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加强民主机制建设以整合社会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6:55
2010年08月30日14:59   来源:《学习时报》
李海青:加强民主机制建设以整合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大公民参与,健全民主机制,将不同群体与阶层成员的利益表达与博弈制度化。实际上,民主机制健全的最佳时机就是各个阶层与群体的利益需求与参与要求日渐高涨而又基本可控之时。最佳时机的意思并不是说在这一阶段政治的发展将臻于完善,高水平的政治民主将会实现,而是说在这一阶段,应该逐步建成基本完善、相对系统的适应公众参与的民主机制,各种社会力量应能够较为有效地整合进体制之内,各种不规范或不合理的参与方式与政治行为应大为减少,从而为以后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社会利益分化不明显,社会大众尚未启蒙,没有自主观念与权利意识,这时民主机制的建立就缺乏基础。而如果社会利益已然明显分化,利益博弈已经日常化,再不加强民主机制建设,开辟更多更有效的公民参与渠道,社会公众大量的无序参与就将导致社会混乱或动荡,利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就会将这一体制摧垮。在民众参与需求渐涨而又基本可控的这一最佳时期,顺水推舟,积极引导、努力构建并不断释放民主制度的可能性空间,增强现有体制的包容性与参与度,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之道,而且对于整个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深入推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力量的体制内纳入起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其一,有利于各群体、各阶层利益表达的有序化与合法化,有利于在已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各阶层与群体在利益表达与博弈上的力量平衡。当然,由于各群体与阶层掌握资源的不同与组织状况的差异等原因,绝对的均衡是没有的,但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将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纳入体制之内,最起码,弱势群体能够通过正式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形成对政府决策的直接压力,比之于体制外的哀告无门与极端表达,无疑更有利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当前的弱势群体与社会大众在利益表达与维护上之所以倾向于采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反复上访甚至自焚等极端方式,就在于他们的利益诉求无法在体制内找到表达与维护的途径。体制内的纳入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弱势阶层与群体非理性利益表达的可能性,有利于他们通过政治参与的渠道维护自己经济与社会等各领域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二,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设。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长期以来,基于各种问题与原因,我们在理论上更强调要代表人民,在实践中更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替代作用,而对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够。随着大众的启蒙,随着与国家相对的社会领域的发育,随着各种公共性问题的出现,广大民众不仅在私人领域追求个体的自主,在公共的政治领域也有了相应的参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尽管要代表人民,但也要让群众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有利于扩大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基础。在此,必须要处理好“代表”与“自主”、“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的关系,换言之,就是要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真正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其三,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各个阶层与群体的体制内纳入,有利于积聚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进一步推进政治领域与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改革不仅要有压力,更要有动力。当前的改革压力够大,但是动力不足。社会公众即使再有热情与动力,也会因缺乏制度化的渠道而无法有效实现对强势精英群体的切实制约与均衡博弈。基于当前各种社会力量的现状以及政治参与的现状,在积极培育社会力量的同时,伴随选举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评价机制、决策机制与程序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将原先体制外的社会力量纳入体制之中,使其真正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将会为改革的深入提供博弈基础上更为强劲的动力支持,也有利于形成高层、精英与民众三者的良性互动。
以上所言选举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评价机制、决策机制与程序机制等制度方面的改革与建设,非公共权力的高层推动则不足以在全国范围内、在法律的层面上制定与实行。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的制定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呼吁与争取;另一方面,这些制度能否真正被付诸实践以及实践的效果,同样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及监督制约。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实现广大社会力量的体制内纳入,就是要充分引导、发挥人民群众中蕴涵的巨大能量,而这种能量原先由于一直缺乏制度化渠道在政治发展中始终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与运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体现了自己的巨大能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那么,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只要有合适的渠道与方式,不断发展与壮大的社会力量同样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换言之,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上下合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才能持久而有效的深入下去。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与中国社会整体的未来发展而言,道理与路径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