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8:59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呆二 自上而下的策略认为,所有的企业都无法逃避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度的波动,故而只要抓住宏观、行业,企业选择相对不重要,比如大盘跌时没有股票可以幸免,比如好行业的二流企业要远远甚于差行业的一流企业,比如兄弟所说的都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皆阐述此

自下而上的策略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穿越宏观、穿越行业,宏观、行业低谷时恰恰是一个优秀企业快速成长的时期,因为其盈亏平衡点更低、因为其现金流更好,因为其负债率更低,危机时刻恰恰是其厚积薄发之时,是其收回的拳头打出去之时,是其残酷打击竞争对手廉价收购对方资产之时。巴氏应该算自下而上的投资模式,我们关注所有的巴氏投资标的企业,但我们倾向于在宏观最困难、行业最困难、企业最困难之际进行投资。

如果再进一步深化,两种风格是有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的,比如宏观、行业趋势非常明显时就适合用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我之前就一直很关注宏观,理由引用一下先前的文章:“关注宏观一来是由于对理解行业、理解资本市场机制很有帮助,在这方面似乎受益匪浅,二来我认为中国处于一个大泡泡中,泡沫的收缩应该能提供很好的投资机会,三是中国消费类企业中其实有不少我定位为投资型消费的企业,这类企业盈利的周期性还是很强的。不过如果认同我前面的阐述(中国宏观更多的弱周期,行业、企业更多的强周期),那么关注宏观是件性价比很差的东西,以后少做,作为巴氏,多关注企业”,也就是当宏观波动不厉害时我们应该多关注关注企业,大盘跌的时候并不一定所有的股票都跌,弱周期的龙头企业往往是最后调整的,如果大盘调整时间和幅度不严重,则其调整也会快速修复,比如10年的调整和08年的调整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08年的宏观波动足够大以至于没有个股可以幸免,但10年的宏观波动相对温和,相对是政府主动的、结构性的调整,很多股票的估值调整并不厉害,而且在反转时快速回复。

其实这里所说的就是一个主要矛盾的问题,如果宏观、行业是主要矛盾,那么多看看宏观、行业,如果宏观、行业波动不大,则多看看企业,看看企业扩张能力(包括原先领域的外延式、内生性扩张,也包括多元化扩张),原行业的景气度是下来了,但企业的量上去了,领域开拓了,企业的业绩有可能不降反升,估值的回落就会弱化很多。

而自下而上的策略时,由于我们相对弱化对宏观、行业的关注,那么我们就应当选择弱周期行业,选择具有垄断地位、具有定价权的企业,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企业少受宏观、行业的冲击,保证我们对宏观、行业的弱化,对信息的不敏感,以及长期持有的策略。

其实上述也是我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一些思考,就当前的个人选择而言,我最终选择了至下而上的投资策略,当然我们在研究公司时不可能不考虑宏观、行业的一些因素,当然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大泡泡时,我们依然会选择至上而下的策略,巴菲特早前的大清仓以及07年死守大把现金(因为其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原先清仓策略转变为不投资更适合一些)其实亦包括其对宏观大泡泡的判断。别想的那么完美,那么我宁愿站立在闪电之下而非时时恐怖闪电的来临,因为这种闪电唬人的本事要远远高于霹人的本事。

罗嗦这类多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是相关的,其实在选择企业时我依然是至上而下的,只不过不是分析业绩的宏观到企业的自上而下,而是从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审美观到个股选择的自上而下,否则在缺乏大局观下往往容易陷入企业具体分析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