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纤毛虫病的病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27:31
崔龙波 ,周雪莹 ,程敬伟 ,李永胜 ,马家好
(1.烟台大学生物化学系,山东烟台264005:2.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8518)
摘要: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在患病鱼皮肤及鳍表皮下结
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脊髓、眼球壁及眼球腔内、肝脏、胰腺腺管间、肾脏、脾脏被膜、胃
壁、肠壁血管、膀胱壁、性腺周围及性腺内、内脏各器官间结缔组织,以及血液、脑脊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等体液内均存在
纤毛虫。主要病理变化出现在有大量纤毛虫寄生的部位,特别是皮肤、鳍、肛门周围、鳃、脑、脊髓、眼球、肝脏、胃壁等处,
最终症状为组织淤血、出血,细胞坏死、崩解,大量淋巴细胞增生。但当上述组织中纤毛虫数量较少时,其病理变化并不
明显。本研究表明,纤毛虫入侵大菱鲆没有明显的组织选择性。[中国水产科学,2008,15(4):622—629]
关键词:大菱鲆:纤毛虫病;纤毛虫;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9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一(2008)04—0622—08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自1992年
被引入中国以来,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容易接
受配合饵料和易于集约化养殖等特点,已迅速成
为北方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然而,伴随
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退
化,大菱鲆的病害问题目趋严重,成为制约其养殖
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在海水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
害中,近年来由原生动物尤其是由一种嗜组织的纤
毛虫所引起的疾病已逐渐为人们所注意。纤毛虫
被认为是对海水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类病原体,由
其引发的疾病死亡率高,流行范围广,因而纤毛虫
病被广泛认为是工厂化养殖鱼类中最重要的疾病
之一L1屯】。自1985年在日本发现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纤毛虫病 以来,纤毛虫病已成为
牙鲆、真鲷(Pagrosomus major)、红鳍东方纯(Fugu
rubripes)、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南方蓝
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大菱鲆等养殖种类
中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 1 。本研究对山东莱州、
海阳和牟平等地区的养殖大菱鲆纤毛虫病进行了
流行病学调查,对患病大菱鲆的症状进行详细描
述,特别是对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
大菱鲆纤毛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
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在山东省莱州、海
阳和牟平等地区进行人工养殖大菱鲆的流行病学
调查,包括幼鱼和成鱼。根据病鱼外观症状初步诊
断后,自病鱼溃烂处、鳃或脑中取样做成临时水封
片,显微镜下镜检。若发现葵花籽状、活泼游动、全
身被覆纤毛、大小20~40岬的虫体,即可确诊为患
有纤毛虫病。
解剖观察病鱼各部位的大体变化,然后取出各
组织器官,组织块于Bouin S液固定24 h,经各级酒
精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 7岬,苏木精.伊
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照相,进行组织病理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行病学的调查
大菱鲆纤毛虫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
夏两季为发病高峰,发病水温通常在14"~20℃。大
菱鲆的苗期、养成期、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感染,但
