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之首--开放南阳的“国际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5:52
开放南阳的“国际名片”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机械化施工——新渠首建设如火如荼。本报特派记者 崔培林 摄   人拉肩扛——老渠首建设艰难异常。(资料图片)

  渠之首——

  本报特派记者 梁林 王笑 贾林伟

  中国南水北调报记者 朱文君

  这里,

  泱泱大国的总理,

  怀着国计,

  深情走过 。

  这里,

  生长于斯的乡民,

  牵牛荷锄,

  代代走过

  ...... ......

  这里,

  是一个名叫“南阳陶岔”的地方,

  他还有一个世界关注的名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

  

  ——写在前面

  

  “这里,就是李克强副总理10月8日下午视察渠首工程建设时所站的位置。”披着亮亮的秋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方惠钦的脸显得分外灿红,“渠首,朱总理来过,温总理来过;外国记者和友人也纷至沓来;这里的放羊老汉,去年还上了美国的报纸!”

  11月1日上午,采风团一行在方惠钦的引领下,来到了这方心神往之的热土——具有 “天下第一渠首”之称的南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这里,是丹江口一池碧水奔腾入干渠的“咽喉”,也是未来北京、天津的“水龙头”。

  站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枢纽工程工地,看着紧张有序的施工场面,倾听丹江浅浅的涛声,采风团成员不由思绪万千……

  8年之久与3年有余

  10万劳力与800施工者

  新渠首工地的感动与遐想

  约0.8平方公里——1日上午9时,在中国水利水电11工程公司第五分局紧张施工的陶岔新渠首枢纽工程工地,采风团成员用脚步丈量着整个工程的施工面积。这里即是全长1277公里中线干渠的“龙头”之地!

  落差几十米的工地中,一座高56米的施工塔吊巍然耸立,粗壮的钢铁巨臂,在渠首的大地上,勾画着北上送水的蓝图。站在施工作业面顶部向下看,500多名施工人员就像正在山坳里忙碌的小蜜蜂。

  “看,载重卡车、大型塔吊、推土机、钻孔机……利用这些机械,短短10个月,我们就开挖土方30多万立方米,完成了一期工程。在这里,即使最忙的时候,施工人员最高也才达到800人。”施工项目总工程师王秀明介绍说。

  “用上了现代化的家伙,工程它们都不知疲倦地干了,那用得了那么多人。”施工“娘子军”董文改自豪地说。她是一名来自平顶山的浇灌机操作手,39岁的她,操作技术丝毫不亚于大老爷们。

  现代通信技术,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远方的亲情。来自三门峡卢氏的王立乐,今年已52岁,作为工地上年龄最大的工人,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通过手机和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联系。在远离家乡的工地,他不必担心距离疏远亲情。

  借助现代化机械作业,人类改天换地的速度前所未有。据悉,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于今年1月8日开工,2013年11月30日即可竣工,合同工期预计仅3年有余。

  而41年前开工建设的陶岔老渠首枢纽工程,则耗费了南阳 “不穿军装的军人”——10万基层民兵(实际是按军队编制的农民)8年的宝贵时间。尤其是当年的邓县(现邓州市),35万基干民兵中有20万到陶岔“战天斗地”。

  历史传承与当世光大

  既是南阳的又是国家的

  渠首精神与时俱进的丰沛内涵

  渠首精神是永恒的,它既是南阳的,也是河南的,更是国家的。

  41年前,渠首人民在最特殊、最困难的特殊年代,借助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付出8年精力修建老渠首,挖出的土方总量按宽、高各1米堆砌,可沿赤道绕地球一周;用去的钢丝绳达700吨;共有141人献出了宝贵生命,2000多人致伤致残。数字的背后,则是伟大的渠首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务实创新。

  41年间,伟大的渠首精神一直在1000多万南阳人心中升腾、传承,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大家心中魂牵梦绕着南水北调这一宏图伟业。像春天小麦的分蘖,由渠首精神衍生出感人心魄的调水情、移民情、环保情、奉献情……南阳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热心环保、植绿护绿等方面的典型。淅川县九重镇的李进群和邓州市白牛乡的秦永顺,都是当年在老渠首建设中失去胳膊的“独臂英雄”,但两人始终对渠首感情炙热。李进群尤为执着,自1971年8月胳膊被钢丝绳挂断至今,他用当年建设渠首时的热情,时时刻刻守卫着这渠来之不易的碧水。近40年的坚持,对他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守护。

  41年后的今天,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渠首在南阳的开工建设,伟大的渠首精神,又为世纪工程建设增添了上崭新的时代内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将加高到176.6米,南阳淹没面积506平方公里,淹没房屋244.5万平方米,耕地13.2万亩,需再次移民16.2万人,造成直接损失将达40亿元人民币。但为了一渠清水送京津,广大移民干部按照省委、省政府“4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视移民如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坚决打赢移民迁安攻坚战。2009年至今,已有7.6万渠首人实现和谐、平安、顺利搬迁,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放心、满意的答卷,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省委书记卢展工等的高度评价。

  “任重树”与“家宝路”

  300亿元与大南阳

  壮美渠首的“国际名片”效应

  “美丽丹江一线牵,北京渠首心相连”。壮美的渠首陶岔,作为千里北上送碧波的端点,融入它身躯的历史印记和时代情愫,正日益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开放的南阳融入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1973年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任重来到渠首视察。他专程带来一棵雪松,亲手在渠首栽下。至今,这棵雪松生长得郁郁葱葱,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任重树”。

  2002年,温家宝总理到陶岔视察。当时天下大雨,土路泥泞不堪,他不辞劳苦,手撑雨伞,脚穿胶鞋,走村串户,体察民情。后来,他走过的这条土路被修成柏油路,南阳人给它起了一个十分温馨的名字:“家宝路”。

  两位国家领导人勤政亲民、情注渠首的感人佳话,为渠首名片烙上了最令人最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记忆。

  一张“渠首名片”,结缘天下宾朋。

  作为国家大型水利工程,中线一期工程南阳区域总投资预计将突破300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作为干渠沿线受水最多的省辖市,工程还将带动和促进南阳工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旅游业的大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大提速,而且还可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连年来,睿智的南阳决策者借这一名片,让海内外宾客结缘南阳、投资南阳、发展南阳——

  多次举办“丹江情”北京宣传活动,使“丹江情·南阳风”劲吹京城;

  组织首都旅游专列开进南阳,北京人开始了“饮水溯源”之旅;

  30名北大博士生代表来到渠首所在地陶岔,亲手种下第一片“北大博士林”;

  诚邀中国科学院30多位院士齐聚南阳,启动规模空前的“院士南阳行”,对今后南阳城市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广泛论证;

  借渠首建设之机,市政府与中建材签订协议,打造超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同时,利用日元贷款人民币7.37亿元,用于优化渠首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等,这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数额最大的项目。

  …… ……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渠首名片”必将在大南阳的发展中,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报淅川11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