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按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5:08
儿童哮喘诱发原因较多,常见的有病毒感染,吸入花粉、尘埃、化学物质等,发病年龄多为2~3岁。发作症状与成人无大区别,若突发哮喘较为严重,应及时救治,以免造成呼吸衰竭重症。在缓解期治疗的同时,辅以饮食疗法,则能减少发病机会,提高远期效果。 
 
  1.鲜白萝卜250克洗净,猪肺一具洗净,炖食饮汤,可补肺降逆、顺气定喘,对实性胸闷气喘者宜。 
 
  2.甜杏仁30~40克(布包),猪肚一具,麻黄9~10克,将杏仁、麻黄纳猪肚内,加好醋1公斤,小火炖至醋尽,将杏仁、麻黄取出,瓦上焙干研粉,每次3克,日2次,并将猪肚随意吃完,用于虚寒性气喘。 
 
  3.取白果肉3~5枚研末,鸡蛋1只,将蛋头打一小孔,纳入白果,以纸封孔,炖熟食之,每天1~2只蛋,可止咳定喘。 
 
  4.干地龙50克,麻油0.5公斤,将麻油煎沸,入地龙炸焦,去地龙取油,趁热加蜂蜜60克,每次5毫升,此方可润肺抗过敏,用于过敏性哮喘。 
 
  5.萝卜250克,葶苈子30克(布包),将萝卜洗净用葶苈子共煎煮,萝卜熟后去葶苈子,加蜂蜜20~30克,饮汤食萝卜,每天一次,可利肺降逆、补肺定喘。 
 
  6.麻黄4~6克,川贝10~15克煎后取汁,加入山药粥中,适量拌入蜂蜜10~20克,每日1次,可健脾补肺、止咳定喘。

 

  • 儿童哮喘食疗方

  • 时间:2008-01-29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418 所有转载网站必须注明转自百洋健康药房网
  •   儿童哮喘病的发生少数是因为先天不足,也就是有家族遗传过敏因素,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体质不好。但大部分是因为后天失养,常见的有病毒感染,吸入花粉、尘埃、化学物质等,发病年龄多为2~3岁。若突发哮喘较为严重,应及时救治,以免造成呼吸衰竭重症。在缓解期治疗的同时,辅以饮食疗法,则能减少发病机会,提高远期效果。
      【儿童哮喘食疗方1】白果5粒,大米15克,瘦肉15克,盐、油各少许。
      作法:白果去壳及芯、切碎,用油、盐将大米、剁碎的瘦肉末腌15分钟,将适量水煮开后,加入所有材料煮成粥。
      功效提示:白果含多种独特成分,能够阻断哮喘激发进程中的一些重要化学反应,有补肺定喘、化痰的作用。此方对各种哮喘有辅助食疗之效,可治肺虚久咳。
      【儿童哮喘食疗方2】鲜蘑菇100克,猪腰50克,姜、葱、油、盐、生粉各少许。
      作法:鲜蘑菇洗净,“飞水过冷河”。猪腰切薄片,用调料腌制。用油炒香姜、葱后加入蘑菇、猪腰炒熟,调味,打芡。
      功效提示:蘑菇含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化痰理气。猪腰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有补肾、治盗汗的作用。此方适合肺虚痰咳、病后体虚的幼儿。
      【儿童哮喘食疗方3】南瓜100克,蒜蓉、盐适量。
      作法:南瓜去皮、核切成小块,炒香蒜蓉后加入南瓜翻炒,然后加水煮10分钟,调味。
      功效提示:南瓜润肺,补中益气;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
         【儿童哮喘食疗方4】木耳5克,红枣3粒,瘦肉20克,盐、油、生粉适量
      作法:木耳泡软,红枣去核。瘦肉切薄片,用调料腌制。将木耳、红枣加入开水中煮30分钟,然后加入肉片,瘦肉煮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提示:木耳滋养,健胃,增强免疫力,红枣健脾补血,此方适于体虚、抵抗力差的幼儿食用。
      【儿童哮喘食疗方5】新鲜枇杷75克,银耳5克,冰糖适量
      作法:枇杷去皮、核切成小块,银耳泡发后放进沸水里煮熟,最后加入枇杷、冰糖煮片刻即可。
      功效提示:枇杷润肺止咳,银耳含丰富的胶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能提高免疫力,有润肺、补燥的功效。
      【儿童哮喘食疗方6】竹荪50克,草鱼250克,姜、葱、生粉、油、盐、生抽、糖适量
      作法:竹荪洗净切段,草鱼洗净切块,将鱼煎香后加入竹荪、姜、葱段、盐、生抽、糖、水焖熟,打芡即可。
      功效提示:竹荪含有19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可增强免疫力,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此方特适合体质虚弱、纳差的幼儿食用。
      【儿童哮喘食疗方7】冬菇10克,菜心100克,油、盐、酱油、糖、生粉各少许
      作法:菜心洗净,切小段,用水焯熟,沥干水盛起。冬菇泡软,去蒂,用油、盐、酱油、糖煮熟后调味打芡,淋于菜心上。
      功效提示:冬菇营养丰富,化痰理气,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
      【儿童哮喘食疗方8】去心莲子10克,百合8克,瘦肉50克,盐少许
      作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加进适量开水煮2小时。
      功效提示:动物实验证明百合提取物有对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此方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    

