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如此关注“中学教科书”/东方早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2:22:06
我们为何如此关注“中学教科书”
2007-8-18 3:48:32
东方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晓渔
近一两年,语文教科书中文章的变更备受关注。此前,《包身工》、《狼牙山五壮士》等退出课本,屡屡成为新闻热点,最近,北京版语文教材课改,又引起了媒体和网络的关注。
这次北京的新语文课本增加了近现代作品的比重,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甚至样板戏《红灯记》都入选到了语文教材中,同时一些经典篇目也被替换下来。
增加近现代作品本无可厚非,然而类似《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金庸武侠名著“入侵”中学课本引争议》》(《青年周末》、《竞报》8月16日)的新闻,却引发了一场“金庸是否能取代鲁迅”的争论。
事实上,《雪山飞狐》并没有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或推荐选修课本,而是作为推荐阅读作品,成为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此次语文教材调整也并非单单换下一篇《阿Q正传》,而是作了大量更换,下课的还有《陈焕生进城》等文章。
可以看出,教科书引发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媒体放大或者选择性报道的结果。由于公众获得的信息是局部的,又不可能把教材找来与新闻对照,因此他们的评判基本被新闻引导,亦步亦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教科书文章变更”确实备受各方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这事关众多学生,关涉中小学教育,另一方面也与教科书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有关。
首先,中国的教科书编写基本是从上而下的行为。按照各国通例,只要符合教学大纲并且经过专业机构审查,任何个人和机构都有权编写教科书。中国也有相关规定表示鼓励和支持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教材,但是迄今为止,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基本是教育主管机构邀请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很少有哪一个民间机构或者个人独立编写教科书,被正式采用。因此,教材的任何一次调整比如语文课文的更替,都会被理解为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更高机构的意图,被多方揣测。有时这完全是过度阐释,但必须承认,这种从上而下的编写流程确实给人以过度阐释的想象空间。
其次,中国的教科书选择往往是一种被动行为。二十多年前,全国还是统一使用一套教材,没有其他的选择。现在,教材逐渐多样化,各个区域开始编写自己的教材,甚至同一个区域有好几种教材。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北京新课程改革将使用两套教材,以地理中轴线划分东西各使用一套”。教材的多样化当然是一个有益的变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学生在选择教材上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如上所述,教材的选择是以地理空间为依据,学校和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的角色。由于公众没有选择权,自然会格外关注教科书的一举一动,关注教科书代他们选择了什么内容。
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教科书内容在国人的知识结构里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我在大学授课之初,总是困惑于一些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为什么不知道康德、黑格尔何许人也。后来分析一下他们的知识结构,就不觉得奇怪了,中学分文理科之后,康德和黑格尔对文科考生来说都不是必考内容,理科学生闻所未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正常情况下,教科书在国民的知识结构里只是占据基础位置,大量的知识需要通过其他的阅读来完成,可是在中国,教科书在国民阅读中占据绝对优势,很多人的一生恐怕也就认真读过几本教科书。
语文课有继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等任务,然而如果教科书的编写、选择没有根本性的调整,各种误读和过度阐释依然会层出不穷。
五柳村编者的话:对于这次北京的新语文课本中《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引发的争论,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媒体放大或者选择性报道的结果”,但在媒体报道编委的解释以后,大家已知道“《雪山飞狐》并没有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或推荐选修课本,而是作为推荐阅读作品,成为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争论仍在加温,固然有本文作者所说的问题,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选什么不选什么,不能不代表一种思想倾向,而公众对“《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这种现象的不满积蓄已久,不过是经过语文教材的修改事件爆发出来罢了。
本文作者注意到“,教材的选择是以地理空间为依据,学校和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的角色。由于公众没有选择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允许多家编教材应该是提倡竞争以促进提高质量,而按地区规定使用什么教材,仍是一家垄断,使用者没有挑选的余地,达不到这个目的。8月17日《东方早报》发表的读者来信《教材编写被垄断不合理》”说的对(附后),我想补充一点是,处理不好,还会成为地方利益集团敛财的手段,须知售卖教材的利润是巨大而且稳定的。---200年8月19日
教材编写被垄断不合理
《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但实际上,教材编写资质几乎全是被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教研机构和出版机构垄断,向来不存在几本同样合格的教材摆在学生面前任其选择的事情,学校选择课本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教材编写权的垄断让每一次课本变化都备受关注,这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学校和学生应该拥有选择教材的权利,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大人本位”的“指定教材”。教育家杜威认为,把早已准备好了的课本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天性的———不能选择的指定教材显然是一种“强加”。毋庸讳言,教材编写权的垄断影响的是教育的成败和祖国的未来。浙江省杭州市舒圣祥
相关参考
李志宁:中国开始对“下一代”下手了?
新语丝网友怒斥北京市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的变更
胡斐笑了,阿Q也不必哭 (2007年08月17日 10:52:00未署名  来源:金羊网)
金庸的文化密码:武侠情结与皇权情结/傅国涌 
陶世龙:他们为什么欢迎金庸而拒绝《阿Q正传》
我们为何如此关注“中学教科书”/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家庭反腐”为何靠不住 东方早报:“家庭反腐”为何靠不住 香港书展为何值得如此关注 日本中学教科书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 为何每次货币政策调整都这么突然 江南:房地产成本为何说不清(东方早报 2009-3-9) 我们的城市为何如此脆弱? 杨涛:如此律协选举是社会的不幸(东方早报 2008-6-25) 危机刚过,VC为何如此关注网商? 关注哈尔滨水风波背后的公共危机应对(东方早报 2005-11-23) 卢斌:我为什么关注“结石宝宝”(东方早报 2009-9-11) 关注哈尔滨水风波背后的公共危机应对(东方早报 2005-11-23) 陈一舟:只招官员子弟教育媚权为何如此露骨(今日早报 2009-5-22) 童大焕:舆论为何一边倒同情民工医院(东方早报 2005-12-15) “治污先进”为何酿成污染大案(东方早报 2005-12-26) 冰启:“范跑跑”为何没有教师资格证(东方早报 2008-6-18) 邓聿文:6月份原油出口为何暴增5.5倍(东方早报 2008-7-14) 魏英杰:珍藏遭拍卖,季老为何欲说还休?(东方早报 2008-11-1) 石勇:政府的“信息公开意识”为何仍在酣睡(东方早报 2008-11-18) 五岳散人:官方新闻发布会为何难被信任(东方早报 2009-4-30) 刘洪波:为何警方看到“祝贺”,民众看到“分尸”?(东方早报 2009-9-11) 转载东方早报访问高华文字:蒋介石为何在大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