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分权政治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02:16
发帖人:黄慈清
见自 http://www.hexinnet.com/documents/200306/faguofen.htm
通常人们总认为孟德斯鸠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重大,可他自己的祖国为何总是不断陷入次序混乱.制度崩溃的不幸之中呢?孟德斯鸠对英国政体考察之后写下了他的不朽名著<论法的精神>,可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对孟德斯鸠其人和他的思想究竟如何评价呢?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法国人所说的英国狂时代开始了.孟德斯鸠称赞过英国的成就,但是他误解了它.表现在崇拜君主立宪形式中的英国狂,变成了点燃法国大革命火药库的导火线,现在大家都知道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全世界都热烈的希望穿上一件议会制度的政治外衣."
<历史研究>上.第300页
麦考利在他的<马基雅利论>中也说道:"在那个时代,一个法国人大谈宪法的限制作用和根本法,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件希奇古怪的事,好似看到一个有学问的无赖之徒或一个擅长音乐的婴儿.这位院长根底不深.华而不实.故弄玄虚.漠视真理,他做事灵活,能象随手用纸牌搭房子一样,迅速拼出一套理论,出口成章,又立刻束之高阁,随即忘的一干二净.孟德斯鸠提出错误主张,是因为他想说漂亮话,并且非说不可.如果他眼前的现象与他的目标不相适应.那就必须把整个历史反一个底朝天.如果无法用歪曲或删削有根有据的事实的方法来适应他那牵强附会的假设,他就求助于暹罗.矮脚鸡或日本的荒谬故事.他在文字技巧上时而模仿预言家的严谨而神秘的笔法,时而又模仿巴黎花花公子轻佻浮华的语言,其实两者都是为了掩饰他论点上的谬误和陈腐.荒唐的思想以警句的形式出现,似乎可以为自己增添光彩,一些陈词滥调经用暧昧的语言表述,似乎可以变的高深莫测.甚至最敏锐的读者也被孟德斯鸠所写的某些段落的光芒弄的眼花缭乱,难以透过文字上的障眼法看其内在的空洞无物."
美国的政治学者又对孟德斯鸠如何评价呢?
"孟德斯鸠雄心勃勃的宣称英国的法律建立了这样的自由,-------不管英国人民实际上享受到了这样的自由与否.不过,他坚守着他所理解的自由的逻辑而不是18世纪中叶英国的现实.如果他没有注意到人民的有限的不合常规的投票权和下院席位的不规则分配,那是因为他认为这些现实情况从自由的角度看是有缺陷的.同样,如果他拒绝描述后来被称为内阁政府的将行政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的那些倾向,也很可能是因为他认为那些倾向对自由来说是有害的."
<政治哲学史>
当今美国新保守主义之父:列奥施特劳斯
"但分权在这种发展中的作用是可疑的,并且直到今天都在政治分析中造成大量混淆.国家的不同职能应当由不同的部门履行这一观念,本身并不是一种对抗性的学说.如果每个独立的机构在他自己特定的领域被赋予绝对的权威,它们就不能在它们的管辖范围内对彼此的权利进行限制.而且,不建立高于所有这些机构的一个协调性机构---------实质就是一种等级制模式,这种体系能否有效的运作根本就是值得怀疑的."
<西方宪政历史>282页
"孟德斯鸠将其分权学说很大部分建立在英国政治体系的研究上,他相信在那里分权能被体现,这是政治学的一个讽刺.他忽视或没充分认识到乔治一世和二世统治时期内阁的兴起以及罗伯特乌尔浦爵士统治下首相作为内阁首脑的出现.正是内阁成为英国政府的权力中心并将权力融合,而不是分权作为核心原则."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唐中书.门下后也合为政事堂,联合办公,同时行政部门六部尚书也有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汉代也有录尚书事)
英国的首相必定同时是下院多数党领袖,英国内阁的决策下院不可能通不过,下院通过的议案同时就变成为内阁的政策,大家都认为英国是三权分立的制度,但在英国,行政权与立法权却是合二为一的.
"实际上,立法与行政部门的传统划分适用于现代英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立法功能在内阁那里同样有效.一个法案要成为法律必须经下院同意,但是所有的立法提案都是政府提出的."
"英国的公共政策是由内阁即下院的一小部分做出的.即便是把所有议会议员连同大臣看作是参与了立法功能,下院中的3/4仍被排除在外.议会议员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纯粹是消极的,他们可以拒绝政府提议,但是不能自己制定法规.政府功能的传统三分法是不充分的,它没有明确认识到其职责是对政治权力加以限制并且维持权力行使者的公共责任的政府综合体内部的机构.在英国,这才是下院的主要任务."
"否认英国下院是立法机构是令人奇怪的,但如果不加以歪曲,实际上它从来就不是!"
<西方宪政历史>
那么英国的司法机构呢?
弗兰西斯培根曾担任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大法官,他宣布:"法官应当牢记他们的职责是解释法律而非立法,并且告诫他们要慎重,不可制约或反对主权中的如何部分!"
