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8:54
朱 志 勇
[摘要] 我们在谈及教育研究时,意指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与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科学的首要标准就是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本文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范式,从而厘清方法论、方法、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方法(论)”章节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的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论、科学性
[作者简介] 朱志勇,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博士 (南京 210097)
扈中平指出,教育研究既要运用“科学的方式”,也要运用“人文的方式”,即“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且不谈迄今为止研究者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到底科学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既然是研究,就必然要体现科学性,而说明科学性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研究者的方法论以及为解决研究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即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organized)、系统的(systematic)方式”,有组织的与有系统的意旨研究者对探询问题(包括问题的“真”与“假”的反思)以及程序、步骤、方法的遵循与反思,简言之,即为研究者持有的方法论与实际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本文首先探讨方法论范式与方法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不同意义,然后对某一高校2004年提交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有关方法论与方法的叙述进行分析。
一、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
西方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中都有题为“方法论(methodology)”的章节,主要是对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描述,而不对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以及反映研究者方法论立场的问题进行论述。这种做法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方法仅仅是一种技术,它(们)不受研究者做出选择的影响”,但事实上研究者方法论的立场“不但会影响如何选择与为何选择某些研究方法,而且还会影响研究发现取信他人[信度]的程度”。方法论是一种规范和厘清研究中探询程序的思维方式,是对在实践中得到的检验手段的反思。这种思维方式与反思是基于研究者对所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思考,包括理论以及对研究如何(how research does)或必须怎样进行(how research should proceed)的分析。理论不但指一般方法或策略的逻辑或原理,而且还是关于存在、知识与实质理论的原理论(meta-theories),后者指研究者所持有的特定学科的基础理论视角,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等,而前者通常为决定研究类型以及研究实践中研究者所采用的“基本信念系统或范式(basic belief systems or paradigms)”。由库恩(Kuhn)提出的范式理论(paradigm)经由后继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阐释,其中帕藤(Patton)认为范式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综合的视角、一种分解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方式”,而古芭(Guba)把它界定为“在受过训练的探询中指导行动的一套基本的信念”,他们的对启动和指导研究的范式的理解都揭示了其哲学意义上的实质性。
古芭与林肯(Lincoln)认为要理解教育研究的范式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层次上进行。本体论旨在回答“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或“现实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认识论处理“认识者(研究者)与被认识(研究)的对象之间关系的本质”的问题,而方法论只是解决“认识者(研究者)应如何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问题。因此,方法论主要受认识论假设的影响,尤其是关于“知识是否能够被论证(justify)与如何被论证” 假设的影响。一旦研究者掌握了某种“论证的套路”时,这种认识论将直接影响研究者研究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层面),进而影响他(她)所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也会间接操纵研究中所架构的理论结构和内容。由此,方法论、方法与认识论的问题成为“知识的生产与合法化方式的问题”。
结合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分析,继而引发了对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的探讨。迄今为止,至少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论范式(methodological paradigm)的研究。罗斯威尔(Rothwell)提出元客观主义(the objectivist meta-paradigm)与元诠释主义(the hermeneutic meta-paradigm)两种方法论范式,前者包括现实主义(realism)范式、理性主义(rationalism)范式、实证主义(positivism)范式与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范式;后者包括现象学(phenomenology)范式、存在现象学(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范式、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范式、新实用主义(new pragmatism)范式与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t)范式。古芭划分出以下四种范式: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范式以及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范式。台湾学者陈伯璋先生将质化研究分为现象学范式、解释主义范式、符号互动论范式与批判理论范式等。其实,以上各种划分都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范式大战(paradigm wars)”的影响。
