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省长孙作宾系列之六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1:50

 

青海省省长孙作宾系列之六——(2)

孙蔚如与三十八军*

(1989年2月)

    孙蔚如,1894年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灞桥镇豁口村(今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自幼攻读经史,孕育了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辛亥革命后入陆军测量学校,接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立志报国。1916年秘密加入“中华革命党”,从事反袁活动。1918年响应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戡定内乱,维持共和”号召,参加于右任发起的“靖国军”,任连长、营长,同北洋军阀奋战五年,历经大小战役、战斗上百次,两臂负重伤。“靖国军”失败,孙蔚如随杨虎城转进陕北,坚持“靖国军”旗帜,与孙中山保持联系,继续民主革命。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召开了有中共代表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接受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确定建立黄埔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杨虎城积极响应并为准备北伐培训干部,创办了“安边军事教导队”,孙任队长。1924年冬,杨虎城率国民军进军关中同北洋军阀作战,孙任参谋长。1926年这支部队为策应北伐,坚守西安8个月,拖住北洋军阀1O万兵力,最后。在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的援助下,打败属于吴佩孚部的刘镇华部队。随后转战河南、安徽、山东,参加了消灭军阀张宗昌、褚玉璞的各个战役,击溃了顾震、刘桂棠。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杨虎城乘蒋、冯、阎大战之机率部回师关中。当时,吴佩孚妄图依靠四川、甘肃军阀东山再起,在兰州打出“中国国防军”旗号。孙率十七师先在汉中击败四川军阀,随即任“甘肃宣慰使”进军兰州。驱逐了北洋军阀吴佩孚系的吴新田、高振邦部,彻底消灭了盘据西北的北洋军阀残余势力,慑服了宁、青地方实力派。为十七路军在西北地区完成北伐使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32年孙蔚如任十七路军下属第三十八军军长。

    孙蔚如将军一直奉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对蒋介石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压迫人民的反动政策。早在1920年他就同中共早期党员史可轩时相过从,开始接触共产主义。大革命时期,中共在杨虎城将军部队建立了党组织。魏野畴、南汉宸、蒋听松等共产党人实际上参与了该军领导,同时吸收史可轩、邓小平同志主办的“西安中山学院”学生到部队工作。孙同魏野畴、南汉宸等合作共事,相交甚深。他悉心研究苏联革命,认为中国只有彻底革命才能富强。1928年春,杨虎城将军东渡日本,孙主持军务。同年蒋介石指名要清除南汉宸等共产党人,孙蔚如资送他们暂时离开部队,部队回关中后又请南回来担任领导工作。1928年魏野畴同志在“皖北暴动”失败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孙在砀山防地举行的大会上,公开痛斥蒋介石残害革命志士的反动政策。l 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蔚如愤于蒋介石独裁卖国,违背中山遗教,曾同杨虎城密议:“全力经营甘、宁、青、新,拟和苏联取得联系,与蒋抗衡。”由于胡宗南部进驻陕南、天水,原驻天水的十七路军警备师师长马青宛被收买叛变投蒋,议未得行。l 933年红四方面军经陕南入川北建立川陕苏区,蒋介石调三十八军到汉中同红四方面军作战。孙蔚如同杨虎城商定与红军停战合作,孙去汉中,途经留坝县张良庙时,曾赋长诗抒怀:“村舍皆丘墟,陇亩失东西”,“止戈以为武,赤手拯灾黎”,“英雄事割据,儿子亦古今”。其忧国忧民反对内战之情溢于言表。1933年4月孙到汉中,释放了羁押狱中的共产党人周彬如、易厚庵、任戈白等。与此同时,派武志平持亲笔密函同红四方面军联系,红四方面军派徐以新两次到汉中同孙蔚如面商,达成停战协议,建立了有名的“川陕交通线”。这个协议一直维持到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