"上院的12名成员都是上院高级法官,包括大法官.他是政府行政部门的大臣,同时也是内阁的一名成员.实际上,通过大法官,在立法体系的高级法院和有效立法权威(内阁)以及重要行政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正式联系.作为上院的一名成员,大法官也在高级法院和议会之间构成了制度性联系."
<英宪精义>作者戴西说:"法院立法是一种次要立法,必须征得议会同意,并且在其监督下实施."
孟德斯鸠的祖国始终未能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法国的政治制度仍然是西方大国中抗震能力最小的,随着法国国内穆斯林人口的增加,法国仍然是欧洲最容易发生动乱的国家,法国的青年仍然是西方青年中最容易狂热的(法国青年人所受的教育就是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革命).戴高乐说:"我热爱法兰西,可是不喜欢法国人."戴高乐设计了一个古怪的制度,它同时拥有一个实权总统和实权总理,如果两人分属不同政党,那就很可能出现政治僵局.法国人理想如此之高,气魄如此之大,政治改革如此激进,反传统如此彻底,法国人梦想的乌托邦制度是否实现了呢?近几百年来法国人的遭遇又如何呢?
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托克维尔曾同昂佩尔争论一个问题:"革命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大声吵嚷一通后,最后两人一致同意还是让未来判断.几年后,托克维尔写到,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信1848年的革命是件坏事."
"1830年7月30日清晨,我在凡尔赛外街遇到了国王查理十世的车队.车队挂着擦的雪亮的纹章,象出殡似的列队缓行,看到这一景象,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一次(1848年)我的印象就不同了,便更为强烈.这是17年里我亲眼看到它完成的第二次革命.(还有1789年呢)这两次革命都让我感到痛苦,但后一次给我的印象更为心酸.我感到自己的事业也失去了.在一个不到60年里经历了7次大革命(不包括其中许多小的,不太重要的动乱,其后紧接着,普法战争.一次大战.二次大战)的变幻不定的社会里的所有东西,包括机构.思想.风尚以及人的可变性,这些都是二月革命的一般原因,没有这些原因就没有这个革命."
托克维尔认为:(1)1789年革命初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法国各特权阶级在治理国家的方式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也说明了制度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变化.
(2)大革命不是在情况不好,而是在情况较好的时候爆发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第3卷第4章标题为<路易16时期是旧君主政权的极盛时期,为什么这种繁荣昌盛反而加速了革命到来>.马蒂埃也这样说:"革命不是在一个国力衰竭的国家里爆发的,恰恰相反,它是在一个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国家里爆发的.贫困有时会导致骚乱,但不会引起社会大动乱,社会动荡常常源自阶级的不平衡."<法国革命>第1卷<君主政体的覆灭>.
(二战中,美国空军军官相对海军和陆军,官职晋升最快.人数最多,但不满也最多,抗争也最多)
(3)"大革命正是在于支配作家们写出许多治理国家的抽象的书本相同的意图支配下进行的,对一般理论,完整的立法制度和法律中准备的对称性有同样爱好,对于现有的东西同样藐视,又同样相信理论,同样喜欢(机构中有独特.新奇.富有创造力的东西,同样也希望既按照逻辑规则又按照独特的计划重组政府,而不是局部调整,这种景象真令人吃惊!)因为作家身上的优点有时就是政治家身上的缺点,这些相同之点常可使人写出许多漂亮文章,也可导致伟大的革命!"
雷蒙阿隆这样评价托克维尔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对法国政治特点的这种分析是十分透彻的,可以适用于19世纪和20世纪全部法国政治史,这样人们就懂得了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近期"法国是西欧国家中经济和社会变化最小,而政治上波动最多的国家这一奇怪现象了."
1848年1月27日托克维尔在议会发表演说:"凭你们的不可分析的,但又确定无疑的本能直觉,难道你们没有感到欧洲大陆又在颤动了吗?难道你们没有感到-------我怎么说好呢?空气中有一种革命的风暴?人们不知道这种风暴产生于何方.来自何方.而且也不知它将卷走何物.在这样的时候,面对公共道德的堕落,你们却保持沉默,因为这个词并不过分."
"我认为我们目前正睡在火山上!"
中国人和法国人是多么相似啊!你们没有看到贫富的急剧分化吗?你们没有看到社会公德的飞速丧失吗?你们没有看到文化上的种种自绝吗?你们没有看到有人鼓吹全盘的.激进的改革吗?你们没有看到改革不是手段而变成了目的本身吗?你们没有看到中国的领袖和知识分子是如此热中于玩弄抽象概念吗?你们没有看到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伦理标准了吗?
你们没有看到知识阶层激进和分裂到何种程度了吗?你们没有看到经济的基本面已被抽空了吗?你们没有看到对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种种误解吗?你们没有看到五四以来的非理性反传统狂潮吗?你们没有发觉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妓女大国吗?因为这个词并不过分.
我认为我们现在正睡在火山上!你们没有闻到席卷一切.毁灭一切的狂风暴雨的气息吗?
孟德斯鸠祖国的遭遇无疑是对伟大政治学家孟德斯鸠的绝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