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筹码流动的具体分析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11:54
多空筹码
流动的具体分析
非草编辑
',1)">
移动成本分布
如何有效地测定现阶段持仓成本的分布状况,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关键所在。这里我们特别讲解一种独特的指标:移动成本分布。
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地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确切地说它不能称之为指标,因为它没有指标那种确切性,没有指标的交叉、背离及数值信号,它却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股票的成本分布事实,然而这种事实的展示无疑对庄家构成了威胁,却能使投资者有效地研判股票的成本结构,并以此指导自已的实战操作。
移动成本分布的移动特性在于,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地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基准点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此外,通过不断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地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地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移动成本分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透视性,它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显示股票的成本结构,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持仓成本分布变化毫无保留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成本分布形态
单峰密集

当庄家为卖方股民为买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当庄家和股民混合买卖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正确地研判单峰密集的性质是判明行情性质的关键所在,也才会有正确的操作决策。

根据股价所在的相对位置,单峰密集可分为低位单峰密集和高位单峰密集。形态特征:成本分布在某一价格区域高度密集,形成一个密集峰形。在这个密集峰的上下几乎没有筹码分布。形成机理:在单峰密集区域,流通筹码实现了充分换手;上方的筹码割肉,在单峰密集区域被承接;下方的筹码获利回吐,在单峰密集区域被消化。几乎所有的筹码在单峰密集区域实现了成交换手。多峰密集形态特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价位区域,分别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称为中密集峰。形态种类:根据上下峰形成的时间次序不同,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1.下跌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形成下密集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在。
形成次序:上密集峰    下密集峰。
形成机理:上密集峰被击穿,股价下行在下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止跌企稳。上密集峰的部分筹码割肉至下密集峰,形成多峰密集。通常上密集峰称为套牢峰,下密集峰称为吸筹峰。
多峰密集中最典型的是双峰密集。
双峰密集是由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构成,对股价的运行有较强的支撑力和阻力。当股价运行至上密集峰处常常遇到解套压力,受阻回落;当股价运行至下密集峰处常被吸筹承接而反弹。为此,也可将上密集峰称为阻力峰,下密集峰称为支撑峰。
峰谷:双峰之间称为峰谷。峰谷常常被填平,使双峰变成单峰。由于双峰的上峰为阻力位,下峰为支撑位,股价通常在双峰间上下震荡运行,最终将上下峰消耗掉,在原峰谷的位置形成单峰密集,这就意味着吸筹整理阶段告以段落。
当股价处于下跌双峰状态时,一般不会立即发动上攻行情。因为如果股价迅速突破上峰,展开上攻行情,就会使市场获利分布不均匀,下峰获利较高,如果市场追涨意愿不高,庄家就会面临下峰的获利抛压和上峰的解套抛售的双压力,给庄家的拉升带来困难。
必须指出,峰谷仅对下跌双峰具有意义;只有下跌双峰才会在峰谷处形成二峰合一的单峰密集。
2.上涨多峰
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震荡整理形成一个以上的上密集峰。
形成次序:下密集峰     上密集峰。
形成机理:股价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行趋势,经过一段涨幅后作震荡整理。在此阶段由下峰处跟进的筹码在上峰处获利回吐,继续看涨的投资者在上峰处再次跟进,形成了上峰密集。上峰密集的筹码全部来自下峰,是下峰部分筹码移位上峰的结果。
对上涨双峰的行情研判主要观察上下峰的变化对比。在上涨双峰中,下峰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它充分表明了庄家现阶段仓底筹码的存有量。如果上峰小于下峰行情将继续看涨,反之随着上峰的增大,下峰迅速减小,是下峰筹码被移至上峰的表现,此时庄家出货的可能性增大。
下跌多峰密集通常最下方的峰为吸筹峰,也称支撑峰;相对于吸筹峰,每一个上峰都是阻力峰。筹码通常经震荡整理在最下峰处形成峰密集。上方的每一个峰将被逐渐消耗。下跌多峰中的上峰通常是庄家派发区域,其峰密集是庄家派发的结果,上峰筹码主要是套牢盘。
上涨多峰通常出现在做庄周期跨度较大的股票中,该类股在长期上涨过程中作间息整理,形成多峰状态。它表明庄家仍没有完成持仓筹码的派发。

成本发散
形态特征:成本分布呈现不均匀松散的分布状态。
形态种类:根据趋势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
形成机理:在一轮行情的拉升或下跌过程中,由于股价的波动速度较快,使得持仓筹码在每一个价位迅速分布;对于单交易日而言,其筹码换手量增大,但整个价格波动区域呈现出筹码分散的状态。
必须指出,成本发散是一个过渡状态,当新的峰密集形成后,成本发散将随着峰密集程度的增大而消失。
成本密集是下一阶段行情的孕育过程,成本发散是行情的展开过程。成本分布的密集和发散将投资行为鲜明地分为两个阶段,成本密集时是决策阶段,成本分布发散是决策的实施阶段。一旦成本密集就意味着发生了大规模的成交换手。这种大规模的成交换手意味着行情的性质将发生改变。

上峰不死熊市不止
在下跌行情里,如果上密集峰没有被充分消耗,并在低位形成新的单峰密集将不会有新一轮行情的产生。
本技法实战要点:上攻行情的充分条件是股价的上方没有大量的套牢盘;在低位形成新的峰密集意味着止跌企稳;下跌多峰中的每一个上峰都是强阻力位;对于下跌多峰的股票不宜草率建仓。

随着下跌行情的展开,原顶部峰密集不断地向下发散,使得原顶部峰密集不断收缩减小。这个过程就是顶部套牢盘不断的割肉的表现。割肉过程在移动成本分布的透视下显得历历在目,触目惊心。该股虽然大幅下跌,但是由于套牢峰仍然大量存在,使得该股的空方能量并没有被有效地消耗,产生上升行情的条件根本不具备。
股价在经历了较长时间超跌后的震荡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逐渐密集形成了一个新的低位峰,原高位峰密集被充分消耗。这一切表明了原套牢盘几乎割肉投降,全军覆没,已认输出局;此时,新一轮行情的阻碍力量几乎被消灭;拉升条件已经具备。

为什么套牢盘的存在是制约上攻行情的重要因素呢?股谚道“多头不死,熊市不止”。如果套牢盘不被消灭,庄家的筹码从何而来?如果套牢盘不被消灭,在新行情拉升至套牢区将会遇到强大的解套抛压,无疑将大大增加拉升的成本。这是任何庄家所不愿意的。
突破低位单峰密集
股价经较长时间的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形成单峰密集,同时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是一轮上升行情的征兆。
本技法实战要点:
一轮上涨行情的充分条件是移动成本分布形成低位峰密集;
单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筹码换手越充分,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
单峰低位高度密集意味着股价的上升空间彻底打开;
要从历史的走势中确认相对低位;
单峰密集形成的时间越长其可靠性越强;
突破必须有大成交量的确认;
突破的股价有效穿越密集峰并创出近期新高。