以幼鱼期发生率较高。发病范围广,发病后死亡率
高,如2006年3~5月对海阳大闫家镇305个鱼棚
进行调查,其中患纤毛虫病鱼棚39个,占所调查鱼
棚的12.8%。一家鱼棚有20 000尾大菱鲆发病,每
天死亡100~400尾,日死亡率0.5%~2%,累积死亡
率达90% 以 感染群体从急性死亡到慢性发作
均可发生,病程拖延较长;并发症多,忠纤毛虫病的
病鱼常伴发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2 症状
患病大菱鲆摄食量减少,活力低下,抢食能力
低,常不安地狂游、打转、上浮,游动失衡,蹭池边。
病鱼张大口,鳃盖张开。病鱼反应迟钝,浮游于水
面或沉于水底,不久死亡。
大菱鲆纤毛虫病常见的病变部位是皮肤、鳃、
脑和胃等。病鱼体表、吻端、边鳍、尾鳍、肛门周围、
鳃盖内侧等处红肿、黏液增多,背部、眼部时有血
泡,严重者出血、溃烂,小鱼常伴有烂鳍;但有的病
鱼皮肤未见明显异常。病鱼常见一只眼睛红肿、
显著外凸(图版I一1)。病鱼鳃丝苍白、不完整,并
发细菌感染时病鱼鳃则淤血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出
血、糜烂,黏液分泌增多:但有的病鱼鳃未见异常。
取鳃做水封片观察,病鱼鳃一般都有数量不等的纤
毛虫,但也有其他器官存在纤毛虫而未在鳃发现的
病例。病鱼胃壁常见紫色块状淤血、出血。其他内
脏一般未见明显病变,肝脏呈黄白色、肿大或萎缩,
并发细菌感染时脾脏多肿大、淤血呈紫黑色,胃、肠
道内多无食物,腹水常较多。也有的鱼未见任何外
观症状或明显病变而死亡。
在脑、脑脊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特别是直
肠液)中发现有大量纤毛虫(图版I一2):脑脊液、
腹水、胃液及肠液中的纤毛虫太多时常导致液体
浑浊,有时液体中含有血液。虫体呈葵花籽状,前
端钝尖,全身长有纤毛;运动活泼,多呈旋转式快
速前进;饱食个体形态通常变得“粗胖”,体内充斥
多个食物泡。
2.3 组织病理学
2.3.1 皮肤感染初期纤毛虫只在表皮下结缔组
织中出现,表皮崩解、脱落;随着局部皮肤溃烂及纤
毛虫大量繁殖,大片的组织空间被纤毛虫占据(图
版I一3),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严重者深及深层肌组
织;皮肤淤血、出血;结缔组织中淋巴细胞增生、浸
润(图版I一4)。
2.3.2 鳍边鳍、尾鳍等溃烂处表皮崩解、坏死,表
皮下结缔组织淤血、出血、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在
溃烂处有许多纤毛虫(图版I一5)。
2.3.3 肌肉 在皮肤和鳍等部位溃烂、坏死处,其
深层的肌纤维问也有大量纤毛虫;肌纤维肿胀、紊
乱、崩解,横纹不明显;肌纤维束问有大量淋巴细胞
浸润(图版I一6)。
2.3.4 肛门周围组织淤血,有少量纤毛虫。眼观
肛门周围红肿、溃烂者,则在该区域出现明显的淤
血、出血,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细胞坏死、崩解,其问
含有大量的纤毛虫(图版I一7)。
2.3.5 鳃在鳃丝软骨周围的间质中充满大量纤
毛虫(图版I一8),使软骨与周围组织分离;有时纤
毛虫聚集在鳃丝上皮下,使上皮外凸。鳃小片内未
见虫体;鳃丝间偶见纤毛虫。鳃小片上皮未见明显
损伤,但黏液分泌增多。并发细菌感染时则鳃小片
甚至鳃丝坏死、崩解(图版I一9)。
2.3.6 脑在脑膜及其周围有大量纤毛虫(图
版I-10),严重者导致脑膜下脑组织崩解(图
版II一1);在脑膜血管内见个别纤毛虫。在脑实质
中,纤毛虫于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较多,而于皮质、髓
质处多散在。在脑室壁,血管淤血,脑室上皮问有
虫体;严重者脑室上皮下方聚集大量虫体,导致脑
室壁破裂,虫体进入脑室,因而在脑室内聚集甚至
充满纤毛虫,同时含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图
版II一2)。纤毛虫数量少时,轻者脑实质未见明显损
伤,较严重时脑组织液化呈空泡状;纤毛虫大量出
现时则导致脑组织完全崩解(图版II一3)。在虫体
较少的慢性病例脑实质中,在纤毛虫的周围或其运
行路线有许多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图版I一10)。总
之,纤毛虫主要出现在脑实质、脑膜、脑室上皮下及
内部的疏松脑组织中。
2.3.7 脊髓在中央管上皮下的灰质区内出现许
多纤毛虫,虫体所在部位的神经组织液化、崩解,中
央管壁多发生破裂,导致纤毛虫进入中央管内(图
版II一4)。
2.3.8 眼睛 眼球外组织(包括肌组织、结缔组
织)疏松、水肿,其问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近眼球
壁周围有少量纤毛虫。眼球壁组织严重淤血、出
血,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组织间有大量纤毛虫(图
版II一5),纤毛虫常吞噬红细胞而含有红色颗粒。在
眼球内壁上皮、特别是含黑色素细胞的上皮下方,
聚集有大量纤毛虫,虫体常挤破上皮进入眼球腔
内,因而房水中含有大量纤毛虫及崩解的上皮细
