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影视剧歪曲史实 还原真实的朱总司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2:53
厘清影视剧歪曲史实 还原真实的朱总司令 2010年08月20日 10:21 炎黄春秋 】 【打印共有评论42

核心提示:部分影视作品编导缺乏对革命历史,对革命历史人物认真负责的态度,随意篡改,歪曲历史,随意拔高、贬低革命领袖,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在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笔者有责任予以澄清,还历史的真实。下面我们对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权威部门出版的党史、军史出版史料,纠正部分影视作品严重篡改、歪曲历史,搞个人崇拜,歪曲贬低朱总司令形象,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朱总司令。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网刊外稿,作者:朱洪德 郭晓敏,原题:《还原一个真实的朱总司令——评部分影视作品对朱总司令形象的歪曲》

评部分影视作品对朱总司令形象的歪曲

还原一个真实的朱总司令,在党史军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陆续出版了不少关于研究介绍朱德生平思想的史书,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总司令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专业性的史书,传播范围很小,在全国的影响力远不能纠正人们对朱总司令的种种误解。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经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传播,深入广大人民心中,人民把它当作党史,军史来解读,例如:前段时间《北京晚报》就登载了一位作者以电视剧《井冈山》作为历史来解读的文章,可见其影响力,这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影视剧的历史责任,社会责任问题。

部分影视作品编导缺乏对革命历史,对革命历史人物认真负责的态度,随意篡改,歪曲历史,随意拔高、贬低革命领袖,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在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笔者有责任予以澄清,还历史的真实。下面我们对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权威部门出版的党史、军史出版史料,纠正部分影视作品严重篡改、歪曲历史,搞个人崇拜,歪曲贬低朱总司令形象,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朱总司令。

以前,好多影视剧都把朱德置于一个很重要的位子,而讲些无关紧要的多余话,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常此以往,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朱德变成了一个忠厚长者,老资格的、象征性的“空头总司令”,上有毛主席领导指挥,下有各位将领执行,朱德是个安乐王,这种淡化朱德的表现形式遭到了人们的质疑: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和军队为什么要去拥戴一位“泥菩萨”做领袖呢?现在编导变换了一种表现方式,形式上加重了朱德的戏份,但把朱德处于毛泽东的对立面来反衬毛主席的伟大正确,人为地把两位领袖对立起来,《井冈山》就是这样一部不惜篡改歪曲历史的电视剧,这种表现形式更可怕,强迫大家去误读历史。

下面就《井冈山》剧情举几个最严重歪曲历史的情节来还原历史,消除其负面影响

一、在《井冈山》第12集中,关于坪石大捷,这是朱德大败许克祥的一个光辉战例,而该剧把这个功劳移到了林彪头上,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朱德传》P127记载:坪石大捷,是朱德巧妙地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打法取得的胜利,也是他吸取南昌起义失利的沉痛教训,实现武装力量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其实这一段剧情编造得也不合乎逻辑,当时作为一名下级军官的林彪,如提出打伏击的设想,肯定要把理由陈述充分,才能说服朱德,不可能林一提出伏击设想,朱德不问理由就按此设伏,要等到临战发现许部迟迟不出现,才在阵地上找来林问他理由,而让林彪表现一番,剧情果然如此,等林讲完理由,敌即出现了,这里编导用拔高林彪的手法来反衬朱德是一个不称职的军事领导。

二、第23集中,由于袁崇全扣留罗荣桓而引发的朱毛之争,剧中朱毛矛盾初露,朱怒极提枪要去处理袁,毛说:“这只解决了表,不能治本,问题出在上层,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陈毅说要学井冈山三大任务六大纪律,朱说,打仗一个接一个,没有时间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工作理论上说得通,实际上行不通,古今中外军队没有政治工作照样打胜仗,衡量一支部队合格不合格,看他能否打胜仗。”(大意),毛大声说:“那人民军队与旧军队有什么区别,你一个滇军旅长,为什么还要远涉重洋到国外去寻求真理,这样,军队怎样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党领导军队如何体现出来?”(大意)。上述剧情我找了好多史料,未见记载,在此我只能认为是编导编造出来的,剧中把朱德塑造成一个他领导的军队不要党的领导,不要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单纯军事观念的新军阀,连他为追求真理,而抛弃高官厚禄到处找党,最后远涉重洋出国找党找马克思列宁主义都被当面讥讽,实在让人寒心。果真如此的话,如何解释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历尽千辛万苦,通过“赣南三整”,把起义军余部带上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的事实呢?

第三十一集,朱毛主动撤出井冈山,留彭德怀八百多人守山,彭在数十倍敌人的围攻下,井冈山失守,在讨论下一步如何走时,剧情是这样的,王佐对彭说,毛委员下山前就指示我,如井冈山失守,要王佐带队伍在山中打游击,要彭率队突出重围,下山去找毛委员,与红四军会合.这里的问题是,这样重大的战略部暑毛委员不向守山的负责人彭德怀交谈,而却与王佐交待,由王佐再向彭德怀传达,这是哪家的组织原则?要突出毛的先见之明,也不能这样表现,也要合乎逻辑。这不是在丑化毛泽东吗?

三、剧情红四军下山后在大余打了一个遭迂战失利,损失惨重,牺牲了二位营长,三百多位战士,毛走进来对朱大发脾气,说这一仗根本不能的,下山后的第一仗应谨慎,死了二位营长,三百多位兄弟,你不心疼,我心疼。据《朱德年谱》上P133记载:下山后沿途比较顺利,后到大余,先占大余,后因敌情不明,遭刘士毅部突袭,打了个遭迂战。这种情况,在军队创建初期实属正常,编导不能扬毛抑朱。有一句话说得特严重“你不心疼我心疼”!全世界都知道朱德是“红军之父”,爱兵如子。

四、第三十二集剧情:井冈山丢失后,朱陈提出现在只能流动游击。毛说你们流动游击的习气不改。”流寇主义”的这顶帽子自始自终戴在朱陈头上。我们认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白色恐怖,反动势力如此强大,革命

又处于低潮,形势在发生不断变化,在流动游击中寻找新的根据地,是切合实际的,如不根据实际情况教条地坚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是与当时的城市中心论思想一样是不切实际的。以后创造的中央根据地证明了朱德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