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55:20
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周四(8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总市值达21.1466万亿元。2006年我国GDP总额为21.087万亿,这预示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首次超越GDP。
其中沪市总市值为163649亿元,流通市值46843.76亿元,平均市盈率由周三的52.83倍进一步上升至今日的53.9倍;深市总市值为47817亿元,流通市值为23989亿元;两市总市值达211466亿元,较周三再升3931亿元。
今日指数在大多数人的犹豫中再次创新高,二八现象被打破,沪指在上午突破4700点后,多方就牢牢守住这一关口,午后沪指在震荡中爬升。金融板块继续走强,昨天工行的强势表现带动了整个板块开始启动,银行股继续走强,今天两家保险股表现也是相当不错,中国平安( 94.95,6.55,7.41%)的涨幅曾达到7个多点,处于金融板块的领涨位置。另外,钢铁、有色金属等权重板块也陆续启动,其中近日公布靓丽中报的公司涨幅居前,这些大篮筹的轮番表现使得指数连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7月19日上午公布的中国2007年度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GDP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人民币21.087万亿元,约合2.70万亿美元,与德国2006年的2.30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GDP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市场相比,2005年底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30%,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这个比重约为100%,东盟国家的大约是70%~80%。同期A股总市值占GDP比重约为18%,流通市值占GDP比重约为5.6%。而今年年初数据显示,美国股市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60%,是中国二十倍以上。而短短半年时间中国股市总市值与GDP占比已经达到或超过其他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并逼近美国股市的这一数据,从这个意义说,现在中国股市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1月公布的数据,2006年美国全年GDP约为14.98万亿美元。 8月3日,中国沪深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与已收盘的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总市值相加,折合5.3万亿美元,超过全球第二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但和目前18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仍有不小的差距。
云.倾听悲伤 2009-04-12 17:42
美国股市吸引力下降 欧洲股市总市值首次超美国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04日 07:49 作者: 朱周良
美国股市总市值今年以来跌掉2.4万亿美元
2005-05-08    钜亨网
美国股市总市值今年以来跌掉约2.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1/4,已超过德国一整年的国民生产毛额(GNP),即2万亿美元。
但市场气氛虽然悲观,一些市场人士却把最近美股剧幅下挫视为好消息。Panagora Asset Management投资长Edgar Peters表示,美股终将回到正常水准,虽然悲观气氛弥漫,但美股很可能反转,对于有勇气的人,这是很好的投资时机。
Wislshire 整体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超过18%,10日收盘指数,为近4年来的新低。Wislshire指数可衡量多种美国企业的股价表现,去年底Wislshire指数收在10707.68点,总市值达12.8万亿美元,10日Wislshire指数收盘点数为8716.38点,市值滑落至10.4万亿美元,为1998年10月8日以来的次低点。
美国股市吸引力下降 欧洲股市总市值首次超美国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04日 07:49 作者: 朱周良
一直以全球老大自居的美国股市,正面临来自大洋彼岸的欧洲日益强大的挑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到上周为止,欧洲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国股市,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这一最新动态也再次表明,受困于监管过于严苛等因素,美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削弱。