长期横盘整理是庄家吸筹建仓的重要手法。横盘区域不仅是单峰密集形成区,也是庄家建仓的目标价位区,其吸筹洗盘表现在:其一,利用长时间的横盘不涨,将没有耐心的跟风盘和短线客清洗出局;其二,利用上下震荡洗盘。这类股票的行情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横起来有多长,竖起来有多高”;一旦行情启动,涨幅巨大。
在实战中操作该类股票不必在密集峰形成之时就全力建仓,可适量建仓。因为如果低位密集峰里仍存在大量跟风盘,庄家可能会延长整理洗盘的时间,以清理浮游筹码,为拉升创造充分的条件。突破单峰密集被有效确认是建仓的理想时机,既便突破被确认时股价已有一定的涨幅也不必担心,因为该类股票大都不会是“小儿科”。
上涨多峰密集续涨
股价经低位峰密集后启动上攻行情,在拉升途中作震荡整理形成了一个或一个以上密集峰,拉升行情将持续。
本技法实战要点:
拉升途中的震荡整理属洗盘性质;
新密集峰形成时原密集峰虽减小,但仍存在;
如新密集峰增大的同时,原密集峰迅速减小宜出局观望;
每一个密集峰将成为该股回调洗盘的强支撑位。
600782 新华股份于98年的6>月在10元附近形成了低位密集,随后该股突破低位单峰密集展开了一轮强劲的上升行情。拉升至15元附近,该股作震荡整理,虽然在这个相对高位区震荡整理近40个交易日,但通过移动成本分布透视,我们可以发现该股在15元高位形成了一个新的密集峰同时,原低位密集峰仍大量存在;所保留的低位密集峰就是庄家的仓底货。这就意味着庄家仍持有大量的筹码,根本没有出局;同时也意味着上升行情并没有结束。结果该股又展开了极强劲的第二上升浪。

这三个密集峰表明了该股的成本结构。其中下密集峰是该股的启动密集峰,中密集峰是该股阶段性整理所形成第二密集峰,上密集峰是该股当前阶段整理所形成的最新密集峰。下密集峰和中密集峰表明该股庄家仍大量持有筹码的数量。虽然该股已涨幅较大,但因庄家没有出局升势并未完结。

上涨多峰密集包含了重要的庄家成本结构内容:在当前峰密集以下的密集峰大多是庄家的成本区域。也就是说,庄家的主成本区不仅仅在启动密集峰区域,往往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区域,形成上涨多峰密集。
对上攻途中高位震荡整理性质的研判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尤其对于第一上升浪涨幅较大的股票,常使投资者扑朔迷离;其后期的走势有三种可能:其一、高位整理盘落;其二、假突破后盘落;其三、继续上攻。到底会是哪一种情形呢?通过移动成本分布的透视,我们将较容易地找到答案。只要判明庄家仍大量持有仓底货,行情就不会终止。

突破高位单峰密集
股票经一轮升势后在高位形成单峰密集,如果股价再次突破高位峰密集将是新一轮升势的开始。
本技法实战要点:
股价经一轮升幅形成高位单峰密集;
股价的突破一定要创出近期历史新高;
要历史地研判高位密集的成因;
将股价回落击穿高位密集峰设定为止损位;
以短线的策略操盘;
谨防假突破。

V形反转至峰密集

V形反转上行目标的确认有三种:如原单峰密集的套牢方为股民,那么反转上行的最大目标位在接近原峰密集处;因为再往上行将面临解套的抛压。如原单峰密集的套牢方为庄家,那么反转上行的的第一目标位为单峰密集处,因为只有上行至此价位庄家才可解套;通常庄家解套后还将上行,以拓展利润空间,获利出局。如单边下跌形成下跌多峰,将不会有V形反转产生;每一个上密集峰都是反转上行的强阻力位。
成本发散上行延续
股价突破低位单峰密集上行,成本发散意味着趋势的开始和延续。
本技法实战要点:筹码发散是行情处于展开的状态;低位峰密集后上行发散是介入的时机;
高位峰密集后的下跌发散不可介入反弹;成本发散对低位峰密集的消耗越少,行情的延续性越强;当形成低位单峰密集后,随着上攻行情的展开,移动成本分布呈现出发散状态。当低位行情启动点被确认后,成本发散是主升段开始的信号。如投资者已在低位介入,在成本发散状态可持股看高;如在发散状态介入,应时刻关注低位密集峰的变化,一旦发现低位密集峰正迅速减小,可出局观望。


成本发散的筹码是上攻途中不同价位成交活跃的结果,其筹码来源于低位密集峰,是对低位密集峰的消耗。只要低位峰密集不被成本发散迅速消耗,庄家就没有出货的迹象,也就就意味着可以持股看高。
洗盘回归单峰密集
当低位单峰密集形成后,股价跌穿单峰密集;随后又回升向上突破原单峰密集,是新一轮上攻行情的开始。
本技法实战要点:经较长时间整理形成低位单峰密集;对单峰密集的跌穿是是庄家凶狠的洗盘行为;洗盘回调幅度不会太大,通常小于20% 回调时原密集峰没有减小的迹象,成交缩量;
洗盘回调后回升至原单密集峰处;放量突破原单密集峰;突破原单密集峰是较佳的介入时机。

当形成低位单峰密集后,为何要跌穿密集峰洗盘?这需要对做庄手法作深入的剖析。
股市的洗盘常常是主升浪的前奏。洗盘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跟风盘,使庄家轻装上阵地进入拉升阶段。
庄家在吸筹阶段在计划的目标区域开始吸筹,形成了特定价格区域的单峰密集。但是这种极隐蔽的吸筹工作常常受到干扰,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在庄家的吸筹时涌进了大量的看好该股的跟风盘,他们的建仓几乎与庄家为同一价格区,使庄家吃不饱;其二、跟风盘在没有明显获利或亏损的情况下,只会静心等待座轿上行,庄家将成为轿夫。
洗盘的重要特征就是成交量不断减少。如果是真实的下跌行情,那么这种成交缩量,将使庄家更难于出局;表现在成本分布上原单峰密集没有被明显消耗,下跌的底部没有形成新的峰密集。
庄家要须利完成低位吸筹和拉升准务,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
通过长期横盘洗盘。这是用时间作为代价,使失去耐心的投资者投降作罢。
向上拉升造成获利回吐。这是一种快速建仓的手法,通常是短线庄家所为,建仓速度快但代价较高。
向下回调洗盘。这是庄家的苦肉计,因为向下洗盘意味着跌破庄家自已的建仓成本区,庄家也是被套者。更何况其它人呢?苦肉计将造成恐惧心理,使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被迫出局。
本技法庄家所用的洗盘手法正是第(3)种。随着股价的回升并突破原密集峰,庄家的洗盘用心,便一览无遗了。可以设想,如果是真正的破位下跌,该股就不可能很快回到原密集峰处,解放套牢盘。
回调峰密集强支撑
当股价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后不久作回调整理,在低位单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是主升浪展开的信号。
本技法实战要点:已形成低位单峰密集;有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的行为;突破后经小幅上涨作回调整理;回调整理在原低位峰密集处受支撑;再次放量上攻意味着主升浪开始,是介入的良机。