    1935年秋,三十八军调驻渭北。孙蔚如将军赞成我党《八一宣言》和《五五通电》所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7月,孙委托孙作宾到陕北保安见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表示愿同红军联合抗日。毛泽东主席复函赞同双方合作,互通声息,并给予嘉勉。从1935年秋到“西安事变”前,三十八军在宜川、洛川地区同红军一直保持停战合作局面。

    1936年初,杨虎城将军曾同孙蔚如酝酿联合东北军反蒋抗日问题。1 936年秋孙为此从宜川驻地密函杨虎城:“事须缜密。有谋人之心,事未成而为人知者,害莫甚焉!西安事变”爆发,孙任西安戒严司令,负责西安地区警备。同时担任“抗日援绥军”军团长、军事顾问团召集人。事变后,张、杨电邀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副主席到西安,共商国事。周到西安后,组成了以周恩来、何柱国、孙蔚如为代表的三方联合办公机构,制定抗击南京政府何应钦“讨伐军”的作战计划。张学良将军送蒋介石回南京以后,杨虎城征得东北军将领同意,推举孙蔚如任陕西省主席,仍兼三十八军军长。处理“西安事变”善后事宜。当时西北形势极为复杂,蒋介石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并派“中央军”进驻西安及咸阳以东陇海铁路沿线,国民党特务分子到处离间挑衅;冯钦哉率第七军、王劲哉率四十九旅先后脱离十七路军投蒋,叛军洗劫了杨虎城将军的母亲在陕西蒲城的住宅,蒋介石又逼迫杨虎城将军离军出国;东北军爱国将领王以哲将军因赞成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不为东北军少壮派所理解而惨遭杀害,以后十几万东北军被蒋压迫相继开往豫、皖。在此危难之际,孙蔚如积极协助杨虎城将军,同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密切配合,为保卫“西安事变”成果,实现三方共同合作纲领、保证中共代表团和过境人员安全,争取和平民主局面,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尽心竭力做了大量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十七路军番号被蒋撤销,原十七路军部队归三十八军建制,移驻渭北,与红军合作互助,在西北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统一战线局面。在此期间,他又同中共和红军领导人朱德、林伯渠、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多次交往,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进一步认识,坚定了同中共长期合作,休戚相关的决心。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加强了三十八军工作,成立了中共三十八军工作委员会,同时对原十七路军广泛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期间,孙蔚如将军和赵寿山等同志一起,坚持团结、进步、抗战,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进行了尖锐斗争,实践了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三十八军即请缨北上抗日。赵寿山、许权中率领十七师、一七七师五二九旅、军部教导团开赴华北前线,在保定地区、井径、娘子关、忻口与日寇浴血奋战。太原失守。十七师和五二九旅,遵照周恩来同志指示转赴山西离石整训。以后加入第二战区东路军战斗序列,在朱德、彭德怀将军指挥下同八路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寇在晋东南发动的九路围攻。周恩来在《反对妥协求和、坚持华北抗战》电文中所说:“有关系者,如许旅、赵师、孙军”,就是指三十八军。

    1 938年初,日寇沿同蒲铁路向晋南进犯,国民党部队纷纷逃往黄河西岸。“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仓惶失措,拟放弃关中逃往陕南。孙蔚如作为陕西省主席力主武装民众、坚守黄河防线,阻敌西进,并派三十八军留陕守备河防部队东渡,进占永济、虞乡、漪氏、临晋,稳定丁关中局势。

    1938年夏,三十八军改编为三十一军团,旋又改为第四集团军,十七师和五二九旅归还建制。孙蔚如任军团长,赵寿山、李兴中分任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两军军长,进军中条山迎击日寇。在两年半时间,打退日寇21次进攻,同时,协同平陆地区中共党组织、牺盟会,坚决反击了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1 939年并派部队进出同蒲路两侧配合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与日军血战的“百团大战”。当时的中条山真正成为关中和豫西的屏障。孙蔚如在《满江红》一词中写道:“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伐鼓”,“新旧恨,从头数.挽狂澜作个中流砥柱”。表达了全军将士决心在中条山与日寇周旋到底的豪情。  +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一直处心积虑要消灭抗日爱国武装。1939年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下令将第四集团军调往洛阳以东地区,名曰“整补”,实为割断它同八路军的联系。准备分化瓦解。此后不到半年,国民党驻守中条山地区的七个军被日寇击溃,晋南地区全部沦入日寇之手。

