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外一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31:02

温州模式外一章

2010-07-16 16:03:50

浏览 8979 次 | 评论 5 条

温州模式外一章

莫利人

此文是本人于90年代多次到欧洲十多个国家采访;也和纽约的温州侨领等多次详谈后,于1994年9月写就的,有关温州人在欧美移民史中80年代---90年代的实况。此文曾获很多媒体转载。如今旧文重提:(1)因温州人是全国移民到海外最多的一个省份(按人口比例);(2)近日;海外媒体认为大陆又开始大批移民海外,尤其将幼童送出国门;(3)国内不少人认为又是温州人带头炒热这股“告别中国”之风潮。为提醒大众;温州人移民海外是何等地艰辛!另也以此文说明,新的移民热并非是温州人所致。因为温州人早就完成“花果飘零”,如今已不需再当“引头人了”!

                                                     ——引言

 

温州,几年前,这个地处浙南右下角的区区小城,在经济上是没没无闻的。但近年,随着当地女人尽情地在大街上风姿绰约: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装异服,出人意料的古怪发式,以及当地男人争相从事各种各样的买卖:从制作假冒的名牌皮鞋到改制走私进来的金银首饰,以致形成姓“资”而非姓“社”的“温州模式”——发达的私人经济,繁荣的自由市场。然而,让温州人更为扬名的还有造坟运动。

出外人冠于全国

自古以来,温州人对坟是十分讲究和重视的。这地方盛行修建椅子坟,此类坟的外形如同一把太师椅,椅背、椅座俱全。多被漆成白色。温州人认为,死后躺在这样的坟中,腰不会痛。

最近几年,温州独特的“钱会”(注一)和“银背”(注二)展示出魅力;民间金融接待活跃,个体、私人企业“兴旺发达”。温州崛起了,温州人富了。尽管如此,不敢在家当土财主的温州人却千方百计要跑到海外来大展宏图。漂洋有术,让大陆其他省份望尘莫及。

1994年7、8月间,我到欧洲十三个国家采访,无论是在德国还是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法国,瑞典、瑞士、丹麦、挪威、奥地利、匈牙利、西班牙,每到一地,当地华人都对我说同一句话——这儿有好多好多的温州人。

所谓“温州人”,广义言之,包括温州市及所辖的九县三区——即在浙江青田、玉环,温岭等县的都称为温州人。

瑞典:“金马中餐馆”店东张剑忠说:“北欧的华侨史相当短,二次大战时由德国起源,且以青田人为主。他们在战后留在德国,并向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蔓延。90%以餐馆谋生。二十年前,瑞典只有两家中餐馆,现在有三百五十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近一百家。全瑞典二万五千华人中,70%以上是温州、青田人。”

丹麦:一家中餐馆的大厨王先生说:“在丹麦,凡是二—三万人口的城镇就有二十多家中餐馆,大多数的老板说温州话。”

挪威:一九七八年到此留学的王渤说:“八四年时,这儿中国人还很少,现在有四、五千华人,大多依中国餐馆生存,店东主要是海员出身,大部分是温州青田人。”

五万同乡青田人占一半

法国巴黎,六八年由香港来留学,七一年起在巴黎六区(文人、艺术家聚居地)开“红宝石”中餐馆的温州人鲁念华说:“我在法国已经二十二年了。温州人在法国不是开餐馆就是做皮包批发。近年来又做假首饰生意。在法国的温州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奋,不乱花钱,逐步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最成功的老侨都买了地产。在法国的温州人中最有钱的要算任严松了。此人已八十岁,估计有七千万到一亿法郎的资产。当然也有人称,八十年代到巴黎的温州成县人,年仅三十多岁的朱冠华已拥有二千万法郎的身价。”

“法国有五万温州人,青田人占一半左右。其中二万左右是八三、八四年间由大陆来的。就是依亲的也多数没有身份。通过温州‘蛇头’带进法国而更糟。有不少人已去了意大利、西班牙,其次是荷兰、比利时。总之,除英国之外,欧洲遍布温州人。有的由东欧入境,有的经过泰国、马来西亚转往法国。大部分偷渡来法的温州人都是当制衣工。为了还‘蛇头’的债,有的拼命做工,也有搞非法活动,令老侨害怕。”

“靠‘蛇头’偷渡来法的,大多在大陆时就将领到的护照交给‘蛇头’,由‘蛇头’代为签证。签证有真实的,也有伪造的。一般到达法国机场后,‘蛇头’扣下护照,所以在法国,经常看到有人登报‘护照遗失’。”

“这些偷渡客常跟我说,他们怕大陆政治气候不明朗,但乐意看到经济改革。他们是经改中的受益者,但经改是否长期?是否稳定?他们宁可溜出来。当然其中也有受骗离开温州的。在法国赚钱如此辛苦,他们很苦恼。但为了还‘蛇头’的债,别无选择。”

