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论坛_艺术快感现象学名称的确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1:33
上传时间:2008-07-05 21:09:38
艺术快感现象学名称的确立
作者:王宜山
文章来源:
浏览:258 次
第7讲 艺术快感现象学 1
2008年7月5日
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同理性快感现象相对,是精神快感现象的两个基本方面之一,而艺术快感现象则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后所产生的一种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精神行为现象。以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形成一门学科,这个学科应当称之为“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以艺术快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这个学科应当称之为“艺术快感现象学”。
有关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和艺术快感现象的哲学性研究,长期以来被统称为“Aesthetics”(埃斯特惕克斯,“感觉学”;中文则循日译另称为“美学”)。很明显地,这个名称没有将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与作为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艺术快感现象区别地对待,当然也就不能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给出明晰的、准确的确定。同时,由于这个名称的词面意义是明显地偏向于形式感觉,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方向也严重地偏向于只不过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一个方面的形式感觉快感现象。正因为这样,所以长期以来学科对于非形式感觉方面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在艺术快感现象中的重要地位就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也就没有能够对艺术快感现象中的非形式感觉方面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做出真正深入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科就不能够正确地、深刻地揭示出艺术快感现象的本质,不能够同具体的艺术研究形成密切的、全面的关系,更不用说给后者以根本性的指导。
因此,明晰地、准确地确定学科的研究对象,重新为学科确立科学的名称,是非常必要的。
第1节 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名称的确立
1. 感性精神行为与感性精神行为现象学
生命体获取外界物质、并把它转化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源的行为是物质生命行为;不直接参加这一过程,主要在神经系统、尤其是高级神经中枢进行的生命行为,则是精神行为。物质生命行为是基础生命行为,精神行为则是高级生命行为。
就行为本体来说,完全脱离开同具体的外界环境的接触,由高级神经中枢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律——逻辑思维——独立完成的精神行为是理性行为,而以生命运行的自然倾向为根由,以对现实的或记忆的、想象的外界环境的感知为前提而形成的非逻辑思维的精神行为则是感性精神行为。
感性精神行为主要包括:表现为本能的、非意识的、而又不联系着具体生理欲望的生命力的冲动;自由的生命意志和行为意志;没有功利动机的、不联系着实践行为的形式感觉;非直接生理欲望的快乐、伤感、痛苦、喜爱、冷漠、憎恶等情感;非逻辑思维形式的观念意识;潜意识;想象……
以感性精神行为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是感性精神行为现象学。
2. 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与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
快感现象是最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生命行为之中的基本生命现象之一。在感性精神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快感,就是感性精神快感。
感性精神行为不存在直接的功利目的,它以自由的感知或自由的表现的方式同环境对象发生关系,并且对所感知的环境对象做出自然的反应。这种反应自然地归结为快感或不快感精神状态。——不是作为信号的、过程性的、为他的快感或不快感状态,而是作为行为结果的、自在的快感或不快感状态。因为这样,所以作为对所关联的环境对象的自然反应的快感状态,就能够成为行为发生的明确目的。而着意追求快感状态的感性精神行为,就是感性精神快感行为。
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快感,同在一般感性精神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快感,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然而,明确的快感动机却使得感性精神快感行为升华为单纯性的快感行为,从而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的感性精神行为。
以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现象作为对象所形成的学科,就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
3. 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可以分析为形式感觉快感现象与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这两个基本构成方面;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的澄清,——“美”、“爱”与“魅”
不论是在鲍姆嘉通将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方面的研究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并且命名为“Aesthetics”之前还是在这之后,“美”和“美感”都是这门学科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人们不加分析地把作为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概称为“美”的现象,把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中所产生的快感概称为“美感”。
然而,“美”这个概念的本原涵义只是指单纯同某种感觉形式有关的快感现象,而“美感”的本原涵义则局限于形式感觉快感。也就是说,“美感”只不过是感性精神快感的一个基本方面,或者说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类型;“美”的现象只不过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一个基本方面,或者说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因此,把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概称为“美”的现象,把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中所产生的快感概称为“美感”,并且把他们作为学科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必然地使得那些同样地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基本构成方面的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处于被排斥的尴尬地位,从而使学科的研究陷入严重的片面的和含混的状态之中。