据汤姆森金融的统计,截至上周末,包括俄罗斯和新兴欧洲在内的欧洲24个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升至15.72万亿美元(约合11.82万亿欧元),超过了同期美国的15.64万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股市快速赶超美股,主要得益于欧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俄罗斯等东欧股市的迅速增长以及企业盈利不断攀升推高股价等因素。
上一次欧洲股市市值超过美股还是在一战之前。不仅如此,欧洲在债券市场也在猛力追赶美国,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超过美国。
据汤姆森金融的统计,以美元计算,自2003年年初以来,欧洲股市的表现远远超过了美国,市值累计增幅达到160%。而美股的市值增长仅为70.5%。在同期,欧元对美元升值了26%左右。不管是根据金融时报系列指数还是摩根士丹利系列指数来衡量,欧洲股市的表现都要好于美国股市。
不仅是股市,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储备货币的地位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跌至8年来的最低水平。相应地,欧元储备则在大幅上升,其占全球总外汇储备的份额由25.1%升至25.8%,创1999年欧元面世以来最高水平。而全球范围内流通的欧元钞票总值也在显著增长,据《金融时报》计算,截至2006年10月份,全球流通中的欧元钞票总值已超过美元,达6100亿欧元。
业内人士指出,美欧股市的市值对比,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的丧失,这也是美国政府和国会所不愿看到的。就在上周,围绕谁才是新的头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欧洲最大金融城的伦敦还在和纽约大打“口水仗”。美方称伦敦最引以为傲的二板市场(AIM)好比“赌场”,而伦敦方面则公开宣称:伦敦已取代纽约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股市市值增长缓慢甚至缩水,也反映了美国资本市场吸引力的下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萨奥法案,后者原本旨在杜绝类似安然和世通之类的公司丑闻,但由于某些条款过于苛刻,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公司上市和维持上市的成本,所以,不少国际企业都不愿前往美国上市或是纷纷从该国退市。相反,欧洲特别是伦敦则趁机吸引了大量海外公司上市。仅在2005年一年,伦敦证交所就吸引了93家海外公司前来上市,而同期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一共吸引的海外上市公司数量才仅为33家。(朱周良)
美国股票总市值占证券市场总值的比重还要低于债券市场的总市值所占比重
美国股票总市值占证券市场总值的比重还要低于债券市场的总市值所占比重
当日上证指数:4941.78,2.18%,864亿

G 楼 |直通页底
熊猫京京
2007年12月19日 13:11:42
http://jinyanshi.blog.sohu.com/73016778.html
中美两国的证券化率之辩 金岩石
本文首发于2007年12月11日《中国证券报》B1理财版,金岩石专栏。
今年五月在北京的《首届市值管理论坛》上,我和华生教授有一场辩论。华生是在2005年最早预测大牛市即将启动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多年来一直贴近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实践从事研究的学者。在那次辩论之后,华生有一篇关于证券化率的文章,应该是针对我当时论证沪指六千的主要论据之一写的。在这篇文章中,华生提出中国的证券化率已经超过美国,接近日本股市崩盘前夜的水平。美国的证券化率是在1.5左右,日本1989年曾经高达1.8。现在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与GDP之比,如果计入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已经超过了1.5,而美国的证券化率如果剔除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则远低于统计显示的1.5。
这个数字关系到我们对中国股市的宏观估值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循着华生的思路进一步研究,结论和他一样,但我的问题是:证券化率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能做这样的加减法吗?在我看来,证券化率作为证券市场总市值与该国GDP之比,应该说明的是一国居民的证券购买力,即本土居民的投资能力,所以不能做这样的加减法。这就像我们计算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时要把出口和消费分开一样,出口到国外的消费品不能算作本土消费,“出口”到香港和外国股市的中国股票,也不应计入中国的证券化率。因此,用中国内地+香港的总市值与美国本土-外国的总市值来计算两国的证券化率,就不能用来论证中国股市的所谓“虚胖”了。