“巴黎有个‘华侨俱乐部’,该俱乐部的常委、管理委员会都是温州老侨。然而,他们对温州新侨没有帮助。他们无法解决新侨的福利和生活问题。老侨说他们不能为非法移民服务。”

“眼下法国,就有很多问题,失业人口二百九十万左右。时机对温州人很不利。我很同情这些没有身份的温州人,如果大赦,他们对法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对西班牙情有独钟

温州人对西班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据说,温州人对西班牙最“情有独钟”。著名风景区雁荡山散布着众多的佛教和道教的寺庙,这些神秘莫测的房子里供奉着人们祖祖辈辈信仰的偶像。很多温州人就常常到这些地方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在西班牙内亲人“上上大吉”。旅居西班牙的温州人也确实在这几年中“领尽风骚”。

西班牙马德里“大龙团饭店”老板、民阵西班牙分部主席朱光说:“当年我离开家乡后曾先在法国停留,后来到西班牙。我能非法出入境,是未让我知情的亲人代办的。这些年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据我了解,法国已有二十多万华人。浙江的温州人占五万左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曾任用华工廿万,现在似乎已经失去踪迹。二十、三十年代,由中国到法国的不超过十人,现在活着的约六人,其中有五人和外国女子结婚,他们的子女很少再认自己的故乡。在法国的中国人士部分是七十—八十年代来的。”

“温州的第一代闯到巴黎谋生是很辛苦的。他们白天做手提零星买卖,如小皮夹、‘清凉油’等小生意,晚上住在地洞或路边无人居住的小棚里。其实,现在仍有很多在法国的温州人住在地下室、阁楼或小走廊上。”

“在法国的温州人,从事的行业比较杂,多数做餐馆、皮业、缝衣业、家具业、干货店、土木装修等行业。八十年代由温州文成县来法的朱冠华,现年三十多岁,他有两家半饭店和一家皮带工厂。现已有二千万法郎以上的身价。朱冠华的大伯父朱老松八十多岁了,是三十年代来法的温州人,后娶了法国女子。朱老松曾给侄儿少量的资助,朱冠华请他的伯母——法国人当老板。警察一见老板是法国人往往不上门了。”

多数从事餐馆杂货起家

1991年我到达西班牙。据了解,西班牙已有二万七千将近三万华人,温州青田人达一万五千,温州市人二千左右。三十年代,只有两名青田人到西班牙闯世界,七十年代不到十人,多数是八十年代来西班牙的。现在仍不断有温州青田人从东欧、南美、南非洲偷渡过来。”

“中国人多数在西班牙从事中餐馆业、缝衣业、干货。近期有土木装修业,每个人都从洗碗做起,当然也有少数不务正业的当‘蛇头’从事绑架、勒索等非法活动。”

“在东欧的罗马尼亚、匈牙利还有苏联都有很多温州人准备偷渡到我们这儿。虽然他们拿出了十万甚至更多的人民币才到达东欧和苏联,但是他们还得再花大钱才能买到居留证或别国护照。有不少温州人拿不出钱,就只能由东欧爬山、长途跋涉到我们这儿。一旦他们到达目的地,就将大陆的身份证和护照藏起来。有人认为在西方坐牢也比在大陆强。有人说,如果递解回大陆,因没有身份证和护照,中国海关就不愿接受,仍将他们踢出来,让他们在外闯荡。”

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客

“中国大陆偷渡形成狂潮和‘蛇头’有关,还和干部有关。一九八三年,大陆在法国举办世界航空模型展,带队的队长利用关系将他两个儿子也带到法国。在这几年中,不少中共干部在和海外人士合作做生意时,往往少提佣金或回扣,只要求将他们的子女或亲人办出国,我就是以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当我到法国时,听说浙江省企业公司总经理、温州文成县公安局局长因协助温州人外逃案发,他们也仓皇地跑到了意大利,未能逃成的浙江省公安局外事科科长张瑞芳被革职。”

在西班牙已辛苦创业十多年的青田人陈小栋在“大运河饭店”的宴席上说,“我们创业有成后也经常受到中共驻西班牙官员的关注。中共领导人到马德里时,我们都被请去作陪。我曾将一封有关温州人在西班牙简况和对大陆经改期望与建议的长信亲手交给国家领导人,但他马上递给了他的随从人员。好几年了,我都未得到任何回函。我不明白为何让我们这些关心国事、眷恋乡情的人失望?!”