    小儿推拿疗法

            (感冒、咳嗽、哮喘、小儿肺炎、麻疹、百日咳、发热、惊风、呕吐、腹痛、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肠梗阻、脱肛、疳积、佝偻病、遗尿、癃闭、小儿夜啼、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肌性斜颈、小儿斜视、腮腺炎、腹胀、食欲不振

                  儿科推拿在民间常称之为推惊摩惊掐惊等,它是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以调整患儿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其抗病能力,达到防病保健和治病的目的。它包括一般的小儿推拿法、儿科指针法和捏脊法。由于其治疗对象是小儿,小儿乃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其容易发病,变化迅速,也易于康复。只有了解小儿的这些生理病理特点,熟练掌握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的功能主治及操作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临床上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应用范围较广,一般的常见病症都能治疗。

    【操作方法】

     一、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原理

             1.小儿推拿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其中医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学说,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病必求于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等治病法则,在患儿体表穴位上运用各种推拿手法,通过经络行气血、通阴阳的作用来平衡阴阳、调整脏腑营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由于小儿不会言语,即使较大儿童也往往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上小儿在就诊时每多啼哭叫扰,影响气息脉象,因而在四诊中以望诊为主,结合闻、问、切诊。根据临床证候,了解病史、症状和体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发展趋势,以掌握疾病的性质,确定治疗措施。如《幼科推拿秘书》中说:先辨形色,次观虚实,认定标本,手法祛之

              3.小儿在生长发育各个阶段中,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出生后,一方面在不断地生长发育,生机蓬勃,处于这种发育阶段的小儿之体称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腑柔弱,形气未充,因而又称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因而在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易于康复等特点。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较脆弱,功能未健全,因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乳食所伤,肺脾两脏尤易患病,如消化不良、伤食感冒等;由于小儿的应变力较差,对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厥;如果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常可引起发育障碍,出现解颅、五迟、五软、智力不足等病态。在小儿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过程中,寒热虚实的转化比成人快。一方面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护理失宜,病情容易由轻变重,由重转危,一日之内即可由实热证转变为虚寒证(正虚暴脱)。另一方面,由于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较强,病因单纯,不受七情影响,患病后,如诊断正确,治疗得法,护理适宜,则病情可由重转轻,容易治愈而很快恢复健康。

     二、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手法

     1.小儿推拿法

     (1)常用手法:按、揉、摩、推、掐、运、搓、摇等,此即所谓推拿八法。

     (2)临床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推天柱骨、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摩神阙、推胸八道、推揉膻中。运八卦、分阴阳、运板门、推三关、退六腑、推肠经、推脾(胃、肝、心、肺、肾等)经。二龙戏珠、苍龙摆尾、凤凰展翅、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黄蜂入洞、按弦搓摩、天门入虎口等。

     2.儿科指针法

     (1)掐印堂法、掐人中法、掐颊车穴法。

     (2)掐精灵、威灵穴法、掐一窝风穴法、掐内劳宫法、掐间使穴法、掐曲池穴法。

     (3)掐太冲穴法、掐大敦穴法、掐揉前承山穴法、掐揉后承山穴法、掐昆仑穴法、掐外参穴法。

     (4)老虎吞食法。

    3.捏脊法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八个基本手法。

              具体操作方法:小儿推拿手法比较重视补泻,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泻();左揉为补,右揉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基本上是按照操作方向和手法的轻重缓急来定补泻的。同时根据补泻的需要,选用葱姜汁、酒精及清水等作为递质,以加强的作用。这些方法为临床医生所广泛应用。至于其手法的具体操作,这里就不作介绍。这里仅介绍一种鲜为人用的老虎吞食法,即由医生用口咬仆参穴,用以救治小儿急惊卒死者。咬时,由医生用洁净白布一方,将病儿足跟包起,然后张口咬之,多用于病儿搐搦或昏厥(休克)时。咬时,如病儿感觉疼痛而惊叫者,尚可救治;如无知觉者,则预后不良。施行此法而病儿无知觉者,说明病已沉重,应赶紧请医诊治,不可连续咬,防伤破皮肤,徒然增加病儿痛苦。

    三、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部位

                 一般都是施法于穴位,也有施法于某个面或经络,如捏脊法主要作用部位在督脉和膀胱经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如下。

     1.头面颈项部穴位百会、天门(攒竹)、太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水沟)、迎春、牙关(颊车)、印堂(眉心)、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等13个穴位。

     2.胸腹部穴位天突、膻中、乳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天枢、丹田、肚角等10个穴位。

     3.背腰部穴位定喘、大椎、肩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等11个穴。

     4.上肢部穴位脾土(脾经)、肝木(肝经)、心火(心经)、肺金(肺经)、肾水(肾经)、肾顶、肾纹、大肠、小肠、四横纹、小横纹、掌小横纹、胃经、板门、小天心、内劳宫、内八卦、一窝风、膊阳池、总筋、大横纹、十王(十宣)、老龙、二扇门、少商、虎口(合谷)、甘载、二人上马(上马)、威灵、精灵、外八卦、外劳宫、三关、天河水、六腑等35处穴。