胞(图版II一5)。纤毛虫常吞噬黑色素细胞,因而
虫体内含有大量的黑色颗粒而使虫体呈黑色(图
版II一6)。
2.3.9 肝脏纤毛虫主要出现在胆管周围(图
版II一7)、胰腺周围及腺管间结缔组织中,肝实质病
灶也出现虫体(图版II一8)。肝细胞多发生脂肪变
性(图版In一1);在纤毛虫存在的部位,常见肝细
胞散离,肝细胞索不清晰或消失,虫体周围有较多
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肝细胞崩解、坏死(图
版II一8),肝细胞消失,形成小的空隙。
2.3.10 胰腺大菱鲆的胰腺不是一完全独立的器
官,胰腺组织除渗入肝脏外,还散在于内脏如胃、
肠、肝脏、脾脏之间。除在肝脏里的胰腺周围及腺
管间结缔组织内有纤毛虫外,在内脏间散在的胰腺
周围及腺管间结缔组织内亦有大量纤毛虫(图版
11I-2)。
2.3.11 胃在外膜结缔组织、肌层肌纤维间、固有
层、胃腺腺管间充斥着大量的纤毛虫。胃黏膜上皮
较完整;由于纤毛虫的存在,胃腺腺管分散,腺管萎
缩、数量减少(图版III一3);固有层因纤毛虫的存
在,局部细胞坏死、崩解;肌层肌纤维稀疏、紊乱、崩
解。胃肌层、固有层以及胃腺特别是胃腺里的血管
淤血,许多部位出血。在出血的部位,纤毛虫吞噬
红细胞,刚吞噬完红细胞时虫体内有红色颗粒(图
版IⅡ一4),时间较长时虫体内含黄色颗粒(图版
IⅡ一5)。
2.3.12 其他器官肾脏局部淋巴组织内有大量纤
毛虫(图版III一6);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肠的肌层
及固有层血管中见有吞噬红细胞的纤毛虫(图版
III一7)。在脾脏被膜结缔组织、膀胱壁疏松组织以
及性腺周围间隙见有数量不等的纤毛虫。内脏各
器官间结缔组织有大量纤毛虫(图版Ill一8)。心室
壁及心腔内尚未见纤毛虫。
3 讨论
3.I 大菱鲆纤毛虫的寄生部位
纤毛虫病虽早已发现于大菱鲆,但在不同的
研究报道中,纤毛虫寄生的部位各有差异。Sterud
等 研究发现,在大菱鲆鱼苗,纤毛虫见于皮下
结缔组织和鳍内,并见于患病鱼苗各类器官;在大
菱鲆成鱼,纤毛虫往往大量见于脑和脊髓前部,也
见于肌肉溃疡病灶,偶尔见于肠内黏液。杜佳垠
发现 J,纤毛虫不仅见于大菱鲆体表患部和鳃,而
且大量见于肝、脾、肾、脑、心,同时大量见于腹水。
王印庚等?在患病大菱鲆成体体表变白的病灶组
织、鳃丝、肠道黏液、腹水、有时在脑中见有大量纤
毛虫;病情严重的大菱鲆幼鱼大部分组织器官包
括表皮、鳃丝、心脏、肝、肾、脾、肠、眼球和脑部组
织均可感染纤毛虫。
经过本实验的病理组织学研究,发现在大菱鲆
皮肤及鳍表皮下结缔组织及溃烂处、肛门周围组
织、肌纤维间、鳃丝内、脑(脑膜、脑膜血管、脑实质、
脑室壁、脑室)、脊髓灰质区及中央管内、眼球壁及
眼球腔内、肝脏(胆管周围、胰腺周围和腺管间结
缔组织中及局部肝实质)、胰腺腺管间、肾脏淋巴组
织内、脾脏被膜、胃壁(外膜结缔组织、肌层肌纤维
间、固有层及胃腺腺管间)、肠壁血管、膀胱壁、性腺
周围及性腺内、内脏各器官间结缔组织等处都有纤
毛虫寄生,除未在心脏发现外,纤毛虫几乎存在于
鱼体的所有组织器官。而且除在脾脏被膜、血管内、
膀胱壁、性腺等处纤毛虫数量较少外,在其余组织
器官都可见到大量的虫体。此外,本研究还在脑脊
液、腹水、胃液及肠液(特别是直肠液)等体液内
也发现大量纤毛虫。由此说明,纤毛虫入侵大菱鲆
没有明显的组织选择性。作者在血液中仅见到少
量的纤毛虫,这可能与血液流速过快,而纤毛虫喜
欢相对自由、静止的环境有关。
3.2 纤毛虫病的病原
纤毛虫大多为自由生活或兼性寄生且喜好污
腐环境,一般情况下营自由生活,以悬浮的微小颗
粒物质(细菌、微藻、原虫等)为食;但在某些环境
下,这些纤毛虫可以表现为寄生性,吞噬某些软体
动物、甲壳类、鱼类的细胞和组织残渣并在其组织
内生长、繁殖,因此在养殖水体中极易大量繁殖,从
而对养殖动物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
已确定感染养殖鱼类的纤毛虫有贪食迈阿密
虫(Miamiensbs avidus),可引起大菱鲆¨。。和舌齿鲈
(Dicentrarchus labrax) 病害;暗尾丝虫(Uronema
nigricans),可引起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致病性脑炎 ;指状拟舟虫(Paralembus
d~gitiformis),可导致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体表溃烂综合征¨㈩ ;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能寄生于养殖大菱鲆的各组织器官u 引。
另外,Sterud等 认为挪威发生的大菱鲆纤毛虫病
的病原是类尾丝虫属(Uronema)纤毛虫 。因此,
人们通常认为的感染大菱鲆的纤毛虫与感染其他
鱼类的纤毛虫不是同一种,而且感染大菱鲆的病原
纤毛虫不止一种,且无明显的宿主选择性。本研究
所观察到的大菱鲆纤毛虫病的确切病原还有待进
一步鉴定。由于纤毛虫病病原种类的多样性和形
态学鉴定的复杂性,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纤毛虫
的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定 。
