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游记(七)——竞争的促进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9:51
首都阿布达比是联合公国中最富有的王国,其石油的产量和存储量都大于迪拜,现有的城市老城区建筑的对比中也略胜一筹,更有比迪拜多的石油大公司在首都建立了总部大楼。这个同样是拥有海水、阳光、沙滩的城市几乎与迪拜一样平等的获得了大自然的恩典,但两个王国却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
当阿布达比仍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依靠于石油创造的财富而充分的享受阳光时,这里的富翁会将更多的财富剩余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投资于股市和用于自我消费时,迪拜王国却将存在美国的大量资本转回国内为经济的依赖转型而创造更多的机会。
迪拜掀起了开放的招商引资高潮,掀起了大量建设新城市的高潮。在本身已经满足了所有国民基本生活保障与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条件下,发展各种非依赖于石油和自然资源的经济,靠大量的吸引境外投资、境外移民、境外经济而形成新的经济结构调整,试着用最优惠的政策、最开放的管理、最出奇的建设、最佳利用的社会与自然资源创造一个新的迪拜。
由于这里贸易免税而回避了走私问题,形成了贸易经济的中心;由于这里的金融集中度而改变着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这里的会议会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由于地处于几大洲的最佳路径中心而提升着自己的地位。能源将替代休斯顿;服装潮流已打破了伊斯兰文明的约束逐步将替代法国;电影也将会在发展中替代嘎纳与好莱坞;旅游将胜过威尼斯或西班牙或意大利,迪拜可以说是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最优竞争力的崛起。当然迪拜的发展速度也震撼了中东周边的其他国家,首先改变了首都阿布达比。
竞争让首都的旅游成为了配角。阿布达比经济上虽然因为石油的涨价尚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却在经济依托的转型上处于劣势。因此阿布达比也开始了专门对外国人开放的经济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开始了超越于为本国人服务限制的开放与转型。
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时间更多的了解阿布达比的建设情况,但看到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新区的规划,这足以说明同一联合公国之间内部竞争所带来的影响与结果。
国内在最严厉的批判各城市、各地区、各行政区域之间的攀比,认为这种攀比会造成GDP的过度追求,会造成比城市形象中的马路宽度、广场面积、城市标志、形象工程,但却忽略了恰恰是这种城市间的竞争动力在促进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创造着环境的改善(有的称为城市的恶性竞争),在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条件,在提高着社会进步的速度。
其实恰恰是城市之间的竞争让政府不得不做出努力,并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与迪拜的不同,中国的政府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在利用与消耗着公共资源,在将公共资源转化为私有或私用的利益,在攀比着政府的形象(而不是社会、公民、投资者的形象),因此公共资源无效利用、无节制的浪费,以及以公共资源的能耗和污染作为对价,并由此出现了许多腐败与不和谐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这种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政府努力工作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在迪拜的新区开发“思路”的影响之下,阿布达比也开发了两个岛屿,以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其一是个有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但新规划为充分利用海水的资源优势,让所有的建筑都能享受这种海水自然资源的条件,将十公里长的海岸线用建岛屿挖河道等各种人工措施变成了四十七公里的可利用的海岸线,将单项的海岸线变成了4.7倍的新资源,将沙漠性荒岛变成了美丽海滨公寓和长青的居住圣地。
新建的开发区就是一个独立的新型城市占地约572.9公顷,常住人口可达12万人以上,日接待能力则高达30万人。这里有约1178万的建筑总量,有酒店、会展、商业、居住、别墅、码头、航道、游艇中心等所有相对独立的城市中所应有的全部配套设施。将变成一个专供外国人购买、投资、居住和发展经济贸易的新城镇。
而另一个岛则以休闲、娱乐、居住为中心,占地2500公顷,60万以上的建筑量,距阿布达比30分钟的车程,距机场10分钟车程,有轻轨连接,也有不少于13万个停车位的停车场,还包括酒店、大型游乐中心、高难度的F1赛车场、别墅群、办公会议中心等设施。同样是在新建一个独立小城市的规模。并且在规划着新的开发区,虽然远不如迪拜会让王国的人口总量翻番,但在这个小王国中也占有绝对优势的新增人口与建筑总量。
竞争并没有试图牺牲邻国的利益,也没有让他们成为王国之间的敌人或公国内部的对立(而这种现象在国内可却常常出现),而是相互之间的借鉴、优势的互补与共同的促进。
同时一个联合公国的两个王国之间是否需要竞争呢?并且这种王国之间的竞争会传染病一样蔓延到了整个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则成为答案!
在中国竞争这个词却常常被攀比所替代了。
城市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的已成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正是由于这种城市之间的“攀比”让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不得不努力的改善地方的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不得不用“招商引资”与“官商勾结”的方式推动地方的经济增长,不得不提高城市的面貌形象,不得不建五星级宾馆和城市广场,不得不扩宽马路与改造“城中村”。为官一任岂能容于后人,这不正是选拔干部的基础吗?为民谋利难道不正是当官的责任吗?
差别在于是动用市场中的资本还是动用官方的财政收入来进行竞争。在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推动中,不得不依赖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时,官方所更多动用的是政府的行政权利、政府所垄断的官方资源、以及本应用于更多社会保障的财政税收。于是市场经济就出现了扭曲,“官商勾结”之中就出现了腐败、权钱交易和和资源分配的不公,竞争就变成了拼比官方资源的腐败能力,变成了调动公共资源投入市场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因此让竞争变成了攀比。
或者说市场化的叫竞争,而非市场化则是“攀比”了。而在已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又如何划这种“官商勾结”的界限,如何划分什么是市场化的界限呢?
当中国官方其本身就是公有制企业的股东时,当股东可以利用官方的地位和股东的权利合一时,这种官商不分的身份就决定着已经不是勾结而是不分男女的一体化了。只要没有在“官商勾结”中化公为私,就只能说这种公有制的制度缺陷在决定着竞争的不公平性,让竞争可能变了味道。而如果化公为私就变成了腐败,这种竞争就失去了意义。
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之所以能成功和有效率的基础条件。如果有市场化的充分竞争,那么也许“攀比”就成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效率提高的动力,反之如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或者是投资的效率无关钱,竞争就真的成了“攀比”,不但不会提高效率反而有害于市场竞争,成了“面子”而无实效的“里子”的形象工程了。
而从迪拜与阿布达比的竞争,以及由迪拜而带动的中东地区的竞争中看,这种市场化的竞争作用就完全不同了。
表面看是谁的楼高、谁的环境好、谁的政策优惠的“攀比”,实质是在进行环境的创造、财富的创造与科技的创造。这种“招商引资”并不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基础的,而是靠国王的投入和市场资本的投入在赢得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并让更多的国民从中受益。
也许即使是中国式的“攀比”也同样会对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可怕的只是为“攀比”而化公为私和为升官而牺牲民众的利益。
竞争既是一种外部动力,在威胁着企业、国家、地区的生存地位,同样必须转化为内部的动力形成政策、机制的转换。当微软不断树立企业的假想敌目标时,同样也用“攀比”与“威胁”形成双向的动力与压力,才创造了被称为奇迹的发展速度、科技创新与规模化经营。
迪拜与阿布达比之间的竞争将会让这个联合公国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赢得自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阿布达比十公里的海岸建设
阿布达比以休闲为主的新建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