本技法揭示了强势股试盘整理手法的本质。当股价经较长时间的低位整理,形成低位单峰密集时,庄家的吸筹工作已基本完成。谨慎的庄家在拉升前都有一个试盘动作。庄家在拉升前的试盘有两个目的:
测试市场对该股的追涨意愿。庄家在拉升过程中十分需要股民的追涨热情,这就是庄家拉升股票前所要测试的市场人气基础;如没有追涨意愿,一方面不利于拉高出货,另一方面在拉升过程中遇到获利回吐,只有靠庄家独自支撑股价,将增大其做庄成本。
测试浮游筹码的清除程度。浮游筹码过大,极不利于拉升行情的开展;因为这些短线客是拉升行情最大的阻碍者和破坏者。
经试盘,如发现浮游筹码仍需清除,庄家将继续作震荡整理,以清除浮游筹码,为拉升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但由于低位峰密集区域是庄家的吸筹成本区,这类有试盘动作的庄家通常不会跌穿成本区作更深的回调洗盘,因为试盘之时其拉升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无需再花费大力气洗盘。为此,该类股票常在原密集峰处受到的强支撑,是对庄家的洗盘意图和成本区的再次确认。
当再次放量上攻意味着试盘后的洗盘工作已经完成,主升浪的来临也就不难理解了。
做顶洗盘再度密集
股票形成第一次低位峰密集后,经一轮小幅上攻行情做顶回落,但在顶部第一次低位峰密集仍被大量保留;当股价再次回落至第一次峰密集处形第二次单峰密集,第二次峰密集与第一次峰密集相重合;这种情行的出现是一轮上攻行情的开始。
本技法实战要点:
形成第一次低位密集峰后开始了小幅上攻行情;
该小幅上攻行情的涨幅让人感到有做顶的可能;
在小幅上攻行情的顶部测试第一次低位密集峰的状态;
在小行情顶部时第一次低位密集峰仍大量存在;
股价回落到第一次密集峰处形成第二次峰密集;
第二次峰密集与第一次峰密集重合成单峰密集;
股价放量突破第二次峰密集时是主升浪信号;
操作时应在第二次峰密集被放量突破时跟进。