3-3 纤毛虫病的病理变化
Sterud等 指出,濒死大菱鲆养成个体纤毛虫
病的典型病理变化在于中枢神经组织液化,其他病
理变化往往表现为皮肤和皮下肌肉组织出血或坏
死性溃疡(直径小于3 cm)、眼球稍突出、眼窝四周
出血。杜佳垠 认为,濒死大菱鲆纤毛虫病的最常
见病理变化在于脑、肾、脾液化,皮肤或皮下肌肉组
织出血。王印庚等Ill则指出,大菱鲆纤毛虫病最明
显的特征是皮肤有变白的病灶,略有浮肿,触摸柔
软;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病鱼皮肤发白的病灶处
有大量纤毛虫感染并可造成严重的组织坏死。
本研究发现,大菱鲆纤毛虫病主要的病理变化
出现在有大量纤毛虫寄生的部位,皮肤、鳍及肛门
周围的皮下结缔组织及深层肌组织淤血、出血,细
胞坏死、崩解,大量淋巴细胞增生、浸润;脑室壁及
脊髓中央管壁破裂,脑、脊髓神经组织液化呈空泡
状甚至完全崩解;眼球壁组织严重淤血、出血,淋巴
细胞大量增生,眼球内壁上皮崩解;局部性肝细胞
崩解、坏死;胃壁淤血、出血,胃固有层和肌层细胞
坏死、崩解,胃腺腺管分散、萎缩。但纤毛虫数量较
少时,上述组织器官或其他组织器官病理改变则不
明显,尽管也能发现纤毛虫。本研究所见到的大菱
鲆纤毛虫病主要病理变化与Sterud等 的报道很
相似,但不同于王印庚等? 的报道。如前所述,这
很可能是由不同种的纤毛虫感染所致。
参考文献:
王印庚,陈沽君,秦蕾.养殖人菱鲆蟹栖异阿脑虫感染及其
危害[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5):594—601. n4]
Jee B Y,Kim Y C,M i S R Morphology and biology ofparasite
responsible for scuticociliatosis of cultured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J].Dis Aquat Org,2001,47:49—55.
乙竹充.t )力纤毛虫(膜口类)症[J].养殖研报,1986,9:65—68.
Dragesco A ,Dragesco J,Casc C,et a1.Philasterides
dicentrarchi,n.sp.(Ciliophora,Scuticociliatida),a
histophagous opportunistic parasite of Dicentrachus labrax
(Linnaeus.1758),a reared marine fish[J].Eur J Protistol,
l995,3l:327—340.
M unday B L,O ’D onoghue P J,W atts M ,et a1.Fatal
encephalitis due to the scuticociliate Uronema nigricans in
seacaged,southern bluefin tuna Thunnus maccoyii[J].Dis
Aquat Org,1997,30:17—25.
Dykova I,Figueras A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due to a histophagous ciliate[J].Dis
Aquat Org,1994,18:5-9.
杜佳垠.海水养殖鱼类纤毛虫病[J].福建水产,2001,
20(2):65—68.
Sterud E,Hansen M K,M o T A.Systemic infection with
Uronema—like ciliaterinfarmedturbot,Scophthalmusmaximus
(L.)[J].JFishDis,2000,23(1):33—37.
徐奎栋,宋微波.海洋贝类几种危害性纤毛虫的研究[J].中
国水产科学,1999,6(2):41—45.
Iglesias R,Param~i A,Alvarez M F,et a1.Philasterides
dicentrarchi(Ciliophora,Scuticociliatida)a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scuticociliatosis in farm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in Galicia(NW Spain)[J].Dis Aquat Org,2001,46:
47—55.
周丽,战文斌,宋微波,等.牙鲆体表溃烂综合症病理组织观
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4):593—597.
周丽,徐奎栋,战文斌,等.一种纤毛虫的分类及形态研究一
寄生于牙鲆体表溃烂组织中的指状拟舟虫[J].青岛海洋大
学学报,2001,31(2):190—194.
陈洁君,王印庚,牟潜,等.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病及其
防治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5,26(6):68—76.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