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资质缩水是空难祸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7:44
飞行员“资质缩水”:空难隐患的祸根?
 
2010年09月07日08:5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民航局行业大检查曝出行业人员资质缩水
最近航空事件连续发生,先是河南航空公司飞机在伊春发生空难事件,后是华夏航空公司飞机在贵州机场发生机翼插地,民航局因此展开一次行业大检查,检查结果曝出行业人员资质缩水。
据有关媒体透露,2008年到2009年,民航局曾在民航系统对飞行人员的资质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出飞行经历不实,甚至飞行经历造假者多达200多人,其中深圳航空就有103人造假,这些人要么是假造经历,要么是虚填经历。当时虽进行资质整顿,却未向全行业通报,因此至今仍未能根治。
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当时曾批评飞行经历造假事件是“民航系统的三聚氰胺事件”。而在今年8月26日的民航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家祥再次强调,资质不实、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就是民航安全的定时炸弹。伪造资质的问题虽然从表面看主要在深航,但其他航空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包括三大航。
李家祥表示,从伊春空难事故现场调查情况来看,初步可以排除空防方面、人为爆炸、破坏等原因。事故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人员资质、飞行员的能力、特情的处理、安全链条的衔接等环节。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机务状态没有太大异常,而从坠毁的地点来看,可以说是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
“出事飞机还没有到达起始灯也没有到边灯,就开始落地了。从当时落地的速度看,大约在220公里/小时的速度,粗略计算,大约再有22秒飞机就进入跑道了。飞行员在落地的时候,起码的标准、起码的规章、起码的判断都没有做到。” 李家祥解释说。
业内人士也认为,“伊春空难事故是不应该发生的”。8公里和2.8公里的能见度,飞机在没有雷电、大风等特殊气象状况下是可以降落的。但在气候急剧变化期间,飞行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而此次空难事故中,飞行员从2.8公里到1公里的能见度变化期间似乎并没有对地面塔台的监控和传递信息做出有效的反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