     5.下肢部穴位箕门、百虫(血海)、鬼眼(膝眼)、足三里、止痢、三阴交、鞋带(解溪)、丰隆、涌泉等9个穴位。

    【主治病症】

     一、感冒

             常规方法为:推攒竹,分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掐总筋,分阴阳,推三关,推六腑,揉膻中,揉肺俞。

     风寒者加拿风池,拿合谷,揉二扇门,掐阳池,多推上三关以辛温解表。

     风热者加清补脾胃,揉中脘,摩腹。

     夹痰者加按揉天突,擦胸,按揉乳旁、乳根。

     夹惊者加清心经,清肝经,掐十王,掐老龙,水底捞明月,大清天河水。

     二、咳嗽

     推攒竹,推坎宫,推太阳,黄蜂入洞,拿风池,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拿合谷。

     内伤咳嗽者加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二马,按揉气海,揉肺俞,揉肾俞。

    三、哮喘

               推肺经,推四横,揉板门,按天突,揉膻中,擦胸胁,揉肺俞,擦背。

    寒喘者加黄蜂入洞,按风池,补肺经,拿合谷,推上三关,拿肩井。兼阳虚者加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丹田,揉脾俞,揉肾俞,按揉三阴交。

     热喘者加清肺经,清大肠,退下六腑,揉膻中改为分推膻中,推脊。

    四、小儿肺炎

        清肺经,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按天突,开璇玑,按弦搓摩,按肺俞。

     偏于寒者加黄蜂入洞,按风池,揉二扇风,擦胸背。

     偏于热者加清天河水,分推膻中,推天柱,推脊。

     热毒甚者加掐十王,清心经,补脾经,揉小天心,水底捞月,清天河水,推中脘。

    五、麻疹

     疹前期: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擦迎香,按风池,清脾经,清肺经,推上三关,揉肺俞。

    出疹期:拿风池,清脾经,清肺经,水中捞月,清天河水,按揉二扇门,按肺俞,推天柱。

    恢复期: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中脘,揉肺俞,揉胃俞,揉足三里。

     六、百日咳

     清肺经,掐揉小天心,按揉天突,分推膻中,摩胁,按揉肺俞、膈俞。

    偏寒者加黄蜂入洞,拿风池,擦胸背,拿肩井。

    偏热者加清大肠,清天河水,推天柱,推脊。

     肺脾虚者加补脾经,补肺经,揉中脘,按揉脾俞、胃俞。

    七、发热

    清肺经,清胃经,补肾经,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水底捞月,清天河水,揉二扇门,揉肺俞,推脊,推涌泉。

    鼻塞者加揉迎香。

    脾虚者加补脾经,揉中脘,摩腹。

    惊跳者加掐十王,揉小天心。

    八、惊风

     发作期:掐天庭,掐人中,掐十王,掐老龙,掐端正,掐二人上马,掐精宁,掐威灵,捣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拿昆仑。

    急惊风者加清心经,清肺经,清肝经,推上三关,退下六腑,

    大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推脊,按丰隆。

    慢惊风者加揉百会,补脾经,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九、呕吐

     揉胃俞,推板门,推中脘,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

     外邪犯胃者加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清大肠,揉外劳。

     伤于饮食者加清脾经,清大肠,推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脾胃虚弱者加补脾土,揉板门,捏脊等法。

     十、腹痛

     揉外劳,揉一窝风,摩腹,揉脐,按膀胱经相应俞穴,按揉足三里。

     寒邪侵袭者加推上三关,按一窝风,拿肚角。

     脾胃虚寒者加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

     食积腹痛者加清脾经!清大肠,推胃经,推中脘,分推腹阴阳。

     蛔虫腹痛加搓脐,推脐,揉天枢,拿肚角。

     十一、小儿腹泻

     补脾经,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 

     偏于寒湿者加揉外劳,揉天枢,按脾俞,按胃俞。

     偏于湿热者加清大肠,推上三关,退下六腑。簟

     偏于食积者清脾经,揉中脘,搓脐,拿肚角。

     偏于脾虚者加推板门,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胃俞,捏脊,揉足三里。

     十二、痢疾(菌痢)

     推大肠,分阴阳,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揉龟尾,推下七节,推上七节,捏脊。

     虚寒者加清补脾经,天门入虎口,摩腹,揉脐。

     噤口痢者加运八卦,清心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清冒经。摩腰俞,推委中,推承山。

     十三、便秘

    揉中脘,摩腹,揉龟尾,推下七节。

    实秘者加清脾经,清大肠,按弦走搓摩,揉天枢。

    虚秘者加补脾经,清大肠,揉天枢,捏脊,按揉足三里。

    十四、肠梗阻

    摩腹,揉脐,揉天枢,拿肚角。

     肠套叠者摩腹时当摸及腊肠型肿块时,应将套入之肠管推挤出鞘部以开通闭塞。

    肠扭转者摩腹时常取逆时针方向,以回转复位,行气散结。

    蛔虫型肠梗阻者,在包块处以揉法为主。揉散后用摩法,推抹法以使通便而下。

    粪便型肠梗阻者加清大肠,揉龟尾,推下七节。

    十五、脱肛

    揉气海、关元、天枢、龟尾。体弱气虚者加按揉百会,补脾经,补肺经,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拿肩井。