    1 940年,第二次反共高潮开始,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不断施加压力,妄图清除这支部队中的中共组织。部队刚刚开到河南,国民党就多次提出“异党嫌疑”名单,其中包括三十八军工委负责人,指令送往“劳动营受训”。对此,孙蔚如均予拒绝,并派孔从洲持亲笔函告卫立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队中没有异党,不能派军官受训。”国民党提出,姚警尘(赵寿山的办公室主任)是“异党”,要清出部队;孙调任姚为他自己的秘书,予以掩护。蒋介石电令“查处孔祥桢异党嫌疑”,孙考虑到孔祥桢的安全,派人送孔回我太岳军区。就在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不断追查“异党”之时,日寇突破黄河河防进占郑州。汤恩伯十几万部队为保存实力按兵不动。孙蔚如指挥这支部队进行了“荥(阳)、广(武)、汜(水)战役”,迫使日寇退出郑州,困守邙山桥头堡。

    在此期间,孙蔚如鉴于国民党投降妥协危险日益严重,他从西北地区形势发展考虑,支持杜斌丞去成都、昆明、桂林,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联络,筹建西北民主同盟。同时,资助成柏仁办西安《秦风日报》,宣传团结、进步、抗战,反对分裂、倒退、投降。

    1942年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下决心消灭这支武装。1943年底,蒋介石调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到重庆受训,任赵为胡宗南指挥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将赵留在重庆,先派其嫡系将领张耀明到部队接任军长,准备“彻底清除异党分子”。针对国民党顽固派这一阴谋,孙蔚如同赵寿山商定,将三十八军部队交孔从洲掌握。孙还召集三十军主要干部讲话,明确指出:赵虽已调走。但孙、赵精神不可分。要加强团结,继续奋斗。今后三十八军干部只能在军内调整,不能离开部队。张耀明到任不久,豫西战役爆发。日寇在郑州地区突破汤恩伯阵地,十几万国民党嫡系部队望风而逃。半月之内就撤到洛阳附近。孙蔚如指挥部队在汜水、登封一线,对日寇两个步兵师团、一个装甲旅团展开激烈战斗,一个营固守虎牢关七昼夜,打退日寇两个联队的多次进攻。直到洛阳陷落,这支部队才转进宜阳韩城镇,掩护第一战区全线撤退。诚如毛泽东曾指出的:“河南战役已打了一个多月,敌人不过几个师团,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不战而退,只有杂牌军还能打一下。”

    l 944年豫西战役中,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不顾大敌当前和国土沦丧,仍一心反共消除异己。当第四集团军撤退新安附近时,蒋介石下令要孙蔚如“到后方休息”,将所属部队“暂归”胡宗南指挥。孙以“部队正阻敌西进”为由,未予执行。豫西战役尚未结束,蒋介石派去的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即企图杀害中共三十八军工委前方负责人梁励生。孔从洲深夜向孙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孙当即表示:“如果张耀明敢任意枪毙梁励生营长,我就枪毙他这个军长”。孙的坚决态度,迫使张耀明未敢动手。豫西战役后,孔从洲特请三十八军工委书记,向我党中央汇报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破坏这支部队的情况,并要求中央派人来协同工作。