计算证券化率的总市值基数,通常是用股票市场的总市值。数据显示,美国股市占全球股市的份额到今年12月2日已经下降到29%,这是17年来的最低水平。反之,中国股市的繁荣提高了其全球股市占比,沪深港三市合计占到了全球股市的12%以上,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两国资本市场之间的差距真的已经缩小到这个水平了吗?我怀疑!研究中在困惑之时读了陈志武教授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和华生教授一样,志武教授也是一位很有历史感和现实观的经济学家,他讲到,美国1900年的证券总值约600亿美元,是GDP的3.2倍;1945年突破一万亿美元,是GDP的4.3倍;1985年达到24万亿,是GDP的5.5倍;2006年跃升至129万亿,达到GDP的10倍以上。问题出现了:美国的证券化率是官方统计的1.5倍左右?还是志武教授所说的10倍呢?二者如此悬殊,不可能是统计失误。经研究,豁然开朗,原来志武教授的数据是美国证券市场的总值,不是股票市场的总市值。
美国证券市场在七十年代后逐步深化,股票总市值占证券市场总值的比重目前大约是12-13%,低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总市值占比13-14%,更低于过去三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衍生证券市场。简言之,股市总市值占不到八分之一,衍生证券却占到了四分之三。虽然不能说美国的证券化率是10倍于GDP,但是在两国经济的比较中,不应忽视两国证券市场产品结构的重大差别:美国是衍生大于债券,债券大于股票;中国是股票大于债券,债券大于衍生。
纵观全球金融市场,证券交易机构的主战场已经逐渐从股票转移到了衍生证券,所以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衍生产品逐级放大,正在演化为一场金融危机。中国证券市场还处于美国的八十年代前期,在比较两国的证券化率时必须注意到两国证券市场结构的差别。以证券化率来衡量股市是否“虚胖”,衍生证券占主导的市场当然更虚,相比之下,中国股市应该说是“虚而不胖”。“虚而不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股市目前高比例的非流通股,这是中国股市不同于其它股市的另一个结构性差别。把证券视为可交易的商品,非流通股是不能的“虚股”,在计算证券化率时应该减去这个虚数,这样算来,中国的实际证券化率只有0.35-0.4,而非1.2-1.5。
随着非流通股的逐步解禁,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占比会逐年上升。据海通证券统计,流通股占比在2008年可达到35.84,2009年达到61.81。由此推算,惊呼中国的证券化率“高处不胜寒”,我想是有些过于大惊失色了。这也坚定了我对股市的中期判断:沪指将进入5000-8000点区间,大牛市应该还有下半场。正所谓:股市虚而不胖,犍牛尚未登峰。(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于上海)
投资报告: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将首超日本股市
齐鲁电视台   2007-8-25 6:2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我来说说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国股市近两年来大涨,上海及深圳两地股市总市值不断上升。加上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股市,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上市公司总市值今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越了日本股市总市值。
据美国投资公司——罗素投资集团(Russell Investment Group)的报告,大中华上市公司总市值在5月底为5万6000亿美元,日本上市企业总市值则接近5万亿美元。
如果以全球证券交易所(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的统计,截至3月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已达1万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0%;深圳股市的总市值则上升至3600亿美元,同比增加166%。
而截至4月中旬,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合计达1万8700亿美元,已超越香港股市的1万8400亿美元市值,在全球股市之中,排名第6;台湾股市的总市值则为5940亿美元。两岸三地股市的总市值4月中已达4万3000亿美元,超越伦敦股市的3万7400亿美元,并直逼日本股市的4万8000亿美元。
目前,世界市值最大的股市是欧洲股市,根据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的统计,包括俄罗斯及新兴欧洲在内的欧洲24个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已上升至15万7200亿美元,正式超过美国纽约股市15万6400亿美元。