    大便燥结者加清脾经,清大肠,摩腹,推下七节。

    十六、疳积

     摩腹,揉脐,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揉中脘,捏脊。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经,揉中脘,揉脾、胃俞。

    十七、佝擘病

    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丹田,捏脊,按揉脾俞、胃俞、肾俞,擦八髎,按揉足三里、三阴交。

    十八、遗尿

    揉丹田、关元、气海穴,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肾虚者加补肾经,清小肠,揉肾经,擦八髎。

    肺脾气虚者加按百会,补脾经,补肺经,清小肠,揉中脘。

    十九、癃闭

    摩腹,揉关元、气海,拿膀胱,按三阴交。

    下焦湿热者加清肾经,清小肠,按八髎,推膀胱。肾阳不足者加补脾经,清补肾经,揉肾俞,揉龟尾,擦八黪

    二十、小儿夜啼

    补脾经,清大肠经,摩中脘,推下七节。

    偏于心火盛者加掐心经,水底捞月,清天河水,退下六腑。

    偏于惊恐者加掐十王,掐老龙,揉精宁,揉威灵。

    二十一、小儿脑性瘫痪

    在瘫痪部位相应施用攘法、擦法、拿法、摇法。取瞳子髎、颊车、地仓;大椎、肩井、肩髎、曲池、阳池、合谷;肝俞、肾俞、腰阳关、委中、承山、解溪、昆仑穴。并揉中脘,摩腹,按揉脾、胃俞,揉足三里。

    二十二、小儿肌性斜颈

    在局部作轻柔按摩;用拇、食、中三指提拿揉捏,手法不宜重,若已成肿块,则手法宜重,并可用搓揉弹拨;头颈扳向健侧作被动牵引;用双手在挛缩处作分向牵扯筋腱。一般可辅助外敷活血化瘀之中药。

    二十三、小儿斜视

    按揉睛明、球后、太阳、四白、端正各100次,括眼眶30次,拿风池、合谷各10次。

    内斜多推球后、太阳,外斜多推睛明、四白。

    二十四、腮腺炎凰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胃经,揉小天心,揉牙关,揉耳后高

    二十五、腹胀

    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

    脾胃虚寒者加摩腹揉脐,按脾俞。

    二十六、食欲不振

    推脾经,顺运内八卦,运板门,摩腹揉脐,捏脊,揉脾俞,掐揉足三里。

    【注意事项】

    1.麻疹、天花、水痘、骨折、创伤性出血、急性炎症、急性传染病、白血病等,一般不主张行推拿疗法。

    2.小儿捏脊注意点

    (1)捏脊时间最好在早晨空腹时进行,夜里入睡亦可。捏完之后半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响疗效。

    (2)捏脊环境要安静,室温要适宜,室温过高,患儿治疗部位和术者的手部易于出汗,妨碍捏拿;室温过低,则易使患儿着凉感冒。

    (3)术者精力要集中,手法要适度。对于初诊患儿和婴幼小儿,开始手法不宜过重,应由浅入深,以便逐步适应。术者态度要和蔼可亲,争取患儿和家属很好配合,防止产生恐惧心理,乃至出现哭闹现象。

    (4)在捏脊治疗期间,应嘱咐家长注意患儿饮食,做到富于营养,易于消化,适于口味,禁食酸醋、芸豆和螃蟹。患儿如系乳儿,乳母也不得食用螃蟹。

    (5)有严重心脏病或背部疮疖的患儿,不能进行捏脊。

    (6)如进行两三个疗程未见一点效果者应改变治法,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3.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等方面特点有别于成年人,临症时除按一般治疗原则施治外,还应做到尽早就诊,及时治疗,兼顾脾胃,推拿手法要特别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

       【小儿生理特点】 ­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

    【小儿病理特点】 ­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

    【辨证特点】 ­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

    ­

        1.望小儿指纹 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临床意义。由于小儿切脉部位短小,诊脉时常啼哭躁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指纹处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诊断。 ­

    ­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掌指纹为“风关”,近节指间纹为“气关”,远节指间纹为“命关”(图194)。 ­

    ­

        (1)望指纹方法:在自然光线下,暴露患儿小手,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握住小儿食指远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指端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更为显现,便于观察。 ­

    ­

        (2)望指纹内容:主要从指纹色泽、长短和浮沉三个方面来分析观察。 ­

    ­

        色泽:正常指纹,色呈浅红,隐现于风关之内。患病之后,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色淡者,多为虚证;色滞暗者,多为实证;色青者,多为惊风,或为痛证。 ­

    ­

        长短:一般说来,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气关者,为邪已深入;指纹达命关者,为病情较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为病情重笃。 ­

