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14:57

商业银行

拨备覆盖率透析

随着各商业银行2009年年报的披露,拨备覆盖率指标开始逐步进入公众和媒体的视野。截至2009年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从各行公布的2009年年报来看,相比2008年,各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一定提高,提高幅度最高的前三甲银行是深圳发展银行(57%)、民生银行(600016)(56%)和浦发银行(600000)(54%)。除了农业银行(601288)外,各行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均在150%以上,最高的兴业银行(601166)达到255%,最低的中信银行(601998)也达到了150%,正在股改中的农业银行,2009年的拨备覆盖率也已超过100%,达到105%,增幅41%。

根据对2002年到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情况统计来看,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的6.9%提高到2009年的155.0%,远远超过国际同业80%至90%左右的水平。毫无疑问,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就该指标的内涵、实际运用进行评价和研究,并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拨备覆盖率指标的由来

拨备覆盖率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该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评分越高。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公式的分母部分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这三类贷款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不良贷款,其余额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确定。与不良贷款相对应的是良好贷款,即按照五级分类标准确定的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

公式的分子部分,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这三项准备的定义《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即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自此之后,拨备覆盖率指标与商业银行的评价开始密不可分。尽管2005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已经不再包含该指标。但银监会在2006年发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又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时完成当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60%,之后在确保财务稳健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该比例,争取在5年内达到100%。拨备覆盖率指标客观上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一个硬指标。

截至目前,银监会未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修订,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并未明文废止,但有些商业银行在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实际已改用新准则规定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除以不良贷款余额计算。

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解析

拨备覆盖率是资产质量指标还是风险抵补能力指标?

要解答拨备覆盖率是否越高越好的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该指标究竟是用于评价资产质量还是风险抵补能力的指标。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分子是贷款减值准备,即商业银行预计的贷款损失,分母是不良贷款。

从分母的角度来看,不良贷款余额越低,则拨备覆盖率越高,就此而言,将拨备覆盖率视为一项衡量资产质量的指标似乎是恰当的,因为较少的不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表明贷款质量较好;但是从分子的角度来看,预计的贷款损失越高则拨备覆盖率越高,这时如果将拨备覆盖率作为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就变得难以解释了,预计损失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的结论从逻辑上是解释不通的,反过来说如果预计损失越少(拨备覆盖率越低)则正好说明贷款质量越好(前提是商业银行对预计损失的估计是客观公允的)。

上述分析使我们得到一个矛盾的结论:从分母角度看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而从分子角度考虑则是拨备覆盖率越低资产质量越好。因此,在不考虑拨备覆盖率指标设计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中将其作为一项评价资产质量的指标可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事实上,考虑拨备覆盖率推出时的背景,将其作为一项衡量信贷风险抵补程度的指标可能更为适宜,至少在评价方面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即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对不良贷款损失风险的抵补能力越强。

拨备覆盖率是否具有可比性?

新会计准则从维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中立性及持续经营等立场出发,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审慎性、强调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1%的一般准备。另外,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采用简单的比例法即五级分类法来计算其应提取的专项准备;而新会计准则则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两种计提方法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计提结果。如一笔1亿元的贷款,在账上可能表现为1亿元,但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它的折现现金流只有9000万元,那么就需要计提1000万元的贷款减值准备。若按五级分类,假如这笔贷款只是关注类,则只需按2%的比例提取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的矛盾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的混乱。现在各商业银行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候,根据年报的注解,有些是采用新会计准则计算分子部分,比如浦发银行,而有些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则仍沿用《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来计算拨备覆盖率的分子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由于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在技术上的差异性太大,导致其缺乏可比性。

拨备覆盖率越高越好吗?

拨备覆盖率被作为衡量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大小的工具。那么,是否可以说,拨备覆盖率越高,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就越高呢?似乎不那么简单。应当说,拨备覆盖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在特定范围内,高覆盖率比低覆盖率好。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高拨备覆盖率都比低覆盖率好,更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商业银行通过核销清收等手段将不良贷款全部消除,即使其对良好贷款仅提取极少量的拨备(风险抵补水平严重不足),其拨备覆盖率同样会趋于无穷大。尽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并不会出现,但却指出了拨备覆盖率指标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商业银行可能通过某些安排实现对该指标的操纵,使得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成为一个数字游戏。而对于拨备覆盖率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因素:

不良贷款的结构。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计提拨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根据减值贷款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现值比较的差额作为提取贷款减值的依据。对于确认具有减值可能性的贷款,无论是单独计提还是组合计提,会计师都将会逐笔审核提取拨备。由于不同的贷款结构,其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不同,未来损失的可能性也不同。

所以,即使两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完全相同,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不同。

假设有A、B两家银行,不良贷款总量都是100亿元,计提的拨备A银行为80亿元,B银行为100亿元,从而拨备覆盖率分别是80%和100%,但是A银行的100亿元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6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10亿元,而B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3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40亿元。按照历史经验,三类不良贷款损失的概率是不同的。假设A银行的贷款损失为40亿元,B银行的贷款损失为62.5亿元。按相应的预期损失计算,A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200%,B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160%。

所以,并不能说拨备覆盖率达到100%银行,其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就一定比拨备覆盖率为80%的银行强。因此,也不能否定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拨备覆盖率相对低的银行,可能实际上是一家好银行。

贷款分类偏离也会导致拨备覆盖率的偏差。从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如果贷款分类不准确,拨备覆盖率指标也就很难准确反映准备金对信用风险的抵补程度。因此,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只要其在贷款分类尺度或政策上轻微调整,就有可能改变拨备覆盖率。同样的贷款减值准备,有可能银行为了达到监管要求的150%,而对某些或某类贷款的分类进行技术上的适度调整,比如将次级类贷款调整为关注类贷款,通过调节分母,使分母变小,而提高了拨备覆盖率。

目前,贷款分类都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细则实施。由于银行内部经营指标的层层分解考核以及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分类的偏差成为一种现行制度下的常态。根据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分类进行现场检查显示:2004年和2005年全部被检查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数比账面数分别多16%和14%。

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由于计提的不良贷款拨备会直接记入损益表冲减当期利润,因此拨备对银行业绩有直接影响。拨备资金来自银行的利润,净利润和拨备资金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拨备多少为宜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拨备很容易成为银行利润的调节器:当银行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为了给人以利润丰厚的印象,有些银行就少提拨备;而当银行财务很好的时候,为了将一些利润留到下年,或不愿给股东分红,银行也可以多提拨备。对于银行来说,反正多提的拨备仍留在行内,少提点拨备也不至于影响银行开业。

另外,对利润的影响主要是看商业银行采取何种方式提高拨备覆盖率。除了利润计提提高拨备外,另一种提高覆盖率的方式是,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这样一种操作的结果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拨备余额相应下降,而在分子分母同时下降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提高。如果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