人们之所以不加分析地把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中所产生的快感概称为“美感”,把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概称为“美”的现象,是因为在感性精神快感现象这个总体现象之中,不但形式感觉快感是当然地由感觉形式所引发,而且那些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也同样地由行为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感觉形式——那些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所藉以体现的感觉形式——所引发。也就是说,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确实地是同感觉形式、同形式感觉快感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同感觉形式、同形式感觉快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却并不等于它就是形式感觉快感,或者就属于形式感觉快感。这是因为,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不像形式感觉快感现象那样地是一种单纯性构成现象,而是一种复合性构成现象。在这个现象的构成中,从引发行为主体产生出快感的那种因素这个方面讲,是同时地存在着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以及这种感性精神藉以体现出来的感觉形式这两种因素;从行为主体所产生的快感这方面讲,则相应地同时存在着由所假借的感觉形式所引发出来的形式感觉快感、以及由体现于这种感觉形式之中的那种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所引发出来的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这两种快感。因此,不加分析地把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概称为“美”的现象,把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中所产生的快感概称为“美感”,显然是由于未能够正确地分析现象的总体构成方式、未能够正确地把握现象的本质而发生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
当然,现象的真实情况不会由于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而有所改变。——在对感性精神快感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无可避免地会面对着那些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存在;在试图对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做出深入的阐释的时候,人们发现,这种阐释愈是深入,也就愈是必须把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作为——同形式感觉快感现象一样的——总体现象的基本构成因素来对待。因此,若是想要研究工作能够正确地、深入地展开,就必须首先把对现象的基本认识所存在着的这个严重偏误纠正过来。而若是想要纠正这个偏误,又当然地要从对基本概念的澄清和修正入手。
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把“美”的涵义明确地局限为“形式感觉快感现象”,把“美感”的涵义明确地局限为“形式感觉快感”,而对于“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则借用“爱”这个通俗的字眼,作为同义标称的、简约的概念,对于“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则相应地用“爱的快感”作为同义标称的、简约的概念。至于同时包括着形式感觉的与非形式感觉的这两个方面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在内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则借用“魅”这个通俗的字眼,作为同义标称的、简约的概念,对于“感性精神快感”,则相应地用“魅的快感”作为同义标称的、简约的概念。(同“美”的情况一样,“爱”和“魅”原本也是世俗的字眼。这里把它们引进到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理论体系中来,作为同“美”并列的3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的涵义不但是经过严格的界定的,而且这种界定还是特别地适应于这个理论体系的需要的。也就是说,“爱”和“魅”在这里事实上已经成为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所专用的新概念。)对于“美”这个概念所做的科学界定,以及“爱”和“魅”这两个概念的创立,使得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与作为这个总体现象的两个基本构成方面的形式感觉快感现象和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能够在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理论体系中(在概念的通俗性用词方面)分别地得到确定。这样,不但从根本上肯定了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作为学科的正面研究对象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了形式感觉快感现象在学科研究中的准确位置;不但把形式感觉快感现象、非形式感觉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总体现象)这3者(在概念的通俗性用词方面)明确地区分开来,而且明确地阐释了其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对学科研究对象的整体构成的全面的、清晰的了解。
第2节 艺术快感现象学名称的确立
1. 在“感性精神藉以表现”的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与在“现象本身藉以存在”的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这一学科名称的确立
感性精神快感行为既然明确地单纯地以追求精神快感为目的,它就会对所感知的环境对象做更主动的选择。——它不但着意地选择那些有可能引起快感反应的环境对象来感知,而且更会对所选择的环境对象的那些有可能引起快感反应的方面和因素给予特别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感性精神快感行为首先把环境对象分析为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方面和因素、以及同快感反应没有关系的方面和因素。然后,它就(在主观意识中)把环境对象单纯化为这些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方面和因素,因为只有这些方面和因素是对它有意义的。换个方式讲,环境对象现在已经单纯化为这些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方面和因素,而存在于行为主体的意识之中。