据罗素投资集团的报告,大中华地区的股市市值不仅超越日本,而且领先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该投资集团亚洲区总裁布鲁斯·符劳恩指出,中国股市大步向前的主要动力来自A股市场上市企业市值在今年前五个月内超过100%的增幅。中国A股市场占了大中华地区股市市值的约40%,就算它整体而言,不对外开放,但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领域。
今年初,日本上市企业总市值相等于4万9000亿美元,而大中华地区股市总市值为4万2000亿美元。但五个月后,日本上市企业市值仍然踌躇不前,反之,大中华地区上市企业市值却是突飞猛进,增加近1万5000亿美元之多。
符劳恩认为,股市市值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首次公开售股(IPO)的狂热。单是今年第二季度,就有50个IPO,总共筹集155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接近美国同期IPO筹集的157亿美元资金。
他说,有约20%的大中华企业的市值未在任何市场上市,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政府和策略投资者所持有。例如中国石油,在罗素新兴市场指数排名中,为最大的公司,但有九成的市值,也就是2000亿美元,并不在投资者手中。
台湾股市目前外资超2,000亿美元约占总市值34%
2007年12月17日13:03  来源:世华财讯
发表评论(0)支持(0)反对(0)
大盘跌破3000点之后…
不破不立谁将率先反弹
私募趁下跌争抢这些股
2900点 机构抄底哪些股
世华财讯台湾股市目前外资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台湾股市总市值的34%,台湾证券商分析,近十年台股涨跌幅度与趋势,与外资买卖动向相关。
据新华社12月17日报道,随着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的持续提高,外资投资台湾股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进入台湾股市的外资超过2,000亿美元,约占台湾股市总市值的34%,对台湾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外资在台湾股市扮演着极为重要与特殊的角色。
80年代以前,台湾证券市场基本上是封闭型的市场,90年代以后,台湾逐步开放外资进入证券市场,于2000年底全面开放外资投资股市,外资投资台湾股市的资金大幅增加;到2001年底达到400亿美元。
近年来,外资投资台湾股市呈持续增加趋势。2005年,外资看好台湾选举股市行情,开始布局投资台股,全年净买入台股5,581亿元新台币,2006年外资净买入台股5,278亿元,额度在亚洲地区仅次于韩国,外资持有台股市值达6万亿元新台币,占台股总市值的比例达34.12%。
2007年以来,台湾“中央银行”先后明确采取让新台币升值、提高利率等措施,吸引外资投资台湾股市。外资看好这一政策利多形势,大量买进台股,成为带动2007年台股上涨行情的重要背景。到2007年6月,外资持有约台股市值75,000亿元新台币,占台股总市值22万亿元的34%。
近年来外资大量投入台湾股市,对部分大企业的持股比例大增。以金融企业为例,到2007年7月12日,外资持股比例超过30%的金融企业包括中信金控、兆丰金控、新光金控、复华金控、国泰金控、富邦金控等,其中对中信金控公司的持股比例达55%,可以说外资已经成为台湾金融企业的大股东之一,对台湾金融机构的影响巨大。
同时,外资对台湾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持股比例也相当高。到2007年10月底,外资持有台湾五大电子企业鸿海、华硕、广达、宏基与仁宝股票的比例为58.59%、35.14%、20.23%、50.5%与61.6%。据台湾专家分析,就台股权值最重的台积电而言,外资持股占了七成,对台积电的股价表现有重要影响力。
2007年10月,外资在制造“吹捧宏达电与遏制联发科技”的策略下,大买宏达电股,抛售联发科技股,结果让宏达电取代联发科技成为台湾新股王,充分显示外资对台湾个股或大企业的影响力巨大,左右其股价变动,甚至企业的发展。
外资投资台湾股市,更多的是投机性质,重在获利,一旦股市行情逆转,外资就会大量抛售台股,加剧台湾股市下跌压力,甚至撤出资金。在2007年“2.27”股灾中,外资迅速抛售台股,5月开始,形势发生变化,台股开始持续上涨,外资又不断加码投入台股,一直持续到7月底。7月27日,受美股大跌影响,外资又迅速大量抛售台股,一日之内抛售624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年来外资单日净卖出最大金额,造成当日台股大跌404点,上市上柜公司市值减少1万亿元新台币。
2007年8月,受美国次级房货事件影响,台湾外资净汇出72亿美元,使得外资累计汇入金额从7月底的1442.6亿美元降至1370亿美元。外资的大量汇出,常常造成新台币的贬值效应,冲击台湾金融市场的稳定。台湾媒体形容,“台股是成也外资,败也外资”。
外资机构经常通过发表与台湾经济、台股有关信息或预测来影响台股走势。其中,以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最为典型,对台股影响也最为关键。90年代中期以来,该机构多次在台湾股市下挫与持续“熊市”的情况下,宣布有利台股的信息,均造成台股的上涨。
1996年台湾股市持续大跌,该公司于同年4月初宣布,将台股纳入新兴自由指数、全球自由指数及亚太区自由指数中,极大地刺激了台湾股市,台股随即大涨1000点。同年6月,该公司正式宣布台股纳入上述自由指数,并将台股在亚洲股市中的权值比重由17%提高到27%,台股再次上涨600多点,接连两次上涨幅度与年初相比超过30%。