范式大战主要集中在实证主义方法论与建构/解释主义方法论这两种极端的范式之间。在争论中,“方法(method)”被认为是次于范式层次的,实证主义范式侧重于量化方法,建构/解释主义范式强调质化方法。因此,许多学者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看成是方法(method or approaches)类型的描述,仅有少数学者把它们看作方法论。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识:研究者在决定采用某种(些)研究方法之前,以上某种方法论范式早已存在于研究者的意识和思维中,不管他(她)是否用文字清晰表达出来与否。也就是说,研究者所获得的或形成的方法论范式会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的具体实施。当然,这样的共识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即研究者必须经过方法论的科学的训练,具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理论素养与具体研究方法、技术的基本知识。否则,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位置(研究者自身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的反思)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进而影响研究结果与发现的信度与效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认识论、方法论、范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有图一所展示的关系的理解。
图一:方法论范式图解
本 体 论
认 识 论
方 法 论
范  式
方  法
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解释学/
建构主义
本体论层面上,实证主义方法论范式认为事实存在于人的心智之外,它受永恒的自然规律与机制控制;而解释学/建构主义方法论范式坚持事实是在社会情景中建构的,知识是人的一种建构。认识论层面上,对实证主义方法论范式来说,研究者是可能探究和了解外在于人的事实,在探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独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研究者的价值(values)或其它偏见(biases)应该能够被排除;但是,解释学/建构主义方法论范式却强调了主观性的立场,也就是带有价值取向的研究者使用主观的互动与交流的方法接近“他人(other)”的内心世界,因为事实是存在于他人的内心,所以研究者与他人是不可分离的。由于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存在的分歧,导致实证主义方法论范式与解释学/建构主义方法论范式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各有所取,即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见表一)。
表一:两种主要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之区分
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认识论
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自然主义
解释学、建构主义、象征互动论、民俗方法论、现象学、批判理论
本体论
有一不变的世界存在、社会世界是规律的。当所有的主观性从世界抽离后,真实世界方存在
社会世界是人为建构的,且持续经由社会互动而为新的一代所重新建构。所有的社会行动均是意图的。
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如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人文与诠释取向:田野工作、参与及观察、访谈、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个案研究与叙事法等
特性描述
价值中立、客观性、研究信度、效度、归纳、可复制
主观性、互为主体性、诠释、象征、意义
研究过程强调者
取样、计算、度量及抽象化
神入、诠释、叙事、情境化、例证/具体/本质
对彼此的批判
(质—量)对人类思想与语言的变异性与适应性不具敏锐度、干扰的、外来的、反人性的
(量—质)将学科变成旅行者故事、缺乏客观性、严谨与科学的控制研究结果无法归类以建立人类行为的规则
具体到一个研究中,多数时候范式与认识论的问题推到幕后(博士论文除外,因为它是一个博士候选人的标志性论文,要求在研究论文中体现其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研究素养)。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研究而言,采用何种方法收集并分析数据更为重要,采用何种以及为什么采用何种理论解释、分析数据获得结论更为重要(尤其是质的研究)。对于量化研究而言,研究者首先根据文献或经验提出具体的问题或假设,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数字的形式收集资料,如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现成的统计等)来检验假设和已有的理论(包括证明与证伪);而质化研究中,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情境(research context),孕育并提炼研究的问题,获得研究思路的灵感与顿悟,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收集资料对研究情境中的意义与关系进行描述、分析与解释,从而建构理论。无论研究者坚持何种方法论立场与采用何种研究方法,量化与质化研究都是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或曰实证性研究,即对教育现象与问题的事实层面加以探讨。
因此,研究者对现实、知识、自身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的立场决定他(她)的方法论的立场,从而影响他(她)对某一研究问题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技术层面)的选择。反之,研究中具体的方法的选择也就决定了研究者自身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立场,只有遵循这样的逻辑,一项具体的研究才具有科学性,或曰科学的研究。谈及研究的人文性,它只能指涉方法层次,人文性并不是研究的科学性的同一层面的话语。当然,西方学者与我国学者也已经开始讨论以上两重方法论是否能够用于同一项研究中,即混合方法论(mixed methodology),这涉及到具体的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可另文专论。