********************************************************
如何判断筹码集中度
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
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口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
4.如果某只股票在一两周内突然放量上行,累计换手率超过100%,则大多是庄家拉高建仓,对新股来说,如果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过100%,则一般都有新庄入驻。
5.如果某只股票长时间低位徘徊(一般来说时间可长达4-5个月),成交量不断放大,或间断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断抬高,则可判断庄家已逐步将筹码在低位收集。应注意的是,徘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说明庄家将来可赢利的筹码越多,其志在长远。
*************************************************
浮筹比例、筹码穿透率、散户跟风系数、盘口能量研判方法
浮筹一般指稳定性差,就是以短线投机心态买入的那部分股票,这部分筹码随时有兑现的需求。凡浮筹比例很低的,如10%左右,就容易拉升,
反之经常洗盘,震荡。
浮筹比例是当前股价上下10%的空间的筹码数量,浮筹比例的计算公式:(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以收盘价*1.1计算的获利盘比例-以收盘价*0.9计算的获利盘比例)/以0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计算的获利盘比例*100
=============================================
筹码穿透率,就是股价上升时穿透筹码区的能力。众所周知,庄家吸筹充分时通常形成一个密集峰,在右窗口的筹码分布显示就是长长的一个
山峰。庄家要启动,必然要上穿这一密集区,而上穿这一密集区所用的成交量越少越证明庄家实力强。这个原理,相当于一颗子弹,穿透的钢
板越厚,能量越大。
穿透率运用
筹码穿透率=每天解套的筹码数量除以当日的换手率。如果换手率越低,穿透率数值就越大,筹码的通透性就很好,很容易穿上去;如果穿透率
越低,说明这个筹码的通透性就越弱,必须用很大的换手率才能穿越筹码密集区,说明这个时候的抛压是很大的。
在判断大盘顶部市场承接力时,我们用的是向下的筹码穿透率,可用取值小于0表示,如果数值大,说明市场弱,下档接盘弱,容易向下变盘。而
反过来,我们也可用向上的筹码穿透率,即取值大于0来描述寻找解套无抛压的强势股票,可用于监控主力控盘度较高的股票。
例如:1、2005年6月8日和2005年6月22日洪都航空(600316)的筹码穿透率分别达到了26.9%和30.8%,这两天虽然没有出现长阳,但是说明了
这个地区是筹码密集区而且是轻松穿越,经过一段时间横盘整理后从6元附近涨至了近11元。
2、张裕A(000869)2005年1月24日筹码穿透率达到了99.3%,虽然当日只拉出了十字阳线,但其后便一路从12.70元上涨到21元。
=============================================
散户跟风系数用于衡量散户的跟风程度,因为在股市中,散户的疯狂跟风行为往往就预示着行情的反转,而散户跟风的越少,也就说明了主力已高
度介入,拉升的机会很大。因此,在研判主力行为时,跟风系数绝对值越小越容易判断主力的动向。
当散户跟风系数在绝对值在3以内,可以看出当天的交易为大资金推动,上涨的潜力就越大;相反绝对值越大,说明散户主导性行情,后市调整的动
力越大。散户跟风系数。系数是正数且大,说明散户跟进的多,反之,系数是负数,散户在出货。
(绝对值就是不管正负号,只取数字)
=============================================
今日盘口能量是综合细分成交、扣除对冲的大单买卖净量、单买入均价和大单卖出均价、大单买入笔数、大单卖出笔数和笔数差、散户跟风系
数等各项指标得出的上涨能量值,该值越大越好。
对于新股上市首日一般盘口能量值大于50才有参与价值,但市场环境不同,该参考值也要做相应调整。当然,还要结合其他参数及公司的基本面,否则,会掉入庄家的陷阱。
=============================================
总之:浮筹小更好,筹码穿透率大更好。
散户跟风系数绝对值小更好,盘口能量大更好
***************************************************
形态分析与筹码分析
形态分析与筹码分析是不可分的。筹码分布需要借助形态走势来计算,而形态分析的许多基础都是源于筹码的流动规律。同时,“量”作为一个附加,虽然形态分析是主角,但许多时候形态是由量决定的。奇怪的是,量与价有一对一的相关性,许多走势不必看成交量,因为走势已经告诉我们成交量是什么样的了。
股票的上涨,必然是买盘战胜了卖盘,而这种胜利,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因为新资金的注入(庄家行为),而是因为卖盘已经萎缩到了极点;反之,股票的下跌,也多不是因为有大批股票撤出,而是因为买盘已经萎缩到极点了。这个“极点”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
所谓的“底”,从形态上讲,绝不单单是一个最低点,“底”是指一个股价振幅相对较小的低位振荡时间段。
底的出现,首先是由于跌不动了。
跌不动的原因,主要是跌幅过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割肉,虽然买卖盘同时萎缩,但最终是卖盘萎缩得更快,买盘相对地多起来。
接下来,一旦股价走横,持股者不再恐慌,卖盘继续减少,买盘继续相对过剩,股价开始上涨。这种上涨是无量的。当短线迎来一定涨幅后,买盘开始减少,卖盘增多,股价再次回落。而回落之后买盘会较上次多,而卖盘不会多,所以难于创新低。这样持续下去,最初股价会往上走,但随着时间的延迟,高位的筹码逐渐释放下来,“活动”筹码越来越多,而买盘并未明显增加(由于未大涨),股价会再次创新低。
这时,股价面临真正的抉择点。如果低位接进的人信心很足(比如是庄家),则不会杀跌出逃,买盘再次胜出,股价还会回到前期平台;而如果信心不足,股价破位后卖盘大增,则必然再下台阶,这里就不是底,而是中继平台了。
股价回到前期平台后,由于从最低价起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无论持股者还是持币者的心态都明显好转,所以股价只能不断推高,随着推高,买盘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由于股价离高位密集区还比较远,卖盘不能同步增大,导致股价上升逐步加速。所以底部不是一个明确的范围,你必须人为地在加速上涨过程中选一个点,它以下叫底,以上叫涨。
顶即是股价由涨转为跌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的窄幅振荡。
顶出现与底不同。首先是短期内买盘的不济,而大量的套现卖盘却不会减少,股价由快速上涨突然变为快速下跌。下跌后,买盘自然加大,而卖盘却迅速减少,股价又快速上升,而且很有可能创新高。这样反复几次后,振幅越来越小,此处筹码越积越多,导致获利筹码明显减少,于是卖压也要明显减少,而同时买盘的减少虽相对差,但一进入密集区卖盘就冲出来,最后股价开始放慢脚步,在一个平衡位置横盘。由于这个横盘的位置离密集区非常近,密集区释放筹码的速度非常快,买卖盘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股价出现破位下行。此时许多人意识到了大势不妙,开始卖出,买卖盘在失衡的基础上,差距进一步加大,股价跳水,脱离顶部。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股票走势无论有没有庄家,基本都是一样的,表明庄家也是在顺势而为。同时,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眼中无庄,心中有庄”的含义。
概念:
股价走势循环周期的四个阶段:
A阶段:无穷成本均线由向下到走平;俗称筑底阶段;
B阶段:无穷成本均线由走平到向上;俗称拉升阶段,可称为上升阶段;
C阶段:无穷成本均线由向上到走平;俗称作头(顶)阶段;
D阶段:无穷成本均线由走平到向下;俗称派发阶段,可称作下降阶段;
对应筹码分布的特征:
A阶段:筹码由分散到集中,发散度下降。
B阶段:筹码由集中到分散,发散度上升。
C阶段:筹码由分散到集中,发散度下降。
D阶段:筹码由集中到分散,发散度上升。
股市里的终极真理: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
而供求又最终对应于资金和筹码。至于其它什么基本面、消息、信心、技术等等,都只是间接地影响或反映股市的这一本质。股价运动的本质等于成交量背后的筹码运动状态。
筹码 供求力量的两方:资金和筹码。
在股市里的意义是明显不同的。对于资金,倾向于有行情就有资金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有行情才是关键,这是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的主线。筹码,则是股市利益主体博弈的媒介,抓住了筹码这一关键,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把握住股票的价格走势。因此,从博弈角度看,筹码,才是股市博弈的核心。
筹码论其实是一种还原:将所有的影响股市里供求的因素,全部还原成筹码,以及筹码背后所反映的力量、利益、争夺、控制集中、分散、转移、等等。所以我认为股市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市场成本! 在熊市中现金为主,而在牛市中筹码的为王,股票获利无非是将手中的现金在低位转化成股票,再将股票在高位兑换为现金的过程,这是从另一角度上看,就是筹码的运动,主流资金就是筹码的搬运工,而筹码的成本就是关键,成本分析将成为技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主要功能与目的
1。判断成交密集区的筹码分布和变化。
2。判断行情发展中的重要阻力位与支撑位。
3。通过分析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
筹码是股票博弈的核心,在牛市中筹码为王就是这个道理,谁掌握更多的筹码谁就将在未来的博弈中争取到主动权,谈到筹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筹码的成本
这是筹码的核心问题,市场中主流资金或绝大部分的筹码的成本对股票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这里引入成本均线的概念,主要是反映市场的平均持筹成本的成本均线。
平均移动线与成本均线的区别。成本均线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用,并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了在计算时间内短线客反复买卖的问题,可以真实的反应最后的持股人的成本。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线为10.2元,表示13日以来买入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2元。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
无穷成本平均线是最重要的成本均线。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就象价值曲线一样,股票价格始终围绕起上下一波动,这里又引出另一个概念,无穷成本均线的乘离率,也叫盈亏指标。
三、集中度
表明该指标反映投资者平均持色的盈亏,5.13日盈亏对短线操作有重大意义,而引物尤其是无穷BIAS才对中长期判断有决定性作用,这个指标在投资方案和思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什么叫超跌?跌倒什么份上差不多了?为什么有的股票跌连跌7.8个跌停仍不超跌?盈亏指标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筹码分布的形态:密集与分散
筹码分布的运动:集中与发散
成交密集的区域,形成筹码峰,两峰之间的区域则形成谷,这是筹码分布的视觉形态,筹码的运动伴随筹码的集中与发散。必然伴随着筹码密集而形成峰。密集分为高位密集和低位密集。
任何一轮行情都将经历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再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筹码的运动过程是实现利润的过程。(当然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
