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药物敏感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28:48
张晓君 ,秦国民 ,陈翠珍 2,房海2,阎斌伦
f 1.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河北 昌黎 066600)
摘 要:对从大菱鲆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 (死 )鱼中分离到并经鉴定的病原鳗利斯顿 氏菌
fListonellaanguillarum)进行了对常用抗菌类药物及弧菌抑制剂 0/129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 2O株鳗利斯顿氏菌均对
所测定的 37种抗菌类药物中的头孢噻肟等 1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 G 等 6种药物耐药、对头孢唑啉等 lO种药物耐药性
菌株间有差异;2株 (S010610—3和 S010610.4)对弧菌抑制剂 o/129具抗性,余 18株均表现敏感。
关键词:大菱鲆;鳗利斯顿氏菌;药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 $9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32(2008)05—0035.0004
随着大菱鲆在我国北方养殖的蓬勃发展,工厂化养殖规模、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在养殖过程中
缺乏规范的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且鱼类所处的特定水生境更易于病原的播散等,使得某些病原细菌易于
广为扩散,大菱鲆养殖的细菌性病害问题目趋严重。大菱鲆细菌性病害表现了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
成为了制约其养殖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地养殖场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成为
当前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受到养殖界的特别关注。
2001年,作者对山东某海水鱼养殖场大菱鲆 (2~3月龄 )所发生的呈败血症感染的病例进行了检
验 。受检病鱼表现为摄食减少、反应迟钝。对两批次送检的共 20尾发病濒死及刚刚死亡大菱鲆的检验发
现 ,病鱼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口部、鳍及腹面出血,有的存在鳍条裂开并呈不同程度的腐烂状;剖检见肝
肿胀并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或贫血,脾及肾稍肿胀 ,有 的鱼肌 肉有不同程度 的出血点或小斑,均呈
败血症病变;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呈半透明状 (个别的血样 )的腹水。
取上述剖检病变 20尾大菱鲆中的 15尾 (第一批次 5尾、第二批次 10尾 ),以其病变肝组织及
腹水做抹 (涂 )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发现均有不同量但较多且在形态特征上与肝组织直接镜检形
态特征上相一致的同种细菌;同时以 l5尾大菱鲆的肝、脾、肾、腹水为材料作细菌分离,结果均分离到
了同种细菌且在形态特征上与用肝组织直接镜检的相一致 。经对分离菌的鉴定表 明为利斯顿氏菌属
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  .anguillarum(Bergeman 1909)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该菌即为原归于弧菌属 的鳗弧菌 (V.anguillarum Bergeman 1909)…。鉴于该菌为鱼类一种
常见且重要的病原菌,对分离到的 20株鳗利斯顿氏菌进行了常用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以为在生产
中有效预防与治疗 由该菌所致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取上述 l5尾大菱鲆的病变组织 (肝、脾、肾 )和腹水为材料,用普通营养琼脂及含 7% 兔血营养
琼脂平板作细菌分离,置 28℃ 培养 24 h和 48 h检查。结果均分离到了同一种细菌,经鉴定均为鳗利
斯顿 氏菌 。供试 的 20株细菌是从所检 2起病例经分离鉴定得到的菌株,从每起病例各取 10株,按分 离地、日期及菌株数编号,分别为 S010610—1~10及 S010623—1~10,均为普通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于
4℃冰箱保存供试验用 。
1.2 药敏纸片
药敏纸片主要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产品,批号有:021125、021202、030107等,低温冷冻保
存,均在有效期内使用。试验中使用的药敏纸片共 37种,见表 l,同时表中列出弧菌抑制剂O/129。
1.3 药敏试验
按常规的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 (改良 Kirby.Bauer法 )进行【2】,具体为将供试的 20株鳗利斯顿氏
菌纯培养物分别移接于营养肉汤管中,置 28℃ 培养 18 h后,以灭菌棉拭子蘸取菌悬液分别均匀涂布接
种于直径 9 cm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待自然稍干后,再用灭菌眼科镊取药敏纸片分别平贴于接种了细菌的