二、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方法论”的陈述
笔者调查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教育学11篇博士学位论文,它们来自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学科(见表二)。国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首条要求是“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里的“科学研究”主要意指用科学的方法做研究,也就是说,博士学位论文首先应该展示研究者是“怎样研究”,即怎样发现问题、确定问题、使用何种方法、如何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表二中的论文(且不论他们研究的问题如此的宏观),大部分的研究者(除第1、2篇论文外)缺乏方法论的自觉意识,甚至有些研究者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可从表二中“方法论与方法的陈述”一栏中窥其一斑,有些研究者把博士学位论文理解成一本书的写作,伯顿(Burton)认为博士学位论文首要能体现研究者“做研究(conducting research)”的过程,而且还要求是“科学方法贯穿其中的过程”。
表二中大多数研究者把“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当成一种研究方法,他们所指的“文献”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提出的理论。吉登斯(Giddens)认为文献资料(证据)分析或回顾是科学研究程序中的一个部分,也是科学研究中首要的学术规范,任何研究或研究者都是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来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以及在研究中可能运用的方法,审查、检验与修正已有的理论与研究结论,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发现或建构自己的理论。因此,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涉及该研究问题的前人的研究、理论等已有文献的回顾,对于研究来说,既是一种基本的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学术能力的一种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献回顾不是一种研究方法,不是我们所说的收集、分析数据,获得研究问题的结论的方法。但是文献还有另外一种意指,即过去历史记录的一些“原始资料”,研究者可以收集这样的“原始资料”进行研究,例如,如果要研究中国科举考试内容的发展,研究者就要收集各个朝代官方颁布的文件、历史记载等资料,进行历史比较,此时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是历史分析法(historical analysis),如果分析某一特定朝代的官方文件与历史记载的文本时,这种分析法又可称为文件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如本文所收集的表二中的博士学位论文已经成为笔者的研究资料,笔者采用了文件分析法。
表二: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览表
学科
论文题目
章节
方法论与方法的陈述
教育学原理
理性与躁动: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
前言
导论:“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一、  研究缘起
二、  现代性与焦虑: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潜隐议题
三、  “大众”“焦虑”透视:以“培训热”为“眼”
四、  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
五、  反思与追问
“研究缘起”中第五部分: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1.关于本研究“学科定位”的思考:社会批判的视角
2.关于本研究“方法论”的思考:面向现象的研究
3.关于本研究“价值/意义”的思考:“重思”与“否思”
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
前言
一、  我的故事:学校知识实践中的个人生存
二、  家族的故事:亲情筑起的围墙
三、  他们的故事:地方性权力关系中的共同命运
在“前言”部分中有“本研究的立场”一节,作者论述了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位置、立场、方法论的哲学思考、收集资料的方法、种类、分析方法等。
校园伦理智慧论
前言
一、  校园伦理引论
二、  校园伦理智慧的失落与追寻
三、  校园伦理的文化资源及其整合
四、  校园伦理的结构功能与表征
五、  智慧性校园伦理的文化特质
六、  校园伦理的生态性重构
“前言”部分中有“研究的目的方法”一小结(只有32行),其中交代了论文使用的方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个案分析与访谈与现场考察等,没有陈述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
前言
一、  关怀论理学和关怀教育理论产生的文化脉络之构述法分析
二、  “关怀”范畴分析
三、  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  对诺丁斯理论的评价之评价
五、  中国关怀教育思想与实践
六、  现代中国关怀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其思考
七、  从关怀的视角考察中国的特殊教育
“前言”中有一段(4行)交代了论文使用的方法:“文献研究法、生活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准扎根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没有陈述为什么与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辨——兼谈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
前言
一、  德育的现代性话语立场
二、  德育现代性的伦理诉求
三、  德育现代性的价值辨证
四、  德育知识的现代性生成
五、  德育的现代性建构:一种可能的思考
“前言”中虽有“方法论思考”一节(共46行),但论述的不是研究者从事该研究本身的方法论立场,而是对“现代性作为一种方法论视角”的阐述,没有阐述具体的研究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
前言
一、  平等体验:从概念到实践
二、  平等提员与自尊
三、  教学共同体与平等
四、  共同体的建构与儿童的合作
五、  教学的对话性: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