低位充分换手是完成吸筹阶段的标志,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
成本密集是下一个阶段行情的准备过程,成本发散是行情的展开过程。
主要筹码堆积的主要区域的幅度,数值越大表示筹码集中的幅度越大,筹码就越分散,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个集中的意思,不等同于庄家控盘,与龙虎榜数据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就目前而言,无法将其编成方案,只能通过一只一只股票的观察进行总结,得出的以下结果。
1。筹码集中度高的股票(10以下)的爆发力强,上涨或下跌的幅度比较大。
2.筹码集中度低的股票(尤其是20以上)的上涨力度明显减弱。
3.筹码的集中过程是下一阶段行情的准备过程,而发散过程是行情的展开过程。
需要强调:
1.不是只有集中,股票才会上涨。
2.达到集中,上涨的幅度增大。
3.不集中的股票,也会上涨。
四、活跃筹码
筹码分布能让我们看出别人持股成本的分布情况,是我们做成本分析时很有效的工具。我们仔细观察筹码分布的变化情况时,发现在股价附近的筹码是最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参与交易的,因为在股价附近的股票持有者,最经受不住诱惑,盈利的想赶快把浮动盈利换成实际盈利;被套的想趁着亏损得还少赶快卖掉,利用资金买另外的股票,把亏损赶快挣回来。而远离股价,在下方的筹码,由于有了一定的利润,持股信心会增强;在上方的筹码,由于被套太深而不愿割肉,所以在股价附近的筹码是最活跃的,而在股价上下,远离股价的筹码是不太活跃的。
活跃筹码就是反映股价附近的筹码占所有流通筹码的百分比。它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00,数值越大表示股价附近的活跃筹码越多,数值越小表示股价附近的活跃筹码越少。
活跃筹码的多少还可用来描述筹码的密集程度,如今天的活跃筹码的值是50,则表示在股价附近的筹码呈密集状态。如今天的活跃筹码的值是10,则表示在股价附近的筹码很少,大多数筹码都在远离股价的地方,获利很多,或者亏损很多。
活跃筹码的数值很小时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种情况。比如,一只股票经过漫长的下跌后,活跃筹码的值很小(小于10),大部分筹码都处于被套较深的状态,这时多数持股者已经不愿意割肉出局了,所以这时候往往能成为一个较好的买入点;再比如:一只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活跃筹码很小(小于10),大部分筹码都处于获利较多的状态,如果这时控盘强弱的值较大(大于20),前期有明显的庄股特征,总体涨幅不太大,也能成为一个较好的买入点。所以,在股价运行到不同的阶段时,考虑一下活跃筹码的多少,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
五、投机策略
短线资金或小盘资金(3个月内,2000万以内)以方案为主,中线资金和大盘资金的投机策略,将有所变化。以下是两类思路请您给出建议和意见。谢谢!
1.逆势操作
股票跌穿单密集峰,如果股价超跌而原单密集峰并没有被消耗,行情将发生V形反转,反转第一目标位在原密集峰处。
*股价跌穿原单峰密集;
*股价下跌的速度较快;
*下跌至超跌区原单峰密集仍完好存在;
*活跃筹码越少越好。
*5cm01(上档筹码)越小越好。
超跌V形反转确认后即时跟进;或无穷乖离达到-30越跌越买。
股价反弹至原单峰密集区域出场观望。
2.顺势操作
A低位突破
股价经较长时间的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形成单峰密集,同时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是一轮上升行情的征兆。
*一轮上涨行情的充分条件是移动成本分布形成低位峰密集;
*单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筹码换手越充分,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
*单峰低位高度密集意味着股价的上升空间彻底打开;
*要从历史的走势中确认相对低位;
*单峰密集形成的时间越长其可靠性越强;“横多长竖多高”就是这原理。
*突破必须有大成交量的确认;
*突破的股价有效穿越密集峰并创出近期新高。
*活跃筹码一般在85以上为好。
B高位突破
股票经一轮升势后在高位形成单峰密集,如果股价再次突破高位峰密集将是新一轮升势的开始。
*股价经一轮升幅形成高位单峰密集;
*股价的突破一定要创出近期历史新高;
*要历史地研判高位密集的成因;
*将股价回落击穿高位密集峰设定为止损位;
*以短线的策略操盘;
*谨防假突破。
投资成功关键在于:使用方法的哲学思想正确,交易系统的一致性,铁的纪律。
====================================================
关于筹码 火焰山
筹码分布的原理
筹码分布就是将历史上在每个价位成交的量叠加起来,并以此来判断当前市场上所有流通股的持仓成本。
当然历史上成交中的一部分会在后面的交易日中被抛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以前的成交累积到现在,而应该有一定的衰减。这个衰减的比例也就是每天的换手率。
比如说,1000万的盘子,前天均价为10元,成交量为200万,也就是20%换手率;昨天以均价11元又成交300万,也就是30%换手率;那前天的200万成交量怎么样了呢?成本分析假定,前天的200万在昨天也以11元被30%换手了,那么,前天以10元成交的成交量还剩了200*(1-30%)=140万;若今天以均价12元又成交了400万,同理可算,现在的筹码分布是:10元筹码为200*(1-30%)*(1-40%)=84万,11元的筹码为300*(1-40%)=180万,12元的筹码是400万。
成本转换原理
一轮行情发展都是由成本转换开始的,又因成本转换而结束。什么是成本转换呢?形象地说,成本转换就是筹码搬家,是指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股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换。股票的走势在表象上体现了股价的变化,而其内在的本质却体现了持仓成本的转换。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一轮行情进行过程分析。
可以说,一轮行情的跌宕起伏是与庄家的行为密不可分的。庄家行为最本质的体现是对做庄股票持仓成本的控制。如同商品交易,从低价位买进,在高价位卖出,才会产生利润。庄家的行为与商品交易有相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类似;它比商品交易的低买高卖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是庄家行为和市场行为的高度体现。
一轮行情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吸筹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
吸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低位大量买进股票。吸筹是否充分,庄家持仓量的多少对其做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持仓量决定了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其二、持仓量决定了其控盘程度;吸筹筹码越多,市场筹码越少,庄家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同时,在吸筹阶段也常伴随着洗盘过程,迫使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断地割肉出局,庄家才能在低位吸筹承接。
其实,庄家吸筹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筹码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行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庄家的吸筹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
拉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股价脱离庄家吸筹成本区,打开利润空间。在此过程中,庄家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但其大部分筹码仍按兵不动地留在了吸筹区域,等待高位卖出。在拉升过程中,部分股民纷纷追涨,同时部分股民获利回吐;对于做庄技巧较好的庄家,如有大势的配合,庄家只需点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间,庄家主要利用控盘能力调控拉升节奏。在拉升阶段,成交异常活跃,筹码加速转手,各价位的成本分布大小不一。
派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卖出持仓筹码,实现做庄利润。股价经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庄家的赢利区域,庄家高位出货的可能性不断增大;随着高位换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筹码被上移至高位。而当低位筹码搬家工作完成之时,庄家出货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轮下跌行情了随之降临。
在一轮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重视二个概念:低位充分换手和高位充分换手。低位充分换手是吸筹阶段完成的标志;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它们是拉升和派发的充分必要条件。所谓充分换手就是在一定的价格区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价位上的筹码充分集中在一个主要的价格区域。
总之,任何一轮情都是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再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这种成本转换的过程不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股票走势的全部历史。
如何有效地测定现阶段持仓成本的分布状况,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关键所在。这里我们特别讲解一种独特的指标:移动成本分布。
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地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确切地说它不能称之为指标,因为它没有指标那种确切性,没有指标的交叉、背离及数值信号,它却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股票的成本分布事实,然而这种事实的展示无疑对庄家构成了威胁,却能使投资者有效地研判股票的成本结构,并以此指导自已的实战操作。
移动成本分布的移动特性在于,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地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基准点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此外,通过不断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地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地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移动成本分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透视性,它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显示股票的成本结构,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持仓成本分布变化毫无保留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如下图所示
1、低位吸筹状态。