    ­

        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是病在表;沉隐不显者,是病在里。 ­

    ­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望指纹是观察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可见指纹向命关延伸,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愈高,指纹的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展。指纹的色泽在某些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指纹的青紫色也就愈明显,因而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或紫色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则淡。 ­

    ­

    ­

    ­

     

        2.小儿切脉 小儿前臂短小,切脉部位“寸口”就更为短小,不容三指以候寸、关、尺,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也称为一指定三关(图195),而不细分三部。小儿平脉(正常脉象)较成人快,一般l~2岁左右小儿,脉搏每一息(即是一呼一吸)跳动6~7次;3~6岁小儿,每一息跳动5~6次。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脉搏则相对减少。小儿诊脉通常以浮、沉、迟、数,辨表、里、寒、热;以有力、无力来定虚、实。 ­

    ­

        浮脉:轻按即能清楚感到脉搏跳动,主表证。 ­

        沉脉:轻按不易感觉,重按才可能触到,主里证。 ­

        迟脉:脉搏比该年龄小儿缓慢,主寒证。 ­

        数脉:脉搏比该年龄小儿快,主热证。 ­

        脉有力:为实证。 ­

        脉无力:为虚证。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

    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 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

    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

    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19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推法.属推法的一种。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
    医生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的环形推动。

    运法在操作时,一是宜轻不宜重,仅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 80~100次。

    宜用于弧线状穴位或圆形穴位。
    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

    主治:发热、胸闷、呕吐等症。

    运法与旋推法的异同 相同点异同点运  法均在体表作环形推动都不带动皮下组织

    运动幅度较大 频率较慢,每分钟约80-100次

    旋推法

    运动幅度较小 频率较快,每分钟约160-200次

    【捏法】
    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

    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下面介绍捏脊法(图198)的两种操作方法。

    1.医生双手呈握拳状,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置,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而后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198 a)。

    2.医生双腕下垂拇指伸直,指面向前,与食、中两指指面相对;以拇指指端掌面分别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两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198 b)。

    捏脊(积)的操作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一般连续操作5~6遍。结合病情,对需加强手法刺激的患儿,常用捏三提一法;

    即先捏脊一遍,从第二遍起,每向前捏三次,双手在同一平面同时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或者对重要穴位如肾俞、脾俞、肺俞诸穴位处进行提拉。在提拉皮肤时,常听到较清脆的“嗒、嗒”声,这属于正常的筋膜剥离声。

    另外在捏法应用时以拇指指端掌面为力点,而不能单纯以拇指指端为力点,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捏起肌肤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

    功效: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病症。

    此法常用作小儿保健,增进食欲,强壮体质。

    捏脊法除小儿推拿应用以外,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虚弱患者也同样有治疗作用。

    【掐法】

    用拇指指甲去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的一种手法,称为掐法,本法刺激性强,力量集中,有以指代针之意,所以也称为“指针法”。可用以急救昏厥的患者。

    以拇指指甲为力点,对体表穴位进行按压。掐法操作时,宜垂直用力按压,不宜抠动,以免损害皮肤。

    当掐法施用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手法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反应。掐法施用次数一般以5~6次为宜,或中病即止,不宜反复长时间的应用。

    可适用于头面及手足部痛觉敏感的穴位,如人中、老龙、十王等穴。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救逆。

    主治:小儿惊风、昏厥等症。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而且还具有“线”状及“面”状,这是特点之一。有相当多穴位都聚结在两手,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是特点之二。

    本文着重介绍小儿推拿穴位位置、操作方法、次数(时间)、主治及临床应用。其中“次数”仅代表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治疗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

        上肢部穴位治疗时,一般不分男女,仅操作一只手即可,临床习惯于推拿左手(亦可推拿右手)。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先头面,后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亦有根据病情或患儿体位而定顺序。
    但是对于疼痛较敏感的穴位,或具有较重刺激力的手法一般都放在最后操作,以利得到患儿的配合。

     

    ◆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

        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图201)。


    次数: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坎宫(阴阳)】

        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图202)。


      次数: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太阳】

        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203)。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内伤;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强疗效。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厥、抽搐时,可与掐十宣、掐老龙等穴合用。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

        【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图204)。


     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穴合用;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图205)。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①外感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用;②惊风、烦躁可与按百会、清心经等穴合用。

        【风池】

        位置: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

        操作:用拿法,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①感冒、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用;②颈项强痛可与揉列缺、揉颈项部肌肉合用。

        【天柱骨】

        线状穴。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呈线状穴。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

        次数:推 100~500次。

        主治:发热、呕吐、项强、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①外感发热、项强可与拿风池等穴合用;②呕吐可与揉板门、揉中脘等穴合用。

        民间常可用汤匙蘸水自上而下刮天柱骨,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作用同推天柱。

        【头面部常用穴位小结】

        1.解表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推天柱等。

        2.镇惊通窍 按揉百会、揉迎香。

        3.升阳举陷 按揉百会。

        ◆ 胸腹部穴位

        ◆ 腰背部穴位
        
        ◆ 上肢部穴位

        ◆ 下肢部穴位 

    婴儿腹泻

    【概述】

        婴儿腹泻又称为消化不良,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胃肠道紊乱综合征。本病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占有半数,对患儿的健康威胁较大。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原则上可分为非感染性(如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消化酶活性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喂养不当和气候因素等)和感染性(如肠道内、外感染)两类。本病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轻则迁延日久,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重则可引起严重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故临诊时必须十分重视。