既然这样,在以感觉形式为行为对象、以形式感觉为感性精神快感行为方式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中,行为主体就可以更进一步地,把行为对象——实际上是把行为对象的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那些感觉形式因素——只是当作一种假借的形式,藉由这种形式,把自身的感性精神体现出来,从而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更丰富的感性精神快感。这样,由对感觉形式的感知本身而直接地产生出快感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就发展成为“形式假借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这是在“感性精神藉以表现”这个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
以花朵所引发的快感为例,来说明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之间的差异:你以简单的生理方式看到花朵的形态和色彩,产生出视觉快感,闻到花朵的香味,产生出嗅觉快感,这是基础生理快感行为;你在花园中漫步,不经意地看到花朵的形态和色彩,闻到花朵的香味,它们引发了你的视觉快感和嗅觉快感,这种快感使你进入到一种整体性精神愉悦的境界,——这是在一般的形式感觉行为中所获得的精神快感;倘若你停下脚步,着意地欣赏这花朵的形态、色彩和香味,享受着由此生成的快感,——这就成为了形式感觉快感行为;而倘若你感觉着这花朵似乎在欢笑,在忧伤,在对你诉说,则你的行为就成为——形式假借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显而易见,这种“形式假借的形式感觉快感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那种精神投入的“美的欣赏行为”。
既然在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中——在形式感觉快感行为中——行为对象已经单纯化为那些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方面和因素——已经单纯化为同快感反应有关系的那些感觉形式因素,而存在于行为主体的意识之中,那么形式感觉快感行为的主体就可以采用某种材料、某种手段——它们能够使人产生出同行为对象的感觉形式使人产生的感知相类似的感知——作为媒介,把这种存在于意识之中的东西——经过重新构建——再显示出来。这种由媒介物所显示出来的虚拟的存在,同样可以成为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的对象,它更明显地只是一种假借性的形式。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即“现象本身藉以存在”意义上的“形式假借”。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创造”行为,——那种基本意义上的——“形式再现”的——“艺术创造”行为。
既然在前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美的欣赏”行为)之中,可以把客观实在的环境对象只是当作一种假借的形式,藉以把行为主体自身的感性精神体现出来,那么在后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艺术创造”行为)之中,那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虚拟的形式,当然就更容易地、而且是必然地被当作一种假借的形式,藉以把行为主体自身的感性精神体现出来。这就是说,在后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之中,是几乎必然地包含着前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之中的那种“形式假借”。也就是说,在后一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行为”之中,两种意义上的“形式假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站在“表现主义”的立场上所理解的“艺术创造”行为。
为了表述的简洁方便,在不致于产生混淆的前提下,以下就把在“现象本身藉以存在”的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直接地称为“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把以这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分支学科直接地称为“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学”。(出于同样的理由,在不致于产生混淆的前提下,以下在有些时候就把在“感性精神藉以表现”这个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直接地称为“感性精神快感行为”。)
在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现象整体中,行为只不过是行为主体同行为对象发生一种非实在性的关系的方式而已。作为研究对象,它在现象整体中的地位远不像实践行为在其现象整体中的地位那样地突出。因此,为了强调现象的整体构成意义,把“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行为学”称作“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更为恰当。
2. 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主体部分,是艺术现象学的本体论部分;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可以简约明晰地称为“艺术快感现象学”
前面说过,在“现象本身藉以存在”这个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是几乎必然地包含着在“感性精神藉以表现”这个意义上存在着的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在以虚拟的形式存在着的艺术现象之中,是几乎必然地包含着以自然物象作为行为对象的“美的欣赏”现象。因此,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美的欣赏”现象,就必然地也是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比较于以自然物象为行为对象的“美的欣赏”现象,同样作为感性精神快感现象,艺术创造现象在内涵上是无可比拟的更为丰富;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更为明朗、更为直接地显示着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本质。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以自然物象为行为对象的“美的欣赏”现象中,行为对象——自然物象——是一个既在的事实,行为主体只能够选择是否同它接触,而不能够选择它的既在的事实。也就是说,行为的发生受到自然物象的既在的事实的完全的限制,快感的产生受到自然物象的既在的事实的完全的限制。而在艺术现象中,则不再受到这种限制。——艺术现象以虚拟的形式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艺术行为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生和完成的精神创造行为。