2、高位派发状态。

火焰山
在整个移动成本分布图中,可以显现从股票上市以来的所有筹码的搬移过程,但是,在整个分布图中我们无法得知筹码与时间的关联,无法反映筹码的时间性,也就是无法知道在整个筹码分布中的筹码沉淀情况和筹码活跃情况。
为了进一步反映筹码的时间性,就产生了新的移动成本分布——火焰山。在筹码的价格特性以外,引入了筹码的时间特性,以颜色的不同区别不同时间概念的筹码。
如下图所示,显示了N日前的成本分布,显示的色彩是由大红色到金黄色,时间越短,颜色越红,时间越长,颜色越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叠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图也是叠加的。

火焰山指标说明:
暗黄色代表100天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淡黄色代表60天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蓝色代表30天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暗绿色代表20天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绿色代表10天前至前20日之间产生的筹码分布。
红色代表1天前至前10日之间产生的筹码分布。
柱状图代表当天最新产生的筹码分布。(一般较小,不容易看见,只有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才会较明显。)
指标原理:
显示的色彩是由大红色到金黄色,时间越短,颜色越红,
时间越长,颜色越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叠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图也是叠加的。
==================================================
主力“锁筹”四特征
在股价走势中,一般具备了下述“四特征”之一,就可初步判断为主力锁定了筹码,建仓已进入尾声。
一、很小的成交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涨停。主力进场吸货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如果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地拉出涨停,就说明主力的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的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
二、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的行情。有的股票,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主力囊中。当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时,主力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的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了去;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时,主力由于种种原因此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会出现凶狠的砸盘,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的计划。此时股票的K线形态就会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
三、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
到了收集末期,主力为了清洗掉短线获利盘,打击散户的持股信心,会用少量筹码做图。从日K线看,股价起伏不定,一会儿到了浪尖,一会儿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当天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莫名其妙、飘忽不定的感觉。成交量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极少。
四,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
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回复到原来的价位。突发性利空袭来时,主力措手不及,散户筹码可以抛了就跑,而主力只能兜着。于是从盘面上看到利空袭来当天,开盘之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的筹码,第二天股价又被主力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
如何利用筹码分布分析主力行为
如何利用筹码分布分析主力行为主力的仓位是这个市场中最大的秘密。知道了这个秘密,对散户来说就象知道了埋金子的地方,甚至无异于在阿里巴巴的宝库门前喊了一声:"芝麻开门"。
一、 探知主力仓位的原理
在现实情况中,人们一般是很难探知这个秘密的。这个秘密主力不会讲,也没地方打听。某些投资者希望通过累积盘面上的大额成交单去计算主力的仓位,但这种方法,其实与事实的出入非常大。因为就我们所知,为了反追踪,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筹码分成若干份,像已经公告过的亿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个散户帐号,来进行一只股票的运作。
假定一个10个亿的资金在盘面上运作。10个亿应该算是比较大的资金了,但当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时候,它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因为即便是10个亿的大资金,如果分布在1000个帐户上,那每个帐户上就只剩下100万,那么在盘面所看到的交易量,无非是一个中户的交易量,你找不出庄家在哪。也就是由于大家特别关注这些大笔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种骗线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他会故意放出一个大单子做为抛压,让你以为有大户要离场,他却可以用小单子完成吸筹。反过来,主力要出货的时候呢?可以用单笔大成交单买进,然后再用10倍于大成交单的小成交单渗透式卖出,你拿主力一点办法也没有。
很多人幻想可以通过结交操盘手个人来获知主力的持仓。市场上的传闻有很多,但是这些传闻也有相当大的问题。回忆一下,我们确实听说过某个主力拥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传闻,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主力在哪只股票上减仓的消息。这个市场事实又一次说明,主力拥有哪只股票的消息很可能是故意泄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仓和公开自己所获知的信息的目的是一样的,无非是想在其拉抬的过程中引诱大家抬轿,甚至是在其出货的时候引诱公众资金入场。
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个细节,每每当我们获知某只股票的消息的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不低,既然这些市场灵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仓位这个核心秘密,那为什么在主力低位吸筹期间却毫无消息传出?在主力出货期间,更无从获得警告。看来,庄家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开涮。本人曾经跟一位股友争论了不下一个小时,这位朋友说,庄家亲口告诉他,他们(庄家)仍然在东方明珠这只股票中没有走,而这个时候东方明珠恰恰处在暴跌前最危险的高位上。还有更滑稽的故事,某些著名电视台及报刊的编辑部,经常是一个办公室,从上到下全套在一只股票上,谁骗了他们?有意思的是,这些大记者居然还在为他的庄家朋友辩护,意思是说他的朋友原本打算护盘,无奈抛压太重,想扛也扛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测算主力仓位呢?
先看获利盘。试问,你平时的习惯一般是获利多少抛出呢?大部分散户的回答是获利10%-20%抛出手中筹码,即散户很难将股票的浮动盈利做到20%以上,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再看解套盘,散户的普遍持股心理是“获利则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则异常平静”。
大熊市中,证券营业部基本是人去楼空,别说是买卖股票,散户们连看盘都懒得看。而当股价见底反弹,投资者接近解套的状态,股市就重新活跃起来。当股价回到前期套牢区附近,大都会引发比较大的成交量,说明这些早期被套的投资者一旦解套,便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
这就象这样的情景:一群旅游者在溶洞的迷宫中遇险,他们迷路了,已经好几天迷失在错纵复杂的洞穴中,黑暗、寒冷、饥饿和恐惧包围着他们。这时候,忽然找到了一个洞口,射进来的一束阳光让他们欢呼,这意味着他们得救了。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一定会迅速逃离这黑暗的地方。这是人之常情。很少有人如此浪漫:说既然已经得救了,那我何必着急走呢?这经历还是很难忘的吗,那就让我多住上两天,体会体会这难忘的洞穴经历。这样的旅游者大概不会有的。所以,解套离场是散户普遍的行为准则。