    1945年1月,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实施了消灭这支武装的又一个阴谋。先调孙蔚如到“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训,又将孙留在重庆,任命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同时下令这支部队原有两军四师。缩编为一个军三个师,保留三十八军番号,由张耀明任军长,妄图吞并这支武装并阴谋利用缩编机会先消灭第十七师。为保存这支抗日爱国力量,l 945年7月17日,三十八军五十一团团长刘威诚和五十团团长张复振等率十七师回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毛泽东主席曾电令嘉勉:“祝贺你们胜利的参加人民军队大家庭!希望你们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到底!”周恩来在重庆告孙蔚如:“这支部队是杨虎城将军领导的部队,回到解放区后.番号不变,同八路军一样对待。”党中央很关心当时还留在蒋管区的三十八军部队。中央一再指出,对这支部队的工作要征求和尊重孙蔚如、孔从洲的意见。并告孔从洲:利用整编机会,争取获得美械装备后再回解放区。

    1 946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消灭这支武装的最后步骤,先将孔从洲,由五十五师师长“升任”三十八军副军长,调离五十五师。同时派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到郑州秘密部署,阴谋以三个整编师包围三十八军第五十五师,勒令缴械。孔从洲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毅然决定率五十五师由河南巩县开往解放区。部队经过激战突围,历经艰险,党中央派人联络接应,多数干部、战士陆续回到晋冀鲁豫根据地,同先到的十七师会合。三十八军第一七七师的部分官兵也先后回到解放区。

    1946年9月1 3日,中共中央决定,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在邯郸成立。孔从洲任军长,刘威诚任副军长,汪锋任政委。三十八军及其前身十七路军,在党的指引下,经过漫长的艰苦斗争,终于回到人民军队大家庭。这是三十八军及其前身十七路军的光荣归宿!从此这支部队就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参加了自卫反击战和解放战争。

    1947年7月,赵寿山秘密进入解放区,次年中央任命他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前委常委。

    孙蔚如将军到湖北恩施就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以后,派人照顾了叶挺同志。抗战胜利后他2任武汉区受降主官,解除了21万日军和9万伪军的武装。他驻武汉期间,同董必武保持联系。1 946年蒋介石发动了内战,他辞去“武汉行营”副主任,住在杭州。1949年4月,党派胡振家接孙秘住上海。以后受周恩来邀请回到北京。中央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中,李兴中将军也回到解放区。

    1 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杨虎城将军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三十八军及其前身十七路军的历史时曾说:“党对十七路军的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典范。”薄一波在纪念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书面讲话中也说:“三十八军及其前身十七路军,以其不断进步的表现和巨大牺牲,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孙蔚如将军在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原十七路军部队中工作了25年。他同杨虎城志合情投,久共患难,结下手足情谊。在每个关键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支持杨虎城将军,维护部队的革命方向。抗战开始,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关押,他为此两次见蒋恳切陈词,要求让杨回部队指挥抗日,均遭蒋严拒。抗战中,他给部队讲话时,常讲到虎城将军领导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勉励干部“一要抗日,二要革命。”他为虎城将军长期身陷囹圄最后遇害而抱恨终天。他在1952年所撰《自传》中,回忆八年抗战时写道:“徒以国难当前,虎城在羁,情救不能,硬救不可,不得不隐忍从事,姑与同仇。”其义愤之情跃然纸上。

    孙蔚如将军博览史书,留心时事,在十七路军中誉为“儒将”。他为人豁达敦厚,肝胆照人。他善于团结各方人才,爱护干部,爱护青年,体恤战士,深得全军上下信赖。他自奉俭约,不置私产,严格教育子女,亦为时人所称道。在“西安事变”以后的l O年中,他为巩固发展这支革命武装历尽艰辛。但他谦虚谨言,从不居功,其苦心孤诣鲜为人知。

    孙蔚如将军在反袁护法以后的每个历史时期,都站在人民方面,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作斗争。他光明磊落,择善固执。坚持革命有始有终,坚持抗战有始有终,同中共真诚合作、接受中共领导有始有终。

    建国以后,孙蔚如将军长期在陕西工作,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陕西省主任、陕西省副省长等职。1979年9月7日与世长辞。

。这是孙作宾与孔从洲、蒙定军、杨荫东合写的缅怀孙蔚如的文章。原载  《灞桥文史资料》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