一样,充满传奇。

李鸿章七十岁

  中国洋务运动主要人物李鸿章的“痞子腔”是出了名的。李鸿章初道官场时,曾国藩就曾批评过他的“痞子腔”,但得势之后的李鸿章却在晚清政府的外交领域把“痞子腔”发挥到了及至,使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这把“刷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称别人办不好的事,只有李鸿章能办好。

  何谓“痞子腔”,顾名思义,敢于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说“不”的人,也许在某些人眼中那是些另类人物;或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处世方式,而不用去考虑别人,有着一种无时无刻都充满自信的人;敢于否定,敢于接受,不放弃,不后悔;按现代人讲“捣糨糊”高手。

  “杂碎”一词是我年轻时候回山东老家才知道的骂人话,而且前面要加个语气助词“狗”字才显得有张力。而赶集时见街上的小贩有卖羊和狗内脏(下水)的叫“羊杂碎”、“狗杂碎”。寒冬里,羊肉馆里的杂碎汤至今想起来还是有点怀念。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讲,遍布美国纽约的杂碎馆就有三四百家,“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由此可知,美国的“杂碎”与中国烹饪毫无关系,其意思也不尽相同。

纽约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李鸿章(七十四岁)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同时出访美国。李鸿章一次在宴请美国宾客吃晚饭时,可能是厨师团队超水平发挥,没多时,桌上的菜肴便“风卷残云”,李鸿章一看急了,这有失大清国的体面啊,于是急中生智地把那灵活处世“捣糨糊”的“痞子腔”绝招搬了出来。李鸿章与厨师耳语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多时,一道十分抢眼的什锦“大菜”上桌,引得美国人啧啧称奇。当时连燕窝、鱼翅都不知为何物的美国人,十分推崇中国美食,连忙称赞起总督大人的好客和中国的美味佳肴。李鸿章顺势煞有介事捣蒜般地连连点头,并一个劲地用筷子指着菜说:“好吃,好吃!” 在场的美国人都把李鸿章说的“好吃,好吃!”的发音和英语“杂碎”的“Hotch-potch”混淆了。于是,第二天的美国各大报纸都纷纷刊登,把一大盆中国厨师“乱炖”的下脚料,吹得神乎其神,并还冠名为“李鸿章杂碎”。李鸿章用“痞子腔”着实幽默了一把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