西班牙华人中的首富,据说有八千万法郎以上身价的,现年五十五岁的青田人陈迪光在他豪华的中餐厅里说:“七四年前,我在北京农科院任职,我到西班牙后就到中餐馆洗碗、打杂。七九年,在亲人的帮助下,我以七万美元起家了,开了一家有五十个座位的饭店,八四年我开了四家中国餐馆,有的投资合五十多万美金,有的投资合二百多万美金。西班牙不排华,法律宽松,餐馆老板需包员工吃住,从大陆跑出来的很容易生存下来。跑堂的月薪达一千四百美元,打杂的一千美元左右。八小时工作,每星期休息一天半。厨子太难找了,会炒两下的,都自己开餐馆。在西班牙,大陆来的,尤其是温州人,青田人开的餐馆,无论是大小气派,早就超过了早年来自港台的华人。”

会炒两下的都当了老板

西班牙华侨子女中文学校校长曾若镜说:“我是四八年离开湖南考上军校,在军队里当翻译官,我到西班牙已快三十年。中国人在西班牙最终还是搞饭店。十多年前西班牙有港、台人开的饭店。虽少,但品质不错。中共与西班牙建交后,大量的温州、青田人到了西班牙,西班牙改观了!”

“十年前,一百家中餐馆中,有五家是他们开的,现在光马德里就有五百家中餐馆,其中四百家是大陆人开的。90%属于温州、青田人所有。在西班牙,只要不赌都可存下钱。合二至三万的美金就可以开小餐馆。”

“八五年前,西班牙人对中国人印象不错,很容易签证。我就申请了三十人来西班牙。八五年后,鱼龙混杂,看了让人胆颤。西班牙政府曾对八五年四月廿一日以前到达西班牙的人给予大赦,不久前又施行第二次大赦。凡是九一年五月以前到达西班牙的都可以申请长期居留了。虽然有时间之限,但风闻此讯的大陆人仍在源源不断地到西班牙来赶大赦。”

西班牙全国中餐业公会理事长陈惠康说:“最早来西班牙的华人都是由港、台来的。近十年,全是由大陆来的。他们来,不是以经商为主,是以居留为主。马德里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以上的中餐馆,店东大多是温州、青田人。他们靠努力创业,刻苦努力,但却没有身份。”

“去年,西班牙大赦,一下子混进七八千大陆人,报上登满了他们遗失护照的广告。奇怪的是,这些人以虚伪的广告到中驻西班牙大使馆申请护照补发,大使馆方面也通融,难道北京批准他们这么干?!”

“西班牙警方人员曾对我说,台湾来的,拿的是合法签证,大陆人,部分不合法。警方还说西班牙机场经常在一天之中,就有二百多个大陆人到达,大部分是温州、青田人,他们说的是方言,令我们困扰。”

生活多半循规蹈矩

说实在的,温州人在生活法则的很多方面是很守规矩的。温州的打架、凶杀等暴力现象相对比大陆其他城市少,离婚率也能保持低水平。至今温州仍有许多村落聚族、聚姓而居的。特重的宗族观念,加速了他们在温州修坟祭祖,攀亲识戚。求出路,凭宗亲,互提携,飘洋过海闯天下。

如所周知,福州人在美东的偷渡潮,有如水银泻地。温州人是否不遑多让呢?

纽约温州同乡会十五周年会刊主编林德宁说“据说,美国已有四万温州人。温州地处丘陵,无大片土地耕作,但有软软的腊石和鸡血石、田黄石,善长雕刻的青田人傅庭奎,自清代光绪年间到旧金山,又跑到纽约定居。他是第一个到美国的温州青田人。”

“不少温州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欧洲来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任国际海员的温州人由港台来美国。七十年代来了几百名。其中现任纽约温州同乡会元老的欧国光在东百老汇开了‘百乐门美容院’。”

“为了联络乡谊,欧国光元老在店门口挂了一个箱子,让来美的温州人留下姓名和联络的地址。七七年,竟联络到四十多个同乡。他们出钱成立了‘温州同乡会’。在东百老汇八十九号租了会所。”

成立同乡会彼此互动

“七二年,尼克森访问大陆后,掀起了温州人第二次移民潮。他们来美后摆地摊、做小生意。经过八一至八二年的大赦,在美国无身份的温州人就少了。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有大量温州人以探亲的名义来美国。”

“八六年,温州同乡会九十三岁的老会长见同乡会捐款增多,就带头买下了纽约华埠伊莉莎白街96号,六层二十二个公寓的建筑。自此,温州同乡会除会费之外有了更多更稳定的收入。”

温州同乡会现任会长谢锦华说:“我们温州同乡会仅属乡情的联络。休息日或周末,大家相聚一堂以解乡愁。我们尽心尽力服务同乡,除了急难救助,还为他们请中西医疗顾问、聘请律师、会计师财务顾问。我们设立奖学金,以资助品学兼优的乡亲子弟。”