“前言”中有“研究的方法”(共11行),交代了研究所使用的“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没有陈述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
导言
一、  教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蕴:历史的追寻
二、  教学中的生命灵动:理论的阐释
三、  体验教学中的生命关怀: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建构
“导言”中有“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构思”一节(共12行),陈述该研究是“理论层面的研究”,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没有论述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学前教育学
论述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
前言
导论:艺术能力的提出
一、  艺术能力概述
二、  艺术能力要素之一:感知与体验
三、  艺术能力要素之二:创造与表现
四、  艺术能力要素之三:反思与评价
五、  艺术能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前言”中有3行涉及到了方法,交代了该研究使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再无这些方法如何使用的叙述。
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幼儿园教师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前言
引论:教育交际及其研究
一、  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构想
二、  师幼交际的结构
三、  教师的交际行为方式
四、  教师交际行为的基本特征
五、  师幼与幼儿发展
“前言”中交代了该研究使用的“实地观察法”,没有详细论述如何使用该方法。
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
前言
一、  儿童艺术教育异化的历史渊源
二、  艺术精神的本体阐释
三、  儿童艺术与艺术精神
四、  走向体验的艺术精神:突显艺术精神的儿童艺术教育
五、  结语
“前言”中有“怎样研究”一节(共20行),陈述学术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历史发展,没有论述该研究使用的方法。
高等教育学
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
前言
一、  文献基础与国内研究进展述评
二、  院校研究什么:概念的界定
三、  美国院校研究发展分析:历史的视角
四、  院校研究机构:职能与任务
五、  组织化:院校研究活动的组织与运行
六、  专业化:院校研究人员素质与职业发展
七、  科学化:以数据为基础的院校研究
八、  院校研究的程式:以某些问题领域为例
九、  院校研究在高校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十、  再析“院校研究”:性质与功能
十一、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背景分析:比较的角度
十二、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实践基础
十三、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结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实践模式
“前言”中有3行涉及到该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辅之以部分的实证研究”,没有论述这些方法如何使用。
为了能更好的说明“科学研究的过程”的意义,笔者选摘了香港大学2004年2月授予博士学位(Ph.D.)的一篇有关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的目录,其题目是“国家学校教育与民族认同:关于中国一所内地西藏民族中学的研究”(见表三)。这篇论文对研究使用的方法进行了哲学层次上的论证,同时对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收集资料的过程与资料分析的方法做了详尽的阐述。西方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一个最重要的共识就是:研究者的方法论立场与所使用的方法如果科学,那么该研究的结论与发现科学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如果方法论与方法存在问题,研究结论则无疑必然受到质疑。因此,方法论与方法的问题是论文答辩中最尖锐的问题。而这样的共识在中国大陆的教育学界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的浮躁,研究生导师学术素养的缺乏,以及研究生本人研究方法论自觉意识不够。
表三:“国家学校教育与民族认同:关于中国一所内地西藏民族中学的研究”
第一章
介绍
1.       研究问题的背景;2. 研究的目的;3.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4.       研究问题的陈述; 5. 研究的意义;6. 概念的界定;
7.论文结构
第二章
西藏教育与内地西藏班(校)
1.       中国的少数民族;2.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3. 西藏教育; 4. 内地西藏班(校)
第三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定位:学校教育与民族认同
1.       学校教育与社会再制理论
2.       民族认同建构理论
3.       学校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认同
第四章
研究方法论
1.       本研究方法的哲学反思;
2.       进入学校研究场境的磋商:1)研究的学校的选择;
2)进入学校;3)研究者的身份与角色;4)研究情境中对研究问题的提炼;
3.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1)学生日记的叙述分析:a. 如何收集日记;b. 日记的筛选与分析方法
2)文件分析:a. 文件的收集;b. 文件分类与分析方法
3)访谈法:a. 访谈的问题、访谈对象与程序、分析法
4)非参与的观察法
第五章
某某西藏民族中学:民族认同建构的场境
1.       国家与内地西藏班(校);
2.       某西藏民族中学的地方社区场境;
3.       某西藏民族中学场境
第六章
藏族学生的叙述:学校生活与民族认同
1. 学生日记的工具性功能;2. 所选日记的五位学生与同学的关系;3. 五位学生的代表性:访谈与自述;4. 藏族学生的叙述:日记的分析;5. 学校生活与民族认同
第七章
讨论、意义与结论
1.讨论;2. 研究意义;3. 结论
注:第五章、六章是对收集的资料的呈现、分析与研究结果。