    【临床表现】

        根据腹泻的轻重可分为轻型(单纯性消化不良),即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少量粘液。重型(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腹泻每天10次以上,便中含有大量水分,混有较多粘液,并伴有发热、呕吐,食欲低下,皮肤干燥,精神萎靡,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故在临床上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按中医学辨证婴儿腹泻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等,现介绍如下:
        
        1.寒湿泻 大便稀薄多沫,色淡无臭,腹痛肠鸣,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儒,指纹色红。
        
        2.湿热泻 腹痛即泻,急迫暴注,大便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3.伤食泻 院腹胀满,泻前哭闹不安,泻后痛缓,大便量多酸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矢气,常伴有呕吐酸馊,口奥纳呆,不思乳食,苔厚或垢腻,脉滑。
        
        4.脾虚泻 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黄神疲,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夹有奶块或食物残渣,或每餐过后即泻,苔薄,脉儒。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可损及肾阳,泻下不止,完谷不化,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软无力。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并无困难。
        
        2.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所引起。这类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仅有大便次数增多,而无其他症状。
        
        (2)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伴脓血便为主要症状,患儿一般有菌痢接触史,大便细菌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治疗】

        1.治疗原则 结合临床根据辨证后的属型拟定以下各种治疗原则,寒湿泻者,治宜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湿热泻者,治宜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伤食泻者,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泻;脾虚泻者,治宜健脾益气,温阳止泻;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常用穴位 腹、脐、七节骨、龟尾、脾土、大肠、足三里等穴。
        
        3.常用手法 摩法、揉法、推法、按法、擦法、捏脊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疗法:患儿取仰卧位(可以家长抱在怀里,亦可躺在治疗床上,以下均类同)。医生坐于患儿右侧,用一手在患儿全腹部做掌摩法,手法宜轻,要有定向(即始终是顺时针方向的摩动);上腹、下腹和全腹部三者要有机结合,反复循环进行,约8~10分钟。继以上体位,医生用食、中、环三指分别安置于脐,左右天枢穴作三指揉,约l~2分钟。继而治疗手部穴位,补脾经100次,推大肠100次。最后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1~2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同样可以家长抱在怀里,亦可躺在治疗床上,以下均类同),医生先揉龟尾300次,再推上七节300次。
        
        (2)随证加减:
        
        寒湿泻:加揉外劳宫100次,推上三关300次,再补脾经  100次。
        
        湿热泻:加清牌经2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下六腑300次。
        
        伤食泻:加补牌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300次;按揉脾胃俞穴各1分钟。
        
        脾肾阳虚泻:加补牌经300次,补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按揉肾俞穴1分钟,横擦八髎穴以热为度。

    【自我保健】

    【注意事项】

        1.推拿虽可医治婴儿腹泻,但仅局限于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而致的腹泻和单纯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无明显脱水和酸中毒的患儿。
        
        2.对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菌痢,应首先给予抗生素治疗。
        
        3.对患儿应控制饮食,患儿每次便后须用温水洗净肛门,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应注意合理喂养,哺乳或喂食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添加副食品不宜太快,品种不宜太多。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

     小儿发热

    【概述】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由于小儿新陈代谢较高,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体温比成人略高。一般小儿正常肛温为36.9~37.5℃,比口温约高0.5℃,而腋温比口温低0.5℃。
        
        小儿体温一般以肛温为宜。正常体温一昼夜有轻微波动,晨间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小儿在进食、哭闹、活动、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这些都属正常。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通常可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两大类。本章节仅介绍由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某些急性发热和部分功能性发热。

    【临床表现】
        体温异常升高(肛温达37.5℃以上)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惊跳抽搐或精神萎靡,神昏谵语,疲乏无力,不思饮食等。
        
        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外感发热、肺胃实热和阴虚内热。
        
        1.外感发热 外感风寒者,可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鼻流清涕,口不渴,咳嗽、痰清稀,苔薄白,脉浮,指纹鲜红。外感风热者,可有发热、微汗出、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咳嗽、痰黄稠、咽痛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色。
        
        2.肺胃实热 发热较高,面赤唇红,口鼻干燥,渴而引饮,气息喘急,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而实、指纹深紫。
        
        3.阴虚内热 以午后潮热或低热为主,形瘦体弱,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唇干燥,食欲减退,舌红苔剥,脉细数,指纹淡紫。

    【诊断和鉴别】
        肛温高于37.5℃,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部充血,听诊可闻及肺呼吸音增粗或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白细胞增高。胸部X线检查河发现肺纹理增粗或炎症改变。
        
        发热鉴别诊断相当复杂,主要从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因本节仅讲述以感冒为主的发热,其他鉴别从略。

    【治疗】
        1.治疗原则 外感发热者,宜清热解表,发散外邪;肺胃实热者,宜宣肺清热,消食理气;阴虚内热者,滋阴清热,补益肺肾。
        
        2.常用穴位 三关、六腑、天河水、肺经、肺俞、风池等。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抹法、摩法、按法等。
        
