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悬疑恐怖小说的何去何从- 鬼古女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0:03
从诚惶诚恐地开始写悬疑恐怖小说开始,一转眼三年已经过去,还是诚惶诚恐。真心欣喜的,是目睹三年里,在悬疑恐怖小说创作中屡有佼佼者笑傲书市。虽然期间这一类(或两类)文学创作和书情有过高潮低谷,但可以百分之百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问问正在埋头写稿的写手朋友们,这第一步迈得容易吗?“万事开头难”,这老话在这儿应该也还适用。为了设计一个精妙的情节,你们的秀发有没有多掉几根?(哦,难怪我认识的悬恐男生们都不留长发。)为了有足够连贯的时间写作,你们的电脑是不是在凌晨最忙碌,用着“格林威治时间”?说真的,我对作家和写手朋友们的勇气和坚韧由衷地敬佩,没有朋友们共同的努力,今日的本土原创悬疑恐怖小说不会有初具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下一步如果不走好,比我们的恐怖小说更恐怖的后果,是中国原创悬疑恐怖小说在小荷尖角的美丽稚嫩中全军覆没。
是不是四眼天鸡的杞人忧天呢?近年来,中国的原创文学门类,都是什么样的遭遇?井蛙之见:原创言情类,有少数翘楚,一直没成气候;原创武侠类,脉数似乎早被金庸大侠一剑封喉,市场一直没有再回来;原创科幻,还在等着第一针强心剂;原创玄幻,曾一度铺天盖地,近两年也日趋式微。
真的只有原创悬疑、恐怖,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创作者,而且有不断注入的“鲜血”,读者还保持着足够的热情,支撑着一个相对良性的市场。但相信身在此山中的作者和出版人也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市场的考验越来越残酷,相对于方兴未艾、一片春风的05、06年,甚至07年初,今天已不再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内因外因,悬疑、恐怖小说的出版和发行,都在彷徨中,照这样的趋势,再对照其它类型文学的命运,只怕好不容易产生的这批有才华又勤奋的写手们,“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日子也不远了。
该怎么办?当然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想和写手、读者朋友们在此探讨、共勉。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读者对悬疑、恐怖作品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作者是莫大的压力,但从长远看,是件天大的好事。作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故事的精彩,尽可能适应大众阅读口味,是“保”住市场的关键。我们的原创写手,一般来说,从出版中得到的经济效益和付出的精力很难成正比,挫折感、气馁、甚至选择急功近利是容易发生、也容易理解的。我们能做的,还是着眼长期效应,头悬梁锥刺股地尽量写出优秀的作品,成功在于积累,并不在于机械地重复。还是那句话,说的容易,做起来,真的和头悬梁锥刺股一样难。但为了我们的明天,隐忍和牺牲几乎无法避免。其实仔细想想,对自己的创作苛刻些,也是对自己写作技巧和思路的强化训练,有百利而无一害。
很多朋友都会想到,要让所谓的“悬疑潮”或“恐怖热”不冷却下来,需要曝光,甚至“炒作”。我也同意保持曝光度的重要,关键是怎么个“曝”法,因为如果处理不当,急功近利,很容易“一曝十寒”,把我们的未来越炒越冷。歪曲成语之后,我现在可以想到的一点,是形成良性的书评氛围。还是我的井蛙之见,目前对悬疑、恐怖小说真正称得上独立书评人的,似乎只有北京的兴安老师。我们都有体会,书评有时候甚至比写书都难,好的评论,既要客观,又要主观有情绪,完全是“双手互搏”的上乘武功。但这武功连傻小子郭靖都能练成,我们聪明的书评者、作者、读者当然也行,关键是要“咬咬牙”,说自己想说的话。有建设性的评论,是我们这些类型文学创作者渴望的甘露。我知道作家、写手中本身也有许多媒体高手,成功地运用媒体和相关报刊的文学性,形成良好的评论风气,平衡、区分“广告宣传”和“书评”,对大众欣赏鉴别悬疑、恐怖作品会有很好的调味“加饭”作用。我们的作者也应逐渐适应和主动消化建设性的批评,读者和书评者的挑剔来自对作品的关注,也是一种支持和鼓励,只要不是谩骂,多少都有裨益。
原创作家、写手间的互动互助也至关重要。北京有容文化的花青老师和周德东老师等同仁多年前就开始注重合作和互动,成功地举办了三次类型文学研讨会;互联网给这类互动互助提供了大型游乐场,写手们即时交流,甚至成立写作团队,会文品文,在出版方面互相提携,都是极可贵的发展。在市场基本还算良性的时候,最忌为一己之利互相攻讦,因为过多的火药并不能炒红湿霉的花生。出版、销量,作者间其实都不存在竞争,接受程度与否、市场反应如何,作品还是一切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永远是上帝。
再回到作者本身来说,坚持是唯一我们都能做的。同时,也要提防走进“死胡同”,神来之笔、奇情妙思都不是永恒的,在觉得思路闭塞的时候,要勇于“休息一下”,多读多思。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抛小石头引玉,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