总之,研究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研究者从事研究的方法论立场以及具体研究中的方法,教育研究也是如此。没有科学方法支撑的教育研究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就必然受到质疑,其所建构的理论以及提出的种种所谓解决问题的“建议”与“策略”就会成为无意义的“意见表达”。因此,研究方法论与方法的理解与使用是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素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养,他/她才能成为一个“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者。而这种素养的训练和养成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培养未来教育学术研究者的高等教育机构,寄希望于那些“硕导和博导”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学术研究规范、氛围与传统。
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第7-12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邓猛博士为本文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1 扈中平的“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一文(《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14-17页),作者理解“科学的方式”为“统计与测量、实验与试验等科学方法”,而“人文的方式”等同于“体验、感觉、直觉与思辨等方式”。作者没有提及学界普遍认同的“定性(或质化)研究方法”(参见陈向明的研究)。从作者探讨研究的方法论的方法与通篇只有一个注释的行文方式来看,该作者的研究就不具有“科学性”,更不具有他所提出的“科学人文主义”的规范,只能是一种“意见表达”(参见何云峰:“从意见表达转向科学式探究”,《社会科学报》,2004年2月26日,第六版面)
这里尤其指专职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学家们”与“教育学者们”。
何云峰:“从意见表达转向科学式探究”,《社会科学报》,2004年2月26日,第六版面。
这个定义可见http://linguistics.byu.edu/faculty/henrichsenl/researchmethods/RM_1_01.html。
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第8-11页。
凡是翻开欧美社会科学(包括教育方面)学者所做的博士学位论文,都有这一章节的模式或要求。
Burton, L. (2001). “Confounding Methodology and Method.”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 22, No. 1, pp. 171-175.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页;Evers, C. W. (1999). From Foundations to Coherenc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J. P. Keeves & G. Lakomski (eds.),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pp. 264-279). Amsterdam: Pergamon.
Rust, V. D. (2003).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editori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 47, No. 3; Metz, M. H. (2000). Sociology and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70, No. 1, pp. 60-74; Pawaon, R. (1990). Methodology. In Steve Taylor (ed.). Sociology: Issues and Debates, London: Macmillan.
Homans, G.. (1949). “The Strategy of Industri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4, No. 4, pp. 330-337; Paris, D. C. & Reynolds, J. F. (1983). The Logic of Policy Inquiry. New York: Longman; 周业谦、周光淦译:社会学辞典。台北:台湾书店,1998;
同注9。
Lincoln, Y. S. & Guba, E. C. (2000).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Guba, E. C.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E. G. Guba (ed.),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pp. 17-27.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Revolu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同注13,p. 17.
Guban E. C.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Evers, C. W. (1999). From Foundations to Coherenc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J. P. Keeves & G. Lakomski (eds.),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pp. 264-279). Amsterdam: Pergamon.
朱志勇:“教育研究者在质化研究中的‘关系’:一种反思社会学的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6页。
Lather, P. (1991). 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London: Routedge, p. 122.
孙绵涛对西方方法论范式的研究做了归类与分析,参见其文《方法论范式的反思与重建》,2002年,未发表。
Rothwell, R. (1998). Philosophical Paradig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J. Higgs (ed.), Wri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ydney: Hampten Press, pp. 321-328.
同注13。
中国台湾与香港学者一般倾向于将qualitative research 翻译成“质化研究”,而大陆学者使用“定性研究”。
Chen, B. Z. (2000). Theoretical Ba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Pedagogical Postgraduates. Taiwan: Jiayi.