平板培养基表面,每个平板贴 6张纸片,置 28℃ 培养 24 h观察并判定结果。以抑菌圈直径 f含直径
为 6 mm 的药敏纸片在内 )在 20 mm 及其以上判定为高度敏感 (HS)、在 15~19 mm 判定为敏感
(S)、在 10~14 mm 判定为低度敏感 (LS)、无抑菌圈 (记作 0)形成或 <10 mm 的判定为耐药 (R)【 。
2  结 果
供试 的 20株鳗利斯顿氏菌,对供测定的 37种抗菌类药物及对弧菌抑制剂 0/129的药物敏感性试
验结果见表 1。 3  讨 论
已知鳗利斯顿氏菌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早已被确认,现已知其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硬头鳟、大
麻哈鱼、大菱鲆、香鱼、鳗鱼、太平洋鲑、鲫鱼、竹荚鱼、真鲷、鲈鱼、鲽鱼、鳕鱼、鲐鱼、各种热带淡
水鱼 以及虾、蟹、牡蛎、文蛤、鲍等 5O多种淡水、海水鱼类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相应的 “弧菌病”。
王为璋 (1994)报道 1992年 2月间在山东芝罘湾网箱越冬鲈鱼发生的大批死亡是由鳗利斯顿氏菌所致【jJ:
莫照兰等 (2002)报道于 1999年从患溃烂症养殖牙鲆分离到鳗利斯顿氏菌 。在对鳗利斯顿氏菌的药物
敏感性研究方面,肖慧等 (1999)测定了分离于鲈鱼的鳗利斯顿氏菌对 47种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对其中 25种药物敏感,呈高度敏感的主要包括痢特灵、西诺沙星、新霉素、磺胺、多黏菌素 B、羧苄青
霉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 E、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呋辛、新霉素 B、卡那霉素、美洛西林等,对氨苄
青霉素等 22种药物有耐性【5】;Aoki等 (1974)曾报道携带 R因子的鳗利斯顿氏菌,对氯霉素、链霉素、
磺胺和四环素有耐药性。本次经以 37种常用抗菌类药物,对从大菱鲆自然病例分离的 20株病原鳗利斯
顿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供试菌株对其中 27种供试抗菌药物表现了基本一致的敏感或耐药;对另
外 10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了菌株间差异,或为高度敏感、或为敏感、或为低度敏感、或为耐药。这一结果
显示了该菌分离株在对某些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方面的不一致性,尤其是 S010610—3和 S010610.4株,
表现出对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4种药物的抗性及对多西霉素低敏,这与其他供试菌株
f均高敏 )是截然不同的。同时该菌株对 O/129呈现抗性,药物敏感性和对 o/129的抗性此两者之间
是否有关联、这些抗性是否为此类菌株的天然特性、或是否由同样的药物耐性质粒基因所决定的等,均有
待于专项的研究予 以澄清。另一方面,考虑到细菌对抗菌类药物耐性变异的特征,也加之本次所检菌株在
区域分布、菌株数量等方面的局限性,认为明确地认定该菌的耐药规律尚需对不同区域、不同发病鱼类等
作大量分离株的检验,同时在有效指导用药时最好是对相应病例分离株做药敏测定以保证用药的最佳效
果 。
鳗利斯顿 氏菌一般对弧菌抑制剂 0 /129即 2,4.二氧基.6,7.二异丙基喋啶 (2,4-diamino一6,
7-diisopropyl pteridine,O/129)是敏感的,但在本次所检出的 2个菌株 (S010610—3和 S010610.4)却
是抗性的,此 2株来源于同一尾被检鱼,且又经感染试验对分离回收的细菌复试表明仍为抗性的。这初
步表明此 2株菌的这一特性是能稳定遗传的,同时提示鳗利斯顿氏菌也存在 O/129抗性菌株,尽管对 O/129
的敏感性常被作为弧菌与其他细菌相鉴别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此结果已表明至少对鳗利斯顿氏菌来讲并不
是惟一的。另外 ,本次对鳗利斯顿 氏菌此类菌株的检出,也可提示在对其他弧菌分离株的鉴定时,亦应对
此项指标予 以注意。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与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一般是药物浓度愈高及作用时间愈长,其抑菌作
用愈强 。但在预防与治疗鱼类细菌性病害的养殖生产实践中,还应考虑鱼体对所用药物的耐受能力,正确
的用药应是既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又不至于超过鱼体对该药的耐受力;同时,还应考虑到过量
用药和盲 目用药导致病原菌可能产生的耐药性问题,这些均需在实际用药时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
【1]  张晓君,陈翠珍,房海,等.大菱鲆病原鳗利斯顿 氏菌 的鉴定 【JJ.海洋与湖沼,2006,37(5):417—423.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53—562.
[3]  王为璋.芝罘湾网箱越冬鲈大批死亡探因 [J].齐鲁渔业,1994,11(6):9-11.
[4]  莫照兰,茅云翔,陈师勇,等.一株牙鲆皮肤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 [J】.微生物学报,2002,42(3):263—269
【5】  肖慧,李军,王祥红,等.鲈鱼苗烂鳃 、烂尾病病原菌的研究 [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29(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