        4.操作方法

        (1)外感发热:开天门30次,分头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属风寒感冒者,加推上三关300次,揉二扇门300次,拿风池3~5次;风热感冒者,加推脊300次。
        
        兼咳嗽、痰鸣者,加推揉膻中50次,揉肺俞100次,揉丰隆50次。
        
        (2)肺胃实热:清肺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下六腑300次,揉中脘150次,揉天枢100次。
        
        (3)阴虚内热:补牌经300,补肺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清肝经200次,揉上马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涌泉50次,按揉足三里100次。
    【注意事项】

        1.对小儿发热的治疗,必须详细检查,找出发热的原因,明确诊断,特别要排除急性传染病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免误诊误治。即使是外感发热,只要是高热患儿,就应予以静脉补液等综合治疗。
        
        2.在发热期间,要鼓励患儿多饮开水,饮食要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3.平时要鼓励小儿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小儿支气管哮喘

    【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是因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和咯痰等症状。本病有明显的可逆性,在发作期间或治疗后,上述症状可完全消失。
        
        典型病例多见于4~5岁以上的小儿,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均为过敏性体质,小儿期起病者约1/2有婴儿湿疹史,或常有家族过敏史(约50%),并有遗传倾向。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是哮喘的重要致病诱因。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后,发为哮喘。”“哮”以声响言(是指哮鸣声),“喘”以气息言(是指急促呼吸貌),临床上有哮必有喘,二者密切难分,所以一般通称为哮喘。

    【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鼻痒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急性发作时患儿有气急、哮喘、咳嗽及多疾。由于呼吸时支气管腔有生理性缩小,所以呼吸困难尤为明显,有“呼气性气急”之称。患者多被迫采取坐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张口抬肩,额部冷汗、痛苦异常。体检可见:胸部多较饱满,呈过度清音,两肺布满哮鸣音;严重者,可有唇、指紫绀。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或甚至数日(持续发作)才逐渐缓解。
        
        按中医辨证一般可分为寒喘、热喘和虚喘三种。
        
        1.寒喘 患儿咳喘,喉间痰鸣,痰色清稀多泡沫,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清。
        
        2.热喘 患儿咳喘,气粗息涌,痰鸣声响,痰稠色黄,面红身热,胸胁胀满,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或弦滑。
        
        3.虚喘 动则气促喘息,面青唇紫,头汗涔涔,端坐喘息,四肢不温,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食不香,大便澄青,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首先有哮喘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X线透视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强,横隔降低,反复发作者其纹理增粗和出现肺气肿。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咳出粉红色血沫痰,两肺底部有湿罗音,并且有心脏病的其他征象。
        
        (2)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一般较长,气急常逐步缓慢加重,有典型肺气肿体征。支气管解痉药应用有明显效果。

    【治疗】
        1.治疗原则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2.常用穴位 肺经、内八卦、板门、膻中、定喘、肺俞、胁肋等。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拿法、擦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面对患儿先作头部常例手法,推攒竹(开天门)30次,推坎宫(分头部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继而分别按揉膻中、乳旁、乳根穴,每穴1~2分钟。起宽胸宣肺之功效。再治疗手部穴位,补脾经500次,运内八卦400次,掐四横纹,每横纹3~5次,揉板门500次,特别是揉板门结合搓、擦胁肋100次能降气平喘。
        
        在患儿背面,以中指定大椎,食、环两指分别置于左右定喘穴(大椎旁0.5寸,属经外奇穴),用三指揉,各100次,双指揉肺俞1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左右向擦肺俞穴,以热为度,拿肩井3~5次结束治疗。
        
        (2)随证加减:
        
        寒喘者:加推上三关300次,按揉风池10~20次,擦脊柱及两侧膀胱经,均以热为度。
        
        热喘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大肠200次,退下六腑300次,推脊300次,揉丰隆100次。
        
        虚喘者:补肺经300次,补肾经500次,揉丹田3~5分钟,按揉足三里20次,双指揉肺、脾、肾俞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加体质,减少发作次数。
        
        2.对反复发作者注射哮喘菌苗。
        
        3.找出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
        
        4.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5.若经推拿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补液、吸氧、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
        
        6.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点,在伏天予以推拿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发作后缓解期的推拿治疗,可起预防作用和减轻发作的程度。

     小儿咳嗽

    【概述】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都可引起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通过这一个爆发性的呼气动作,达到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过多分泌物和异性物质。
        
        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所致的小儿咳嗽在临床中最为多见。这是因为小儿呼吸道血管丰富,而气管,支气管粘膜较娇嫩,从而较易发生炎症变性。咳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多见。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职司呼吸,居脏腑之上,外感邪气,首当犯肺。邪束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肺气上逆,发为咳嗽。且古人认为有声无疾称之谓咳,有痰无声称之谓嗽,一般通称为咳嗽。