Tashakkori, A. & Teddlie, C. (1998). Mixed Methodolog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Oakley, A. (2000). Experiments in Knowing: Gender and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New Press;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沃野:“当代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论战述评”,《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第65-68页。
同注13,17,以及Neuman, W. 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ole, C. J. & Lampard, R. (2002). Practical Social Investigat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Harlow: Prentice Hall; Bernard, H. R. (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3rd ed.). Walnut Creek, Calif.: AltaMira Press; Gorard, S. (2001).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Role of Numbers Made Easy.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同注9,以及Ratner, C. (1997). Culture Psychology an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London: Plenum Press; Silverman, D. (1985).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nd Sociology: Describing the Social World. Aldershot: Gower.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99,283,100页。另参见Pierre Burdieu and Loic J.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朱志勇:“教育研究者在质化研究中的‘关系’:一种反思社会学的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6页。
Balnaves, M. & Caputi, P. (2001).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 Investigative Approa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ohnson, B. and Christensen, L.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nd London: Allyn and Bacon;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参见沈姗姗:“教育社会学方法论典范之探讨”。中国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江苏南京市,2000年;Johnson B. and Christensen L.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 and Bacon.
Neuman, W. 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hnson B. and Christensen L.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 and Bacon; 李锦旭:“‘两种’教育社会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2000年,南京。
经验研究指用某些科学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可以用同样的或别种的方法来重复加以检验。在这种方式下,所获得的知识具有发展性和累积性。经验研究可以为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y)建立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原则提供了很多实证的资料与依据。
林清江:《教育社会学》(第二版)。台北:国立编译馆,1986年。
Tashakkori, A. & Teddlie, C. (1998). Mixed Methodology: Comb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邓猛、潘剑芳:“论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第56-61页。
该学院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该学院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处在前列,参见http://202.119.104.100/data/jky/home.html。
该院2004年应该有17位教育学博士后选人毕业,但由于其它原因,有4位候选人推迟提交论文,1位后选人论文没有收集到。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第1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6条对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8条对“博士学位学术水平要求”是:“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运用第一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备运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http://grad.njnu.edu.cn/systext/s0.asp?id=d11)。
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先生认为:高校培养博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让其知道怎样研究,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如今在中国,对于博士培养来说,怎样研究比研究什么更为重要(摘自笔者与吴先生的交流)。
Burton, L. (2001). “Confounding Methodology and Method.”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 22, No. 1, pp. 171-175.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13-815页。
参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8月。
Lee, M. B. (2001). Ethnicity,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How Minority Students in Southwest China Construct identities. Aldershot: Ashgate.
当然,如何回顾利用文献也会涉及到研究者的方法的思考。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416-423页。
该列中斜体部分为笔者的分析概述,引号内的内容为论文研究者的原语。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所即将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型大学,见www.hku.hk,她承继的是欧洲的学术传统。
该论文是用英文写作,笔者这里将目录按原文翻译成中文。
原博士论文中有该学校的名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端,这儿笔者以某某来代替。
翻开教育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很多研究者没有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研究,但却在文章的末尾提出了一大堆的“建议”与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认为那些研究者如果现在重新审视与反思这些没有科学研究基础的“建议”与“策略”,也许自己都觉得可疑,甚至可笑。
同注3,也可参见http://www.heyunfeng.com/chinese/socialsciences/wmnewshtml/1/2004-10/20041010181318.html 。
Reflection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Paradigms and Methods
Zhu Zhiyong
Abstract: When we talk over educational research, it implies that scientific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educational phenomena, activities, and problems. The primary criterion for scientific orientation is whether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employed scientific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paradigms in terms of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nd illuminat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ethodology,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methodology and methods concerned employed in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education that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from the college.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scious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thods has not been institutionalized among educational doctoral dissertations.
Key words: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scientific orientation
Author: Zhu Zhiyong, Social Development Faculty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h.D. (210046)
作者联系方式:Email:zzhu@graduate.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