据说,纽约温州同乡会将宗旨定位“中立、独立、自由”、“天助、人助、己助”。对于近年非法偷渡到美的温州人,元老欧国光认为,“他们是不敢到同乡会来找我们的”。然而,偷渡到西班牙的温州人、青田人却毫无顾忌地向其他相亲和我讲述他们的坎坷。

偷渡到马德里的李先生说:“十八岁时,我在温州高中毕业,考取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八七年毕业被分配到广州医学院神经研究所、神经外科。”

触角遍及七十多国

“经在港舅舅的帮助,我由广州赴泰国旅游。一个多月后我到达马来西亚。一年后,在温州相亲的帮助下,我搞到香港护照,听闻西班牙有大赦,九一年六月,我偷渡到马德里投奔堂兄。初来时在餐馆洗碗,现在做跑堂、调酒。我不懂西班牙文,就从字母学起,我没赶上大赦,差了一个月,但我任职的餐馆老板是同乡,他在帮助我申请工作居留。”

偷渡者闵先生说:“我是温州人,八九年六月廿七日离开深圳,以公派劳务的合法外衣作掩护,到达玻利维亚,后到南斯拉夫。花一千二百法郎由阿拉伯人用小车送到南斯拉夫边界,然后爬山偷渡到意大利。在意待了二十七天,被‘蛇头’送到米兰。九零年八月,我搭上飞莫斯科的班机,途径加拿大加油时,我将身上的中国护照撕碎扔进了厕所,要求加国政府给予‘人道居留’,结果遭加国查出国籍,在送回大陆之前我逃脱了。我到达西班牙后就在餐馆工作。”

偷渡者乔先生说:“温州人十个有九个做生意,十个有九个成功,所以自己家乡不要蹲,全部热衷朝外跑。不能合法申请出国的就通过伪造证件、编造情况、骗取护照、私自招生、居间牟利,以及组织偷渡团体。今年大陆以台胞身份进行偷渡的最多,且触角伸到世界七十多个国家。”

“我,在温州靠‘钱会’、‘银背’凑了一笔钱设法和温州‘保送出国生产线’挂上钩,搞到伪造的亲友邀请信和由玻利维亚寄来的‘经济担保书’。”

“一九八九年,我由温州出发到达了玻国境内。当时,由大陆来玻国的已有五千人之众。其中有花五千至一万美元手持真正的玻利维亚驻中国领事馆盖过大印的证件,也有手持伪造的假货。”

出国潮的源头之一

“在九零年十月,中共驻玻国使馆的一等秘书罗某,被召到巴西开会,刚到达就被中共国安部的刑警拘捕,转乘中国民航押回北京。罗某就是专在玻国,在大量寄回大陆的‘经济担保书’上签名,并加盖中共使馆红色大印而从中渔利,使数千大陆人从玻国领取到‘绿卡’的中共驻外官员。”

“玻国十分贫穷,打工一个月五十美元也挣不到,所以‘研究偷渡’是我们偷渡者的每日课题。伪造的台湾护照或韩国护照一万七千美金,可以从玻国直飞迈阿密,有很多携公款由大陆逃到玻国的都走这条路。其余的偷渡者多数花上千美元偷渡至巴西或阿根廷、厄瓜多尔,或者西班牙。”

“温州,就是出国潮的源头之一。我深信,温州人:如我,就是乘着一叶断了桅杆的破舟也能在波浪汹涌的汪洋之中随波逐流,直到上了理想的彼岸。”

文章写就心情沉痛

如实写下被采访者谈论“温州模式外一章”之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三十年前的“大跃进”形成了广东人逃港的难民潮。当时避共南来的当代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写下了“中华民族的花果飘零”名篇。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华侨史”,可以说是血汗与眼泪交织。谁知远托异国昔人所悲,如今竟成了温州人;几乎整个大陆——东、西、南、北、中——你追我赶的时代潮流——“温州模式”的外一章——是最好的“民意测验”和“人心所趋”。

 

(此文完稿于1994年9月)

 

 

注一:“钱会”这个古老性的融资方式在温州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示了其魅力。温州人一旦需要大钱时,往往就以钱聚会,凑个整数,供会头先用,约定日子归还,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员轮流借同样的数目的钱款。“钱会”给开店,买原料、出国支出提供方便。正常的“钱会”脱不开互助性质,利息一般高于银行,低于民间高利贷。

 

注二:“银背”随着借贷规模扩大后的产物,可称“钱庄”。在温州进行“银背”活动的人,可称为银背主,即资金的中国人,他们以较低的利息收进,再以较高的利息贷出。

温州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充当“银背主”和“钱会主”的大多是连金融常识都不懂的妇女。

 

 青田人陈迪光夫妇在他开的豪华餐厅宴请我到马德里

 温州人热烈欢迎我跑到西班牙采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