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48:35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中求知。在应用题教学中实施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设情境  提供信息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对教师提出的切合生活实际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探究问题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提供信息,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是在新课程标准精神倡导下常用的方法。案例1: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教师根据已有的“平均分配”知识创设一个情境:“植树节到了,我们班有100朵树苗要栽,请问平均每人要栽多少朵?”这是学生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紧接着问,如按男、女人数多少来分发,男生、女生各栽多少朵呢?学生会说男生人数多、力气大,任务就会多,女生人数少,分得的任务就会少。也就是按男、女人数多少来分,即按比例分配。这样的问题情境来源于学生生活,为学习“按比例分配”激起了学习兴趣,也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平台。

2、          设计问题  研究探索

研究性学习必须有研究的对象,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研究的对象,并且提供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吸引力,具有挑战性,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设计问题。有的可根据目标直接设计问题,有的要分阶段性目标设计问题,再到达最终目的。对问题的设计,有的由学生讨论提出,有的由教师直接提出。无论由谁提出,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讨论解决,特别是要多设计讨论环节,对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一点即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指导、参与、组织学生主动协作,探究问题。案例2: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中,教师出示:电脑城今天售出联想牌电脑20台,华硕牌电脑15台,                 ?由学生讨论可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觉得很容易,纷纷发表意见,提出的问题有十来种,涉及到一年级始的应用题,都可以自己解决。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新问题。联想牌电脑的售出数与华硕牌电脑的售出数可以比较,那它们的相差数能否与联想牌电脑数进行比较呢?在学生肯定之后引导提出,“联想牌电脑售出数比华硕牌电脑售出数多的台数是联想牌电脑的几分之几(即售出的联想牌电脑比华硕牌电脑多几分之几)等新问题”。这样教学面向了全体,好、中、差生都有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且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复习、运用中自然显现。学生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从情感受上感到自信。

3、实践体验  分享成果

学生在讨论完问题后,可以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讨论的情况不可能千遍一律,针对小组讨论汇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或容易混淆的问题组织展开二次讨论。鼓励学生多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从讨论中鼓励发散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3:在学完分数乘除混合应用题之后,教师设计了三道应用题让学生去比较,去讨论,去体验。

(1)花园里有菊花180朵,喇叭花是菊花的4/5,玫瑰花是喇叭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2)花园里有菊花180朵,菊花是喇叭花的5/4,喇叭花是玫瑰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3)花园里有菊花180朵,喇叭花的朵数是菊花的4/5,又是玫瑰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学生通过对这三个应用题的观察,体验了由简单到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共性和不同之处,明辩了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在情感上体验了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喜悦,也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

4、          立足本课  联系上下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为目的,而是在结合本课内容提出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在以前或以后课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创设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新的问题情境,留下悬念,让学生去探索旧知新用。案例4: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出示例题:大公鸡和大母鸡共180只,其中大母鸡的只数是大公鸡的1/5,大公鸡和大母鸡各多少只?在完成方程解的教学任务后,教师提问: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有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知识来解答。再引导提出:大母鸡只数是大公鸡的1/5,那么,大母鸡和大公鸡的总和是大公鸡的几分之几(1+1/5)?让学生探索交流,这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留下了一个悬念。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面对的是参差不齐,基础不一的学生。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注重如何解题。其实学会了解题并不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中应面向全体,“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上创设的情境,设计的问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都要能赢得学生的欢心,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思维和分析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