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南阳:”超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39:14
150年前 南阳“超市”里都卖些啥 一本清代账簿 一串“柴火码”记下了一些柴米油盐事儿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黄翠

  

  近日,我市一位藏友在他收藏的一本清同治年间南阳某 商行售货流水账簿中,发现了古代数字活化石“柴火码”。

  从这本账簿中,还可以大致了解150年前南阳商行里都卖些啥。

  “柴火码”又称“苏州码子”,是中国古老的商用数码和中国数字文化演变的产物,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广泛使用前的一种简便、快捷的记录数码,如今早已沉没在历史长河中。

  8月1日,罗先生在家中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这本流水账簿,账簿长30厘米、宽24厘米,线装宣纸。账簿前后均不同程度受损,但完整部分仍清楚地记载着同治元年到同治五年该商行交易的情况。

  这本账簿对研究150多年前清代经济发展状况、物价行情、商行记账方式以及民间买卖习俗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买古籍白送清代账簿

  

  年近60的罗先生爱好收藏古籍善本。1999年6月他在南召县云阳镇一农民家以600多元的价格购买了3套古籍,这位农民一时高兴,便将这本“烂本”白送给了罗先生。罗先生在翻看后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遂悉心珍藏至今。

  罗先生说,遗憾的是由于账簿封面受损,无法考证这家商行的名称及地址。

  

  映射出当地繁荣景象

  

  从账簿上看,商行以零售为主,有副食品、日用品、祭祀用品、土特产、布匹、药材、茶叶、糕点甚至还售有海参、鱼翅等海产品,多达数百种。其中副食品类,烟、糖、糕点种类最多,烟有黄白烟、玉兰烟、红烟等,糖有洋糖、冰糖、结糖等,糕点有卜翠、云片糕、山楂糕等……由此推断这家商行规模较大。

  另外从账簿中还可看出,仅与它有交易的商号就有近50家,有东福堂、永昌明、静乐堂、仁和堂等,这足以说明当时当地商业之兴盛,经济之繁荣。

  

  这家商行可能在赊店

  

  为详细地了解账簿背后的故事,弄清奇特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记者和罗先生一同到市档案局请教档案专家张怀珍。

  张怀珍仔细翻看账簿后认为其记账形式很规范,有购买人地址、商号及购买时间、商品名称、数量、价格,最后合计处盖有“兑”、“○”印记表示欠款已付……

  张怀珍说,从账簿中记载的购货人地址看,其业务涉及到南召县、方城县、鲁山县,据此分析这家商行很可能在“中州四大名镇”之一的赊店镇。

  

  古老传统的商用数码

  

  “表示商品价格的奇特数字叫柴火码。”张怀珍说,这种奇特数字是商用数码,专门用以记载账务和标注价码。但数码所表示的具体数额,他无法解答。在他的帮助下,记者将账簿图片传到档案界专业的网站论坛上,请教专家。

  8月2日,一位郑州的专家解答称,这种商用数码叫“苏州码子”,有的地方称“草码字”、“肉码字”、“柴火码”,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记数用的古老数字,称为“古代数字的活化石”。并解答了账簿中“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数码,就是现使用的阿拉伯数字1至10。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苏州码子”在8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司马光的《潜虚》就用“〤”代表四。古代著名数学家杨辉在《杨辉算法》中所用数码字是从算筹演化而来的,算筹记数法流传到明代演变为“暗码”,被综合成为一个系统,并流行于工商业最发达的苏州,所以又被称为“苏州码子”。

  “苏州码子”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宝贵遗产,多用于中药房、裁缝店、五金铺等经商场合,在民间很受欢迎,所以流行了数百年。随着阿拉伯数字在我国的普遍使用,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苏州码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