近年来,外资机构对台湾股市的关注程度持续增加,对台湾股市的预测更为频繁,影响力也持续增强。2006年底与2007年初,七大外资机构就对2007年台股普遍给予乐观预测,而且这些预测似乎相当准确,2007年5月以来,台股持续上涨,短短两个月上涨了1,000多点,在7月份台股也冲破9,000点,10月底一度达到9,800点。在这波台股上涨风潮中,外资起到了重要作用。6月,外资投入台湾股市的资金达1861亿元新台币,创下外资单月净买入台股金额的新纪录。
据台湾证券商分析,近十年台股来涨跌幅度与趋势,与外资买卖动向息息相关,通常是外资买,台股涨;外资卖,台股跌,外资与台股连动性远高于投资信托公司与自营商等本土法人对股市的影响力,而外资是否持续加码买入,被认为是影响台股是否冲上万点的关键。尤其是在2007年台湾股市涨跌变化过程中,外资扮演重要角色与台股的波动密切相关。除了外资机构预测分析台股走向影响台股外,外资的大进大出更是影响2007年台股波动的最重要经济力量之一。
(付影 实习编辑)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郭台铭大婚到会企业市值占台湾股市1/3
(2008-07-31 13:42:00)转载
标签:爱在中国行
证券
市值
鸿海
台塑
郭台铭
台湾
财经
据台湾媒体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上周六举行世纪婚礼,现场冠盖云集,台湾科技业巨头王文渊、张忠谋、施振荣、林百里、廖锦祥与蔡明介等都亲自到场,大老板们旗下的公司包括鸿海、台塑、台积电、广达与奇美等,合计市值达6.49兆新台币(下同),占台湾上市公司总市值18.41兆元达三分之一以上。
郭台铭与曾馨莹的婚宴虽然仅席开30桌,冠盖云集,其中更不乏身价超过千亿元的大老板。
出席郭台铭婚礼的大老板包含台塑行政中心总裁王文渊、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联电名誉董事长曹兴诚、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广达董事长林百里与总经理梁次震、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仁宝总经理陈瑞聪、奇美集团董事长廖锦祥、英业达创办人叶国一及董事长李诗钦、神通集团董事长苗丰强与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
以郭台铭个人计算,握有鸿海股票达71万股,持股比例约7.82%,持有子公司群创股票约18.79万股,加上其他鸿海旗下转投资公司及个人资产,根据《福布斯》杂志6月份最新统计,估算郭台铭个人财产高达60亿美元,个人身价达新台币1800亿元。
鸿海集团旗下公司,近一周股价也随着郭台铭婚事沾上喜气,鸿海最近一周涨幅约7.5%,股价151元,以鸿海资本额629亿元计算,市值达 9497.9亿元,鸿准近一周涨幅表现最为强劲,涨幅达10%,股价148元,以资本额75.9亿元计算,市值约1123.3亿元。群创也上涨3. 8%,股价54.3元,资本额275.7亿元,市值约1497亿元,累计集团总市值高达1.25兆元。
而王永庆一手创立的台塑集团,包含台塑、南亚、台化及台塑化等,台塑市值达3809.5亿元,南亚为4,116.4亿元,台化则为3,005亿元,台塑化市值更达7,389亿元,光这四家市值就超过1.83兆元,若加计其他关系企业,总市值超过2.5兆元。
张忠谋担任董事长的台积电股本高达2615亿元,单一公司市值就高达1.51兆元,曹兴诚担任名誉董事长的联电,市值也达1994亿元。
宏碁、华硕、广达及仁宝等业界大老全员到齐,施振荣创立的宏碁市值为1511亿元,施崇棠领军的华硕市值达2980亿元,广达及仁宝市值分别也有1730亿元及1198亿元。苗丰强旗下神通集团包含神达及联强总计市值也达1028亿元,而蔡明介担任董事长的联发科市值也达3481亿元。
根据台湾交易所统计,7月25日全体上市公司市场总值,达18.41兆元,较前一周成长约6.13%。统计参与郭台铭婚礼的重要宾客,包含郭台铭自己旗下公司总市值,加上亲自出席的宾客旗下公司,合计总市值便高达6.49兆元,占台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5%。如计入海外宾客,参与郭台铭婚礼宾客所代表公司的总市值,有可能突破10兆元。
截至23日收盘 台北股市总市值逾20万亿新台币
2010-07-23 18:0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提要]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7月23日止,台北股市全体上市公司市值20万418.27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周增加2602.21亿元,增幅约1.32%。
中国台湾网7月23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7月23日止,台北股市全体上市公司市值20万418.27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周增加2602.21亿元,增幅约1.32%。
本周台北股市加权股价指数上涨96.65点,涨幅约1.26%;产业别指数以橡胶类指数上涨5.28%最大,跌幅以金融保险类指数下跌1.44%最大。(中国台湾网 王赛赛)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