    【临床表现】
        因咳嗽本身是一种症状,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
        
        1.外感咳嗽 属风寒者,主症咳嗽,咳痰清稀,鼻塞涕清,头身疼痛,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属风热者,主症咳嗽,痰色黄稠,咳痰不畅,发热恶风、汗出,鼻流浊涕,咽喉干痛或痒,口渴欲饮太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2.内伤咳嗽 久咳不愈,痰多或干咳无疾,或少痰、或痰稠难以咳出,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气短汗出,胸闷纳呆,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苔白腻,脉细或细数。

    【诊断和鉴别】
        根据患儿所出现的咳嗽症状对本证的诊断并不困难。
        
        除咳嗽症状外,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或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可增高。胸部X线透视,可见肺纹理稍增粗,或肺部有炎症阴影。

    【治疗】
        1.治疗原则 外感风寒咳嗽者,治拟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外感风热咳嗽者,治拟清热解表,肃肺止咳。内伤咳嗽者,治拟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2.常用穴位 肺经、内八卦、乳旁、乳根、膻中、肺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按揉法、掐法、拿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面对患儿先在头面部作常例手法即开天门30次,分头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继而在胸部分推膻中100次,揉乳旁、乳根各30次;再作手部运内八卦200次,清肺经300次,补肺经500次;最后分别按揉双下肢丰隆和足三里穴,每穴各1分钟。
        
        患儿俯卧于治疗床上或医生面对患儿背面而坐,分别按揉风门穴和双指揉肺俞,每穴1分钟;分推肩肿骨100次,用擦法施于患儿背俞穴,以热为度。
        
        (2)随证加减:外感风寒咳嗽者,加揉外劳宫30次,推上三关300次,拿合谷5~10次,拿风池10次;外感风热咳嗽者,加清肺经500次,退下六腑500次,推天柱骨100次;内伤咳嗽者,加补脾经500次,补肾经300次,揉中院200次,揉丹田2分钟,再按揉脾、胃俞、肾俞,每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咳嗽原本是一症状,应及时查出引起咳嗽的原因,以便及时正确对症处理。
        
        2.患病期间,应适当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为原则,禁咸禁辛辣刺激食物。
        
        3.胸腹部注意保暖。尤其是在节气变更时更要留神。

      小儿疳积

    【概述】
        疳积是癌证和积滞的总称,两者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而成。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赢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另外小儿感染寄生虫病,也可转为疳证。
        
        西医学认为本病类似于“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其主要原因为摄入不足,喂养不当、偏食、消化吸收不良,或继发于各种慢性疾病,引起蛋白质或热量缺乏或消耗增加,以致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而消耗自身组织,使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表现为逐渐性消瘦、水肿、生长发育滞缓,严重者伴有各器官的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等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根据祖国医学辨证,可分为以下两型。
        
        1.乳食积滞型 脘腹胀满,纳食不香,夜眠不宁,精神不振,大便不调常有恶臭或便秘,同时可伴有手足心热等症,苔厚腻,色微黄少津液,脉弱或兼数,指纹紫红色。
        
        2.气血两亏型 面色晄白或萎黄呈干瘪老人面容,毛发稀疏易脱,骨瘦如柴,皮肤干燥多屑,精神萎靡,啼声低沉,困倦无力,动则汗出,四肢不温可伴浮肿(以下肢为多见),不思饮食或嗜食僻,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搪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根据病人外貌及其各种表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进一步查明诱发因素及有无并发症,对于本病的不良程度应有适当估计以利治疗。下列数项可作参考:①消瘦程度及发病前后体重下降情况;②浮肿程度;③血浆蛋白浓度是否正常或明显下降,尚有基础代谢率、肌酸肌酐排出量等作参考。
        
        2.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除消瘦、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外,其主要症状有长期低热、咳嗽、咯血、潮热和盗汗等症状;胸部X线可以明确诊断。
        
        (2)寄生虫病:患儿除消瘦外,可常有腹痛、肛门痒、大便检查可以发现有肠道寄生虫卵。

    【治疗】
        1.治疗原则 乳食积滞者,治宜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气血两亏者,治宜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常用穴位 脾经、板门、四缝(四横纹),内八卦、腹、脐、足三里、脊柱等穴。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摩法、捏法、掐法、按揉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先上肢手部操作,推脾经500次,推板门300次,推四横纹200次,运内八卦200次;继以上体位,摩腹与揉脐相合,约5分钟,使腹部有种温热感,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食、中两指分别双指揉脾俞、胃俞、三焦俞,每穴各1分钟;而后在患儿的脊柱穴施捏法,自龟尾穴起,上至大椎穴止,约3~5遍;为加强刺激可在脾、胃、三焦诸穴处多加提捏。
        
        (2)随证加减:对乳食积滞者,加清脾土500次,清后加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肾水100次,揉中院5分钟;对气血两亏者,加补脾经50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摩中院5分钟,摩丹田2分钟,揉血海30次,指揉肾俞、命门请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要合理喂养小儿,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营养补充,要给予高蛋白及高热量正常饮食或软食,以分次多餐为宜。
        
        2.纠正偏食和嗜食异常等不良习惯。
        
        3.适当安排小儿户外活动及身体锻炼,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4.保证小儿的充足睡眠。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