但事情总有例外,如图5-1,就有些令人费解。图5-1:方正科技(600601)2001/03/30  这只股票的技术图线乍一看没什么特别,股票自高位下跌了20%,随后又缓缓推高,当初被套筹码获得了解套。从成交量上看,也呈现出了解套放量的态势。但仔细观察该股的换手率,我们发现它的换手率事实上非常低,比如最后一根K线(2001/03/30),其换手率仅为0.43%。熟悉换手率的朋友都知道,一旦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小于1%,从分时图上观察,这只股票基本没有交易,这种状况在技术上称之为无量。方才我们谈到,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套牢盘被解套,市场会涌现出足够数量的解套抛压,但是该股在60%的筹码获得解套的状况下,没有解套抛压产生。为什么方正科技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如此坚强?难道他们被套一次之后,死不悔改,不惧怕再次被套?该股随后的走势揭开了谜底。这只股票几天之后迅速被拉高,显然主力已经在拉抬之前就准备好了仓位,这些解套不卖的筹码,事实上是主力的筹码。
这不难理解,假如主力持有超过流通盘50%以上的筹码,即使是解套也没有出货的机会。因为如此诸多的筹码一旦抛出,股价会重新下跌,主力将面临的是再度被套。所以即使主力想走,也必须把股价再拉高若干个涨停板,给自己构造一个足够的出货空间。
这是股市的另一个重要的原理: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散户最烦什么?散户不怕股票下跌,股价下跌了,拿着就是了,心态好得很。最烦的是股价长期不涨。一个月的时间内,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一会儿让你挣10%,一会儿让你赔10%,一会儿再让你挣10%,一会儿再让你赔10%,这两三个月折腾来折腾去的,任凭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心理折磨。因此,股价的长期震荡横盘,散户往往会忍耐不住,在某个位置上把股票抛掉--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我们又有了第三个原理: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这样,我们通过对散户的研究获得了判断主力仓位的三个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可以进一步寻找精确计算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二、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
接下来,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
图5-2是著名的亿安科技,其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这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并不高,当天最高价是29.48元。把K线图的光标从29.48元这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筹码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个随光标移动的数字,这就是现在在光标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数值,意思是自光标以下的筹码总量为流通盘的89.95%,这就是我们测量出来的主力持仓量图5-2:亿安科技(0008)1999/06/11  这种测量方法到底准不准确?
由于我们没有资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帐,又由于主力采用的是分仓手法,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家对这种测量方法心里没底,恰恰是亿安科技这只股票给了我们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的机会。
2001年,随着亿安科技操纵市场的行为被全面爆光,**部门组织了一次司法调查。最终查实:从1998年10月5日起,亿安科技的四个庄家公司――广东欣盛投资、中百投资、百源投资和金易投资是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亿安科技之前身"深锦兴"股票的。四公司其时据称共持有公司股票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亿安科技股票已达300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据《财经》杂志2001年6月号报道)。于是我们把光标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两个半跌停板来估计一下当时主力的持仓量,结果是主力持仓约为86.87%,与政府调查的结果仅相差了不到2个百分点。看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还是可靠的。
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开个玩笑说,这个方法发现于2000年有些遗憾,如果它早些问世,我们就可以在1999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仅为20多元的时候发现这只股票庄家高度持仓,那时和庄家玩一把会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该股已涨到了126元,就是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与庄共舞"了。
我们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东方明珠。见图5-3。图5-3:东方明珠(600832)1999/06/24  图5-3与图5-2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图5-2所测量的那个交易日是该股最高的收盘价,但图5-3的股价已经从近期最高价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调整。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在图5-3中,近期的最高价出现在11个交易日之前,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价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线(1999/06/24),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是6.71%。东方明珠此时此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同样是用下移法测量,我们测出主力的持仓量约为60%,而现在主力持仓量只有大约6.7%了,剩下的筹码到哪里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东方明珠高位强势横盘,沪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风光。接下来甚至又创了一个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场公众对这只股票的想象空间之后,该股风云突变:两周内跌去了6个跌停板,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三、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法叫"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横盘,其间震荡幅度为10%。从K线图上看,在这个震荡空间内有很多大阳线和大阴线,盘面上非常热闹。而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横盘中,我们把光标对齐这个横盘箱的箱底,结果发现,有高达58%的筹码在长达两个月的横盘震荡中,没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该股主力的持仓量不会低于58%。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筹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内总上涨空间约为70%。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黑马庄股,在其股价向上突破后,我们用下移法测量了该股的主力持仓量,其结果是61%,这个数据与当初横盘法测量的主力仓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的获利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高控盘庄股的总涨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则主力要出货是非常困难的筹码分布的基本原理 “筹码分布”的准确的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在指南针证券分析软件中,它的英文名字叫“CYQ”。
其实,“筹码分布”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可能只有中国人管股票叫筹码,或许也只有中国人把投资股票叫“炒股”。而股票一加上“炒”字,就有了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味道有了更多的博弈的味道。而如果把股票的仓位叫做“筹码”,那就无异于把股市当成了赌场。这多多少少是对股市的不尊敬,但我们的股市有着浓厚的博弈色彩却是事实。在股市的这场博弈中,人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金换取别人的筹码,再用自己的筹码换取别人的资金,于是乎就赚了别人的钱。所以对任何一个炒股的人,理解和运用筹码及筹码分布是极其重要的。
或许“筹码分布”和“CYQ”的称谓,应该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但这个说法大家已经用了几年,成了一种习惯,想改也比较麻烦,所以就约定俗成,暂且如此称谓吧。