在艺术创造行为的过程中,艺术家不但能够选择现实地面对着的自然物象,而且能够自由地搜索出存在于记忆之中的自然物象;不但能够自由地选择出具体的自然物象,而且能够在被称为“想象”的意识活动之中对自然物象进行修改,能够把原本无关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物象联系在一起,能够把原本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物象融合为一种新的形象,甚至能够直接地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形象,以求得到能够更适当地、更深刻地体现出自己的感性精神的艺术形象;不但能够创造出远较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丰富得多的艺术形象,而且更能够为这些形象提供远较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存在于其间的空间和时间广阔得多的空间和时间,远较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的空间时间存在方式自由得多的空间时间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在以自然物象为行为对象的“美的欣赏”现象中,作为行为对象的自然物象虽然有可能在欣赏者的意识活动之中被抽象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被分析为抽象的形式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方式,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可量计的自然物象、可以把它们分析为各式各样的形式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方式,但是归根结底这些构成因素和构成方式都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它们能不能够同欣赏者的感性精神快感功能相适应,以及在何等程度上能够同这种功能相适应,对于欣赏者——对于他的感性精神快感功能——来说是一个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的既定的事实。而在艺术现象中,情况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艺术现象假借媒介的、虚拟的形式而存在。在被称为“艺术创造”的行为中,实际上是同时地包含着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的创造。——一方面是将艺术家自己的精神品质、精神状态自由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将这种表现具体地体现在媒介的、虚拟的形式之中。媒介的、虚拟的形式是由艺术家根据这种表现、这种体现的需要而主动地创造出来的,它的形式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方式是由艺术家自己的感性精神快感功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说,艺术形式的根源存在于艺术家自己的感性精神快感功能,或者说,它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自己的感性精神快感功能。因此,艺术现象是更为明朗、更为直接地显示着感性精神快感现象的本质。因此可以说,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是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的主体部分。
“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就是艺术快感现象,“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就是以艺术快感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因此,为了使学科的命名更为简约和明晰,在一般性的文字阐述中就可以把“艺术快感现象学”作为“形式假借的感性精神快感现象学”这个更为严谨的名称的别称来使用。
从一个角度来讲,艺术快感现象学是以快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快感学总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艺术快感现象学又是以艺术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艺术现象学总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
艺术现象并非只是快感现象,艺术行为的发生有着艺术家个人生活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广阔的背景。因此,除了从快感现象的角度对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之外,还可以从这些背景因素的角度对艺术现象进行研究。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都是艺术现象学这一总括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背景因素的意义只有通过本体因素——通过它们对本体因素的渗透和制约——才能够显示出来;背景因素研究的意义也只有归结到它对本体因素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才能够显示出来。艺术现象从根本上讲是生命行为现象——精神快感现象。艺术家个人生活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种种背景因素归根结底是通过对艺术创造行为本体因素的制约和渗透才进入了艺术现象,成为了艺术因素。因此,从快感现象的角度对艺术现象进行的研究,是艺术现象学的本体论部分。从快感现象的角度对艺术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应当称为“快感学艺术现象学”,也就是“艺术快感现象学”。从这个方面讲,这一名称的确立也是恰当的。
快感学讲台
www.kuaiganxue.com
中国学术论坛_艺术快感现象学名称的确立 中国学术论坛_快感学的建立(续) 中国学术论坛_快感学的基本原理I——基础生理快感现象部分 中国学术论坛_快感学的基本原理Ⅱ——精神快感现象部分(3/3 中国学术论坛_论快感系统及其在生命现象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学术论坛_陈寅恪论 现代中国学术体制之创建 - 思想综合 - 艺术论坛 - 艺术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门户... 中国学术论坛_咀嚼痛苦 吴黛舒:论中国教育学“生命立场”的确立--广州科技网--学术讲坛 中国学术论坛_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 中国学术论坛_再学习者如何实现工学双赢 中国学术论坛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相对主义_第2页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逻辑学论文_哲学论文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相对主义_第2页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逻辑学论文_哲学论文 一女青年为了20分钟快感,丢去了姓命!_中华论坛_中华网论坛--网友影响中国--全国最大社... 刘熙瑞: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人民论坛 2007-4-24) 胡塞尔现象学的目标 【分享】夫妻相处的艺术 - 虫友互识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第一站 【分享】夫妻相处的艺术 !- 虫友互识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第一站 【分享】夫妻相处的艺术 !- 虫友互识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第一站 现象学 现象学 中国枯木艺术_ 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