“筹码分布”的市场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仓数量。如果光凭文字来叙述“筹码分布”可能要颇费周章,为方便起见,我们建立并分析了一个微型的筹码分布模型,使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
1.筹码分布及计算原理  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假设:
某公司有16股股票,这16股被3个不同的投资者持有。股东A曾在10元价位上买过3股,而后又在11元价位上买了6股;而股东B则在12元的持仓成本上买进了4股;股东C,在13元上买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来,正好是16股。
我们来做一张图。
在这张图上,我们就把股票换成像麻将牌一样的筹码,在图的右边,我们先把价位标清楚,从10元一直标到14元,共5个价位,然后我们把这些筹码按照当时股东们买它的成本堆放到它相应的价位上,于是就形成了图1-1的样子:
图1-1:一个简单的筹码分布模型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只股票在11元价位上,投资者的筹码比较重一些,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筹码量就不多了。此外,除了上面所说的股东A、B、C以外,曾经还有一位投资者D,在9元左右买过这只股票,后来又以11元转卖给了股东A,于是D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9元钱的历史交易怎么没有在这张筹码分布图上得到反映?”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讲清楚,大家注意到图上的筹码总共只有16股,而这只股票的流通盘也是16股,筹码分布只去表现这一天所有在册股东的建仓成本,由于D已经卖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筹码在筹码分布上就看不见了。
这是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它反映一只股票的全体投资者在全部流通盘上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它所表明的是盘面上最真实的仓位状况。
随着交易的继续,筹码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流动,因而筹码分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假定随后发生了一个交易:股东B把他的12元价位建仓的4股股票卖掉了3股,成交价是14元,由股东D承接,于是筹码分布就成为了图1-2的那个样子:图1-2:筹码在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 事实上,筹码分布并不关心盘面中的筹码到底是属于股东A的还是股东B的,上面的两张模拟图之所以标注股东的持股状态,仅仅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如果换成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1000万股,其价位分布是相当广阔的。图1-3是一张真正的筹码分布图,它被放在K线图的右边,在价位上它和K线图使用同一个坐标系。当大量的筹码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分布看上去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右向左的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
从图1-3中可以看出,2000年5月15日的深宝安A有两个不同的建仓密集区。换句话说,在筹码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非常明显的密集峰:一个位于4块多钱的价位附近,另一个位于6块多钱的价位区间。图1-3:深宝安A 2000.05.15日的筹码分布 由于证券交易所不向公众提供投资者的帐目信息,所以各类软件中的筹码分布状况均是通过历史交易计算出来的近似值。假定筹码的抛出概率与浮动盈利及持股时间有关,可以在一定数量的投资群体中进行抽样检测,以获得这个抛出概率的函数,然后再根据这个抛出概率,认定每日交易中哪些原先的老筹码被冲销,并由现在的新筹码来代替。
我们把问题说得再简单一点:根据相当多的投资者的获利了结的习惯,尤其就散户而言,在获利10%至20%之间最容易把股票卖掉;而对主力而言,很难在盈利30%以下时卖出他的大部分仓位。那么,获利15%的获利盘对当日成交的贡献就比获利25%要大一些。这是较为精确的计算筹码分布的方法,有时候出于计算量的考虑,也可以用相等的抛出概率来代替真实的抛出概率统计,这样会引发一定的误差,不过这个误差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在实际的投资分析中,某个价位的筹码量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的结论。
在“指南针”的CYQ推出后,几乎所有的国内软件厂家都模仿了一个筹码分布图,有一些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有一些算法误差过大。这类不准确的算法是把历史成交,按时间加权,时间越久占筹码分布的比重越低,这样做表面上似乎也可以得到一个很像筹码分布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不能用的。因为各股的活跃程度差异很大,人为的确定历史筹码的挥发速度很难反映这个差异。
===================================================
散户线原理及散户线八大法则
众所周知,股价由低到高的过程,也是股票筹码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散户线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而设计。大智慧散户线是散户评测数的增减变动曲线,通过散户线的上升与下降的趋势,来反映主力资金进出活动。散户线上升,资金离场筹码分散;散户线下降,资金进场,筹码集中。
其实,对于散户线指标的具体运用,我们可将其归纳为八大法则,来帮助投资者对个股加以研判。
(1)散户线上升,筹码分散,散户评测数上升幅度加快,资金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性行情。
(2)散户线下降,筹码集中,主力持股数上升幅度加快,主力引导性大行情往往产生。
(3)如散户线由升开始转降,通常说明主力开始进场收集廉价筹码,大盘可能转好。
(4)散户线持续下降,股价也不涨,表明主力在压低建仓
(5)散户线持续下降后突然再次加速下坠,股价却小幅走高后横盘不涨,说明主力洗盘将结束,可能步入拉升阶段
(6)散户线持续下降,股价反而走低,表明主力在悄然接盘。
(7)散户线增长幅度开始加快,股价也上涨,说明主力在拉高派发手中的筹码。
(8)散户线持续上升,如股价下跌,通常说明主力正在快速派发手中的筹码,出货坚决。
=====================================
换手率应用分析
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如每天900万股的交易,对于中国石化来说仅占其流通盘的千分之5.8,而对于胶带股份 ,这900万股已经是它流通盘的全部了。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
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异:大于25%
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称为“无量”,这个标准得到广泛认同。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这是综艺股份1999年3月末的K线图。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仅为8.11元(复权价)。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股正在从筹码密集区的下方实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换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庄家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众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
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
收盘前15分钟“短线介入”秘藉
短线操作本质是为了规避长期持股中的风险,获得短线利润。
短线高手买进是为了1天或3天后的卖出,无论盈亏都必须在短期内轧平账户,不参与沉闷而寂寞的盘整。
在目前T+1交易制度下,买进后一旦发生风险当日不得卖出,因此短线客将买入时间选择在收盘前15分钟,此时间段内不跌的话,第二天任何时间感觉有风险可随时卖出。
很多情况下,一只股票早上开盘后进行长时间的横盘,在均价附近窄幅整理,遇大盘下跌,它能坚持不动或被大盘稍有拖累后,也能迅速返回;而均线基本上保持一直线。此类股票往往会在下午耐不住寂寞,选择向上突破。但是如果在下午一开盘就突破的话,最好不要跟进,因为此时多数属于主力试盘动作。
真正上攻的股票,一般都会选择在14:30之后,特别是在14:35-14:40开始上攻,此时要看它的上升角度。如果超过80度的话,就会显得太急,容易产生抛压。有个别强势股14时刚过就展开攻势,这时候必须要放巨量,以接近90度的推升迅速涨停,否则的话容易夭折。最漂亮的走势是先沿30度角运行几分钟,然后在大成交量的推动下改为45度到60度向上攻击,而均线此时也最好紧随股价,呈30度以上的弧形。这样用20多分钟时间完全可以涨5%以上,甚至涨停。
以上情况必须紧盯5分钟至60分钟K线分时指标,特别是60分钟。在盘整期间,60分钟指标如KDJ,一旦在底部形成金叉状态,而时间上又刚好吻合的话,就可以择机介入。
倍受关注的文章: 不能不看的美图    谁改变了世界     知识改变命运    心灵的呼唤     屁无色却有“味”    健康来源于食物的平衡配搭     慧眼看世界   时尚杂志随你看